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奇
摘要:本文作者結合實際施工經驗,對房建建筑鋼筋施工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質量控制的措施。
關鍵詞:房建工程;鋼筋施工;質量控制;淺析
1.鋼筋原材料進場檢驗
鋼筋對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承載力和抗震性能至關重要,對其質量應從嚴要求。鋼筋進場時,應對其外觀質量、產品的表面標志(標識)、產品吊牌(銘牌)、生產許可證、出廠合格證進行檢查核對,并建立鋼筋材料綜合臺帳。在監(jiān)理(建設)的見證下,按現行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1499等的規(guī)定抽取試件作力學性能檢驗,待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工程中使用。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結構,其縱向受力鋼筋的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對一、二級抗震等級,檢驗所得的強度實測值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于1.25;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強度標準值的比值不應大于1.3,這樣可從源頭上保證房屋建筑中鋼筋工程施工質量。
2.鋼筋加工
鋼筋加工包括除銹、調直、下料切斷、彎曲成型等。鋼筋加工時,要將鋼筋配料單與設計圖復核,檢查配料單是否有錯誤和遺漏,對每種鋼筋要按配料單檢查是否達到要求,經過這兩道檢查后,再按配料單放出實樣,試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鋼筋要掛牌堆放整齊。
2.1鋼筋除銹
鋼筋表面應潔凈,粘著的油污、泥土、浮銹在使用前必須清理干凈,亦可在鋼筋冷拉或調直過程中除銹,也可采用機械方法除銹、手工除銹等。
2.2鋼筋調直
鋼筋調直宜采用機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當采用冷拉方法調直鋼筋時,HPB235級鋼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級、HRB400級和RRB400級鋼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經調直后的鋼筋應平直,無局部曲折。
2.3鋼筋下料切斷
鋼筋下料切斷可采用鋼筋切斷機或手動液壓切斷器進行。鋼筋下料切斷應根據配料單中鋼筋編號、直徑、長度和數量,長短搭配,先斷長料后斷短料,盡量減少和縮短鋼筋短頭,以節(jié)約鋼材。鋼筋的切斷口不得有馬蹄形或起彎等現象。
2.4鋼筋彎曲成型
鋼筋彎曲成型可采用鋼筋彎曲機、四頭彎筋機及手工彎曲工具等進行。HPB235級鋼筋末端應作1800彎鉤,其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2.5倍,彎鉤的彎后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3倍;當設計要求鋼筋末端作1350彎鉤時,HRB335級、HRB400級鋼筋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4倍,彎鉤的彎后平直部分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對鋼筋作不大于900的彎折時,彎折處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5倍。鋼筋加工的形狀、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偏差亦應符合有關規(guī)定。
3.鋼筋連接
鋼筋連接方法有焊接、機械連接和綁扎連接三種。為節(jié)約鋼材,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工程中應優(yōu)先考慮采用焊接和機械連接,當受力鋼筋采用機械連接接頭或焊接接頭時,設置在同一構件內的接頭宜相互錯開。對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結構構件,縱向鋼筋不宜采用焊接接頭;鋼筋的機械連接通常適用的鋼筋級別為HRB335、HRB400、RRB400,鋼筋最小直徑宜為16mm;鋼筋搭接長度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同一構件中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宜相互錯開。綁扎搭接接頭中鋼筋的橫向凈距不應小于鋼筋直徑,且不應小于25mm。