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磊 劉波 張建華
(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七師醫(yī)院呼吸內科 新疆 伊犁 833200)
本次臨床試驗研究對象選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5月期間收治的178 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全部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均為89例。對照組中的男性患者51人,女性患者38人,年齡區(qū)間43~75歲,平均年齡(59.0±2.1)歲;觀察組中的男性患者49人,女性患者40人,年齡區(qū)間45~74歲,平均年齡(60.3±1.9)歲。對比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在入院都接受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采用濃度0.5%的1毫升硫酸沙丁胺醇霧化溶液(Glaxo Wellcome Operations、批準文號H20140029)摻入2或3毫升的生理鹽水讓患者進行泵霧化吸入,連續(xù)治療7天每天兩次,每次10到15分鐘。觀察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霧化吸入2毫升異丙托溴銨溶液(Laboratoire Unither、批準文號H20150158)治療。連續(xù)治療7天每天兩次,每次10到15分鐘。
患者在接受一周的治療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以及肺功能改善情況,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顯效:患者的胸悶、胸腫脹感每天小于8小時,咳嗽、咳痰小于6次,呼吸頻率每分鐘75至85次;有效:患者的胸悶、胸腫脹感每天小于6小時,咳嗽、咳痰小于5次,呼吸頻率每分鐘70至80次;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呼吸頻率沒有明顯改善。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shù)×100。
肺功能則主要觀察患者的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積占肺活量百分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積)、FVC(肺活量)。
本次臨床試驗所產(chǎn)生的各種數(shù)據(jù)資料通過SPSS2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來表示,采用卡方檢驗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P<0.05)表示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84.27%)顯著低于觀察組(96.63%),差異顯著,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n(%)]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肺功能水平無顯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過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肺功能都有明顯提升。經(jīng)過治療后,對照組患者肺功能為FVC(2.41±0.35)升、FEV1(1.71±0.36)升、FEV1/FVC(62.52±9.03)升,觀察組患者的肺功能為FVC(2.62±0.42)升、FEV1(1.89±0.41)升、FEV1/FVC(65.89±8.68)升,觀察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況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COPD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這是一種在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發(fā)病人群主要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現(xiàn)如今這種病癥在我國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正在逐年上升。COPD會對患者的肺功能造成嚴重的損傷,致使患者出現(xiàn)呼吸衰竭等并發(fā)癥,這種并發(fā)癥甚至會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嚴重的威脅。因此,就需要采用更加行之有效的治療措施,對患者進行治療。
本次臨床試驗的結果表明,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84.27%)顯著低于觀察組(96.63%),差異顯著,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過治療后,對照組患者肺功能為FVC(2.41±0.35)升、FEV1(1.71±0.36)升、FEV1/FVC(62.52±9.03)升,觀察組患者的肺功能為FVC(2.62±0.42)升、FEV1(1.89±0.41)升、FEV1/FVC(65.89±8.68)升,觀察組患者的肺功能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硫酸沙丁胺醇聯(lián)合異丙托溴銨霧化吸入治療的臨床治療效果更加顯著,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肺功能,值得在臨床上大規(guī)模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