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麗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云南 曲靖 655000)
葡萄糖耐量[1]是機體對血糖濃度的調節(jié)能力,人體對面食、淀粉以及果糖的吸收能力較強,使得短時間血糖升高,刺激胰島素分泌,增加肝糖元的合成,從而導致機體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度增加。在餐后人的血糖保持在穩(wěn)定的范圍內則說明對葡萄糖的耐受力強,及糖耐量正常;若餐后2 h,患者的體內含糖量超過7.8 mmol/L,則說明糖耐量降低。作為由遺傳和環(huán)境等多種病因引起的代謝性疾病[2]并以慢性高血糖為基本特征的糖尿病,在長期患病的情況下會使得患者的腎臟、血管、神經出現(xiàn)慢性損害和功能障礙的情況。臨床治療糖尿病除了常見的藥物治療、飲食治療外還有運動治療[3-4]的方法,即通過增強體力活動來改善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本文當中,對本院2016年~2017年收治的糖尿病和糖耐量患者展開研究,尋求適宜的治療方案,見正文描述。
1.1 資料:選取在我院2016年6月14日至2017年1月14日期間治療糖尿病患者(共收集52例),作為觀察,其中男、女性患者占比各為27、25例;年齡范圍上限值:75歲,下限值45歲,年齡平均值(54.49±11.32)歲;空腹血糖值(8.27±1.48)mmol/L。同樣糖耐量患者也選取52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4例;年齡在44~74歲,平均年齡為(55.34±11.05)歲;空腹血糖值為(7.38±1.25)mmol/L。對比2組患者的各項資料數(shù)據(jù)差別較?。≒值>0.05),由于其對比性不強,則2組可以實施比對研究。
1.2 方法:2組患者在控制飲食的條件下采用運動療法進行治療,主要實施方法為: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病情和身體狀況等為其制定相應的運動方法,主要有散步、慢跑、打太極等有氧運動幫助患者消耗熱量。為了保證患者的胃腸道健康2組患者應在餐后2 h開始運動,每次運動的時間在1 h左右,在運動過程中若患者出現(xiàn)不適的癥狀應立即停止運動;一共3個月的運動時間。
1.3 觀察指標:對比2組患者在運動前和運動3個月后的血糖指標變化和總膽固醇[5]、三酰甘油以及體質指數(shù)的變化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用均數(shù)±標準差的形式,表示2組患者運動前后的血糖變化和總膽固醇、三酰甘油等數(shù)據(jù)的均數(shù),并用t值檢驗,在用SPSS20.0軟件核對后,當2組患者的各指標數(shù)據(jù)有差別時,用P<0.05表示。
2.1 2組對比治療前后血糖指標變化:2組患者在治療前的血糖(PG)數(shù)據(jù)差異不大,在經過運動療法后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HbA1c)和餐后2 h的血糖值均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治療前后的數(shù)據(jù)存在高度的對比性,P值<0.05。見表1。
表1 對比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數(shù)據(jù)變化
表1 對比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數(shù)據(jù)變化
注:△優(yōu)于運動療法前,P值<0.05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FPG/mmol HbA1c/% 餐后2hPG/mmol對照組 52 運動前 8.36±1.43 7.87±1.54 10.77±1.98運動后 6.79±1.26△ 6.47±1.77 7.85±1.13△觀察組 52 運動前 6.85±1.01 7.42±1.49 8.52±1.34運動后 5.54±0.76 6.32±0.67△ 6.93±1.21△
2.2 比較2組的治療后的總膽固醇、三酰甘油水平等:在經過運動治療后,2組患者較治療前的體質指征、三酰甘油和總膽固醇的水平均有較為明顯的降低,P<0.05。見表2。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深入,人們生活飲食的提高生活習慣的敗壞,患有胰島素分泌缺陷或作用障礙導致的糖尿病患者也在逐漸增加。血糖增高作為診斷糖尿病的主要依據(jù),故而在空腹血糖值高于7 mmol/L時,即可診斷為糖尿病,該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較高,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運動療法作為臨床治療糖尿病的方法之一,相較于藥物治療有著成本低、對人體傷害小、效果顯著等優(yōu)點逐漸被人們所接受。根據(jù)我院對糖尿病患者及糖耐量減少患者實施運動療法的研究中可以看出運動療法在控制改善脂代謝的同時會降低體質量,且2組患者的血糖指標和三酰甘油等數(shù)據(jù)較治療前均有明顯的降低,由此可見運動療法對預防和控制血糖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表2 2組患者的各項指標數(shù)據(jù)比較
表2 2組患者的各項指標數(shù)據(jù)比較
注:△優(yōu)于治療前,P值<0.05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體質指數(shù)(kg/m2)三酰甘油(mmol/L)總膽固醇(mmol/L)對照組 52 運動前 24.96±3.43 1.82±0.76 4.83±0.93運動后 22.87±1.24△ 1.09±0.43△ 3.64±0.37△觀察組 52 運動前 25.85±3.41 1.73±0.76 4.79±0.87運動后 23.54±1.36△ 0.95±0.63△ 3.48±0.43△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及糖耐量減少的患者實施運動療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臨床特征,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在預防和治療糖尿病中均有明顯的療效,值得臨床推廣使用該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