當受拉鋼筋直徑大于28mm、受壓鋼筋直徑大于32mm時,不宜采用綁扎搭接接頭。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桿件的縱向受力鋼筋和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結構中的縱向受力鋼筋均不得采用綁扎搭接接頭。在梁、柱類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應按設計要求配置箍筋。鋼筋接頭位置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一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接頭,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構件同一截面內的鋼筋接頭數應符合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在施工現場,應按國家現行標準抽取鋼筋機械連接接頭、焊接接頭試件作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應符合有關規(guī)程的規(guī)定。
4.鋼筋綁扎與安裝
鋼筋綁扎與安裝前先認真熟悉圖紙,檢查核對需綁鋼筋的規(guī)格、直徑、形狀、尺寸和數量等是否與料單和圖紙相符。清理工作面的雜物、現場彈線,準備綁扎用的鐵絲、工具和綁扎架等,待準備工作做好后方可進行綁扎。采用20#鐵絲綁扎φ12mm以上鋼筋,22#鐵絲綁扎φ12mm以下鋼筋。
4.1柱鋼筋綁扎與安裝
柱鋼筋綁扎應在柱模板安裝前進行;框架梁、牛腿及柱帽等鋼筋,應放在柱子縱向鋼筋內側;柱中的豎向鋼筋搭接時,角部鋼筋的彎鉤應與模板成45°(多邊形柱為模板內角的平分角,圓柱形應與模板切線垂直),中間鋼筋的彎鉤應與模板成90°;箍筋的接頭應交錯布置在四角縱向鋼筋上,箍筋轉角與縱向鋼筋交叉點均應扎牢,箍筋平直部分與縱向鋼筋交叉點可間隔扎牢,綁扎箍筋時其綁扣相互間應成八字形。
4.2墻鋼筋綁扎與安裝
墻鋼筋的綁扎,也應在模板安裝前進行;墻的垂直鋼筋每段長度不宜超過4m(鋼筋直徑≤12mm)或6m(直徑>12mm)或層高加搭接長度,水平鋼筋每段長度不宜超過8m,以利綁扎;墻鋼筋網的綁扎同基礎,鋼筋彎鉤應朝向混凝土內;采用雙層鋼筋網時,在兩層鋼筋之間,應設置撐鐵以固定鋼筋的間距;為了保證鋼筋位置的正確,豎向受力筋外綁一道水平筋或箍筋,并將其與豎筋點焊,以固定墻、柱筋的位置,在點焊固定時要用線錘校正;外墻澆筑后嚴禁開洞,所有洞口預埋件及埋管均應預留,洞邊加筋應按圖施工,墻、柱內預留鋼筋做防雷接地引線時,應焊成通路,其位置、數量及做法應按施工圖安裝,焊接工作應選派合格的焊工進行,不得損傷結構鋼筋。對水電安裝用的預埋件,土建應予配合,不能錯埋和漏埋。
4.3梁、板鋼筋綁扎與安裝
梁縱向受力鋼筋出現雙層或多層排列時,兩排鋼筋之間應墊以直徑≥25mm的短鋼筋,以保持其設計距離;箍筋的接頭應交錯設置,如懸臂挑梁則箍筋接頭在下,其余做法與柱相同,梁主筋外角處與箍筋應滿扎,其余可梅花點綁扎;板的鋼筋網綁扎與基礎相同,雙向板鋼筋交叉點應滿綁,應注意板上部的負鋼筋(面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別是雨蓬、挑檐、陽臺等懸臂板,要嚴格控制負筋位置及高度,以免拆模后斷裂;在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的鋼筋在中層,主梁的鋼筋在下,當有圈梁或墊梁時,主梁鋼筋在上;當框架梁節(jié)點處鋼筋穿插十分稠密時,應注意梁頂面主筋間的凈間距要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梁、板鋼筋綁扎時,應防止水電管線影響鋼筋的位置;為了保證板鋼筋位置的正確,板筋可以采用鋼筋馬凳或塑料馬凳縱橫@600mm予以支撐。
4.4基礎鋼筋綁扎與安裝
基礎鋼筋網的綁扎,四周兩行鋼筋交叉點應每點扎牢,中間部分交叉點可相隔交錯扎牢,但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位移;雙向主筋的鋼筋網,則需將全部鋼筋相交點扎牢;綁扎時應注意相鄰綁扎點的鐵絲扣要成八字形;基礎底板采用雙層鋼筋網時,在上層鋼筋網下面應設置鋼筋撐腳,以保證鋼筋位置正確;鋼筋的彎鉤應朝上,不要倒向一邊,但雙層鋼筋網中的上層鋼筋彎鉤應朝下;獨立柱基礎為雙向彎曲的,其底面短邊的鋼筋應放在長邊鋼筋的上面。
5.鋼筋隱蔽工程驗收檢查
在澆筑混凝土之前,應進行鋼筋隱蔽工程驗收檢查,是對鋼筋工程施工過程中各道工序的一次全面復查,其內容主要包括縱向受力鋼筋的品種、規(guī)格、數量、位置等;鋼筋的連接方式、接頭位置、接頭數量、接頭面積百分率等;箍筋、橫向鋼筋的品種、規(guī)格、數量、間距等;預埋件的規(guī)格、數量位置等進行全面檢查符合要求后,在鋼筋隱蔽工程驗收單上簽署相關意見,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