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鶴壁市人民醫(yī)院(458030)石東紅
本文中在分析研究產科心理護理對孕產婦妊娠結局以及產后抑郁的影響,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月~2018年1月的160例孕產婦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80例,均是足月妊娠,均知曉本次實驗的研究目的、方法和意義,自愿配合。對患有精神系統(tǒng)疾病、其他妊娠并發(fā)癥和伴發(fā)癥、嚴重肝腎疾病以及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予以排除。觀察組年齡分布23~35歲,平均年齡為(27.5±1.7)歲,孕周為30~39周,平均為(36.8±2.4)周,其中初產婦41例,經產婦19例;對照組年齡分布:21~36歲,平均年齡為(28.2±1.3)歲,孕周為31~40周,平均為(37.2±2.7)周其中初產婦40例,經產婦20例。對照組和觀察組一般資料方面對比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方法,而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方法基礎上采取產科心理護理方法,具體如下:①產前教育。護理人員通過會談、講座、發(fā)放宣傳指導手冊等形式,為孕婦提供健康指導,并向孕產婦詳細介紹自然分娩與剖宮產的相關應用指征等有關知識,提升孕產婦對分娩的認知水平,提高他們的臨床護理配合度。同時向孕產婦介紹緩解分娩疼痛的方法,以減少對分娩的恐懼,尤其是初產婦。②孕產婦親屬教育。向孕產婦的家屬進行培訓指導,并告知他們孕產婦在分娩前后可能產生的不良心理反應,并有針對性地讓家屬在心理及生活上給予孕產婦更多的包容、關心與照顧。③人際關系干預。幫助孕產婦用平常心來積極面對自身母親角色轉換帶來的變化,護理人員將了解到的孕產婦心理訴求和孕婦家屬進行交流,提升產后家庭和社會的支持,給予孕產婦更多溫暖。④保持孕產婦心情愉悅。護理人員根據孕產婦的性格特點和年齡等,選擇適合她們的活動,轉移其注意力,讓她們的身心保持愉悅,有利于新生兒健康成長,降低巨大兒風險。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孕產婦的妊娠結局情況和生產前后的SAS評分、SDS評分。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20.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x2檢驗,而計量數據采用均數(±)表示,標準差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代表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孕產婦的妊娠結局對比 觀察組的產后出血、自然分娩、剖宮產、胎兒窘迫、新生兒肺炎、巨大兒的發(fā)生率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附表1。
附表1 兩組孕產婦妊娠結局對比情況[n(%)]
附表2 兩組孕產婦生產前后SAS評分、SDS評分對比(±s,分)
附表2 兩組孕產婦生產前后SAS評分、SDS評分對比(±s,分)
組別 例數 S D S(分) S A S(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8 0 5 3.5±3.5 3 5.2±5.4 5 2.8±6.3 3 7.1±3.9對照組 8 0 5 2.6±3.2 4 5.9±4.7 5 3.1±5.6 4 8.8±2.7 t- -1.4 3 8 6.5 6 9 -1.5 1 6 6.5 6 3 P->0.0 5 <0.0 5 >0.0 5 <0.0 5
2.2 兩組孕產婦SAS評分、SDS評分對比觀察組生產后的SDS與SA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附表2。
孕產婦在分娩前后,其生理和心理結構會受到比較強烈的刺激,導致孕產婦出現一些嚴重不良情緒,從而影響妊娠結局,甚至出現產后抑郁情況。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產后出血、自然分娩、剖宮產、胎兒窘迫、新生兒肺炎、巨大兒的發(fā)生率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生產后的SDS與SA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產科心理護理能改善孕產婦的抑郁和焦慮情況,降低胎兒窘迫、新生兒肺炎、巨大兒等不良妊娠結局的發(fā)生率,提升順產率。
綜上所述,產科心理護理能顯著改善孕產婦的妊娠結局,有效緩解孕產婦產后抑郁等不良情緒,促進她們早日康復,促進新生兒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