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威
雞蛋橋VS趙州橋
我們的埃塞俄比亞導游小王是一個挺帥的小伙子,從亞的斯亞貝巴大學旅游系畢業(yè)后,曾到中國哈爾濱一個大學留學了一年,不僅中文講得溜,還能來幾句“東北那嘎搭”,我們一車中國游客都非常喜歡他。
那天,他一上大巴車就神秘兮兮地說:“今天我要帶你們?nèi)⒂^一座特別的橋,它是用雞蛋建造的!”“小王,你又忽悠人了,雞蛋怎么能夠造橋?”一位游客對此提出了疑問。“真的,我不騙你們的,到了那里你們就知道了!”一車人的好奇心就這樣被吊了起來:大家都期盼著去看一看這座“雞蛋橋”是怎么回事?
君王所說的這座“雞蛋橋”距離亞的斯亞貝巴200公里的青尼羅河上,大巴開了3個小時才到,由于橋邊沒有路,大巴只能停在公路邊,需步行十幾分鐘才能達到。然而到了河邊,當大家第一眼看到雞蛋橋時,都覺得大失所望。因為這就是一座非常普通的三孔石拱橋,橫跨在一條小河上,橋長不過十米,高約有五米,寬大約二米,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況且這種石拱橋在國內(nèi)各地比比皆是。
但是,君王卻十分激動,他動情地說:“這是我們埃塞俄比亞的第一座橋,它有400年的歷史了,其地位可以同你們中國的趙州橋相提并論!”“小王,你知道我們的趙州橋有多少年歷史?”同行的一位老先生問道?!安恢馈!薄案嬖V你,中國的趙州橋已經(jīng)有1400多年了,你們的這座橋在趙州橋面前連重重孫子也算不上!”“??!”小王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小王,你怎么說這座橋是用雞蛋建造的?”又有人發(fā)問?!芭?,是這樣的,雞蛋當然不能建橋,400年前的埃塞俄比亞還處于原始社會狀態(tài),根本不會造橋,是外來的葡萄牙人修建的這座橋,因為當時還沒有石灰,水泥之類的粘合劑,就用了雞蛋清做粘合劑,類似于你們中國用糯米做粘合劑一樣,所以就叫它‘雞蛋橋。我先前說用雞蛋建造是開開玩笑的,其實它真正的名字是叫葡萄牙橋?!?/p>
站在雞蛋橋旁邊的巖石上,可以俯視遠觀東非大裂谷,只見山巒疊嶂、氣勢磅礴;谷底牧草豐美、生機盎然。小王介紹說:“現(xiàn)在旱季,河水很少,等到七月份來,這里的水量很大,特別是橋下的瀑布很壯觀,還可以看到瀑布中美麗的彩虹?!甭皆谏介g小道,漫山遍野開滿各種不知名的花草,陣陣花香,山坡上長滿了盛開著的紫紅色、淡黃色花朵的仙人掌……除了這些草本植物,山坡上竟然還有幾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在旱季幾個月滴雨不下地方當花草都已枯萎,大地變得一片焦黃時,這些大樹卻能抗過漫長的旱季,足見其生命力之強盛!
告別雞蛋橋時,自己一直在想:一座普通的石頭橋,在埃塞俄比亞為什么這樣出名呢?猜想大概有兩個原因:一是它的400年歷史;二是它處在東非大裂谷的位置,基于這兩點,小小的石頭橋才得以揚名埃塞俄比亞。君王把它稱之為埃塞俄比亞的“趙州橋”,雖然有些牽強,但也說明了“雞蛋橋”在埃塞俄比亞人心目中的地位。
查莫湖泛舟
說來真是讓人難以置信,在埃塞俄比亞南方這樣一個高度缺水的地區(qū),人們的日常飲用水都要靠人工背、毛驢駝、送水車送的地方,卻有一個一望無際、綠波蕩漾的湖泊。它就是位于東非大裂谷的斷層湖——查莫湖。這個湖海拔1200米、長37公里,寬22公里,面積520平方公里,是埃塞俄比亞最大的內(nèi)陸湖。
據(jù)導游介紹:查莫湖是東非大裂谷上著名的鱷魚湖,這里生活著上千條大型鱷魚,此外還有河馬、尼羅鱷和尼羅尖吻鱸魚等。由于大裂谷附近有著眾多的水上和陸地棲息地,所以在這里可以看到狒狒、大鵜鶘、火烈鳥、埃及鸛等50余種珍稀動物和鳥類。
我們乘著船在湖上乘風破浪,湖面涼風習習,湖的四周都是綿延的群山,藍天白云下可以看到湖上翱翔的鷹、奇特的鳥和各種叫不出名字的禽類,還有漁夫撐著單薄的小船在湖面上垂釣打魚,似乎一切正常,并沒有看到什么鱷魚和河馬……
突然間,我們的船夫把發(fā)動機關(guān)了,用手示意我們向左前方向看:原來不遠處有幾只河馬正露著眼睛在游泳,顏色跟周圍的景物融為一體,沒有船夫指點還真看不出。埃塞俄比亞導游告訴我們:河馬雖然看起來笨笨的,但實際上是陸地上體型僅次于大象的生物。
繞過一個湖灣后,我們所有人都發(fā)出了驚呼,原來前方的一個淺灘上有幾十條巨型的鱷魚,這些鱷魚的體型都非常彪悍強壯:有的時不時把嘴巴張大,露著尖利無比的牙齒;有的典著胖胖的大肚子懶洋洋的在淺灘上曬太陽;同時水里也游弋著不少的鱷魚。隨著我們的船只慢慢靠近,水中的鱷魚也慢慢聚集在了船的周圍,近的只有半米之遙,有的甚至就從船下游過,讓我們可以清楚地看見它身上的鱗甲和呆滯的眼神。導游說:“這些鱷魚攻擊性很強,在草叢中打魚的人,不小心就被它拖入水中。這里經(jīng)常有打魚的人葬身在鱷魚腹中?!甭犃诉@番話,船上的我們都比較緊張,手緊握船沿,生怕一不小心掉進水里,就會成為鱷魚的美餐……真是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多、這么大的鱷魚!
在返航途中,游客中有位搞生物研究的老教授給我們介紹說:鱷魚是迄今為止仍然生活著的最早和最原始的爬行動物,它是在三疊紀至白堊紀的中生代(約兩億年以前)由兩棲類進化而來的,延續(xù)至今仍是生性兇猛的半水生爬行動物。它和恐龍是同時代的動物,恐龍不管是由于環(huán)境的影響還是自身的原因都已滅絕,而鱷魚的存在證明了其生命力的強大。鱷魚很多時候都在湖灘上懶洋洋地曬太陽。溫度太低會讓它們失去力量,溫度太高又會危及它們的生命。鱷魚要通過太陽和湖水來不斷調(diào)節(jié)自己身體的溫度。不過查莫湖里生活著的這些鱷魚不是被圈養(yǎng),而是自由地生長,所以它們充滿著野性與力量。
編輯:沈海晨 haichen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