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麗娜,張 鑫
(華電萊州發(fā)電有限公司,山東 煙臺 261441)
火電機組給水處理普遍采用氨水提高汽水pH值的方式,結合其他方法,防止熱力系統(tǒng)鋼材腐蝕。隨著機組負荷的增大,普通氨水品質難以滿足超超臨界機組對汽水品質的要求,已出現(xiàn)機組因氨水雜質含量高造成汽水系統(tǒng)鐵含量高的現(xiàn)象,影響機組安全穩(wěn)定經(jīng)濟運行。
某公司2臺1 000 MW超超臨界機組給水采用OT加氧處理方式,如圖1所示。加氨水調整pH至9.0~9.2防止系統(tǒng)鋼材腐蝕,通過每周1次測定給水、蒸汽含鐵量觀察系統(tǒng)腐蝕情況。
GB/T 12145—2016《火力發(fā)電機組及蒸汽動力設備水汽質量》[1]規(guī)定:對于過熱蒸汽壓力大于18.3 MPa的直流爐,給水和蒸汽鐵離子質量濃度不大于 5 μg/L。 2013年 1月至 2015年 1月,1號、2號機組汽水含鐵量合格率低下,導致機組結垢嚴重,1號機組水冷壁結垢速率0.022 mm/a,高壓缸積鹽率0.011 mm/a,增加煤耗 1.57 g/kWh;2 號機組水冷壁結垢速率0.025 mm/a,汽輪機葉片積鹽率0.011 mm/a,增加煤耗1.24 g/kWh,結垢情況如圖2~3所示。
圖1 汽水加氨水系統(tǒng)
圖2 1號機組汽輪機高壓葉片結垢
圖3 2號組汽輪機低壓葉片結垢
從電廠氨水儲存罐取樣,對庫存氨水進行化驗:ρ(SiO2)≤120 μg/L;c(YD)=1.5 μmol/L;ρ(Na+)=0.85 mg/L;φ (Cl-)=0.003 1%。 氨水質量不符合GB /T 631—2007 《化學試劑 氨水》[2]的要求,致使大量腐蝕因子進入機組汽水系統(tǒng),腐蝕系統(tǒng)鋼材,造成汽水系統(tǒng)含鐵量大。
與廠家及司機確認,使用氨水專用配貨罐車進行運輸,從現(xiàn)場罐車中取存樣,有濃烈刺激性氣味,定性分析為氨水。從化工廠裝入罐車前取樣化驗氨水:ρ(SiO2)≤109 μg/L;c(YD)=1.32 μmol/L;ρ(Na+)=0.86 μg/L;φ(Cl-)=0.003 0%。 裝罐后取樣化驗氨水:ρ(SiO2)≤116 μg/L;c(YD)=1.48 μmol/L;ρ(Na+)=0.908 μg/L;φ(Cl-)=0.003 9%。 可見運輸罐車清潔程度差也造成了氨水污染。
從生產氨水的某化工廠取樣化驗其生產氨水所用的水質:ρ(SiO2)≤138 μg/L;c(YD)=1.8 μmol/L;ρ(Na+)=960 μg/L;ρ(Cl-)=1 090 μg/L。
由此可見,運輸罐車清潔度差和廠家生產氨水所用水質不合格,是造成電廠氨水品質差的主要原因。
基于以上分析,直接向汽水系統(tǒng)添加液氨,液氨是純凈物的NH3,尚未因配制水等原因而引入雜質,用于鍋爐給水調節(jié)pH值,將大大減少腐蝕因子的引入。
液氨不需要單獨采購,電廠脫硝過程中使用液氨,液氨罐存放于按國家標準設計的氨區(qū),安全性有保障。
在電廠加藥系統(tǒng)中采用液氨尚未見報道,如何從脫硝用液氨管道上引出一管路至水汽加藥間的配氨計量箱,并且確保安全可靠,是液氨加藥系統(tǒng)的難點。
從液氨罐與卸氨壓縮機之間管道引出液氨加藥管,沿廠房南墻和西墻架空敷設管道,如圖4所示。
圖4 汽水加液氨系統(tǒng)
汽水加液氨系統(tǒng)投運后,液氨儲罐壓力1.0 MPa時,配制 2%氨溶液 4 m3,耗時 35 min。脫硝、化學運行班組每2 h巡檢一次,氨區(qū)液氨儲罐壓力、氨氣檢漏儀無異常,水汽加藥間氨氣檢漏儀無異常,化學檢修班組連續(xù)10天檢查閥門、管道無泄漏。
從配氨計量箱取樣化驗稀氨水雜質含量,符合GB/T 631—2007《化學試劑氨水》分析純級別氨水要求和GB/T 12145 《火力發(fā)電機組及蒸汽動力設備水汽質量》對直流爐水質量要求,見表1。
