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正芹
(陜西省商洛市山陽縣長防林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 陜西 山陽 726400)
茶枝藍翅天牛,又名茶紅頸天牛、茶黑附眼天牛、茶結節(jié)蟲等,屬鞘翅目天???,是茶樹重要害蟲。以幼蟲從下而上蛀食茶樹枝干,形成膨腫,造成枯枝,嚴重影響茶樹生長。為此,筆者進行了茶枝藍翅天牛危害調查及防治效果試驗,現(xiàn)總結如后。
1.1 田間鑒別要點。成蟲鞘翅藍色帶紫色光澤,散生粗刻點,成蟲羽化在蛹室上側咬一圓形羽化孔鉆出。幼蟲孵化后先在枝干自下而上地旋繞食害茶樹皮層1周,然后蛀入木質部為害,幼蟲在皮下蛀食1周,因皮層細胞受刺激,被害枝組織形成多個球形膨腫呈結節(jié)狀,若蛀食嚴重,枝干輸導組織被切斷,養(yǎng)分運輸受阻,則結節(jié)以上枝條往往枯死。卵,乳黃色,長橢圓形。幼蟲,黃白色,扁圓筒形。蛹,初期乳黃色,將羽化時,變橙黃色。
1.2 生活習性調查。在陜西山陽1年發(fā)生1代,以幼蟲在茶枝干內越冬。次年3~4月化蛹,4~5月成蟲羽化,5~6月幼蟲孵化為害。成蟲羽化后取食少量葉片后交尾,產(chǎn)卵前先將樹皮咬成“山”形刻痕,然后產(chǎn)卵于皮層下,每雌蟲產(chǎn)卵12~20粒。幼蟲孵化后,即從產(chǎn)卵刻痕起向左或向右繞枝干取食1周,次年則稍膨大呈結節(jié)狀。如蛀食嚴重,則結節(jié)以上枝條枯死。幼蟲老熟在蛀道上部化蛹,成蟲羽化在蛹室上側咬一圓形羽化孔鉆出。
1.3 試驗區(qū)域茶枝藍翅天牛對茶樹危害調查。用普查和定點觀測的方法,于2018年6~7月對山陽縣漫川鎮(zhèn)、延坪鎮(zhèn)、南寬坪鎮(zhèn)、法官鎮(zhèn)展開茶枝藍翅天牛對茶樹危害的調查,有蟲株率達45%以上,株均蟲口數(shù)31.9頭(見表1),危害較嚴重。因此,防治茶枝藍翅天牛對茶樹危害,是山陽縣發(fā)展茶葉產(chǎn)業(yè)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表1 山陽縣茶枝藍翅天牛對茶樹危害調查
2.1 試驗園概況。試驗設置在陜西省山陽縣漫川鎮(zhèn)萬福村茶園,試驗面積1 hm2,樹齡15年,樹木生長中等。試驗園地處秦嶺東段南麓秦巴山地,為暖溫帶與北亞熱帶過渡地帶,屬山地季風性氣候,適宜于茶樹生長。茶園內為害茶枝藍翅天牛,危害較嚴重。
2.2 供試藥劑。50%敵敵畏乳油100倍液(上海正新化工有限公司)。
2.3 試驗方法
2.3.1 及時剪除被害枝防治試驗。幼蟲孵化后先在枝干自下而上旋繞食害茶樹皮層1周,然后向木質部鉆蛀,被害枝形成膨腫結節(jié)。結合茶園管理及時剪除被害枝,從枝干膨腫結節(jié)下方剪去,集中燒毀。試驗設置剪除被害枝與未修剪(CK)2個處理組,做對比試驗。以4m2為小區(qū),重復3次,剪除后調查防治效果。
2.3.2 消滅蟲卵防治試驗。成蟲產(chǎn)卵期5月,在產(chǎn)卵前先將樹皮咬成“山”形刻痕,然后產(chǎn)卵于刻痕的皮層下。用小刀割去“山”形刻痕附近皮層,將其燒毀,以消滅蟲卵。試驗設置消滅蟲卵與未消滅蟲卵(CK)2個處理組,做對比試驗。以4 m2為小區(qū),重復3次,消滅蟲卵后調查防治效果。
