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平
摘 要:想要保證桔子的種植效益,關鍵是分析桔子的栽培管理和種植技術,為了更好的推動我國桔子產業(yè)的發(fā)展,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加強和完善桔子種植栽培技術。本文針對提高桔子的坐果率、加強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進行闡述,淺析如何高效的栽培桔子。
關鍵詞:桔子;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
桔子質量的優(yōu)劣與栽培技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因此,在培育桔子時必須進行全方面的考量,為了使桔子不因為外在環(huán)境的影響從而引起減產現象,必須對桔子的栽培技術進行不斷的革新,加快產業(yè)結構調整,形成規(guī)模效應。
一、桔子的醫(yī)用價值
桔子形狀呈扁圓,顏色多為紅色、黃色或者綠色,皮薄而光滑,易剝,味甘酸,性溫,入肺,皮可入藥。主要治療嘔逆少食和胃陰不足、口中干渴以及肺熱咳嗽和飲酒過度。桔子的營養(yǎng)十分豐富,富含大量的維生素C和檸檬酸,不僅可以美容,還可以消除疲勞,另外,桔子還是天然的抗氧化劑,內側的薄皮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果膠,不僅可以促進通便,并且可以降血脂、降低膽固醇、抗動脈粥樣硬化;在新鮮的桔汁中,有一種名叫“諾米靈”的活性物質,它可以分解致癌化學物質,抑制并阻斷癌細胞的生長,成倍提高人體內除毒酶的活性,保護基因的完好。
二、如何對桔子進行高效的栽培
1.優(yōu)化樹種結構,研究新型樹種
目前,我國的桔子樹種優(yōu)劣程度不一,大多數桔農仍然無法獲取高品質的桔子樹種,但是影響一個桔子質量好壞的關鍵因素就是桔樹的根部發(fā)育狀況,一棵桔樹苗的優(yōu)劣決定了桔樹最后果實的生長質量,桔農如果要想提高產量,收獲優(yōu)質的桔子,就必須優(yōu)化樹種結構。
優(yōu)質樹種不僅要具有美觀的外表,在肉質、果汁、含種子量和香味等方面皆要表現的上佳且特殊。選取優(yōu)秀的樹種進行種植,對于桔樹樹種的種植選擇不要過于盲目跟風,每個地區(qū)都有各自的特點,要針對這些地域特點進行種植選擇,最佳方案是結合了當地的地形、氣候以及土壤等關鍵性因素,科學合理的選擇出的適合種植環(huán)境的優(yōu)質樹種。
我國桔農受傳統(tǒng)種植栽培技術的影響較大,對于桔樹種植仍然停留在選擇優(yōu)質品種方面,我國還可以加強對樹種的研究和創(chuàng)新,借鑒國外的經驗理論進行樹種的芽變選種,芽變選種是體細胞突變的一種形式,是指變異首先發(fā)生于營養(yǎng)繁殖的桔樹的芽中,芽變選種不僅易于繁殖,更有利于獲得優(yōu)質的新品種,從根源上解決桔樹樹種的抗逆性問題。
2.科學選址,采用合理栽培技術
優(yōu)質的選址直接影響著桔樹的生長,部分果農在為桔樹選址時,只考慮了灌溉是否方便、土壤是否肥沃,但是除此之外溫度變化、水源狀況、氣候條件、周邊環(huán)境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桔樹的種植效果。例如,若是將桔樹種植在靠近重工業(yè)污染或者水污染嚴重的區(qū)域,那么生長出來的桔子就會被污染物所污染,不僅影響銷量,還會對消費者身體健康造成傷害;如果選在氣候多變的山區(qū),由于受光照不足和頻繁降雨的影響,生長出來的桔子質量必定會下降,因此種植桔樹的選址一定要科學且合理。
最好是選擇在土層深厚的平地或低山緩坡地,沒有水土和空氣污染,年日照時數一般在1200~2200小時之間,一般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左右,土壤相對含水量在60%~80%之間,PH值在5.5~6.5左右,土壤有機質含量2%~3%。此外在修建果園的時候就提前規(guī)劃好水利系統(tǒng)和道路,定植之后還應重視樹體的管理,及時為桔樹做好整形和修剪工作,確保樹體之間的通風和透光,根據桔樹的不同生長階段、對養(yǎng)分的不同需求進行合理施肥,及時灌溉和排水,調節(jié)花蕾和幼果的比例,使營養(yǎng)與生長達到基本平衡。
3.加強病蟲害防治,保證果實質量
在果樹栽培過程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病蟲害的防治。夏季高溫、高濕,是桔樹生長最旺盛的季節(jié),也是桔樹出現病蟲害最多的一個季節(jié),在此期間,如果沒有加強病蟲害防治,將會嚴重影響幼齡桔樹枝梢的培育,影響結果樹幼果的發(fā)育,甚至引發(fā)大量落果,帶來不可挽回的后果。
我國桔農一般采用的栽培方式是對桔樹噴灑農藥,雖然噴灑農藥的確會減少桔樹的病蟲害發(fā)生率,但是農藥不僅會傷害桔樹的生長和壽命,威脅人體的生命健康,還會降低土壤的肥力,導致桔子的質量和產量下降,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對此農業(yè)監(jiān)管部門對桔農要加強關于病蟲害防治相關方面的知識宣傳和培訓,例如開展相關知識講座,提高桔農相關專業(yè)技能知識,或者采用無毒苗木技術,控制病蟲害蔓延、防止病毒的感染;此外為了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建議桔農優(yōu)先選擇生物滅蟲或物理滅蟲法,及時避免病蟲害帶來的損失。
4.加強技術支持,形成產業(yè)規(guī)模
目前,我國桔樹很多都是由農戶個體承包土地果園進行種植,但是這些桔農普遍受教育水平不高,不具有豐富的專業(yè)種植知識,無法快速有效的掌握桔樹的栽培種植技術,故而也無法種植出品質更好的桔子,在個體銷售時,無論是大型收購商還是小型銷售賣家通常都會因為品質達不到標準而不予收購,這就導致了大批桔子滯銷,投入與收益不成正比,從而給個體果農帶來非常龐大的經濟損失。
所以我國應該擴大對果樹栽培技術的推廣,充分普及并合理利用科學技術,采用現代機械自動化生產,提高果實的生產效率,大力宣傳關于套袋技術這種過度消耗人力的技術的重要性,使得桔農們能夠掌握技術要點,減輕資金負擔,或者創(chuàng)新套袋技術。另外桔農門也可以根據市場需求,種植市場需求的、風味不同的桔子,從而減少市場競爭,形成產業(yè)鏈模式,進而產生規(guī)模效應。
三、結語
據前文所述,桔農在栽培和管理桔樹的過程中,可以采用科學合理的技術,總結經驗;對桔樹的栽培和管理不斷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提高種植水平,栽培新型品種的桔樹,增加自身經濟效益,為我國桔樹種植技術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麗莎.談甜桔的改良和栽培技術[J].理論前沿,2016,1(1).
[2]劉學琴.果樹栽培技術在現代林果業(yè)種植的應用分析[J].農業(yè)與技術,2018,38(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