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觀呈
目前公共場所洗手間大多安裝坐便器,人們會因為坐便器坐圈不干凈,不愿意坐在上面解手。為了解決這個尷尬,我設(shè)計了一種既可以坐又可以蹲的兩用坐便器。
最初,我設(shè)計了一個可以升降的坐便器,它就像手風琴的風箱一樣,坐便器整體前后長度不變,左右寬度減少為20~25厘米,利用電動或者氣動來調(diào)節(jié)高度。我把我的想法跟馬老師講了,馬老師說結(jié)構(gòu)過于復雜,容易發(fā)生故障,也不美觀。他建議我利用現(xiàn)有的坐便器進行改造,例如在坐便器兩邊安放腳蹬。經(jīng)過反復設(shè)計,我終于推出了一套新方案。
這個坐便器比標準坐便器(高度40厘米)略低(高度35厘米),坐便器的底座大小不變,內(nèi)腔的前后大小不變,寬度為25厘米,距離地面20~25厘米以上部分要比一般的坐便器略窄20厘米,這樣可以在距離地面20~25厘米處左右各形成一個大約10厘米寬的臺階作為腳蹬,腳蹬表面采用防滑材料制作,避免雙腳滑動,確保使用者的安全。
蹲便者使用示意圖
坐便者使用示意圖
黨觀呈同學講解制作過程
為了滿足使用坐便器的舒適度,坐便器坐圈和蓋跟普通坐便器大小相近,內(nèi)部則略小于普通坐便器,同時不影響采用另一種方式者使用,因為蹲式方便的人需要把整個坐便器蓋打開。坐便器上表面可以制作成馬鞍狀,這是為了使蹲者盡量降低身體高度,更加舒適。
(本作品被評為第32屆山東省青島市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一等獎。作者:青島大學附屬中學學生;指導教師:馬富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