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素雄 王 彥 胡大偉
(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六師醫(yī)院麻醉科,新疆 五家渠 831300)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近年來手術(shù)患者逐年增多。氣管插管全麻對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有一定的影響。視頻喉鏡插管過程中能夠減輕對咽喉部的刺激,是一種前沿的插管技術(shù)[1]。本研究比較視頻喉鏡與直接喉鏡氣管插管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入院擬在全麻誘導下經(jīng)氣管插管進行非頜面手術(shù)治療患者80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36例,年齡20~75歲,體質(zhì)量45~94 kg,ASAⅠ~Ⅱ級。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視頻喉鏡組(A組)與直接喉鏡組(B組),每組各40例,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排除長期服用影響心率和血壓的藥物,以及張口困難,下頜關(guān)節(jié)及頸椎活動受限等預計有困難插管的患者。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術(shù)前常規(guī)禁食禁飲,術(shù)前半小時肌注阿托品0.5 mg。入室后立即開放上肢靜脈通道,常規(guī)監(jiān)測在心電圖(ECG)、心率(HR)、脈搏氧飽和度(SpO2),在局部麻醉下行橈動脈穿刺置管連接多功能檢測儀監(jiān)測有創(chuàng)動脈血壓。麻醉誘導采用丙泊酚1~2 mg/kg、咪達唑侖0.05~0.08 mg/kg、維庫溴銨0.08~0.12 mg/kg、舒芬太尼0.3~0.5 μg/kg,輔助通氣采用面罩給氧,肌肉松弛后氣管插管。
1.2.2 插管方法。A組:視頻喉鏡法氣管插管,操作者左手視頻喉鏡,右手將患者雙唇與上下門齒分開,將視頻喉鏡鏡頭沿舌中線送入口腔,將已塑形的氣管導管插入聲門內(nèi),拔出管芯[2]。將牙墊放置好,固定氣管導管,機械通氣。B組:采用直接喉鏡法進行氣管插管,自口腔正中將喉鏡置入,向上挑起會厭暴露聲門,插入氣管導管后拔出管芯,固定氣管導管,機械通氣。
1.3 觀察指標:麻醉誘導前(T0)、氣管插管前(T1)、氣管插管即刻(T2)、氣管插管后1 min(T3)、氣管插管后3 min(T4)及氣管插管后5 min(T5)的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心率(HR)的變化及插管時間。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 SPSS 17.0 統(tǒng)計學軟件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進行t或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成功率均為100%;兩組T1時的SBP、DBP、HR值均較T0時明顯降低(P<0.05),而T2、T3和T4時的SBP、DBP和HR均較T1時有明顯上升(P<0.05),其中B組的T2、T3和T4時的SBP、DBP和HR明顯高于A組(P<0.05),T5與同組的T2和T3比較有明顯下降(P<0.05)。見表1。兩組插管成功率均為100%,A組插管時間(21±3.2)s,B組插管時間是(28±4.3)s,A組插管時間顯著短于B組(P<0.05)。
表 2 插管前后血流動力學變化 (n=40,
表 2 插管前后血流動力學變化 (n=40,
注:*與本組T1比較P<0.05; #與同時間A組比較P<0.05;*與同組的T2、T3比較P<0.05
血流動力學指標 分組 麻醉誘導前(T0) 氣管插管前(T1) 氣管插管即刻(T2)氣管插管后1 min(T3)氣管插管后3 min(T4)氣管插管后5 min(T5)SBP(mm Hg) A組 135.72±6.35 103.23±4.21 124.45±5.22* 114.87±6.62* 112.87±4.32* 110.64±2.88*B組 136.20±6.54 104.20±4.72 132.65±5.87*# 127.60±4.76*# 116.38±3.81*# 112.26±3.57*DBP(mm Hg) A組 79.85±4.68 62.43±3.54 77.56±5.76* 66.56±3.65* 65.44±4.28* 63.29±3.44*B組 80.42±4.35 63.62±3.64 83.63±5.21*# 74.47±3.5*6# 68.46±4.12*# 66.27±4.32*HR(次/分) A組 77.54±3,65 61.84±3.54 74.73±4.34* 65.86±3.48* 62.67±3.67* 60.66±2.94*B組 78.20±3.45 62.14±3.08 83.24±4.85*# 75.62±5.4*6# 65.78±3.64*# 62.89±3.25*
氣管插管是建立人工氣道的常用方法之一,氣管插管全麻是一種常用的麻醉方式,但是全麻誘導氣管插管過程是麻醉期間風險相對較大時段[3]。氣管插管過程引起的機械性刺激較大,會引起強烈的應激性反應,導致患者的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兒茶酚胺的分泌增加,導致血壓升高,心率增快,心律失常和腦血管意外等[4]。傳統(tǒng)的直接喉鏡法氣管插管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視頻喉鏡的普及是麻醉學科近年來最突出的進展。視頻喉鏡是一種新型的氣管插管工具,操作簡便,不需要口、咽、喉三軸重疊,可提供更寬廣的視角,有效改善聲門顯露,減低了喉鏡上提的要求,而且不需要頸椎過度后仰或壓迫頸部甲狀軟骨等輔助操作,從而減輕了對咽喉部的刺激,減輕了患者的血流動力學變化。
研究顯示[5],初學者使用視頻喉鏡氣管插管時間縮短。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兩組插管成功率均為100%,A組插管時間是(21±3.2)s,B組插管時間是(28±4.3)s,A組插管時間顯著短于B組(P< 0.05),表明采用視頻喉鏡進行氣管插管,明顯縮短了插管所需的時間,更為保障患者安全爭取了更多的時間。
兩組患者插管即刻(T2)的SBP、DBP、和HR比插管前(T1)明顯升高,是因為在聲門暴露及插入氣管導管期間患者的兒茶酚胺的分泌增加,導致血壓升高,心率增快。直接喉鏡組(B組)T2和T3時刻的SBP、DBP和HR升高的幅度明顯高于視頻喉鏡組(A組),研究表明[6],由于直接喉鏡顯露聲門時,需用較大力度上提喉鏡,對舌根、會厭和咽部肌肉深部感受器所引起的機械性刺激較大,導致血壓升高,心率增快等血流動力學變化,隨著操作時間的延長這種血流動力學變化會變得更加明顯。使用視頻喉鏡氣管插管刺激較小,對患者的血流動力學影響較小,可有效降低機體的應激反應。
綜上所述,采用視頻喉鏡氣管插管,插管的時間明顯縮短,有效的減少了患者的不適感,明顯的降低了氣管插管的應激反應,充分保障了患者的安全。視頻喉鏡和直接喉鏡氣管插管對患者血流動力學均有影響,但視頻喉鏡氣管插管刺激小,對患者的血流動力學影響較小,降低了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的風險,值得推廣應用。但是視頻喉鏡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對于部分困難氣管如張口度較小不能置入喉鏡者、會厭較大或聲門較高的患者可能不適宜應用,插管會有一定困難,需做好困難氣道的準備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