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艷,師慶東*,張毓?jié)瑮?健,許紫峻
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對改善和維護生態(tài)環(huán)境起著決定性作用,同時還能提供人類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資源[1]。隨著新疆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經濟林種植面積在逐年擴大,而經濟林作為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一部分,其社會及經濟效益有目共睹,但當前對其生態(tài)效益研究較少。土壤和水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自然資源,是社會物質生產的基礎,由于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過度開發(fā)利用,并對土地資源實行不合理經營,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經濟林土壤蓄水功能是防止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徑之一[2],研究經濟林保育土壤功能并揭示其過程機理以及生態(tài)建設的關鍵技術和優(yōu)化模式,對防止土壤侵蝕,建立新疆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功能研究網絡具有不可替代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隨著水土流失情況日益加劇和環(huán)境惡化,對于生態(tài)系統(tǒng)尤其是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在保育土壤方面的研究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肖寒[3]等研究了海南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經濟價值與土壤保持空間分布特征;魯紹偉[4]等對中國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保護土壤的價值進行評價;針對滇中高原山地4種人工群落,孟廣濤[5]等對其徑流量和土壤侵蝕開展了研究;王金葉[6]等、金銘[7]等在森林土壤水文效應方面進行了相關研究;賀山峰[8]等從土壤理化性質方面對科爾沁沙地小葉錦雞兒群落的保育土壤功能進行了研究。經濟林保育土壤方面的研究一開始都包含在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服務功能內[9-14],但有關經濟林保育土壤服務功能的研究尚不多見[15-16],針對新疆干旱條件下,不同經濟林種、不同產期的保育土壤服務功能研究也還未見報道。
本研究參照《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功能評估規(guī)范》(LY/T 1721-2008)中保育土壤功能價值評估方法,基于野外采樣實測數據和新疆林果統(tǒng)計數據,運用環(huán)境經濟學理論——市場價值法中的環(huán)境效益評估法定量計算新疆不同區(qū)域、不同經濟林林種和不同林齡的保育土壤功能量及其價值量。為全面了解新疆經濟林保育土壤功能,深入了解新疆經濟林保肥固土作用,全面評估新疆經濟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產力提供數據參考。
2014年全疆經濟林面積為7.62×105hm2。巴州、阿克蘇、喀什、克州及和田地區(qū)為南疆,烏魯木齊、昌吉、阿勒泰、博州、塔城、克拉瑪依及伊犁州為北疆,吐魯番及哈密地區(qū)為東疆。其中:南疆經濟林面積為 7.22×105hm2,占總面積的 94.8%;北疆經濟林面積為 2.57×104hm2,占總面積的 3.4%;東疆經濟林面積為 1.39×104hm2,占總面積的1.8%(表 1)。本研究將全疆蘋果、核桃、棗樹、梨樹、杏樹、巴旦木和其他喬木經濟林(李樹、桃樹等)按產期劃分為產前期、初產期、盛產期及衰產期,分別對這4個時期的固土、保肥功能及其價值量進行計算。
圖1 新疆經濟林分區(qū)Fig.1 The partition of non-timber product forests in Xinjiang
本研究數據來源:1)實測數據,依照中國林業(yè)行業(yè)標準(LY/T 1688-2007)干旱半干旱區(qū)經濟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定位觀測指標,分別在昌吉、佳木試驗站、農科院輪臺國家資源圃、喀什、庫爾勒、阿克蘇、哈密等地選取長勢良好、樹種豐富的果園設置樣地22個,選擇7種經濟林林種不同生長時期的標準木,進行觀測、采樣,共采集土壤樣品140份,進行實驗室理化測試,獲得相關參數;2)新疆2014年二類森林資源連清數據及林業(yè)2014年林果統(tǒng)計數據;3)價格參數選用國家權威部門公布的社會公共數據,價值量的估算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yè)行業(yè)標準《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功能評估規(guī)范》(LY/T 1721-2008)。
