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講究誠信,像“一諾千金”“言必信,行必果”“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等這些金玉良言,教育著我們要信守承諾??梢部傆心敲匆恍罢f好了的,卻辦不到”的爽約之人,在歷史上留下“光輝”的事跡,今天讀來仍令人掩卷深思。
有約不來過夜半
南宋詩人趙師秀有《約客》一詩:“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這是一個南方寧靜的夜晚,正值黃梅時節(jié),窗外陰雨綿綿,蛙聲連連,室內(nèi)燭光瑩瑩,棋子聲聲。
這樣的夜晚,對古人來說,適合讀書,適合寫字,也適合二人對弈,棋子聲聲??晌覀儏s看到詩人獨自無聊的在燭光下敲擊棋子,那份寂寞、略顯焦躁的心情就是這個“有約不來過夜半”的人惹的禍。這個有約不來的人是誰呢?是詩人的朋友。他為什么沒來呢?可能是雨天道路難行,阻礙了他的行程。這位朋友后來來了沒有?也不得而知。時間已“過夜半”,來與不來,已不重要了。即使來了,也難以彌補詩人那顆曾經(jīng)受傷的心靈。
也許有人會說,正因為這個爽約之人才得以激發(fā)詩人創(chuàng)作的靈感,這首詩才得以流傳千古。但我認為,若能選擇,詩人一定更愿意與友人在燭光下談古論今或棋局見輸贏吧,詩人也不會愿意讓這種遺憾流傳至今的。
日中不至反有理
在《世說新語》中有一則故事《陳太丘與友期行》,大意是這樣的:陳太丘和朋友約好中午同行,過了中午朋友還沒來,陳太丘就先走了。這位晚來的朋友不但不感到理虧,還對著陳太丘的兒子說:“(你父親)真不是人,和別人約好了,卻丟下別人先走了?!苯Y(jié)果,被陳太丘七歲的兒子陳元方教訓(xùn)得啞口無言,羞愧難當(dāng)。這都是因為“爽約”自取其辱??!
如果趙師秀的朋友是因為夜雨難行而失約,還能讓人原諒的話,那這位朋友呢?你這是沒有任何理由的失約呀。更令人可氣的是,這位朋友不但沒認識到自身錯誤,反倒倒打一耙,把責(zé)任都推到別人身上。而且更不能容忍的是,竟然出語無禮,對子罵父??梢哉f,這真是爽約“爽”到了最高境界。最后,被一個孩子痛快淋漓地教育一頓,真是大快人心呀!
做人要一諾千金,豈容爽約?
【亮點精評與素材解析】
在人們都努力要求出新的時候,小作者卻從經(jīng)典素材入手,去經(jīng)典中翻找新意。一首趙師秀的詩句,引發(fā)作者無限遐想,為文章增添文采,營造美好的意境。在素材運用上,小作者也別出心裁,文章開篇即點明“中國人講究誠信”,然后從幾個成語說明中國人有講誠信的傳統(tǒng)。然后以小標(biāo)題的形式把趙師秀的詩歌《約客》和陳太丘的故事《陳太丘與友期》分列出來,給我們出示了兩個“爽約”的典型,最后經(jīng)過對兩個歷史人物的點評自然扣題,且自然與前文呼應(yīng),結(jié)構(gòu)嚴謹自然。
小作者在開篇用幾個關(guān)于誠信的成語引出“爽約”一詞,從而點明主題、開啟下文。然后以詩句做小標(biāo)題,暗示本段內(nèi)容的同時,為作文增加文化氣息,韻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