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 尖
指尖視角
所謂試錯,其實是對常規(guī)套路的反叛,是對自我挑戰(zhàn)的鼓勵,就是試圖打開另一種對的可能。數(shù)學(xué)存在對錯,但文學(xué)沒有標準答案。作為寫作者——世上成千萬種手藝人之一,來自對內(nèi)在研判和自我能力的否定和探索,也是寫作手藝人必須經(jīng)歷的過程。一個自覺的寫作手藝人,具有極其強烈的危機感,他從不甘于固守思維窠臼,極其敏銳,略帶神經(jīng)質(zhì),不停試錯,求變,求新……
大約我們很早就明白“金無赤足,人無全人”的道理,才未因不斷羨慕、嫉妒他人而輕賤性命。我們在不斷裹纏日益脹大秘密的同時,也通過適時向他人展示自己的缺陷,換取某種自我平衡,以及與他人的親近和融。當然,這個缺陷,原本就是無法藏掖、世人皆知的。只有這樣,王老師才能平靜地傾訴關(guān)于頭發(fā)的煩惱,而你也不必露出驚詫的表情。我們都看到了她的頭頂,她通過鏡子,我通過自己的眼睛。在那里,頭發(fā)一日比一日稀疏,比臉上的皮膚要白許多的頭皮,散著隱隱的光澤。我從不知道,一個人的頭顱會發(fā)出如此耀眼而驚人的光芒,它不像燈盞,但顯然比燈盞更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明亮”這個詞匯。它也沒有日光耀眼,但它卻比日光更刺目。特別是它又被稀疏的頭發(fā)罩著,這樣,你看到一個隱隱閃著亮光的頭顱,仿佛眾多偷窺的眼目,帶著奚落和嘲諷跟你對視。你是憤怒的,但更多的是對生命和自然無法抵觸和更改的無力感。在這樣的無力中,人顯然需要一些來自外界的援助,方能撐下去,并渡過難關(guān)。王老師就是抱著這樣的心態(tài),跟無數(shù)人說起過她的頭發(fā),那些掉了的頭發(fā),那些再也長不起來的頭發(fā),那些柔軟的,略黃的頭發(fā)。她求助醫(yī)生,美容師,老人,或者同癥狀者,在那里,她得到一些似乎沒什么用處的信息,無論是用生姜擦洗,還是喝中藥,藥膏,或者特制的洗發(fā)劑,對她來說,均是無效的。這世上,從來沒有一種物質(zhì),有可回天的能力,讓你再次擁有失去的東西。這種情形下,她開始萌生戴假發(fā)的想法。
假發(fā)在當年并不多見,市場里根本沒有,我們也是從電視里知道,原來還有假頭發(fā)這種東西,可以罩在你的頭頂,充當飾品或者替你掩藏頭頂?shù)娜毕?。為此,王老師專門去省城醫(yī)院走了一趟,她帶回來幾套方案。一是植發(fā),就是將毛囊發(fā)達的某一塊頭皮,移到頭頂。二是可以戴發(fā)條,定做一種跟你需要頭發(fā)量大小的發(fā)塊,粘在頭皮上。最后一種,就是戴一個假頭套,做一個喜歡的發(fā)型,像帽子一樣戴到頭上即可??雌饋?,可解決后顧之憂的,應(yīng)該是第一種,但省醫(yī)院做不了這個。只能排除。第二第三可以不必專門找醫(yī)生做,醫(yī)院里有出售,隨便購置便可,但分人工造發(fā)和真發(fā)兩種,價格之間有區(qū)別,而且后期護理也不同。讓王老師糾結(jié)的是用人造發(fā)還是真人發(fā)。人造發(fā)顏色失真,戴上透氣性差。真人發(fā)好一點,但后期護理要麻煩得多。