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市政道路工程項目增多,加強技術管理、提高施工質量,成為從業(yè)人員的關注重點。本文以市政道路的路基工程為核心,首先分析了路基防護的重要性,然后介紹了常見的路基防護施工技術,最后結合工程案例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 市政道路;路基防護;重要性;施工技術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路基是道路的承重結構,路基質量直接影響道路行車舒適性、安全性等使用性能。路基施工過程中,主要包括挖方、填土、壓實、排水、防護等環(huán)節(jié),各個工序之間相互影響,其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不到位,就會降低整個路基質量。以下結合實踐,探討了路基防護施工技術的應用。
1 市政道路路基防護的重要性
路基防護的重點部位是邊坡,必要時還包括路肩、附近河流堤岸的治理,通過邊坡加固提高路基的承載力,以滿足正常行車需求。施工期間,路基浸水后含水量增大,會降低土體強度;對于巖性較差的巖體,隨著氣候和溫度變化,會加快風化程度;如果路基旁邊有河流,在水流的沖擊、侵蝕作用下,會出現(xiàn)路基沉陷、邊坡滑移等現(xiàn)象?;诖耍捎寐坊雷o技術措施,一方面能提高路基土體的強度,積極抵抗外界作用力;另一方面可以延長道路使用壽命,降低維護費用。
2 常見的路基防護施工技術
2.1 植草防護
比較穩(wěn)定的路基邊坡施工完成后,為防止坡面沖刷導致邊坡失穩(wěn),可在坡面上噴播草籽,優(yōu)先選擇四季常綠和生命力旺盛的草種,并進行覆蓋養(yǎng)生,做好灑水、施肥等管理工作,直至植草長大并覆蓋住整個坡面。如果坡面上有圬工骨架,應該在骨架內植草,促使坡面骨架和草面有機銜接。
2.2 漿砌片石防護
漿砌片石防護施工,第一,要求坡面平整、線形流暢,護坡面和端面相對平順,圬工底面和坡面緊密嵌合;在護坡頂部和邊坡間隙,要密封處理,防止地表水下滲。第二,對坡面進行局部鑲嵌時,應該切入坡面,保證和周邊平順銜接。第三,使用的砌體,要求材質堅硬,砂漿和砌體緊密結合,不能出現(xiàn)通縫、貼縫、空洞、浮塞、疊砌等情況。第四,在圬工體上,間隔10~15m要設置伸縮縫[1]。
2.3 混凝土擋墻防護
混凝土擋墻防護施工,首先測量放線,確定中線、高程、擋墻的平面位置等。第一,選擇擋墻模板時,宜采用多層壓縮竹膠模板,具有足夠的剛度、強度、穩(wěn)定性,避免受力后出現(xiàn)變形、位移等問題。主龍骨以型鋼為主,采用豎向設置;次龍骨以方木為主,采用水平設置,合理控制間距。第二,模板拼裝之后,要求表面平整,沒有漏漿現(xiàn)象;澆筑混凝土前,還要對模板和支架進行維護。第三,混凝土的澆筑,一般采用泵送法,泵送管和地面之間的距離控制在2m以內[2]。
2.4 錨桿格構梁防護
錨桿格構梁防護施工要點如下:第一,鉆進時,鉆孔的孔徑、孔深,嚴格按照設計要求,一般鉆頭直徑不能低于設計孔徑,鉆孔深度超過設計深度20cm以上。第二,在錨桿的制作上,宜選用螺紋鋼筋,在軸線方向上每間隔20cm設置一個對中器,確保錨桿的保護層發(fā)揮作用[3]。第三,安裝錨桿時,保證鋼筋平直,清理油污和銹跡,并核對錨孔編號;安裝后利用鋼尺測量外露長度,保證錨固長度滿足設計要求。第四,注漿時,一次注漿從孔底開始,將注漿壓力控制2.5MPa以上,注漿材料的水灰比控制在0.5左右,灰砂比控制在1:1,形成完整的注漿記錄。第五,格構梁施工,框架采用C25等級的混凝土,要求框架嵌入地面20cm,采用人工開挖法。綁扎鋼筋時,墊塊要具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按照梅花形進行布置,間距控制在75cm。
由于路基防護類型較多,不能一一列舉,僅就使用較多的一起討論學習。
3 工程案例分析
3.1 工程概況
以某道路工程為例,位于長沙市開福區(qū),設計為城市主干道。線路全長約4230m,沿線地貌為丘陵、山塘、農田,地勢起伏較大。本公司承建第一標段,全長共計2000m,規(guī)劃路幅46m。土石方施工完成后,按照表1標準進行偏差控制,以下闡述路基防護施工技術方法。
3.2 高填地段防護施工
