陳勁松
一直以來,泰勒·斯威夫特就避免對政治議題表態(tài)。她一直傾向于民主黨,但因為主打歌曲是民謠,所以在共和黨的“紅州”更受歡迎,擁有大量歌迷。這位美國最著名的歌星在政治態(tài)度和事業(yè)間,小心地取得平衡。甚至,即便遭到網(wǎng)友詬病,她也依然保持著政治問題上的沉默。
但是10月7日,泰勒打破了這種平衡,不再謹小慎微。她通過自己的Instagram發(fā)帖,號召粉絲們投票給她的家鄉(xiāng)田納西州的兩位民主黨參議員候選人。
“過去兩年中,我見證了這個世界和我身上發(fā)生的許多事情,現(xiàn)在感覺大不相同,”泰勒寫道,“我要為保護我們國家人權的候選人投票,任何基于性取向和性別的歧視都是錯誤的。這個國家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對有色人種的普遍歧視,這是可怕的,令人作嘔的。”
泰勒批評的矛頭直指共和黨女性候選人瑪莎,她是特朗普的堅定擁護者,有著濃厚的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觀念。
即使在關注度非常高的2016年總統(tǒng)大選時,泰勒也沒有公開立場支持誰。這一次,她顯然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促使她改變態(tài)度的,是美國正在發(fā)生的變化。
10月6日,布雷特·卡瓦諾通過了參議院的投票,就任美國最高法院法官,這一結果震驚了民主黨的擁護者,他們覺得這個國家向保守主義方向挪動了一大步,必須要出手做點什么了。
《星際迷航》的演員喬治·竹井(George Takei)發(fā)布推文支持泰勒時說:“伙計們,事情變得如此可怕,以至于泰勒·斯威夫特都不得不出來說些什么了?!?/p>
不過,來自共和黨的總統(tǒng)特朗普自有反擊之道,他立刻發(fā)推回應泰勒的號召,“我對泰勒歌曲的喜愛度下降了25%?!?h3>“最令人沮喪的事情”
泰勒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
美國另外一位流行巨星Lady Gaga與著名脫口秀主持人斯蒂芬·科爾伯特也公開站出表示對卡瓦諾的厭惡,“這是我見過的最令人沮喪的事情”。
這種沮喪情緒其實從特朗普當選總統(tǒng)后就開始出現(xiàn)了。他上任后,“大力推翻奧巴馬時期自由主義色彩濃重的‘大政府政策,推動社會‘向右轉?!敝袊F(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志新分析道,比如廢除上任政府極具爭議性的“按心理性別如廁”的行政令,禁止“變性人”參軍,極大地打擊了美國的同性戀等群體維護自身權益的努力;而暫?!巴甑置勒邥壕徢卜怠庇媱潱―ACA),取消對“庇護城市”的聯(lián)邦資助,以及簽署美墨邊境“建墻令”等,也是對以往寬松移民政策的收緊。
外交方面也是如此。特朗普不斷退出各種國際組織、協(xié)定,張志新認為,這凸顯了他對多邊機制興趣不再,以及對參與全球治理責任的推卸。“一句話,特朗普推行的內政上內向性、保守化的政策,以及經(jīng)貿(mào)和外交上民族主義色彩濃重的‘美國優(yōu)先政策?!?/p>
特朗普的保守化趨勢,在卡瓦諾的任命問題上達到了一個高潮。此前,美國總統(tǒng)來自保守的共和黨,而國會兩院共和黨都占據(jù)多數(shù)席位,同樣在很多問題上持保守立場的卡瓦諾任命通過后,從行政到立法,美國已經(jīng)全力回歸保守主義,民主黨和自由派感受到了巨大的生存危機。
美國本質上就是一個保守國家,很多州現(xiàn)在還有藍法(Blue Law)的殘余。藍法也稱為星期日法律,出于宗教原因禁止某些在周日進行的活動,比如印第安納、得克薩斯等州禁止在周日賣酒,很多州禁止在周日銷售汽車。美國最高法院也曾經(jīng)多次將藍法作為憲法引用,比如確保郵遞員一周有一天休息時間,現(xiàn)在各州的郵遞員周日都不送信。
從十九世紀中期開始,各種群體不停向最高法院上訴,要求廢止藍法,但到現(xiàn)在也沒有完全成功。
美國建國的核心人群是群虔誠的基督教徒。他們立法保證對基督的信仰,對等級的維護。美國開國元勛、第四任總統(tǒng)、憲法之父詹姆斯·麥迪遜在制憲會議上就表達過這樣的立場,“國家權力應該用來保護少數(shù)富人免受大多數(shù)人的影響”。
當然,這個保守的國家建立之后,心懷不滿的自由派知識分子就持續(xù)對它進行修正,美國的政治氣氛也因此一直處于搖擺當中。
二十世紀的美國歷史學家阿瑟·施萊辛格(Arthur Schlesinger)曾提出一個周期模型:美國在自由主義周期和保守主義周期之間來回循環(huán),一個單周期的平均時間為16年半。在他看來,自由主義周期的國家目標是增強民主,而保守周期是遏制民主。
用這種理論分析二戰(zhàn)之后的美國,能得出四個周期。1947年到1962年的保守主義周期,在艾森豪威爾主導下,共和黨在國會以及行政部門從羅斯福的巨大陰影下重新抬頭,政治上全面右轉,甚至出現(xiàn)了麥卡錫這樣可怕的人物——以他命名的麥卡錫主義支持美國政府在沒有足夠證據(jù)的情況下指控他人不忠、顛覆、叛國等罪。
