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照炳
生命的日子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會有陰天和雨天。
人生的路上,有平川坦途,也會有崎嶇山路。走在路上,沒有一個人不希望一帆風順,一路平安的,然而,在行進的路上,難免會撞上沒有船的渡口沒有橋的河岸。在求學的路上,煩惱,苦悶常常像夏日里的雷雨,突然漂過來,將心淋濕;挫折,苦難常常猝不及防地撲將過來,將你擊倒。一次考試失利,足以將一份好心情蹂躪得亂七八糟。這個時候,人們特別需要有一只船來擺渡自己,讓生命啟航。
俗話說,百年才能樹人。此言一語道破育人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所以,教育不是“短平快”的事,它需要的是耐心、執(zhí)著和不言放棄。教育需要長計劃:要有總體目標和長遠規(guī)劃。教育更需要短安排:及時解決日常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而微信就像一艘擺渡的船,它的出現(xiàn)為及時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可能。
我們知道:微信是繼Email、BBS、ICQ、博客、微博之后又一種網絡交流方式。及時性,針對性,便捷性是微信溝通的特點。微信作為手機通訊的公共平臺。它一經出現(xiàn),就被廣大消費者接受,尤其被中學生所喜愛。現(xiàn)在的中學生手機普及率相當高??梢哉f擁有手機的人無人不用微信。使用微信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有些事,一旦錯過時間,即使再找時間解決,但效果要大打折扣。就象玫瑰錯過了送花的時節(jié),再送也毫無價值。解決問題關鍵在于第一時間才能產生出奇的效果。微信的出現(xiàn)正好滿足了這一要求。
下面通過教育實錄予以佐證。
其實,每一條微信背后都有一段經歷,一個故事。
當下中學生身上常常存在著某種自己也說不清的自負,他們常常認為老師你必須對我好,處處都得照顧我,有什么好處首先得想到他,甚至還得容忍他的小毛病,犯了錯還不能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他……所有這些他都認為是必須的,應該的,是他命中注定的,否則他就不高興,工作就不配合你,背后常常使陰招。現(xiàn)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有這種思想的人不在少數(shù)。所以,作為老師要用微信及時告訴學生:
“因為機緣與巧合,一個新的生命誕生了。
因為機緣與巧合,一個人來到了陌生的城市。
因為機緣與巧合,一對新人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
所以生命中沒有注定,也不存在必須,一切緣自機緣與巧合。
所以要學會接受,少一些不滿,更習慣于所擁有的?!?/p>
現(xiàn)在沿海發(fā)達地區(qū)的中學里,學生的學習存在著這樣的現(xiàn)象:動力不足,怕吃苦,缺乏上進心,成績好壞無所謂,學習全靠“小聰明”,臨時抱佛腳?;蛘咂綍r手機不離身,晚上“挑燈沖浪”,白天上課打克睡。他們找不到人生的支點。認為讀書無用。學生中邊學習邊開網店的有,用微信推銷產品的人不在少數(shù)。有的甚至得到家長的資金支持。家長很務實,他們認為讀大學不就是為了將來多賺錢讓生活過得更好嗎?可眼下大學生畢業(yè)生找不到工作的比比皆是。讓孩子早一些接觸市場,不僅能改善生活,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質量,同時又能積累經商的經驗。面對這種情況,我會及時告知學生:
“人生有太多的困厄,太多的煩勞,太多的誘惑……作為一名學生要想學習成績好!單憑個人的小聰明是不夠的!學習成績靠的是實力,而不是運氣!“拋棄學問”“不好讀書”“不做作業(yè)”“玩手機”“睡懶覺”,甚至還有部分同學忙于開網店,做生意!成了一道風景!現(xiàn)在的學風,學習態(tài)度,老師真的不敢恭維!
要知道:高考憑的是實力!而實力憑的是學問!