表1 脫硝液氨配制的氨水雜質分析
脫硝用液氨在汽水加藥系統(tǒng)中應用1年后,機組汽水平均鐵質量濃度統(tǒng)計見圖5,平均鐵質量濃度 分別為 1.5 μg/L、1.60 μg/L ,且 全部保 持 在GB/T 12145—2016《火力發(fā)電機組及蒸汽動力設備水汽質量》規(guī)定的期望值為3 μg/L以下,平均值為 1.59 μg/L,合格率為 100%。
圖5 汽水鐵質量濃度散點圖
據(jù)資料,水冷壁結垢0.1 mm,鍋爐效率降低0.5%,高壓缸均勻積鹽0.08 mm,汽輪機效率降低3%。鍋爐效率每降低0.1%,煤耗增加0.3 g/kWh;汽輪機效率每降低0.1%,煤耗同樣增加0.3 g/kWh。
2016年10月,1號機組小修,水冷壁向火側結垢厚度0.016 mm,結垢速率0.006 mm/a。年結垢厚度較2014年1月改造以前減少了0.016 mm/a。相當于煤耗減少0.24 g/kWh。汽缸未打開,汽輪機積鹽未測量。
2016年5月,2號機組小修,水冷壁向火側沉積量為厚度0.019 mm,結垢速率為0.008 mm/a。年結垢厚度較2013年12月改造以前減少0.025-0.008=0.017(mm/a)。相當于煤耗減少 0.255 g/kWh。汽缸未打開,汽輪機積鹽未測量。
年發(fā)電總量為120億kWh時,則每年僅鍋爐熱效率提高可節(jié)約煤量為2 970 t,折算到廠標準煤價格870元/t,每年節(jié)約的燃料費用為258.39萬元。
節(jié)約燃料相應的會降低污染物排放。根據(jù)國家發(fā)改委節(jié)能減排相關國家標準及實際運行情況分析,可減排二氧化碳(汽輪機節(jié)省能耗未統(tǒng)計)7781.4 t,減排有毒氣體二氧化硫252.45 t,減排氮氧化物219.78 t。
節(jié)省的脫硫費用:處理1 t二氧化硫需要石灰石166.4元,則每年節(jié)省脫硫材料費用為4.20萬元。
節(jié)省的脫硝費用:處理1 t氮氧化物需要0.423 t液氨,液氨 3 000 元/t,需催化劑 1 031 元/t,則每年節(jié)省脫氮氧化物材料費為50.55萬元。
合計節(jié)省環(huán)保費用54.75萬元。
采用外購質量分數(shù)為24%的氨水,每噸價格為4 500元,而液氨每噸為3 000元,每噸液氨可配4 t氨水。每年每臺機組要消耗30 t。每年可省112 500元,氨水加藥費用可降低83%。采用新汽水加液氨系統(tǒng),每年節(jié)省藥品費用為22.5萬元。
采用新的液氨加藥系統(tǒng)可減少卸氨水、驗收氨水、檢修維護的工作。
每年購進氨水5次,每次需要2個人工卸氨水0.5個工作日,化驗室驗收氨水需要2個人工,1.5個小時,每年檢修維護需要2個人工,2個工作日,1個人工每天工資400元,新的系統(tǒng)檢修維護需要2個人工,1個工作日,則年節(jié)省人工2.84萬元。
在該公司二期建設中,采用新的液氨加藥系統(tǒng),可精簡機務系統(tǒng),減少土地資源的占用。原氨水配藥系統(tǒng)初期設備、管道、閥門、人工等初期投資40萬元,而現(xiàn)液氨系統(tǒng)管道、閥門、人工等初期投資僅2萬元。則二期工程可減少初期投資38萬元。
垢是熱的不良導體,水冷壁管結垢,不僅影響鍋爐運行的經(jīng)濟性,嚴重影響爐管安全性,造成垢下腐蝕,甚至會引起爆管,損失不可估量。
汽輪機積鹽,不僅使機組的效率下降,而且增加推力軸承負荷,加速葉片腐蝕。
針對普通氨水品質難以滿足超超臨界機組對汽水品質的要求,首次提出將脫硝用液氨配制成合適濃度的氨水加入電廠汽水系統(tǒng),經(jīng)改造后檢驗能夠達到預期效果,對改造的經(jīng)濟性進行了論證。各電廠均投入了脫硝系統(tǒng),本技術可應用于所有電廠汽水加藥系統(tǒng),具有較高的可移植性,不但安全性能高,而且提高汽水品質效果顯著經(jīng)濟效益明顯,具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