2.3.3 人工刮除小幼蟲防治試驗。幼蟲孵化后,即從產(chǎn)卵處的“山”形刻痕起向左或向右繞枝干取食1周,然后沿蛀道回到產(chǎn)卵點附近,6~7月幼蟲未蛀入木質部時,用小刀刮除小幼蟲,并將其殺死。試驗設置人工刮除小幼蟲與未刮除小幼蟲(CK)2個處理組,做對比試驗。以4 m2為小區(qū),重復3次,刮除后調查防治效果。
2.3.4 樹干涂白防治試驗。成蟲大多在主干近基部或中部外產(chǎn)卵,5月中旬為成蟲羽化盛期,在成蟲發(fā)生前,在樹干基部80 cm以下涂刷涂白劑(石灰10 kg+硫磺1 kg+動物膠適量+水20~40 kg),可有效預防成蟲產(chǎn)卵。試驗設置樹干涂白與未涂白(CK)2個處理組,做對比試驗。以4 m2為小區(qū),重復3次,涂白后調查防治效果。
2.3.5 蟲孔藥劑防治試驗。幼蟲蛀入木質部后,將孔道中糞屑清除,然后用獸醫(yī)注射器將50%敵敵畏乳油100倍液注入蟲道,或用50%敵敵畏乳油棉球藥液塞入蟲道,隨即用黃泥把蛀道密封,毒殺幼蟲。試驗設置蟲孔藥劑防治與蟲孔未用藥(CK)2個處理組,做對比試驗??椎烙盟幒笳{查防治效果。
3.1 及時剪除被害枝防治效果。從表2可以看出,幼蟲孵化后先在枝干自下而上地旋轉蛀食,然后向內鉆蛀木質部,被害枝形成膨腫結節(jié)。及時將被害枝結節(jié)下方剪除燒毀,其幼蟲死亡率為91.8%,防治效果明顯。
表2 及時剪除被害枝防治效果
3.2 消滅蟲卵防治效果。從表3可以看出,成蟲產(chǎn)卵前先將樹皮咬成“山”形刻痕,于刻痕下產(chǎn)卵,用小刀割去“山”形刻痕附近皮層并將其燒毀后,其蟲卵死亡率為87.9%,防治效果較好。
表3 消滅蟲卵防治效果
3.3 人工刮除小幼蟲防治效果。從表4可以看出,幼蟲孵化后為害被害枝,6~7月幼蟲未蛀入木質部時,用小刀刮除小幼蟲,并將其殺死,其幼蟲死亡率為87.9%,防治效果較好。
表4 人工刮除小幼蟲防治效果
3.4 樹干涂白防治效果。從表5可以看出,成蟲大多在主干基部及中部產(chǎn)卵,成蟲發(fā)生前,在樹干基部80 cm以下涂白,防止成蟲產(chǎn)卵,其蟲卵減退率為85.8%,防治效果較好。
表5 樹干涂白防治效果
3.5 蟲孔藥劑防治效果。從表6可以看出,幼蟲為害已蛀入木質部,蛀道用藥劑50%敵敵畏乳油100倍液棉球塞入蟲道,用黃泥封殺幼蟲,其幼蟲死亡率為91.9%,防治效果明顯。
表6 蟲孔藥劑防治效果
茶枝藍翅天牛是茶樹枝干重要害蟲,以幼蟲為害,幼蟲從下而上為害枝干,形成膨腫,造成枯枝,危害較嚴重。試驗研究結果表明,將幼蟲為害的被害枝及時剪除,其幼蟲死亡率為91.8%,防治效果明顯。成蟲產(chǎn)卵前,用小刀割去“山”形刻痕處皮層燒毀,其蟲卵死亡率為87.9%,防治效果較好。6~7月幼蟲未蛀入木質部,用小刀刮除小幼蟲將其殺死,其幼蟲死亡率為87.9%,防治效果較好。成蟲發(fā)生前,樹干涂白防止成蟲產(chǎn)卵,其蟲卵減退率為85.8%,防治效果較好。幼蟲已蛀入木質部為害,蟲道用50%敵敵畏乳油100倍液棉球塞入蟲道毒殺幼蟲,幼蟲死亡率為91.9%,防治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