易卜生說:“你的最大責任是把你這塊材料鑄造成器?!倍鴮W問便是鑄造的工具,放棄學問,放棄學業(yè)便是毀了你自己。
也許你今天努力了,成績依然平平,甚至高考金榜無名!但你要堅信:學問是洞察人生也洞察歷史的眼睛,學問是滋潤社會也滋養(yǎng)心靈的甘露,學問是成就自己也成就別人的財富!總之,回歸課堂,回歸學業(yè),先完成高考這一中心任務,其它的事先放一放再說。事情總要有個先來后到吧!你們說呢?”
這個時代是張揚個性,強調自我的時代。人權得到社會的尊重。由于學生未能很好地理解張揚個性的內涵。他們錯誤地認為我越與眾不同,我越有個性。為此他似乎為自己行為的放縱找到了理論依據(jù),常常把“我選擇”“我喜歡”“ 我愿意”掛在嘴邊。不參集體活動,一到做課間操,打掃衛(wèi)生,召開會議,這些人就找不見了。老師找他談話時,理由始終是“我不想?yún)⒓印薄C鎸@樣的學生關生氣是沒用的,你必須想辦法給他講道理。于是會不失時機的利用微信告訴學生:
“同學們:強調自我,張揚個性是時代的呼喚,更是中學生成長的需求。“我選擇”“我喜歡”“ 我愿意”成了當下中學生標榜個性的口頭禪。有的同學甚至把它作為自己的處世哲學!不參加集體活動、上課玩手機、不完成作業(yè)、不好好學習等不良行為似乎都有了充分的理由?!拔疫x擇”“我喜歡”“ 我愿意”你管得著嗎?殊不知,個性僅表示與眾不同。它只是一個特點而已,并不代表它一定是優(yōu)點。特點與優(yōu)點,雖然僅一字之別!但有著本質的差別!
強調自我,張揚個性本身沒有錯,但它不是無原則的?!?/p>
教育實踐中,象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微信溝通比口頭語言溝有優(yōu)勢,口頭語言溝通要選擇特定的時間,有時等找到溝通的時間了,但錯過了溝通的最佳時間,效果往往大打折扣?;蛘邷贤ㄆ饋肀M管現(xiàn)場有效果,但這種教育存續(xù)的時間有限。不象微信溝通,相對來說無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可以說是全天候的。只要你不刪除,你想什么時候看就什么時候看,想看多久就看多久。留給學生充分的回味和思考的空間。
用微信與學生溝通是一種和風細雨似的,它需要時間的沉淀,才能感知它的引領作用。有時需要一二年,兩三年,三五年,甚至需要十幾年才能顯現(xiàn)教育的效果。
有付出,就有回報!人是有感情的,別看學生平時個個沒心沒肺的。其實他們的心里跟明鏡似的。老師的付出,老師對他的好,他們都清楚,他們都記在心里。
下面以學生的微信進行佐證:
蔡鈞凱:我遇到過許多老師。有苛刻嚴厲動不動就爆粗口的,也有“溫柔”到對我不管不顧的。我自己清楚:我一定不是一個好學生。從小就天天干壞事挨罵,不該有的錯誤全犯過了,沒有一個老師不給我打上重點記號,三天兩頭被學校請家長。我年輕總覺得自己能夠規(guī)劃好自己未來的路。有時也目中無人狂妄自大,有很多次想放棄而頹廢無比。每一次總被您發(fā)現(xiàn)叫去聊天。您也經常關注我的微信,發(fā)現(xiàn)問題,您總是抽時間給我回信。比如,您告訴我,高三學生要少一點社交,以后有的是時間,別耽誤了正事!您還告訴我,雖然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上大學有著許多不一樣的風景,能讓我開闊眼界,往后的路會更加寬廣。我一直認為,一個成功的老師不只要會教書,更要懂得育人。感謝您忍耐包容我的缺點,在我眼前布滿濃霧的時候,點亮了一盞明燈帶我走上正途。感謝您伴我走過關鍵的高三!感謝您對一個壞小子的不拋棄不放棄!祝老師身體健康!
當你收到這樣的微信,工作中的苦和累算得了什么呢?一切的付出不就是希望學生獲得這樣的成長嗎?
所以說:用微信擺渡,可以讓生命遠航!
(作者單位:石獅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