而更令王老師介懷的其實是她無法接受自己的頭上頂著別人的頭發(fā)。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在民間,人們都說頭發(fā)跟我們的身體一樣,同樣也是有血液和思想的。為此,一直維持著一些禁忌,比如,小孩剃頭要看吉日。人們剪下來的頭發(fā),不能被腳踩,都要收集起來,掖在土墻縫里,或者在一個專門的容器里存放。如果你剪下的頭發(fā),不小心被人踩踏,會帶來厄運?,F(xiàn)在,王老師經(jīng)過深思熟慮,覺得自己沒有能力頂著一頭別人的、帶著血和思想的頭發(fā)度過余下來的半生。對于旁觀者我來說,所有這些都是新鮮的,我就像一個翻看小說的讀者,在沒有經(jīng)驗的前提下,所掀翻的頁面都是吸引人的。我點頭或者搖頭,于她來說,也沒什么用處。在她,可能更需要在傾訴中尋找解脫方案。
有意思的是,在隨后幾年,她開始在家里做假發(fā)。她去理發(fā)店收購長頭發(fā),然后一綹一綹擺好,浸泡在水中,洗凈。那些洗過的頭發(fā),經(jīng)過挑揀和整理,變得簇新,潔凈,閃著淡淡的幽光。她就像鉤毛線一樣,用鉤針將它們串聯(lián)在一起,在頭頂不停地試戴,來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這些來自別人的頭發(fā),要么顏色、發(fā)質(zhì)、粗細跟她的不搭,要么鉤好的頭套尺寸不合適,總之在尋找匹配的發(fā)質(zhì)和發(fā)型之路上,她蹀躞很久。她漸漸接納著來自他人頭發(fā)的思想,她跟著它們?nèi)ヂ眯校惺苌乃?、興盛、悲喜。經(jīng)過幾年孜孜不倦的實驗,與其說她最終獲得了一個完滿的假發(fā),不如說她最終接納了他人的氣息、感知乃至血液,她打敗了羸弱的自己。她戴上它,問,我看起來像我嗎?
我不能袒露,在仔細觀望的幾十秒鐘的感受,因為我突然發(fā)覺,自己看到的,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王老師。我眨了幾下眼,才收住自己的恍惚。她的確還是她。但她的確已經(jīng)不是當年跟我坐在一起,對頭發(fā)的苦惱喋喋不休的她了。一個完美的呈現(xiàn),會加重陌生感,這是一個我們誰都明白,但誰都不想戳穿的道理。在追求圓滿的道路上,我們都無比耐心,勇敢,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童話故事終于結(jié)束,從此王子和公主過上幸福的生活,帶著某種新鮮、另類、陌生、欺騙和虛假的氣息。而這樣的呈現(xiàn),恰恰是世界終需的結(jié)果,帶有經(jīng)驗性、復(fù)雜性、寓意作用和引導(dǎo)意義。
詩人說,“如果有兩個情人,一樣美,一樣可憐,讓我選有雀斑的那一個,迷人全在那一點點?!比毕?,是一個人存在的遺憾,也可能是優(yōu)勢,更可能是區(qū)分你跟他人唯一的標志。就像我們喜歡描述一樣事物時說的那樣——那棵最矮的樹,那只最小的鳥,那個說話口吃的人。這些明顯的特點,有時就是一個人的缺陷,同時也是生而為人的理由。有美妙身材的姑娘,注定有一張平凡的臉。而擁有漂亮臉蛋的女孩,卻有令人遺憾的肥胖身軀。當然,也有完美的女孩,她不止有曼妙的身材,還有沉魚落雁之容,可惜的是,她被人喊“苶子”,在人前傻笑,口無遮攔,被人騙,又被人厭惡。上帝是公平的,人們總這樣說。你得到多少,也將失去多少。所謂的圓滿,也終將在長路上以永恒的姿勢向你招搖,難以企及,卻永無倦意。
