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溫縣人民醫(yī)院(454850)李長來
研究表明,抗抑郁藥物可以快速改善患者的抑郁癥狀,但西藥治療存在副作用潛在風險等不良作用,而針刺、中藥和按摩等中醫(yī)較為溫和的治療方法對于卒中后抑郁癥患者有更好的治療效果。本研究分析了腦卒中后抑郁患者急性期康復治療的臨床療效,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2016年1月~2017年1月腦卒中后抑郁急性期患者90例以治療方法分組。觀察組男30例,女15例;年齡62~82歲,平均(65.14±2.88)歲。對照組男28例,女17例;年齡61~81歲,平均(65.42±2.13)歲。兩組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的臨床治療方法,給予西酞普蘭治療,每天20mg,早晨口服1次,連續(xù)治療8周。給予米氮平每天晚上睡前口服1次,劑量為7.5mg。連續(xù)治療8周。觀察組則給予急性期康復治療。其中,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①百合地黃湯。生地15g、百合15g、合歡15g、柴胡15g、郁金15g、遠志15g、香附15g。每天1劑,分早晚2次服用。治療8周。②中醫(yī)針灸和穴位按摩。對百會、神門、三陰交、神庭、四神聰?shù)妊ㄎ恍嗅?,留?0分鐘;在百會、命門、氣海、手三里、曲池等穴位進行按摩,每次按摩20分鐘。針灸和按摩均每天1次,每周6天,治療8周。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腦卒中后抑郁急性期康復效果;抑郁癥狀消失時間、平均住院時間。顯效:各項指標接近正常,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抑郁自評量表評分降低80%以上,癥狀顯著改善;有效:各項監(jiān)測指標改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抑郁自評量表評分降低40%以上,但未達到正常范圍,癥狀有所緩解;無效:癥狀、各項監(jiān)測指標等情況均無改善。腦卒中后抑郁急性期康復效果為顯效、有效百分率之和。
2.1 兩組康復效果相比較 觀察組腦卒中后抑郁急性期康復總有效率93.33%(42/45)高于對照組的68.89%(31/45),P<0.05。
2.2 兩組抑郁癥狀消失時間、平均住院時間相比較 觀察組抑郁癥狀消失時間、平均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
附表 兩組抑郁癥狀消失時間、平均住院時間相比較(±s)
附表 兩組抑郁癥狀消失時間、平均住院時間相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癥狀消失時間(d) 住院時間(d)對照組 45 20.14±2.21 22.14±2.21觀察組 45 14.15±1.65 15.15±1.65 t 8.155 8.104 P 0.000 0.000
西醫(yī)康復結合我國古代醫(yī)學針灸、穴位按摩對改善腦卒中患者的神經功能和抑郁癥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中西醫(yī)結合康復可有效消除不良情緒,幫助中風后抑郁癥患者更好地改善病情,獲得良好的睡眠狀態(tài)和生活質量[1]。以百會、神門、三陰交、神庭、四神聰?shù)葹橹鳎ㄟ^針灸和按摩,可達到調節(jié)思維,養(yǎng)心安神等功效。通過頭部穴位的刺激,可以改善大腦皮質的生理狀況和功能,加速受損腦組織重塑。同時,按摩百會、手三里、曲池、命門、氣海等穴位按摩可以促進陰陽平衡,并可通過指壓按摩改善肢體部位肌肉痙攣,改善關節(jié)功能,促進神經功能恢復,對于減輕抑郁癥狀也有明顯的作用[2]。
本研究中,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的臨床治療方法,觀察組則給予急性期康復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腦卒中后抑郁急性期康復效果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抑郁癥狀消失時間、平均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抑郁自評量表評分相近,P>0.05;治療后觀察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抑郁自評量表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神經功能缺損分級、生活自理改良BI指數(shù)、生存質量QOL評分相近,P>0.05;治療后觀察組神經功能缺損分級、生活自理改良BI指數(shù)、生存質量QOL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急性期康復治療腦卒中后抑郁急性期的應用效果確切,可顯著減輕患者抑郁情緒,使其急性期得到更好的恢復,改善神經功能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提升生活質量,縮短康復的時間,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