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旺輝 蘇達永 許曉娟
(廣州開發(fā)區(qū)醫(yī)院兒科 廣東 廣州 510730)
小兒消化不良性腹瀉在臨床較為常見,且患兒臨床癥狀明顯,有稀便、腹瀉等,是造成患兒發(fā)育及營養(yǎng)不良的一個主要原因,給患兒帶來了較大影響[1]。因此,必須給予患兒有效的治療措施,緩解患兒臨床癥狀。臨床上治療小兒消化不良性腹瀉的方法較多,也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并且不同的治療方式會產生不同的治療效果[2]。酪酸梭菌活菌散在治療由腸道菌群紊亂而引起的急慢性腹瀉、各類消化不良等癥狀中效果較好,并且應用廣泛。本文在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選取我院78例小兒消化不良性腹瀉患兒,分析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療小兒消化不良性腹瀉的效果。
在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治療的小兒患者中選取小兒消化性腹瀉患兒7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39例),觀察組(39例),對照組男、女分別為21例、18例,年齡10個月至9歲,平均年齡(4.1±1.3)歲,病程2天至22天,平均病程(11.27±1.33)天,體質量9kg至38kg,平均體質量(21.47±2.18)kg,觀察組男、女分別為20例、19例,年齡8個月至10歲,平均年齡(4.3±1.0)歲,病程3天至24天,平均病程(13.67±1.51)天,體質量11kg至37kg,平均體質量(20.33±2.07)kg。一般資料對比,P>0.05。
納入標準:病程≤25天。
排除標準:先天性心臟??;肝、腎功能異?;蛎庖吖δ苋毕荩缓喜⑾忍煨晕改c畸形;嚴重肝膽疾病等[3]。
兩組患兒給予常規(guī)消化不良性腹瀉治療,注意飲食,不能食用難消化的食物,不能暴飲暴食。對照組給予貴州建興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5415)生產的醒脾養(yǎng)兒顆粒治療,小于1歲的患兒,1天2次,1次2g,1歲至2歲患兒,1天2次,1次4g,3歲至6歲患兒,1天3次,1次4g,1個療程為3天,治療1個療程。觀察組給予山東科興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20014)生產的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療,患兒在早、晚餐后服用,1次1袋,1天2次,1個療程為3天,治療1個療程。
觀察指標:腹痛、腹脹、腹瀉、大便性狀好轉時間;便秘、大便干結發(fā)生率。療效評價標準:分為顯效、有效、無效,評價標準分別為為患兒臨床癥狀及大便性狀恢復正常、有好轉及無變化。
觀察組腹痛好轉時間(2.1±0.9)d,腹脹好轉時間(2.8±1.2)d、大便性狀好轉時間(3.1±1.3)d、腹瀉好轉時間(3.0±0.5)d,與對照組比,P<0.05,見表1。
表1 臨床癥狀好轉時間對比(d)
觀察組、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4.87%、74.36%,P<0.05,見表2。
表2 臨床效果對比[n(%)]
觀察組、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為5.13%、7.69%,P>0.05,見表3。
表3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n(%)]