1962年到1978年的自由主義周期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林登·約翰遜總統(tǒng),在他推行的“偉大社會”計劃下,美國的民權、女權都取得了巨大進步。
之后,美國又轉回保守主義周期。1978年到1993年間,里根主義盛行,政府權力減少,冷戰(zhàn)贏得勝利。在1993年到2010年的自由主義周期中,克林頓讓美國進入信息社會,總體上提高了社會福利。按照這個理論,在特朗普上臺之前的2010年,美國就進入了保守主義周期。
2009年,美國出現(xiàn)了茶黨運動,其影響一直持續(xù)至今。該運動始于奧巴馬的首次就職典禮,當時大批購房者受金融危機影響,無法支付房貸,宣告破產(chǎn),奧巴馬宣布向他們提供援助。這激怒了很多商人,超過50名保守派活動家通過電話會議聯(lián)合反對奧馬巴,他們是茶黨的最初成員。
一般認為,茶黨是比共和黨還要保守的政黨,他們源于美國革命時期的反對英國稅收的波士頓茶葉黨,出于對奧巴馬的憎恨聚集到一起。這意味著,奧巴馬上臺之初,美國自由主義周期就開始落幕,保守主義思潮卷土重來。
2012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對茶黨成員進行了調查,描繪出他們的主流面貌:茶黨89%是白人,四分之三在45歲以上,男性占60%,超過三分之一來自南方各州,遠超其他地區(qū)。茶黨中超過一半(54%)曾經(jīng)是共和黨員,近四分之三認為自己是保守派,61%是新教徒,超過一半(58%)在家中有槍,這些人在2016年大部分轉化成為特朗普的選票來源。
茶黨沒有成為主流,但他們通過各種行動和言論,成功激起了美國社會保守主義者的焦慮,包括對拉丁裔移民、恐怖分子、同性戀婚姻、自由墮胎等問題的焦慮,以及對白宮里那位黑人總統(tǒng)的不信任。
特朗普的當選確實與由茶黨掀起的保守浪潮緊密相關,但有趣的是,特朗普本人并不是一個堅定的保守主義者。1987年,特朗普在曼哈頓注冊成為共和黨人;1999年,他加入了獨立黨;2001年8月,特朗普注冊成為民主黨人;2009年,他將黨派關系改回共和黨;2011年,他改為無黨派;2012年4月,特朗普再次回到共和黨至今。即使在宣布參加共和黨的初選后,在2015年7月接受CNN采訪時,他還曾表示自己“某些觀點依然是民主黨人”。
特朗普當選后,《紐約客》曾寫道,“特朗普首先是個民粹主義者,然后是排外主義,半孤立主義,最后才是保守主義者?!?h3>“重要的先例”
對美國的保守派來說,推翻羅伊案判決是未來十年最重要的目標。
21歲的羅伊是個貧窮、未受過教育,同時又酗酒吸毒的得克薩斯州女孩,她已經(jīng)生了兩個孩子,都送給了別人。1969年,羅伊發(fā)現(xiàn)自己又懷孕了,她想進行人工流產(chǎn),但當時包括得州在內的很多州,墮胎都是違法的。最后,她在女權組織的支持下,將此案訴至美國最高法院。1973年,最高法院宣布羅伊獲勝,在全美實現(xiàn)了墮胎合法化。這個判決被認為是過去一百年中,美國最重要的兩個判決之一。是否支持這個判決,是辨別美國保守派的試金石。
在特朗普當政的兩年里,一些“紅州”如愛荷華、路易斯安那以及密西西比已經(jīng)對墮胎進行了嚴格的限制。愛荷華州通過了“心跳”法律,只要醫(yī)生檢測出了嬰兒的心跳,就不允許墮胎,這意味著墮胎只能在懷孕前6周進行,而這個時候,不少女性可能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懷孕。
10月8日卡瓦諾上任之后,最高法院保守對自由的票數(shù)是5比4,已經(jīng)具備推翻羅伊判決的基礎,現(xiàn)在就欠缺一個案例了。
在另一塊戰(zhàn)場,同性婚姻的問題上,特朗普也讓自由主義者惴惴不安。2009年,時任國務卿希拉里指令美國國務院向外交官的同性伴侶發(fā)放簽證,她當時在聯(lián)合國演講稱“同性戀是人權”。但據(jù)媒體報道,10月初,美國國務院開始悄然拒絕為外國外交官的同性伴侶發(fā)放簽證。美國國務院認為之前一些外交官的同性伴侶獲得了特殊優(yōu)待。
保守主義者對同性婚姻的反對,源自對傳統(tǒng)家庭秩序以及保守基督教思想的維護。但很難想象特朗普是一個重視家庭觀念的人,他兩次離婚,還有多次緋聞,對宗教理解也非常薄弱,但美國保守派人士依然視他為救世主。
特朗普的底線是商人式的,即做過的承諾一定履行。保守勢力將他推上了總統(tǒng)寶座,上任之后,他幾乎以打勾的方式一一兌現(xiàn)這些承諾,全力帶領美國向右轉。這也是自由派人士特別恐懼的原因:沒有信仰,只有承諾,只有選票。
最終,這種恐懼感使得泰勒·斯威夫特也不得不站了出來。10月10日,泰勒出席全美音樂獎頒獎典禮,發(fā)表獲獎感言時,她再次呼吁觀眾們在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中去投票:“這個獎項是人民投票(頒給我)的,你們知道人民還能決定什么嗎?11月6日,出去投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