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
摘 要:理解辛格的女性觀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辛格作品中猶太性的問題,對于觸類旁通猶太文學有積極的意義。文章通過女扮男裝讀書的彥陶和知書達理的拉比妻子“媽媽”為主要作為典型女性形象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她們的共性從而明確辛格的女性觀,辛格眼中的理想女性無關乎美貌,而關乎德行;雖然在媽媽身上體現(xiàn)了極強的猶太性,但同時也閃現(xiàn)著理性與知識的光芒也體現(xiàn)了辛格對知識和思考的尊重。
關鍵詞:辛格;女性觀;猶太女性
作為猶太文學飽受爭議的作家辛格,他作品中出現(xiàn)的女性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女性觀。辛格創(chuàng)作的女性人物或是固守猶太傳統(tǒng),忠貞堅定,深為猶太男主人公所喜愛,或因遭受猶太教和外部壓抑最終抑郁自殺,或者深受二戰(zhàn)創(chuàng)傷,不知所終。這些女性愚昧無知、虔誠老實、任人擺布。她們偏執(zhí)、愚昧,往往沒有自我意識。這些女性形象飽受詬病,甚至有人給辛格冠以“厭女癥”(Evelyn Torton:1979)的稱號。通過了解辛格的女性觀,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辛格的創(chuàng)作主題和創(chuàng)作風格,也可以看出猶太傳統(tǒng)文化對辛格的影響,通過一些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女性形象的對比,或者一些女性形象的矛盾的行為分析,了解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在女性思想發(fā)展過程中的烙印,這種矛盾本身也是猶太民族在保留自己民族性的同時不斷順應環(huán)境與世界的一種同化與異化。辛格的女性形象塑造既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保守與現(xiàn)代進步的沖突,也有男性世界的無知從屬者和男性世界的拯救者。
提到的幾部作品中,幾乎找不到對女性容貌,外形的過多描述,作品都有意識地重視展示或者凸顯她們的品行、情愫對男性的命運或者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祈禱的作用。(喬國強:2009)縱觀整個猶太民族文化發(fā)展史,無論是公元前的流亡天涯還是到后來的移民熱潮,不論是從興起到融入主流又走向前臺,女性形象似乎是退居幕后,沉默寡言的,溫順的,服從的,沒有思想沒有情感的家務操持者,而思想和聲音,抑或正式場合的發(fā)言權是屬于男性的。女性在不約而同地忍耐著歷史、宗教、殘酷社會現(xiàn)實的嘲弄,默默地,堅忍地生活著。(楊莉:2003)
辛格的短篇小說《猶太學校的男生彥陶》中的女主人公彥陶就是一位敢于和不公平命運抗爭的女性。出生于傳統(tǒng)猶太教家庭的彥陶并不希望按照父母的意愿早早把自己嫁出去,她不甘于結婚生子,養(yǎng)兒育女,服侍丈夫,孝敬公婆,她渴望自己像男人一樣學習知識獨善其身。在和命運抗爭的過程中,她在自己父母死后勇敢地站出來堅決同自己的命運抗爭。她變賣了家產(chǎn),“當亞奈夫存沉睡的時候,彥陶剪掉自己的辮子,在鬢角兩邊理出了鬢發(fā),穿上她父親的衣服。把內(nèi)衣、經(jīng)文護符匣以及幾本書裝進一個草箱里,出門向盧布林走去”,(Isaac Beshevis:1984)
辛格的長篇小說《在父親的法庭上》塑造的母親形象可以說和傳統(tǒng)意義的猶太婦女完全不同。猶太教禁止女性學習知識,不能接受教育,只能永遠揮著鏟子圍著灶臺轉(zhuǎn),但是《在父親的法庭上》里面的母親雖然待在廚房里,卻因為繼承了米特南丁派拉比世家的文化基因,該教派與哈西德教派相反主張獨立思考,不盲從,不迷信。這部小說里的母親形象也是躲在廚房里,只有在訪客來的時候端茶倒水,布置點心。但是她有很好的教育背景,這一點反映在母親對自己的婚姻的選擇上。在《我的家譜》這一章節(jié)中作者提到母親十六歲那年,因聰明與學識聞名遐邇,她面臨兩個追求者,一個是拉比,辛格的父親;一位是富家子弟。媽媽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學識大的那一個。(喬國強:2008)辛格的母親生于拉比世家,她一方面嚴格遵守猶太教義和古老的美德,愛孩子,把好吃的都以各種借口留給孩子盡心盡力照顧孩子,為孩子禱告;另一方面讀《心靈的責任》《契約之書》和許多嚴肅的著作,尊重知識,尊重科學。
有學者認為辛格筆下的女性形象多命運多桀,遭受宗教家庭社會多重壓力,或者迷失在精神世界或者迷失在物質(zhì)世界。近代社會中的猶太女性究竟是傳統(tǒng)文化的犧牲品還是在修補或拯救男性世界?無論信仰何種宗教,誠實守信的人,堅毅執(zhí)著的人,勤勞善良的人,無論外貌如何,無論是否高大都可以贏得上帝的認可,最后歸入天堂。理解辛格的女性觀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辛格的作品中的猶太性的問題,對于觸類旁通猶太文學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Cf.Evelyn Torton Beck,“Isaac Bashevis Singers Misogyny”,Lilith,Number 6,1979,p35.
[2]喬國強.辛格研究[M],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139
[3]楊莉.美國猶太文學中的女性形象[J],江西社會科學,2003(9):64
[4]喬國強.美國猶太文學[M],北京 商務印書館,2008:44
[5]Isaac Bashevis Singer,Yentle the Yeshiva Boy,in Isaac Bashevis Singer Collected Stories,London:Penguin Books,1984,p150.
(作者單位:上海電力學院外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