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林
【摘要】混凝土是水利水庫施工中用量較多的工程材料,嚴格控制大壩混凝土施工技術對于確保整個水利水庫工程的質量安全有重要影響。但是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混凝土裂縫等問題,導致工程不能正常通過驗收。既造成了經濟上的損失,也影響了建筑單位的商業(yè)形象。因此,必須要在水庫大壩施工中采取嚴格的技術控制措施,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上落實質量監(jiān)管,從源頭上杜絕質量隱患。
【關鍵詞】水利水庫;混凝土;施工技術;控制要點
引言
近年來,混凝土在工程建設中的施工技術已經日趨成熟,加上機械化施工水平的提升,為節(jié)約施工成本、提高工程質量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但是由于水利水庫現場環(huán)境復雜,加上受主觀或客觀因素的干擾,大壩施工質量容易受到影響。文章首先列舉了影響大壩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幾種常見因素,隨后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從大壩混凝土施工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出發(fā),就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的施工技術要點展開了分析。
1、影響大壩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常見因素
1.1 混凝土自身質量不過關
混凝土作為一種混合材料,主要組成成分包括水泥、粉煤灰、骨料等。導致混凝土材料質量達不到使用標準的情況主要有兩種:其一是采購部門在采購時,沒有對混凝土各物料的質量進行嚴格抽檢,例如骨料顆粒過大、水泥強度等級不夠等。另外,還有的采購部門為了節(jié)省成本,采購市場上的低價材料。其二是在混凝土制備時,各物料的配比不規(guī)范,例如水的比例偏多,就會導致混凝土粘度降低;如果骨料用量偏多,則容易出現混凝土裂縫等。一般來說,混凝土需要現用現配,如果混凝土制備后長時間擱置,再次使用時其性能也會降低。
1.2 混凝土施工技術參差不齊
水庫大壩具有地形復雜、工程量大以及施工難度高的特點,對建筑單位的混凝土施工技術水平提出了較高要求。尤其是對于一些中小型的建筑公司,往往缺乏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一線施工隊伍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缺乏專業(yè)培訓的農民工,混凝土施工質量得不到保證。除此之外,對于水庫大壩這種大體積混凝土來說,容易因水化熱的影響出現裂縫,如果施工單位不能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壩體混凝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縫,將會影響水利水庫的使用安全。
2、水庫大壩混凝土施工中的技術要點
2.1 測量放線及鋪設止水墊層
考慮到不同地區(qū)的地質條件存在差異,為了后續(xù)施工的順利進行,要求建筑單位提前開展地基處理工作。首先利用大型機械設備(挖掘機、壓路機等),完成地基的平整工作,提高地基承載力。完成該項工作后,安排測量人員找平放線,通常將找平帶控制在寬50cm、厚12cm。在鋪設止水墊層時,以水泥砂漿作為墊層的主體材料,利用灌注設備沿著止水帶方向進行澆筑,完成墊層鋪設后進行澆水試驗,確定止水效果達到標準后方可繼續(xù)進行下一步的施工操作。
2.2 砼面板防裂措施
2.2.1 保證上游壩坡墊層料斜坡碾壓質量,并在填筑料自然沉降一定時間后再安排面板砼施工。伸縮縫、施工縫施工質量嚴格按規(guī)范要求進行施工,滿足設計要求,防止產生沉陷裂縫。
2.2.2 考慮在面板上游面水位線經常變化高程范圍面板砼中摻加硅粉,提高面板砼強度,摻加松香熱聚合物引氣劑,控制砼含氣量為3%~5%(大骨料粒徑采用下限,小骨料粒徑采用上限),提高砼抗凍標號。
2.2.3 為了減少和控制砼干縮裂縫,盡可能降低砼單位用水量,根據施工經驗,選用DH3高效減水劑,保持坍落度穩(wěn)定,可提高砼減水率20%~22%。運輸砼的車輛也應設有防陽隔熱設施,盡量縮短砼運輸時間,降低砼的出機口溫度和入倉溫度。澆筑倉號搭遮陽棚,降低澆筑溫度。面板砼要跳倉澆筑,面板垂直縫面止水及刷乳化瀝青要保證質量。
2.3 側模安裝及鋼筋制安
側模加工所使用的一般為木料,側模安裝需要在大壩位置設置角鋼,以便防止滑膜滑動過程中產生阻力,從而增加滑膜的周轉次數,在施工過程中還應時刻標記好側模的分節(jié),對側外鋼架進行固定加工,實際操作中運用插勁法來完成固定工作,以便保證施工面板的穩(wěn)定性,最后進行分塊長度的確定,材料制作好直接進行側模安裝便可。鋼筋制安工序:將插筋釘入墊層的坡面上,并以網架形式進行釘入,每排間距設置在1.5~2.0m之間,整體從里到外呈現梅花形,一般釘入深度在0.5m~0.7m之間。
2.4 設置鋼筋
鋼筋進場前需要對鋼筋質量進行二次檢查,以防止鋼筋材料在現場保存時出現銹蝕等問題。確定鋼筋的質量、規(guī)格符合施工要求后,進行鋼筋的布置。通常情況下,需要沿著大壩墊層坡面的垂直位置放置插筋,然后以插筋作為節(jié)點,布設鋼筋網。鋼筋網中相鄰的兩根鋼筋間距控制在2.0m,誤差不得超過10cm。鋼筋長度應當盡可能的與水庫大壩保持一致。
2.5 安裝溜槽滑模
選擇水庫大壩頂面的平整開闊處,放置兩臺6t的卷揚機,兩臺卷揚機之間的間隔距離大約為20m,用來完成滑模的牽引。根據水庫大壩的現場環(huán)境,如果大壩坡面較為光滑,則考慮使用無軌滑模,這樣可以加快后期的施工進度。滑模的側模選用鋼木結構,既可以滿足卷揚機運行時的承載力,又可以進行機械拆分,可以反復多次使用。按照水庫大壩的設計要求,每套溜槽滑模的長度為15m,滑模自重為10t。在壩頂設置操作臺,人工操作卷揚機進行試滑,合格后開盤進行混凝土的澆筑。
3、結語:
水利水庫作為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證工程質量安全既是建筑單位的責任,同時也直接關系到社會和人民群眾的利益?;谒畮齑髩巫陨淼奶厥庑?,為了切實提高工程質量,一方面要求建設單位提前開展地質勘察,結合實際勘察結果制定完善的施工規(guī)劃;另一方面又要在施工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采取有效的技術控制措施,例如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制質量、科學安裝溜槽滑模等。只有全面把控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才能為提高水利水庫質量、發(fā)揮其應用價值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成山,孫長江.觀音閣水庫碾壓混凝土大壩施工期裂縫分析與處理[C]//水利系統(tǒng)首屆青年學術交流會.2017.
[2]朱清濤,胡慶茂.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在某水庫大壩趾板工程中的應用[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2,40(8):104-105.
[3]張玉霞,劉麗霞.水庫大壩混凝土澆筑溫度控制措施及其監(jiān)測工作探討[J].水利建設與管理,2012(09):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