前幾年結(jié)識吳老師,他有特別明顯的缺陷——禿頭。但同時,他又擁有一副長髯。每次跟他說話或者讀他文章,總讓我想起沈周的《化須疏》。所謂化須,就是向別人化點胡須來。這里有個有趣的故事,據(jù)說沈周有個朋友,叫趙明玉,此人長相俊美,對自己的外貌穿辦特別講究??上У氖?,這樣一個人,卻沒有胡子,于是,朋友們就替他出謀劃策,這個說藥補,那個說食補,爭論不休。沈周驀想起有個朋友叫周宗道,此人是個美髯公,便說“佛家有化緣一說,趙兄何不向周兄化須?”眾人均叫好,于是,沈周當下就鋪紙研磨,給周宗道寫了一份信,這封信就是具有黃山谷行書神韻的、流傳至今的書法名作《化須疏》。
《化須疏》中這樣寫道:伏以天閹之有刺,地角之不毛,須需同音,今其可索,有無以義,古所相通。非妄意以干,乃因人而舉??禈分崾┲荆拗R傳播種之方。惟小子十莖之敢分,豈先生一毫之不拔,推有馀以補也。宗道廣及物之仁,乞諸鄰而與之,存道有成人之美,使離離緣坡而飾,我當榾榾擊地以拜。君對鏡生歡,頓覺風標之異,臨河照影,便看相貌之全。未容輕拂于染羹,豈敢易捻于覓句。盛矣荷矣,珍之重之。謹疏。
吳老師跟趙明玉正好相反,他是無發(fā)多髯,我開玩笑說,吳老師大可不必化發(fā)去,只一副美髯,便可消除身體的其他缺陷了。
《酉陽雜俎》里記載:“今婦人面飾用花子,起自上官昭容,所制以掩黥跡。”段公路在《北戶錄》里敘述比較詳細:“天后每對宰臣,令昭容臥于案裙下,記所奏事。一日宰相對事,昭容竊窺,上覺。退朝,怒甚,取甲刀札于面上,不許拔。昭容遽為乞拔刀子詩。后為花子,以掩痕也?!边@就是如今我們在電影電視里常常得見的梅花妝的來歷,后來,民間演繹出一段故事:“武則天將上官婉兒倚為心腹,甚至與張昌宗在床榻間交歡時也不避忌她。上官婉兒免不得被引動,加上張昌宗姿容秀美,不由地心如鹿撞。一天,婉兒與張昌宗私相調(diào)謔,被武則天看見,拔取金刀,插入上官婉兒前髻,傷及左額,且怒目道:‘汝敢近我禁臠,罪當處死?!澋脧埐谔嫠蚯?,才得赦免。婉兒因額有傷痕,便在傷疤處刺了一朵紅色的梅花以遮掩,誰知卻益加嬌媚。宮女們皆以為美,有人偷偷以胭脂在前額點紅效仿,漸漸地宮中便有了這種紅梅妝。”原本一個懲罰導(dǎo)致的斑痕,竟然成為美妝。原本的缺陷,也成為美之本。這也是有意思的事。
我曾經(jīng)認識一個美麗的姑娘,她既嫻靜又活潑。在婚娶年齡,許多的男孩來提親,他們都無法獲取她的中意。直到遇上來自另外省份的打工青年。這真是大跌眼鏡的事。但事情存在,便有它的正確性。她跟他遠走高飛,留下一個美麗的背影,讓那些曾經(jīng)心醉神迷的追隨者念念難忘。直到多年后,人們才知道,這個美麗的女孩,之所以不愿意留在出生地,是因為她有某種難以出口的缺陷,她不想用一輩子的時間,來被人指點,譏笑,她應(yīng)該早已料到,當人們知曉了她的真實情形,會怎樣地厭惡和唾罵她。她在傳說中將一直美麗下去,因為周圍村里,再沒有出現(xiàn)一個比她更美麗的姑娘。