在小兒疾病中,小兒腹瀉在臨床較為常見,而5歲以下的患兒是主要患病人群,在小兒腹瀉中所占比例較大,其中消化不良性腹瀉有占有較大比重,與其他類型腹瀉相比,患兒排便次數(shù)更多、清湯樣大便等,必須引起人們的廣泛重視[4]。小兒腹瀉對嬰幼兒健康影響較大,患兒腸道發(fā)育不成熟,對營養(yǎng)的需求量較大,一旦受到細菌及病毒的侵入,就會出現(xiàn)一系列并發(fā)癥,如消化功能紊亂等,不僅會導致患兒出現(xiàn)腹瀉,還可能會加重腹瀉程度。小兒腹瀉出現(xiàn)的感染性因素使腸道感染,主要有細菌病毒等造成。病毒性感染具有較明顯的季節(jié)性特征,在寒冷季節(jié),病毒所導致的腹瀉患兒數(shù)量會急劇增加[5]。細菌感染會引發(fā)患兒腹瀉,出現(xiàn)這種情況與大腸桿菌聯(lián)系密切。非感染性感染也會引發(fā)患兒腹瀉,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主要與患兒本身及外界因素影響有關,患兒本身為發(fā)育不成熟,外界因素為人工喂養(yǎng)。臨床上,治療小兒腹瀉的關鍵就是對患兒飲食結構進行調整,提高飲食合理性,給予合理的藥物治療,并糾正脫水。
本文結果中,觀察組腹痛好轉時間(2.1±0.9)d,腹脹好轉時間(2.8±1.2)d、腹瀉好轉時間(3.0±0.5)d、大便性狀好轉時間(3.1±1.3)d,治療效果94.87%,對照組腹痛好轉時間(3.4±1.4)d,腹脹好轉時間(3.5±1.4)、腹瀉好轉時間(4.8±1.3)、大便性狀好轉時間(5.1±1.4),治療總有效率74.36%,P<0.05,觀察組、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為5.13%、7.69%,P>0.05。小兒腹瀉是一個全球性公共衛(wèi)生問題,發(fā)病率較高,并且也是我國兒科常見問題,必須給予有效的治療,降低患兒患病率及死亡率。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小兒容易出現(xiàn)腹瀉,會造成胃腸功能失調,進而加重腹瀉,病情嚴重時還會對胃腸黏膜造成損傷。在臨床上,患兒腹瀉可分為三種,一種是病程在2個月以上的慢性腹瀉,第二種為病程在2周左右的急性腹瀉,第三種為病程在2周至2個月的遷延性腹瀉[6]。臨床上針對小兒消化不良性腹瀉的治療,關鍵在于預防及糾正脫水,提高患兒飲食合理性,給予有效的藥物治療,并加強護理干預,減少或避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小兒消化不良性腹瀉發(fā)生原因并不單一,出現(xiàn)各種臨床癥狀,容易導致患兒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狀況,對患兒身心健康及生長發(fā)育影響較大,臨床常采用藥物治療對該病進行治療。醒脾養(yǎng)兒顆粒主要成分為山梔茶、蔗糖、蜘蛛香、一點紅等,其中山梔茶能消腫解毒,蜘蛛香能散寒除濕、理氣和中,一點紅能涼血、利水、解毒,該藥作為一種合成制劑,藥物合用,讓每種藥物的作用發(fā)揮至最大,對胃液的循環(huán)起到積極作用,能使胃蛋白酶活性增強,在患兒消化方面發(fā)揮著積極作用[7],消除患兒不良情況,能取得令人滿意的的治療效果。但是針對患兒腹瀉癥狀,醒脾養(yǎng)兒顆粒不能進行較好的治療,增加了患兒臨床癥狀改善時間,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酪酸梭菌活菌散是一種厭氧菌制劑,在臺階腸道菌群中較為常用,能拮抗多種有害菌,改善胃腸道功能紊亂及急性、慢性消化道癥狀。服用絡酸梭菌活菌散后,能與腸內的有益菌群共存,還會產生丁酸等物質,能起到修復患兒胃黏膜及胃腸道的作用,進而使患兒胃腸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不僅能起到醒脾養(yǎng)兒顆粒的作用,還能保證患兒腸道免疫功能,治療效果好于醒脾養(yǎng)兒顆粒。由此可見,在小兒消化不良性腹瀉治療中,酪酸梭菌活菌散的治療效果更加明顯,患兒不良反應少,身體恢復速度快,不會對其造成較大影響,可放心使用。
所以,在小兒消化不良性腹瀉治療中應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療,減少了藥物治療不良反應,緩解臨床癥狀,效果好、安全性高,在臨床具有可靠性,可廣泛應用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