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共享單車作為一種新型的共享經濟發(fā)展迅速,更好地為人們出行提供了服務,然而卻涌現出大量破壞單車的行為。本文通過對相關破壞行為的案例分析,指出共享單車的健康運行需要提升整個社會的運行環(huán)境,進行“共治”。
關鍵詞 共享單車 道德 規(guī)則
作者簡介:楊玉,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社會學系。
中圖分類號:D920.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9.074
在“互聯網+”、“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的政策引領下,共享經濟作為一個新興的經濟形態(tài)悄然而生,2016年共享單車橫空出世,隨后共享汽車、共享雨傘、共享籃球等如雨后春筍涌入市場,共享經濟為國人的生活帶來了極大方便。然而,共享經濟的發(fā)展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以共享單車為例,它雖然解決了居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難題,但隨之產生的有意破壞、亂丟亂放、有借無還、公物私占等行為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一、事件回放
(一)男子碩士學歷月薪上萬,占共享單車噴漆還加兒童座①
研究生學歷、月入過萬的關某,卻因一時貪念將路邊的ofo小黃車占為己有,不僅重新噴漆還裝上了兒童座椅。一車行老板和顧客發(fā)現后報警。關某被治安拘留14天。執(zhí)法人員發(fā)現,本來是黃色的ofo單車在關某手中已經難覓“品牌蹤跡”,前后車牌、密碼鎖等都被惡意拆卸。接受聆訊時,關某承認,他在網上了解到ofo是基于密碼鎖,而摩拜才有GPS,于是才動了歹念。
(二)共享單車屢遭損毀,網絡叫賣回收共享單車
(1)2016年共享單車陸續(xù)投放北京,方便“最后一公里”出行。投放之后不斷有市民反映單車雜亂堆放、惡意破壞等問題。(2)隨意停放,有車輛占人行道“攔路”;車輛損毀 12月至少7起損毀事件,包括單車或被隨意扔在溝里、河邊的枯草叢里,或車鏈脫落,也有的被遺棄在角落里積滿灰塵;被黑摩的司機及一些自行車停車場的人員破壞。(3)網絡叫賣 2000元回收共享單車,此前,有網友發(fā)布微博稱,在一些網絡二手交易平臺,存在回收和出售共享單車的情況。據媒體報道,ofo二手單車99元出售,終身免費維修;摩拜單車2000元回收,需拆除GPS。
(三)香港共享單車宣布退出法國市場:“破壞我們的單車成了娛樂活動”
在法國的香港共享單車品牌Gobee的用戶收到一封Gobee公司發(fā)來的長信,信中Gobee表示,因為車輛損壞過多,將于2018年2月24日退出法國市場。Gobee公司在信中稱,在2018年1月9日,其團隊宣布撤出法國的里爾、蘭斯和比利時的布魯塞爾?!拔覀冊诋敃r還繼續(xù)運營的城市里持續(xù)努力,希望一切變好,但我們錯了:從去年12月到今年1月,對我們單車的大規(guī)模破壞成為了很多未成年人的新娛樂活動??傆嬘谐^1000輛共享單車被盜或被人據為己有,近3400輛共享單車被破壞,工作人員對將近6500輛單車進行過維修?!?/p>
(四)共享單車堆積如山無人回收④
從2017年開始,共享單車“墳場”不斷進入公眾視野。面積從數百平方米到近萬平方米不等,停放的單車數量少則數百輛,多則十余萬輛,覆蓋了幾乎所有品牌。此外,2017年至今,包括悟空單車、小藍單車、酷騎單車等在內的多家共享單車企業(yè)倒閉。倒閉的公司人去樓空,留下數萬輛共享單車無人管又無法賣。有研究機構稱,我國目前廢棄共享單車數量已超百萬輛。
二、案例分析共享單車發(fā)展體現出的問題
上述案例中,各大品牌的共享單車在如火如荼搶占市場的同時也成為新聞報道的主角,各種問題現于媒體,引人深思。案例3,單車的大規(guī)模破壞成為了很多未成年人的新娛樂活動。案例1一個經過多年教育的碩士,對公共自行車占為己有、私自改裝,作出了令大眾深感意外的事情。在兩個案例中,從年齡、受教育程度上分析,碩士生相對于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年限長、參與社會生活的時間長、認知程度較高。二類人應該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為什么破壞單車的行為還是在發(fā)生呢?就像小偷明明知道偷東西是違法的,卻還是去做一樣。是什么影響了他們的這類行為的產生呢?各種現象引發(fā)了輿論的譴責,進而引發(fā)了對國民素質的和人性的探討。然而這種現象并非中國特有,案例3,香港共享單車品牌Gobee退出法國的市場,簡單的國民素質低下的分析,似乎已不能解釋所產生的問題。驅使人類行為的動力為何?是什么決定了人類的思考和行動?是什么讓我們一部分人道德感深重、正直不阿,而相對地又是什么讓人容易拋棄禮規(guī)、犯下錯誤? 