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
(江蘇省如皋市中醫(yī)院 江蘇 如皋 226500)
腸易激綜合癥是一種腸胃功能出現(xiàn)異常的綜合病癥,在發(fā)病的同時經(jīng)常帶有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1]。發(fā)病群體多為20~40歲的青年,且女性發(fā)病率高于男性[2]。本文選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36例腸易激綜合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腸易激綜合癥的臨床效果,具體研究內(nèi)容如下。
我院2015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36例腸易激綜合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分組的方法,將患者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本研究在征得患者及其患者家屬同意下進行,且經(jīng)過倫理委員會批準。其中對照組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10例,年齡在23~70歲,平均年齡為(29.67±2.85)歲,平均病程為(3.9±0.4)個月;觀察組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在20~65歲,平均年齡為(28.26±2.71)歲,平均病程為(3.8±0.3)個月。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病程等方面差異均不明顯,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腸易激綜合癥患者通過奧替溴銨片口服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實施加減參苓白術散治療。其中對照組患者服用奧替溴銨片,奧替溴銨片的量為50mg,每日服用3次,連續(xù)服用三周;觀察組患者服用加減參苓白術散,成分包括:人參9g、白芍9g、桔梗3g、炒甘草6g、山藥8g、防風4g、薏苡仁7g和砂仁8g,水煎服,每日一劑(200ml),連續(xù)服用三周。
對照組腸易激綜合癥患者通過奧替溴銨片口服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實施加減參苓白術散治療,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和滿意度進行評價,其中治療有效率分為顯效(腹痛消失,大便恢復正常)、有效(腹痛基本消失,大便基本恢復正常)和無效(腹痛無緩解,大便無緩解);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
應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數(shù)據(jù)以率(%)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各組間差異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和χ2檢驗,(P<0.05)表示數(shù)據(jù)之間的差異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
由表1可知,對照組患者有5例患者治療結果為顯效,4例患者治療結果為無效,而觀察組有12例患者治療結果為顯效,1例患者治療結果為無效,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4.44%,遠高于對照組的77.78%,P=0.029,t=5.313,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較
由表2可知,對照組患者在治療后有3例患者非常滿意,6例患者表示不滿意,而觀察組有13例患者表示非常滿意,1例患者表示不滿意,說明通過對腸易激綜合癥患者進行加減參苓白術散治療,可以明顯提高患者的滿意度。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94.44%)高于對照組的66.67%,P=0.031,t=4.953,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2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治療后滿意度比較
腸易激綜合癥在臨床上有多種癥狀表現(xiàn),包括持續(xù)數(shù)分鐘或數(shù)小時的腹部疼痛,多次排便超出正常排便范圍,持續(xù)性便秘和白天嚴重腹脹等[3]。對于腸易激綜合癥的致病原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精神因素,另一種是腸道刺激因素。其中精神因素方面是由于精神刺激導致病人釋放過多的腸道激素,這些激素導致病人出現(xiàn)腸胃功能紊亂的癥狀;另外腸道刺激因素主要是病人誤食了某種事物,導致腸胃內(nèi)的酸堿度發(fā)生變化或收到其他刺激,引起病人疼痛和腹瀉[4]。對于腸易激綜合癥的臨床診斷有多種方法,實驗室檢查,X線鋇灌腸檢查,乙狀結腸鏡和腸道動力檢查[5]。
本文為了探究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腸易激綜合癥的臨床效果,選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36例腸易激綜合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分組的方法,將36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8例。其中對照組腸易激綜合癥患者通過奧替溴銨片口服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實施加減參苓白術散治療。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4.44%,遠高于對照組的77.78%,P=0.029,t=5.313,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94.44%)高于對照組的66.67%,P=0.031,t=4.953,對照組和觀察組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與其他研究人員的研究結果進行比較,我院治療有效率達到94.44%,高于其他學者的93.18%[6]。
綜上所述,通過對腸易激綜合癥患者進行加減參苓白術散治療,不僅可以顯著提高治療有效率,還又利用增加患者的滿意度,對于腸易激綜合癥患者的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