綜合運用生態(tài)學、經濟學理論,對全疆不同區(qū)域的巴旦木、核桃、棗、梨、蘋果、杏等6種經濟林林種按產前期、初產期、盛產期和衰產期4個生長時期進行生態(tài)系統(tǒng)價值研究,并結合實測數據定量分析和評估各樹種各生長期的保育土壤、功能的價值量。其實測數據的采集方法如下:首先在所設置的樣地中采用“S”形布點法設置3~5個采樣點,使用環(huán)刀采集土壤容重樣品,然后使用土鉆按0~20、20~40、40~60 cm 3個梯度采集土壤樣品并測定土壤容重、氮磷鉀含量、土有機質含量等指標。保育土壤物質量及價值量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G固土為林分年固土量(t·a-1);X1為林地土壤侵蝕模數(t·hm-2·a-1);X2為無林地土壤侵蝕模數(t·hm-2·a-1);GN為減少的氮流失量(t·a-1);GP為減少的磷流失量(t·a-1);GK為減少的鉀流失量(t·a-1);A為林分面積(hm2);N為土壤含氮量(%);P為土壤含磷量(%);K為土壤含鉀量(%)。
固土保肥價值量計算公式:
式中,U固土為林分年固土價值(元·a-1);X2為無林地土壤侵蝕模數(t·hm-2·a-1);ρ為林地土壤容重(t·m-3);U肥為林分年保肥價值(元·a-1);X1為林地土壤侵蝕模數(t·hm-2·a-1);M 為林分土壤有機質含量(%);R1為磷酸二銨化肥含氮量,取值14.0%;R2為磷酸二銨化肥含磷量,取值15.01%;R3為氯化鉀化肥含鉀量,取值50%;C土為挖取和運輸單位體積土方所需費用,取值20.97元·m-3;C1為磷酸二銨化肥價格,取值3 254.25元·t-1;C2為氯化鉀化肥價格,取值 2 983.07元·t-1;C3為有機質價格,取值 433.90 元·t-1。
根據公式(1)~(4)對7種經濟林木的林分固土功能和保肥功能分別進行測定(表1、表2)。新疆經濟林固土功能量為 1.54×107t·a-1,保肥功能量為 8.23×105t·a-1。從不同林種來說,7 種類型經濟林固土功能量以核桃最高,為 4.93×106t·a-1,占總固土功能量32.05%,最低為其他喬木是3.7×105t·a-1,占總固土功能量2.42%,各類型經濟林種固土功能量依次排序為:核桃>棗>杏>巴旦木>梨>蘋果>其他喬木經濟林。7種類型經濟林木保肥功能量以棗最高,為 3.14×105t·a-1,占總保肥功能量 38.2%,最低為其他喬木是 1.86×104t·a-1,占總保肥功能量2.3%,各類型經濟林種保肥功能量依次排序為:棗>核桃>杏>巴旦木>梨>蘋果>其他喬木經濟林。
表1 新疆經濟林固土功能評估Table 1 The soil fixation capacity of non-timber product forests in Xinjiang (t·a-1)
從不同區(qū)域來說,南疆固土功能量為1.49×107t·a-1,占總固土功能量 97.2%,北疆為 2.41×105t·a-1,占總固土功能量 1.6%,東疆為 1.86×105t·a-1,占總固土功能量1.2%。南疆保肥功能量為7.99×105t·a-1,占總保肥功能量97.1%,北疆為 1.24×104t·a-1,占總保肥功能量 1.5%,東疆為 1.17×104t·a-1,占總保肥功能量 1.4%。
從不同生長期分析,全疆經濟林產前期、初產期、盛產期及衰產期固土功能量分別為2.20×106t·a-1,6.70×106t·a-1,5.68×106t·a-1,5.24×105t·a-1;分別占總固土功能量的 14.3%,45.3%,36.9%,3.4%。而其保肥功能量分別為1.16×105t·a-1,3.76×105t·a-1,3.06×105t·a-1,2.52×104t·a-1,分別占總保肥功能量的14.1%,45.6%,37.2%,3.1%。
表2 新疆經濟林保肥功能評估Table 2 The fertilizer conservation capacity of non-timber product forests in Xinjiang (t·a-1)
續(xù)表2
表3 新疆經濟林單位面積固土及保肥功能Table 3 Fertilizer conservation capacity and soil fixation capacity of non-timber product forest in Xinjiang t·hm-2·a-1
全疆經濟林不同樹種單位面積固土功能依次排序為:巴旦木>核桃>棗>其他喬木>梨>蘋果>杏;保肥功能則為:棗>巴旦木>杏>其他喬木>核桃>梨>蘋果。
2.2.1 不同經濟林類型單位面積保育土壤價值核算 地域不同單位面積的保育土壤價值也不同,南疆保育土壤固土及保肥價值皆高于北疆及東疆,說明南疆經濟林經濟效益高于北疆及東疆(圖2、圖3)。北疆及東疆并未種植巴旦木。其次,從經濟林類型來看,南疆單位面積固土價值依次為:巴旦木>梨>杏>棗>核桃>蘋果;北疆則為:蘋果>梨>杏>棗>核桃;東疆為:梨>杏>棗>核桃>蘋果。南疆單位面積保肥價值排序為:梨>棗>杏>巴旦木>蘋果>核桃;北疆及東疆為:梨>棗>杏>蘋果>核桃。造成南疆保育土壤價值大于北疆及東疆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新疆遠離海洋以及其獨特的三山夾兩盆的地理環(huán)境使南北東疆降水差異顯著。其他喬木經濟林按杏樹算,故圖表中并未畫出。
圖2 新疆不同區(qū)域各樹種保育土壤單位面積固土價值Fig.2 Soil fixation value per unit area of all the tree specie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Xinjiang
