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宇 郭喜全
摘 要:遼西半干旱地區(qū)常年存有風沙侵襲,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壞,因此其主要的任務就是要植樹造林,首先要選擇適當?shù)臉涿鐏磉M行植樹造林,其次就是造林技術,技術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了遼西半干旱地區(qū)的生態(tài)修復工作展開?;诖?,本文將主要對遼西半干旱地區(qū)困難立地條件造林技術展開一系列探討,提出了相關的技術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遼西半干旱地區(qū);困難立地條件;造林技術
對于遼西半干旱地區(qū)困難立地條件地區(qū),科學造林技術非常重要,集水、栽植、容器育苗、覆膜、整地等都是重要的技術手段,同時也是提高用水率的重要技術,從而讓植樹造林的成活率更高,更好的實現(xiàn)封山育林、防風固固沙以及抗旱等效果。為此筆者結合當?shù)貤l件從主要的造林技術以及造林技術要點展開了論述。
一、 遼西半干旱地區(qū)困難立地條件主要的造林技術
1.整地技術。在遼西半干旱地區(qū)要想提高造林苗的成活率,就要從造林苗的土壤著手去準備,由于本身土壤過于缺乏水分,所以要盡量的攔截林地地表徑流,實現(xiàn)林地蓄水,這樣造林苗所處的土壤的含水量就會相之較多,從而提高造林苗的成活率。整地方法多采用魚鱗坑、竹節(jié)壕、水平溝和反坡臺田等,當然在選擇整地的時間上也要堅持盡早的原則,還要盡量減少對附近植被的影響,將破壞率降到最小,這也會起到攔截天然蓄水的效果。經(jīng)過多年的整地實踐經(jīng)驗證明,水平階整地相比魚鱗坑整地而言更具備優(yōu)勢,而且在一年中往往是春天與夏季更適合于整地工作的展開,秋冬季節(jié)不適合整地。
2.集水技術。影響遼西半干旱地區(qū)造林苗成活率的關鍵因素還離不開其水資源,其中用到的最多的集水技術是修筑蓄水池與攔塘壩,為的是給造林苗的幼期生長提供所需的水資源。我們主要將集水技術分為宏觀集水以及微觀集水,其中宏觀集水系統(tǒng)主要是由微域集水組成,像流經(jīng)樹苗周圍的積水以及滲蓄徑流的植樹穴,一造樹苗為中心展開的一個微域集水區(qū)和微域栽植區(qū),從而形成一個比較系統(tǒng)的集水區(qū)域,最簡單的處理方法是夯實拍光。除此之外,在日后的造樹苗生長過程中,也要及時的對其進行澆水,以保證樹苗能擁有充足的水分去生長。
3.栽植技術。對于遼西半干旱地區(qū)而言,他們的栽植季節(jié)主要集中在四月中上旬,并且栽植的順序是由陽坡再到陰坡,從小樹苗再到大樹苗,要在水分還未完成蒸發(fā)之前將樹苗完全植入到土壤里去,在栽植的時間上可以選擇在夏季里,最好是在雨后或者是陰天的時候是最佳時機。這就需要相關的抗旱造林技術人員要時刻關注好當?shù)氐奶鞖忸A報,以免錯過最佳的栽植時機。除此之外,還要做好隨起隨運隨栽工作,對于那些蒸騰速度快、生命力強的闊葉植被,可以采取截干截根的栽植方式盡量的減少造林苗的蒸騰作用對水分造成的散失。
二、遼西半干旱地區(qū)困難立地條件造林技術要點
1.在樹種的選擇上盡量選擇耐干旱型的樹種。要想在遼西半干旱地區(qū)上生長的樹種一定要是能耐干旱的,在樹種的選擇上一定要慎重,這也是植樹造林能夠成活的基礎步驟,可以選擇一些耐干旱的樹種,像類似:山杏、胡枝子、火炬樹、黃櫨、沙棘、檸條等適合土層較厚重的地皮,而側柏、油松、樟子松、樟武松等則適合于一些帶土坨混交灌木栽植。
