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坤
摘要:共同體原有的概念是指以血緣、地緣、感情和倫理團結為紐帶的自然產生,使其有機的形成一起。而教育育人共同體的構建,則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步驟和過程,也就是說,教育共同體的構建存在著諸多的難度和問題。目前,如何才能夠在城郊初級中學形成教育育人共同體,則需要注意眾多的問題。
關鍵詞:城郊初級中學;教育育人;共同體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8-0104
一、教育育人共同體的目標共同問題
目標共同是構建教育育人共同體的前提所在,一般來說,共同體作為一個整體的協(xié)作系統(tǒng),能夠實現(xiàn)利益的最大化,真正培養(yǎng)現(xiàn)代化所需要的全面人才,所以,教育育人共同體的構建,必須要有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城郊初級中學,在育人的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能夠成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不斷的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其成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為此,城郊政府和學校,必須要以這一目標作教育育人共同體構建的前提所在,積極的圍繞這一目標,營造多樣的實踐環(huán)境,不斷的豐富學生的理論基礎知識與實踐的能力,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二、教育育人共同體的價值共識問題
學生在學校中所追求的價值,則是不斷的追求高分,以達到自己在中考中能夠奪得相應的名次,進而選擇較好的高中讀書。但進入新時代之后我們不僅要求學生要具備好的學習成績,同時要注意學生的道德建設,提高學生的道德水準。因此,城郊初級中學無論是學校的領導,還是學校的教師,不要形成一種上下一致的共同責任意識。這種共同的責任價值意識一旦形成,就會對學生以及教師的平時行為習慣有著較好的導向作用,尤其在今天,城鄉(xiāng)日趨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人們在這一過程中會迷失自己,追逐利益的多元化,由此而帶來的一些負面情況對于學生的影響已經非常大,所以學校必須要擔任起培養(yǎng)有道德、有理想的學生的目標,逐漸讓學生在這樣的洪流中,追求更高的理想價值,構建教育育人共同體的核心價值。
三、教育育人共同體構建的利益共贏問題
雖然說在教育方面,人們不談利益,但是大多數(shù)研究證明,共同體都是被認為是利益共同體,所以,教育育人共同體的存在基礎,也是擁有一定的共同利益。而在教育育人共同體的構建過程中,應該實現(xiàn)學生的培養(yǎng)和社會價值觀的有機結合,使社會和學生都能夠有所獲,有所得,各取所利,實現(xiàn)共贏,這也是實現(xiàn)初級中學教育育人共同體的根本保障,所以,我們在引導學校構建教育育人共同體的過程中,必須要保證多方利益的同時存在,能夠調動社會的資源,促進初級中學教育育人共同體的構建。
四、教育育人共同體的資源共享問題
資源共享是構建教育育人共同體的紐帶,因此,在構建教育育人共同體的過程中,城郊初級中學必須要與當?shù)卣?、學校、社會達成一致,共同貢獻自己的現(xiàn)有資源,建立起育人共同體為導向的資源配置方式,實現(xiàn)整個地區(qū)的教育資源共享。政府在教育育人共同體的構建過程中,可以貢獻的力量有財政支出,通過減免稅收,提供相關的政策保障等等一些方面來支持學校的教育育人工作的實施,而企業(yè)和社會,則是要為學校的學生提供多方位的教育實踐機會,讓學生能夠主動地融入到社會中,為社會所服務,不斷的提升學生的服務社會意識和社會實踐能力。學校要在教師人才的幫助下,逐漸的轉變教育育人的培養(yǎng)方案,緊跟當前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培養(yǎng)新時期有理想,有才華的新人才,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
五、教育育人共同體構建的基地共建問題
基地共建問題是實現(xiàn)教育育人共同體的關鍵所在,因為,基地是學校與政府社會聯(lián)系的結合點,所以各地政府必須要著力支持學校的教育力量共建教育育人的基地,實現(xiàn)城鄉(xiāng)初級中學,教育育人共同體的構建,學校、政府和社會要各展所長,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所在,搞好基地的建設,為學校教育育人共同體的建設,培養(yǎng)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基地的資源優(yōu)勢,讓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逐漸轉變自己的思想觀念,成為為社會發(fā)展建設的有用人才。
六、結束語
凡此種種,都是在教育育人共同體構建過程中,需要注意到的問題所在,而一些問題是構建教育育人共同體的前提,一些問題則是構建教育育人共同體的關鍵所在,因此上述所提到的五個問題是學校在構建教育育人共同體過程中,必須要面對的五個問題,因此,教育育人共同體的構建,要從以上五個方面不斷著力分析當前的大環(huán)境,大背景,積極與社會政府相溝通,為學校教育育人共同體的構建提供良好的大環(huán)境,學校學生既能夠在校園文化的熏陶之下,又有一定德育知識,又能夠在社會的實踐之下,不斷地了解到德育對于當前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 李 恬.初級中學教育模塑過程的反思——讀《教育的期待與實踐:一個中國北方縣城的人類學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1(1).
[2] 胡詠梅.杜育紅.中國西部農村初級中學教育生產函數(shù)的實證研究[J].教育與經濟,2008(3).
[3] 鄭志娟.從閱讀能力看素質教育的必要性——基于新村初級中學學生的實證調查[J].中小學圖書情報世界,2008(6).
[4] 鄭志娟.從閱讀能力看素質教育的必要性——基于新村初級中學學生的實證調查[J].中小學圖書情報世界,2008(6).
(作者單位:河北省承德市第四中學 06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