我身邊不乏紋身者,有人為好看,脖間、后背、腳腕紋得是自己喜愛的圖案。也有人為的是紀念,這些紋身多名字或有意味的圖案,紋在胸前或隱秘處,沒有人察覺。為好看的虛榮心和被愛束縛,其實是自身的軟肋,會癢,會疼。當然,也有人將圖案紋在胎記或者痣瘊之上,用可示人的傲嬌,來掩藏原本的不堪。
凡美妙的,都有印痕。
凡圓滿的,必有缺陷。
上學(xué)的時候,教室在一個特別黑暗的窯洞里,夏天,差不多所有下午我們都在外面明亮的陰涼之地上課。頑皮的男同學(xué)坐在石墻上,斜挎著花書包,書包里放著水和石板。如果家里有個軍用水壺,且家里只有你一個人需要,這個軍用水壺就會被大人放到你的花書包里。倘若沒有,一個被洗凈的玻璃酒瓶或者醋瓶就是你的水瓶。我一直記得,我們剛剛認識幾個字,但老師突然要我們重新學(xué)習生字表,因為所有的字,都簡化了。那些原本認識的字,經(jīng)過簡化后,變得很別扭,但我們并不抵觸。我們在樹蔭下背誦生字表,取出水瓶喝水。然后放回去,在石板寫字,石筆摩擦著石板,發(fā)出吱吱扭扭的聲響。突然,一個叫小林的男生大喊,你們快來看呀,快來看呀。我們看見他的水瓶已經(jīng)碎了,水將他腳下的石頭澆得濕淋淋的,他高高地坐在石墻上,從上面伸下一條腿來,小腿上的血,正源源不斷地順著腳后跟滴下到地下。但他似乎并不疼也不怕,他將腿彎回去,手里拿著碎了的玻璃瓶上的某一塊,在傷口上又劃了一刀,在我們的驚叫聲中,他從傷口里面,拉出白白的一截東西。他笑嘻嘻地問,這是什么呀?老師這時已經(jīng)跑過來了,他大聲地呵斥小林,并從口袋里掏出手絹,勒在小林的小腿傷口上方,攔腰抱起小林就往南村衛(wèi)生院跑。
第二天小林瘸著腿上學(xué)的時候,不無炫耀地說,我算知道,人的腿怎樣就瘸了。這是第一次見到被我們常下里判斷為用錯誤方法去探求秘密來源的人。之后他顯然成熟了很多,比如,當其他小孩被石頭絆倒,膝蓋和手腕流血的時候,他總是很有經(jīng)驗地用繩子樣的東西,比如跳繩,毛線,小手絹,有時他會用一根柳條替受傷的小孩勒住傷口上方,來控制傷口的出血量。如果你只是擦破了皮,他會到墻根,挖一把黃土,放在手心里,仿佛挑揀之后,將土撒在你的傷口。這種通過不斷出錯獲取的經(jīng)驗,似乎在大人們那里,并不算什么,但對于我們來說,他成為一個無所不能的人。幾年后,他竟然去南村衛(wèi)生院當學(xué)徒,開始跟賈醫(yī)生學(xué)醫(yī)術(shù)。
我在初次參加工作的那幾年里,特別膽大,膨脹。好像一個一直被捆綁的人,突然被釋放般,因獲取到一絲自由的氣息而欣喜若狂,為所欲為。也就是從這時候,我的身體里開啟了試錯模式。先是爬了沒人敢爬的東山,因為我對此地并不熟悉,不知道山上有多少個墳堆,有什么動物出入,也不知道村里人的忌諱,我只是看到山頂上,孤兀地立著一棵樹。像是某種召喚,也像是我身體里飼養(yǎng)著一只暴躁的小獸,在一個下午,我獨自向著山頂走去。直到爬完第二座山,我才明白,那株樹,也并不在我目力所及的任何一座山的山頂上,它在很遠很遠的某座山頂上,在它身后,還有連綿不絕的更多的山脈。我無比沮喪地垂下頭。山風吹來,夕陽緩慢地沉下去,我面前的來路漸漸暗下去。當我無比狼狽地連滾帶爬地下山,回到宿舍時,脫下被樹枝和石塊勾破的外衣,覺得自己的失敗并不令人懊惱,相反,有一種全新的體驗和秘密充溢著我。人們對自己的錯誤是如此地容易妥協(xié)和消解。