2.保濕樹苗。在造林苗的生長過程中,首先要在樹苗生長的前十天之內就要進行一次徹底的澆灌,為了保證樹苗起初生長所需要的充足水分。然后在之后的苗木出圃時的起苗、選苗、運輸、栽植等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之內都要把好關,并且嚴格的保證每一項環(huán)節(jié)防止其失水,還要做到隨時打包、隨時運輸、隨時栽植的準備工作,若是植樹苗要裝往運輸?shù)侥康牡兀仨氁獙⑵湔耗酀{保濕包裝后運輸,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其失水過度而發(fā)生枯萎。
3.截干造林。截干造林技術主要可以對于那些生長能力旺盛的樹種,例如:山杏、火炬樹、刺槐等,將它們的主樹干保留在大約十五厘米的高度,然后再將其栽種在十五厘米高以上的土堆上,這樣做的目的是提高其抗旱能力,從而來保證造林苗的成活率。
4.叢狀栽植。叢狀栽植是指將兩三株造林苗栽植在一個栽植穴里,其打破了傳統(tǒng)的株行距栽植法。這樣“倆兵一將”樣式的栽種模式使得形成不同樹種的喬灌混交林,不僅大大減少了造林的資金投入,同時還創(chuàng)造了更大的競爭,這對于樹苗的生長有促進作用。
5.采取保水劑。保水劑是一種高分子化合物,其吸水能力勝過其他普通的物理保水措施,由于其可以吸收大量的水分,足以保證樹木生長所需的水分效果明顯,因此保水劑得到了國家認可,并大量的推廣使用到遼西半干旱地區(qū)中來。保水劑的使用方法是:將保水劑直接攝入到造林苗的根部位置,然后用填土覆蓋好并踩嚴實,其中每個小造林苗的栽植穴的用量是兩到三克每株,每個大造林苗的栽植穴的用量是五到八克每株。
6.客土袋抗旱保水??屯链购当K夹g主要用于一些高山高底地區(qū),這些澆水不方便的地區(qū)往往需要更強的抗旱能力才能生存下去,在客土袋的選擇上往往取決于樹苗的大小來定,根據(jù)不同大小的造林苗選擇相對應的塑料薄膜容器袋,然后再到水源豐富的地帶裝好水,并配好相應的保水劑或生根粉供樹苗更好的生長,然后再將其運輸?shù)礁呱降貐^(qū),將客土袋底部劃開,放入距地面三至五厘米的栽植穴中,并壓上土保墑。
7.混交造林法。由于如果栽培大面積單一的樹種可能會遭受病蟲破壞,所以應采取混交造林法來提高樹林的自我防護功能,像將沙棘與刺槐兩種植被相互組成混交林,不僅可以降低病蟲害發(fā)生概率,還可以在不同生長歷程中由于其落葉的時候不同而相互為之改善土壤質量,從而來豐富森林的多樣性以及提高森林的功能穩(wěn)定性。
8.預防病蟲害侵擾。但造林苗完全栽植好后,還應該配備專門的檢查人員對樹木的生長周期進行巡查,采取相對應的殺蟲劑對病蟲害進行人工噴霧,預防病蟲害侵擾,可以減少病蟲害對造樹林的危害。
三、結語
總的來說,遼西半干旱地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壞,所以對其進行植樹造林是其首要的任務,在遼西半干旱地區(qū)困難立地條件中整地技術、集水技術、栽植技術是其最主要的造林技術,除此之外,還有在樹種的選擇上盡量選擇耐干旱型的樹種,保濕樹苗,截干造林,叢狀栽植,采取保水劑,客土袋抗旱保水,混交造林法,預防病蟲害侵擾等都是遼西半干旱地區(qū)困難立地條件造林技術要點,以上這些技術要點都可以幫助其提高造樹林的成活率,并改善遼西半干旱地區(qū)的森林覆蓋面積,從而來實現(xiàn)遼西半干旱地區(qū)的森林業(yè)可持續(xù)健康的發(fā)展下去。
參考文獻:
[1]程曉東.油松人工造林技術在遼西干旱地區(qū)荒山造林中的運用[J].現(xiàn)代園藝,2018,(12):31.
[2]王曉利.遼西半干旱地區(qū)抗旱主要造林技術及配套技術[J].現(xiàn)代農(nóng)村科技,2018,(02):43.
[3]孫廷志.淺談遼寧西部半干旱地區(qū)困難立地條件的造林技術[J].農(nóng)業(yè)與技術,2017,37(02):208.
[4]鄒吉東.遼西半干旱地區(qū)困難立地條件造林技術探討[J].內蒙古林業(yè)調查設計,2013,36(03):34+36.
[5]鹿天閣.遼西半干旱地區(qū)抗旱保水造林關鍵技術[J].林業(yè)實用技術,2011,(1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