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利
(宜賓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健康管理中心 四川 宜賓 644000)
隨著老齡化的加劇,現(xiàn)階段臨床中老年高血壓病及冠心病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增長的趨勢,老年高血壓及冠心病已經成為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病及導致患者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臨床報道顯示,臨床中發(fā)現(xiàn)高尿酸血癥發(fā)病與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肥胖及糖尿病等相關,頸動脈的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及狹窄程度與血尿酸水平呈現(xiàn)正相關關系[1]。為了分析血尿酸、血脂水平與老年高血壓病和冠心病的關系,我院針對收治的老年高血壓病及冠心病患者及健康體檢者進行了觀察對比分析。
選擇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壓病和冠心病患者55例作為觀察對象(實驗組),與同期參與體檢的健康人群55例進行對比分析(對照組),觀察時間為2018年2月至2018年6月,對照組55例體檢人群中男女比例為28:27例,年齡60至85歲之間,均值為(75.63±5.10)歲;實驗組55例老年高血壓病和冠心病患者中男女比例為30:25例,年齡60至86歲之間,均值為(75.65±5.12)歲,其中高血壓病患者29例,冠心病患者20例,兩者合并存在患者6例。
分組結果滿足組間基礎數(shù)據(jù)差異不大的要求(P>0.05),分組結果具備對比價值。
針對對照組55例健康體檢者與實驗組55例老年高血壓病和冠心病患者實施相應的指標檢測干預,于清晨空腹狀態(tài)抽取兩組觀察對象靜脈血5ml開展相應的檢測,針對總膽固醇水平、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實施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針對血尿酸水平實施尿酸酶紫外法測定,對比對照組55例健康體檢者與實驗組55例老年高血壓病和冠心病患者之間指標的差異。
對比對照組55例健康體檢者與實驗組55例老年高血壓病和冠心病患者之間的血尿酸水平、TC、TG、LDL-C水平等指標的差異。
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處理,當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29例高血壓病患者的LDL-C水平為(3.18±0.43)mmol/L,實驗組20例冠心病患者的LDL-C水平為(3.46±0.50)mmol/L,兩組相比:t值=2.096,P值=0.042;實驗組29例高血壓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為(449.74±35.26)mmol/L,實驗組20例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為(411.36±30.29)mmol/L,兩組相比:t值=3.961,P值=0.0003;對照組55例健康體檢者與實驗組55例老年高血壓病和冠心病患者之間的血尿酸水平、TC、TG、LDL-C水平的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1所示。
表1 兩組觀察對象之間對比的血尿酸水平、TC、TG、LDL-C水平
臨床報道顯示,高尿酸血癥及血脂水平異常屬于高血壓及冠心病疾病發(fā)病的兩項主要危險因素,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為血脂異常,導致冠心病及其它粥樣硬化性疾病的發(fā)生,冠心病發(fā)病與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具有正相關關系,血清TC水平與冠心病發(fā)病呈現(xiàn)正相關關系[2],血尿酸屬于人體外源性及內源性嘌呤代謝的終產物,過多及過少排泄將會引起血尿酸水平異常,達到一定濃度后析出結晶,對血管內膜、腎小管、腎實質產生損傷,對血管內皮細胞增生產生刺激后導致脂類沉積,增加氧自由基的生成,干擾脂肪代謝,誘發(fā)冠心病粥樣硬化疾病的發(fā)生。血脂異常及高血壓屬于臨床中心腦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絕大多數(shù)老年高血壓患者合并血脂異常,患者TC水平較高,且血壓與TC水平之間具有較為顯著的正相關關系[3]。本研究顯示,實驗組老年高血壓病和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TC、TG、LDL-C水平與對照組健康體檢者存在顯著差異。
結果可知,血尿酸及血脂水平與老年高血壓和冠心病的關系密切,老年高血壓病和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及血尿酸水平異常,且血尿酸水平異常也會引發(fā)疾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臨床中應給予針對性對癥處理及干預,促進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