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許昌市立醫(yī)院(461000)李錢
1.1 基本資料 研究選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入院治療血管性癡呆的76例患者為觀察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38例。參照組男23例,女15例,年齡60~78歲;研究組男21例,女17例,年齡61~80歲。排除患有嚴重的心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或存在凝血功能障礙,對治療藥物有過敏反應的患者。
1.2 方法 給予兩組患者尼莫地平(亞寶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4022821)治療,30mg/次,1次/d。參照組采用丁苯酞軟膠囊(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yè)有限公司,H20050299)治療,0.2g/次,3次/d。研究組采用丁苯酞軟件聯(lián)合養(yǎng)血清腦顆粒(天士力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0960082)治療,丁苯酞軟膠囊的用法及用量與參照組相同,養(yǎng)血清腦用量為4g/次,3次/d,兩組均連續(xù)治療2周。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研究以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認知功能(MMSE)、癡呆程度(CDR)、生活自理能力(ADL)、治療總有效率為觀察指標。療效判定以患者的MMES得分為參考指標,療效指數(shù)=[(治療后得分-治療前得分)/治療前得分]×100%。療效評定標準:①惡化:療效指數(shù)≥-20%;②無效療效指數(shù)<12%;③有效:療效指數(shù)≥12%,<20%;④顯效:療效指數(shù)≥2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2.0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及計量資料分別用(n,%)和(±s)表示,組間對比差異分別用x2和t檢驗,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MMES、CDR及ADL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CDR、MMES、ADL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研究組治療后的上述觀察指標改善程度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2.2 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97.4%(無效1例、有效11例、顯效26例)明顯高于參照組的84.2%(無效6例、有效12例、顯效20例),組間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附表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CDR、MMES與ADL評分對比(n,±s)
附表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CDR、MMES與ADL評分對比(n,±s)
CDR MMES AD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組別(n=38)參照組 2.2±0.8 1.6±0.8 15.4±3.7 18.8±3.7 45.6±6.3 67.3±5.2研究組 2.3±0.8 1.1±0.8 15.6±4.3 21.4±4.6 43.7±7.8 88.5±7.4 t 0.545 2.179 0.217 2.715 1.479 14.450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血管性癡呆(VD)是一種僅次于阿爾茨海默?。ˋD)的高發(fā)性癡呆癥,導致患者發(fā)病的原因主要為腦血管疾病引發(fā)的腦組織血氧不足,壞死而產(chǎn)生的認知功能缺損綜合征[1]。有研究認為VD患者在早期發(fā)病階段進行治療具有可逆性,但因VD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臨床上目前并沒有確切有效的治療方式[2]。因此,需要選擇安全有效的抗癡呆藥物治療,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增強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丁苯酞可避免腦神經(jīng)細胞在低氧、低糖狀態(tài)下受損,改善患者的腦細胞能量代謝效果,能預防機體因腦缺血而產(chǎn)生的炎性反應,改善VD患者的學習和記憶功能。養(yǎng)血清腦顆粒中的主要成分為川芎、熟地黃、決明子和珍珠母等。熟地黃有抗細胞衰老的功效。川芎能降低血液黏稠度,舒張血管,促進血液流通等作用。決明子能降低血壓和血清膽固醇含量,珍珠母可以增強記憶力,改善人體精神運動功能。因此,諸藥聯(lián)用能改善患者腦部血液循環(huán),修復受損的腦神經(jīng)細胞,有利于VD患者認知功能的恢復。此次研究以VD患者為對象,通過采用不同的藥物治療方案,比較患者用藥后的療效,結果顯示采用丁苯酞與養(yǎng)血清腦顆粒治療的研究組,治療后的CDR、MMES及ADL評分改善程度明顯優(yōu)于僅采用丁苯酞治療的參照組,表明兩種藥物聯(lián)用的方案,比單純采用一種藥物治療的療效顯著。
綜上所述,采用養(yǎng)血清腦顆粒與丁苯酞軟膠囊治療血管性癡呆,既可以修復患者受損的認知功能,又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更適合用于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