我們可以假設大部分的人在大部分的時間里是有道德的動物。但是道德好比汽車排擋,平常達到空擋的時候,道德會在,但如果汽車停在斜坡,汽車和駕駛就會緩緩向下滑動。這個時候,自然情景就會決定結果,而不是駕駛者的技巧或意圖。⑥我們雖然可以從道義上對直接行為人進行指責,但絕不應該忽視更為重要的責任主體,那就是“誘發(fā)”這種行為的社會情景制造者。每個人對于社會情景的意義和價值的界定不同,導致了不同的行為和態(tài)度,共享單車所遭受的各類破壞不能簡單粗暴的歸結于公民素質的低下,人受情境支配,人們活動的動機、目的往往不同,如果沒有一個規(guī)矩來約束,各行其是,社會就會陷入混亂,陷入無秩序的混亂中。如果要使共享單車健康有序的發(fā)展,那就需要社會多方個體共同治理,進行規(guī)范和限制,影響與減少不當的個體行為,這樣效果比只是單純的對破壞行為糾錯要好的多。
三、走出道德困境的對策
(一)完善法律制度建設
道德和法律同屬社會文化的一部分,它們有著共同的目的和目標。公民道德建設貴自律重他律?!白月伞本褪堑轮?,“他律”就是法治。在強調“自律”,提高每個公民道德素質的同時,還必須嚴格“他律”,采取法治手段。簡單的以公民的素養(yǎng)低下、缺乏自律意識來給問題一個總結概括是不負責的,單車企業(yè)的投入量在不斷的加大,市場規(guī)模的無限擴充,公共空間逐步的擠占,給城市交通秩序埋下安全隱患,產生惡意損壞、亂停放、違規(guī)騎行、搶占人行道等一系列問題,到了不得不出手打擊違法行為的時候。共享單車并非免費的公共物品,短時間內還需要公民不斷對抗“私利”的牽扯,長時間內還是要依靠法律的規(guī)范,道德的實施需要法律的強制保障。人們道德自律的增強不僅要靠教育,而且要靠法治,通過加強法制建設,讓執(zhí)法者有法可依,違法必究,讓違法者不敢輕易犯錯,為道德立法有利于促使人們逐漸形成道德自律。
(二)加強信用體制建設
共享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tài),能夠迅速廣泛的在各領域推廣,如共享雨傘、共享圖書等,更多依賴于互聯網的發(fā)展。在網絡平臺上供給方過優(yōu)化資源配置,使需求方得到優(yōu)質的服務,然而想得到這種理想狀態(tài),還是要依托誠信機制 ,本文只討論需求方。需求方(使用者)的失信成本過低,用戶直接下載app,簡單的輸入手機號進行注冊, 提交押金,通過對市場上的共享單車進行調查,膜拜單車的押金是299為最高,每半小時的費用為0.5元,平時周末還可能搞一些免費的贈送活動。長此以往,難免給消費者一種無需付費,0成本使用的錯覺,使用成本的低廉,讓人們更加肆無忌憚的進行破壞。想要拜托這個境況,一是要價高押金的價格、加大破壞行為的懲處力度。二是推動共享單車信用建設。共享單車企業(yè)開放自身數據,接入國家征信系統,約束用戶行為,讓失信者得到懲罰,守信者得到褒獎,也讓更多的用戶享受到信用紅利,進一步形成社會守信中諾的氛圍。
(三)加強政府監(jiān)管力度
“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yè)”,但這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yè)進行深度融合,創(chuàng)造新的發(fā)展生態(tài)。共享單車是“互聯網+”經濟時代的產品、從2016年初現舞臺,之后的萬輛單車堆積成山、再到目前的倒閉潮,問題可謂層出不窮, “共享單車”雖提供公共服務,但非“公有”,其身份仍是“私人物品”,凡非公有物品進入地區(qū)是否經過了審批,共享單車在投放市場前,是否做好了消費者的調查研究,數量能否做到精準的匹配;商家的肆意競爭,大量投入單車進入市場,零成本的使用社會的公共空間,形成收益,侵占的仍是社會的公共利益,一系列的問題需要管理者思考。目前,政府的監(jiān)管制度遠遠落后于產品發(fā)展的速度,互聯網發(fā)展速度之快,作為政府的管理部門,應該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治理思維,發(fā)揮互聯網的技術優(yōu)勢,結合制度法規(guī),完善行業(yè)監(jiān)管治理。
注釋:
①奇葩!他把共享單車噴成黑色據為己有!還加了兒童座椅.南方都市報.http://m.weibo.cn/1644489953/4076836306164776?sourceType=sms&from;=1063195014&wm;=900 6_0101.
②趙蕾、潘佳錕. 共享單車屢遭損毀 網絡叫賣回收共享單車.新京報. 2016-12-17.
③屈暢.北京青年報-北青網.2018-02-25.https://media.weibo.cn/article?id=23093510 02464211387109918345.
④共享單車堆積如山無人回收.北京晚報.2018-05-23.
⑤⑥[美]菲利普·津巴多著.孫佩妏、陳雅馨譯.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