有了第一次,接下來便有了第二第三次,我背著人偷偷學(xué)習開車,愣把一輛解放車從溝里直接開到了山上。又學(xué)騎摩托,碰得渾身傷痕。十六七歲年紀,仗著父親職位的緣故,別人不敢教訓(xùn),自己也恬不知恥。直到發(fā)生山體坍塌的事件。我站在塌方對面的山上,看著那些人,一個個餃子一樣被下到深淵之鍋,膽戰(zhàn)心驚。一下山,就看見了黑著臉的父親,對著我吼道,回!我乖乖地跟在他后面,不時為抬擔架的人讓路,擔架上,那些受傷的人,血肉模糊。還有一些擔架,被白布嚴嚴實實地蒙著。
許多年之后,我遇見了東黎姐,她說,一個人,一定要曾經(jīng)滄海。這時候,我的身上,布滿時間中漸漸痊愈的傷痕,還有昨夜蚊子叮下的包。一些消息正在傳播,而遠走的人,正在歸來。所有這些,風輕云淡,我已經(jīng)是一個很安靜很低調(diào)且很容易滿足的人了。
黑陶問周曉楓:曾聽你談過一個觀點,你的散文寫作,就是在不斷“試錯”。當時印象很深。后來在《有如候鳥》后記中,也讀到你這樣的表達“我必須嘗試打破學(xué)做習慣里那些自以為是的正確,持續(xù)去試錯?!痹谖依斫庵?,試錯,就是創(chuàng)新,就是義無反顧地突破既有的,被流行觀念所固定的疆界。
周曉楓答:所謂試錯,其實是對常規(guī)套路的反叛,是對自我挑戰(zhàn)的鼓勵,就是試圖打開另一種對的可能。數(shù)學(xué)存在對錯,但文學(xué)沒有標準答案。在我看來,創(chuàng)作上害怕犯錯,這才是最大的錯。
試錯法,差不多是所有手藝人都會用到的一種方法。前人經(jīng)驗,能提供的只是范本意義的存在,而無法指引和實現(xiàn)一個人對世界、對自己所操持技藝的好奇和真正擁有。即便不是手藝人,一個人在年輕時候的叛逆、冒險、不羈,乃至失敗,都是試錯的金石。不是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嗎,苦難是世上一切人們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而我們對別人所賜的經(jīng)驗性的財富從來都嗤之以鼻,不視珍惜。
前段遇見一個朋友,他說在之前,他曾對一些文學(xué)講座充滿向往。他像我們起初以為的那樣,試圖相信通過前人既有的經(jīng)驗的傳播,獲取走向開悟的捷徑,但幾年下來,并無多大的收獲,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jīng)驗,每種經(jīng)驗獲得方法不同,也就是試錯的手段各各有異。似乎是捷徑,但聽起來更迷糊,與自己的經(jīng)歷和思考南轅北轍。他說,世上根本沒有捷徑,無論怎樣的道路,都不可能省去你任何一個深淺不一的腳印。
試錯是這個世上最普遍的方法,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香水》中,將這種試錯法敘述到了極致。尋香,是這本書的主題。在充滿糞便、死老鼠、死人味、爛厥果和燒焦的獸角,以及魚類內(nèi)臟腥味的圣嬰公墓旁的菜市場,一個叫格雷諾耶的男孩一出生,便注定成為一個堅定而完美的試錯者,在尋香的路上孜孜不倦,毫不氣餒。