圖3 新疆不同區(qū)域各樹種保育土壤單位面積保肥價值Fig.3 The fertilizer conservation value on per unit area of all the tree specie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Xinjiang
2.2.2 新疆經濟林保育土壤價值核算 對7種經濟林木的林分保育土壤價值量進行測定。全疆經濟林總保育土壤功能價值量[17]為 4.99×109元·a-1,其中固土功能價值量為 2.58×108元·a-1,占總保育土壤功能價值量5.2%,保肥功能價值量為4.73×109元·a-1,占總保育土壤功能價值量的94.8%。從不同林種來說,7種類型經濟林保育土壤功能價值量以棗最高為 1.94×109元·a-1,占總保育土壤功能價值量 38.8%,最低為蘋果是 1.32×108元·a-1,占總保育土壤功能價值量2.7%,各類型經濟林種保育土壤功能價值量依次排序為:棗>核桃>杏>梨>巴旦木>其他喬木>蘋果。從不同區(qū)域來說,南疆保育土壤功能價值量為 4.83×109元·a-1,占總保育土壤功能價值量 96.8%,北疆為 8.29×107元·a-1,占總保育土壤功能價值量1.7%,東疆為 7.30×107元·a-1,占總保育土壤功能價值量1.5%。
表4 新疆經濟林保育土壤總價值Table 4 Total value for soil conservation of non-timber product forests in Xinjiang (萬元·a-1)
林分保育土壤功能量為 1.62×107t·a-1,其中固土功能量為 1.54×107t·a-1,保肥功能量為 8.23×105t·a-1,固土功能量是保肥功能量的18.67倍。林分年保育土壤價值為 4.99×109元·a-1,其中固土功能價值量為 2.58×108元·a-1,保肥功能價值量為 4.73×109元·a-1,保肥功能價值量是固土功能價值量的18.32倍。說明新疆經濟林的保育土壤功能中的固土功能較強,保肥功能量雖低,但其價值量較大。
按區(qū)域和生長時期來說,南疆保育土壤功能量為 1.57×107t·a-1,占總保育土壤功能量97.2%,而北疆及東疆保育土壤功能量分別為2.53×105t·a-1和 1.98×105t·a-1。南疆保育土壤價值量為 4.83×109元·a-1,占總保育土壤價值量 96.9%,北疆及東疆保育土壤價值量分別為 8.29×107元·a-1和 7.30×107元·a-1。全疆經濟林產前期、初產期、盛產期及衰產期分別占總固土功能量的14.3%、45.3%、36.9%、3.4%,占總保肥功能量的 14.1%、45.6%、37.2%、3.1%。說明南疆保育土壤功能量占比最大;其次,初產期不論是在固土能力和保肥能力上均比其他產期要高,說明經濟林在初產期的代謝功能最強。
全疆單位面積固土功能為:巴旦木>核桃>棗>其他喬木>梨>蘋果>杏;保肥功能則為:棗>巴旦木>杏>其他喬木>核桃>梨>蘋果。其單位面積保育土壤價值量是梨>棗>杏>其他喬木>巴旦木>蘋果>核桃。且7種類型經濟林木單位面積的固土功能量高于保肥功能量,固土價值量低于保肥價值量。
南疆地區(qū)的實物量和價值量在全疆所占的比例最高,是由于新疆經濟林的種植受地理位置、土壤質地和氣候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其次,農業(yè)和農副產品加工是南疆的優(yōu)勢產業(yè),相當一個時期內仍然會是南疆的主導產業(yè),發(fā)展生態(tài)、綠色、有機農業(yè)及特色林果業(yè),促進一二三產業(yè)融合發(fā)展[18],對南疆經濟的發(fā)展有促進作用。南疆作為生活條件相對惡劣、經濟發(fā)展較為落后的地區(qū),經濟林面積最大,可加強各級政府科技扶農力度,提高果農個人管理能力,提高經濟林產量,增強經濟林的固土保肥功能,在保證南疆經濟效益的同時,確保經濟林的生態(tài)效益,對提高南疆生活及生態(tài)環(huán)境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不同類型林種來看,棗樹、梨樹及杏樹的種植范圍相對較廣,遍布南北東疆,說明這3種樹種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較強,其實物量和價值量不論是從總量和單位面積量上均較高;而巴旦木只在南疆種植,說明巴旦木更喜熱耐旱,適合在南疆生長。依據南北東疆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及氣候等條件種植適宜名優(yōu)果種,可以增加全疆經濟林產量及增強保育土壤功能,對改善當地的經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本研究從不同區(qū)域、不同經濟林林種入手,利用市場價值法定量分析了新疆經濟林保育土壤功能及其價值,對了解新疆經濟林林種分布格局,種植林種選擇以及較全面了解新疆經濟林固土及保肥功能,為評估新疆經濟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產力提供數據參考。生態(tài)服務功能價值評估的意義主要在于抓住幾個有計算依據的核心服務功能,不在于對每一項功能價值的精確估算,評價的目的是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19]。但由于人為因素以及監(jiān)測條件的限制,本文未能對全疆所有經濟林樹種進行監(jiān)測,在監(jiān)測及計量中也有一定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