施工前熟悉設計文件,對現(xiàn)場進行調查和核對;基底處理采用挖臺階處理法,要碾壓密實,壓實度符合規(guī)范要求。填筑時,嚴格按照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進行分層填筑,分層厚度、松鋪厚度、壓實遍數(shù)等參數(shù),根據試驗段數(shù)據確定。防護施工技術要點如下:①在邊坡坡腳處設置支擋物,常見如石砌擋墻、石砌護腳,且施工時間和路基填筑保持一致。②分級填筑完成后,按照設計防護類型,填筑一級、防護一級。③在路面施工處設置攔水帶,在邊坡設置排水溝,有利于及時排除地表水,避免沖刷邊坡。
3.3 深切地段施工防護
施工前了解地質資料,驗算邊坡穩(wěn)定性。在路塹坡口線外側合適位置開挖截水溝,防止地表水進入路基施工區(qū)域。開挖深切路基時,每級邊坡(一般8~10m)間設置一個寬度為2m的碎落臺,臺面橫向坡度為4%(向內傾斜),內側的排水設施和排水系統(tǒng)連接。防護施工技術要點如下:①開挖一級、防護一級,勤監(jiān)測,防止邊坡開裂、位移。將永久排水、臨時排水相結合,及時排除地表水和邊坡滲水。②對路塹邊坡及時進行修整,修整的坡面驗收合格后,立即進行防護結構施工,防護結構達到設計強度后再開挖下一級。施工一級、驗收一級,確保坡面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
3.4 特殊地段防護施工
以軟土地基為例,施工防護技術要點如下:①調查軟土地基的范圍、深度、土質,制定經濟合理的處理方案。②如果厚度不足3m,可采用換填級配沙礫法;如果厚度在3~5m,可采用拋石擠淤法。③鋪設土工格柵時,強度較高的方向,要和受力軸線方向保持垂直;牢固連接,搭接長度超過15cm,連接部位的強度要高于材料的抗拉強度。④鋪設完成后,及時填筑材料,避免長時間陽光暴曬。
3.5 高邊坡防護施工
圖1 高邊坡防護施工工藝流程
以噴錨網防護施工技術為例,工藝流程見下圖1,施工技術要點如下:①框架施工。鋼筋網的規(guī)格尺寸為φ8@100*100mm,
現(xiàn)場綁扎,使用φ14加強筋和土釘頭焊接在一起。坡面上下段鋼筋網,搭接長度要超過30cm。②坡面掛網。鋼筋網由φ6.5的I級鋼筋條組成,框條之間的距離控制為2m,采用熱鍍鋅機制作完成。其中,鐵絲直徑在2.2mm以上,網徑大小為5cm×5cm,掛網時網面和坡面的距離控制在5~7cm。③噴播有機基材。噴播前首先灑水濕潤,然后對混合材料進行攪拌,包括紙漿、草種、色素、復合肥等;噴播后使用無紡布覆蓋固定,減少水分蒸發(fā),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路基防護是市政道路施工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直接影響道路整體質量和后期使用維護成本。文中以植草防護、漿砌片石防護、混凝土擋墻防護、錨桿格構梁防護為例,介紹了常用的防護技術施工方案,并結合工程案例進行具體分析。希望為類似工程的施工提供經驗借鑒,促進施工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 劉佳麗.市政道路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技術探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12):3180.
[2] 沈志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處理技術分析[J].魅力中國,2017,(z1):202.
[3] 李昱升.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及防護措施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13):2963.
作者簡介
牟金剛(1980-),男,湖南長沙人;畢業(yè)院校:湖南大學,專業(yè):土木工程,學歷:本科,現(xiàn)就職單位:長沙市市政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研究方向:市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