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許昌市中心醫(yī)院(461000)孔寶娟
Orem自理理念提倡患者為滿足自身需求而開展自我照護實踐,對此,本研究致力于將Orem自理理念應用于腦血栓患者護理工作中,取得成果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124例腦血栓患者為受試對象,用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2例。其中觀察組患者男性33例,女性29例;年齡53~78歲,平均(68.1±7.5)歲。對照組患者男性32例,女性30例;年齡51~79歲,平均(67.7±8.2)歲。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實施神經內科常規(guī)護理干預,主要包括生命體征觀察、并發(fā)癥護理、藥物指導及康復護理等措施。觀察組患者在上述基礎上給予Orem自理理念指導下護理模式進行干預,具體干預方法如下:①完全補償干預:初期患者基本喪失生理功能,由護理人員完全負責協(xié)助其應對生活起居,同時通過健康宣教引起患者及家屬對自護理念的重視;②部分補償干預:隨患者臨床癥狀轉歸,鼓勵患者制定自理護理計劃并協(xié)助其實施,日常起居盡量嘗試讓患者自行完成;③支持自護干預:針對患者自護過程中取得的進步給予充分鼓勵,邀請家屬參與健康宣教,幫助其將自我護理融入患者日常生活,建立康復信心。
1.3 評估標準
1.3.1 自護能力評估 采用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SCA),分別從自我概念、自護責任感、自護技能、健康知識4個維度共43項條目進行評價,每項計0~4分,分數越高則說明自護能力越強。
1.3.2 自我效能評估 參照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通過判斷10項自我效能描述與患者自身情況的符合度進行評價,滿分為40分,分數越高則說明自我效能越強。
1.3.3 生活質量評估 根據腦卒中專用生活質量量表(SS-QOL),分別從精力、情緒、語言、活動等方面進行評價,總分換算為百分制納入統(tǒng)計,分數越高則說明生活質量越好。
1.4 觀察指標 比較干預前及干預2周后,兩組患者自護能力(ESCA)、自我效能(GSES)、生活質量(SS-QOL)。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附表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ESCA、GSES、SS-QOL評分結果比較(±s,分,n=62)
附表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ESCA、GSES、SS-QOL評分結果比較(±s,分,n=62)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同期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ESCA GSES SS-QOL干預前 干預2周后 干預前 干預2周后 干預前 干預2周后觀察組 31.6±11.8 58.2±16.3*# 17.1±5.3 27.5±6.9*# 50.8±10.0 96.9±15.9*#對照組 30.8±11.6 50.9±15.1* 16.7±5.4 24.3±6.2* 50.9±10.3 84.5±17.1*
對兩組患者自護能力、自我效能與生活質量比較,發(fā)現(xiàn)干預2周后,兩組患者GSES、SS-QOL評分均較干預前有顯著提升,且觀察組明顯高于同期對照組(P<0.05),見附表。
相關研究表明,Orem自理理念屬于典型的“以人為本”護理思想[1],最大程度挖掘患者主觀能動性,促進其依靠自身能力作出改變去適應疾病與生活環(huán)境,以優(yōu)化其生存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干預后自我效能與生活質量均得到明顯提高,且觀察組提升幅度更大,這表明Orem自理理念指導下護理方式可促進腦血栓患者主動配合康復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究其原因可能與該理念尊重患者的自主選擇能喚醒其康復信心,推動康復進程。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經過干預自護能力均有所上升,且觀察組升高幅度較大,提示Orem自理理念指導下護理可顯著降低患者對護理人員的過度依賴性,通過提高自身對疾病認知,盡量達成自我管理的目標,有助于加快身體康復。魯曼云等[2]認為,腦血栓患者臨床護理需以患者病情為核心,令患者充分了解自身身體狀態(tài)與改善現(xiàn)狀的辦法,盡快重返家庭與社會生活。
總之,Orem自理理念指導下護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腦血栓患者自護能力、自我效能及生活質量,有利于促進其預后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