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518112)黃六英
有研究表明,在圍產期給予孕產婦健康教育,可提高孕產婦自我保健能力,促使其采用有益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行為,順利度過孕產期,改善妊娠結局[1]。現給予我院圍產期孕產婦加強健康教育,以探討其臨床應用價值,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選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間收治的60例孕產婦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0例年齡在19~31歲,平均年齡(24.44±4.79)歲,孕周30~40周,平均孕周(33.67±4.58)周。研究組30例中年齡在20~30歲,平均年齡(23.68±4.57)歲,孕周31~41周,平均孕周(34.43±4.71)周。兩組間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孕產期保健管理,給孕產婦發(fā)放保健手冊,為其建立圍產期保健卡,解答孕產婦疑問等。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強健康教育,內容如下:①根據孕產婦文化程度以及認知程度等給予一對一的健康教育,發(fā)放書面教材,播放視頻資料等,可通過圖片、模型等為孕產婦演示正確的母乳喂養(yǎng)方式、新生兒沐浴等,并指導正確操作。②孕期給予孕產婦心理疏導,緩解孕產婦對分娩、妊娠的恐懼,給予營養(yǎng)指導,提高自身抵抗力及免疫力,并告知分娩過程相關知識,提高孕產婦配合性,告知母乳喂養(yǎng)的重要性,指導正確的母乳喂養(yǎng)方法。分娩期給予心理護理,給予鼓勵和安慰,緩解不良情緒,避免心情對分娩妊娠的影響。通過按摩、撫摸等方式緩解孕產婦宮縮痛,并告知產程相關知識,提高依從性。第二產程后指導正確使用腹壓,給予情感關懷,緩解負情緒,調動孕產婦積極性和依從性,促使其配合醫(yī)師完成分娩。進入產褥期后指導孕產婦盡早排尿,告知排尿困難的相關癥狀及處理方法。給予新生兒臍部消毒、洗澡等護理知識及母乳喂養(yǎng)相關知識指導,囑咐讓新生兒多曬太陽,避免發(fā)生黃疸風險。同時了解孕產婦心理狀態(tài),給予心理護理,避免出現產后抑郁。指導孕產婦早日下床活動,促進產后恢復。針對孕產婦飲食習慣等制定針對性的飲食計劃。
1.3 療效判斷標準及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兩組孕產婦產程時間、產后2h出血量、妊娠結局及圍產期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兩組孕產婦心理狀態(tài)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2]和抑郁自評量表(SDS)[3]進行評分,分值越低表明孕產婦心理狀態(tài)越好。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分析,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組間采用x2檢驗。采用(±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采用t檢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以P<0.05表示。
2.1 比較兩組孕產婦產程時間及產后2h出血量的結果 研究組第一產程時間、第三產程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產后2h出血量少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1。
2.2 比較兩組孕產婦妊娠結局及圍產期并發(fā)癥的結果 研究組剖宮產率、高危妊娠率、圍產期并發(fā)癥率、新生兒窒息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2。
2.3 比較兩組孕產婦心理狀態(tài)的結果 兩組孕產婦干預前SAS評分、SDS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SAS評分、SDS評分均顯著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3。
附表1 比較兩組孕產婦產程時間及產后2h出血量的結果(±s)
附表1 比較兩組孕產婦產程時間及產后2h出血量的結果(±s)
組別 例數 第一產程(h) 第二產程(min) 第三產程(min) 產后2h出血量(ml)研究組 30 7.73±0.52 46.49±0.58 6.46±0.54 113.52±12.47對照組 30 9.89±0.85 50.54±1.52 9.21±0.13 168.82±12.69 t-4.514 1.254 3.871 6.843 P-<0.05 >0.05 <0.05 <0.05
附表2 比較兩組孕產婦妊娠結局及圍產期并發(fā)癥的結果[例(%)]
附表3 比較兩組孕產婦心理狀態(tài)的結果(±s,分)
附表3 比較兩組孕產婦心理狀態(tài)的結果(±s,分)
注:與干預前比較,a表示P<0.05,與對照組比較,b表示P<0.05。
組別 時間 SAS SDS研究組 干預前 46.32±8.15 39.68±8.12干預后 33.21±6.08ab 26.81±8.41ab對照組 干預前 46.87±8.52 38.97±8.46干預后 40.25±6.41a 34.28±5.31a
妊娠是婦女人生中的特殊時期,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孕產婦保健工作越來越重視。圍產期保健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科學的方式幫助孕產婦順利度過孕產期,改善妊娠結局[4]。有研究表明,圍產期給予孕產婦加強健康教育可減輕影響妊娠期健康的危險因素,提高孕產婦保健意識[5],掌握更多保健知識,從而選擇更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有利于胎兒生長發(fā)育[6]。
本研究中,給予研究組加強健康教育,結果研究組孕產婦第一產程時間、第三產程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產后2h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研究組剖宮產率、高危妊娠率、圍產期并發(fā)癥率、新生兒窒息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孕產婦干預前SAS評分、SDS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干預后兩組SAS評分、SDS評分均顯著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結果可見,孕期給予孕產婦心理護理可緩解孕產婦恐懼心理,促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給予分娩、妊娠相關健康教育,可促使孕產婦更加配合醫(yī)師操作[7]。分娩期給予孕產婦情感關懷,有利于建立良好醫(yī)患關系,舒緩情緒,令孕產婦放松,節(jié)省體力,避免宮縮乏力,指導孕產婦配合分娩進程,有利于縮短產程時間,降低妊娠不良結局及術后2h出血量。產褥期給予孕產婦加強并發(fā)癥預防等相關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并發(fā)癥風險。
綜上所述,在孕產婦圍產期保健中加強孕產婦的健康教育可顯著改善孕產婦心理狀態(tài),縮短產程,改善妊娠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