在他稍稍大一點的時候,他就憑著自己敏銳的嗅覺,去研制各種香水,他通過植物提取精油,比如,薄荷,薰衣草,紫羅蘭,松樹葉,桉葉,櫻花,柏樹葉,老自草,橙子,茉莉花,玫瑰花,水仙花等等,他不斷地實驗,讓各種味道出現(xiàn)在香水瓶里。最好的香水,據(jù)說是各種精油的混合物。格雷諾耶在收集各種精油的路上,跌跌絆絆,來自植物的并不是全部,他后來靈光一現(xiàn),從蒼蠅、幼蟲、老鼠和小狗這些小動物身體上獲取油脂。他在夜里悄悄溜進牲口棚,用涂上油脂的布,把牛、羊裹起來幾個小時,但這些活著的動物所對死亡的抵抗所產(chǎn)生的大量汗水,因含酸太多而破壞了熱油脂。這就導(dǎo)致他殘暴習性的逐漸顯露,他必須將所取物弄死,才能獲取到更純正的油脂。他遇見了一個散發(fā)著青檬味道的姑娘,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才是世上最美的味道,帶著愛、遐想和甜蜜的味道,但是,沒有一個活人的油脂能完整的被提取,他只有將她殺掉,才能獲取到理想的人脂。這是以往香水師從未實踐過的一種方法,他用這種殘忍的試錯方法,最終沖破從植物中提取香水這一傳統(tǒng)工藝,采取人油制作出世上獨一無二的香水。無論他是那個猥瑣的、陰郁的熱愛香水的狂熱者,還是讓眾人通過香水產(chǎn)生幻覺,失去對現(xiàn)實的判斷,失去理智和愿念,變得淫蕩不知廉恥,且對他充滿膜拜和擁戴的王,他真實的身份,只是一個試錯手藝人。一個終將帶著自己的經(jīng)驗消失的人。
據(jù)說試錯法成果非常卓著,電動機、發(fā)電機、電燈、變壓器、山地掘進機、離心泵、內(nèi)燃機、鉆井設(shè)備、轉(zhuǎn)化器、煉鋼平爐、鋼筋混凝土、汽車、地鐵、飛機、電報、電話、收音機、電影、照相等的發(fā)明都是由試錯法帶來的。通過試錯法的推行,帶動了社會發(fā)生神速進步。具體到自然界的進化,包括人類,就是試錯方法。所以,人類才沒有完全相似的兩張臉同時存在于人間。這也意味著,你,我,他,我們都存在于某種龐大體系的運轉(zhuǎn)試驗中,我們以為的獨一無二的人生,也不過是為無數(shù)后人提供范本和案例樣品。
作為寫作者——世上成千萬種手藝人之一,來自對內(nèi)在研判和自我能力的否定和探索,也是寫作手藝人必須經(jīng)歷的過程。如果寫作手藝人具有極其強烈的危機感,他最直觀的表現(xiàn)形式,便是他的不安分,不甘于固守思維窠臼,極其敏銳,略帶神經(jīng)質(zhì),不停試錯,求變,求新。只求勇敢、不怕失敗,才可能最終走向藝術(shù)之巔。當那種文本的、文體的、思維慣性的重復(fù)一旦出現(xiàn),我們別無選擇,只能試錯。這世上,顯然沒有哪條路不是前人走過的,我們亦步亦趨,循著他們的腳步,雖令人沮喪,但也令人篤定。海明威說:對于一個真正的作家來說,每一本書都應(yīng)該成為他繼續(xù)探索那些尚未到達的領(lǐng)域的一個新起點。他應(yīng)該永遠嘗試去做那些從來沒有人做過或者他人沒有做成的事。
火須摧毀,摧毀,摧毀
只有拯救才值得付出這般代價
毀掉大理石上那赤裸的表皮
才會造成一切形式一切美
熱愛完美因為它是一道門檻
但跟要否定著早已馳名的完美
遺忘著死去的完美
不完美是一種突破
(配圖:朱子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