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學鋒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研發(fā)總院,長春 130011)
主題詞:奧迪轎車 產(chǎn)品性能 差異化
汽車主要性能包括動力性、燃油經(jīng)濟性、制動性、操縱穩(wěn)定性、行駛平順性以通過性等[2],但在公開的產(chǎn)品文件中,汽車的整備質量、允許的最大質量、發(fā)動機的功率和扭矩、燃油消耗量、最高車速、0-100 km/h的加速時間等汽車性能會隨產(chǎn)品一起發(fā)布或介紹,但制動性、操縱穩(wěn)定性、行駛平順性以通過性方面的性能參數(shù)公開的很少,一方面非專業(yè)人員不一定都懂,另一方面用戶也不一定很關注,因此本文的產(chǎn)品性能僅局限于企業(yè)公開的產(chǎn)品動力性和燃油經(jīng)濟性方面,以同一個企業(yè)的不同產(chǎn)品進行縱向比較,理解不同平臺之間的差異及同平臺的不同產(chǎn)品的差異化設計[4,5],鑒于同一個公司的產(chǎn)品開發(fā)的系列化,以及它們的評價標準、測試條件、測試方法的同一性,使不同產(chǎn)品的性能結果具有可比性,本文以奧迪在中國市場上銷售的產(chǎn)品及產(chǎn)品性能為樣本[1],對比評價奧迪不同產(chǎn)品的差異。
汽車有整車整備質量、載質量和允許總質量,不同類別(用途)的車輛按不同的載荷進行設計,不同汽車公司設計規(guī)范也不同,從奧迪產(chǎn)品系列的質量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各種車型的允許總質量與整備質量的相關性??纯磰W迪的不同車型的質量及載荷定義,圖2-1是用奧迪的數(shù)據(jù)繪制的奧迪系列車型的整車最大允許質量與整備質量的關系圖[1],不同車型的統(tǒng)計追蹤,得出不同規(guī)律性的結果是:SUV的整車最大允許總質量的平均值為Gz=1.166m+207(其中m是整車整備質量,Gz是最大允許總質量);轎車(大型的三廂式和小型的兩廂式)整車最大允許總質量的平均值與整備質量的關系為Gz=1.07m+346;跑車TT/TTS Coupe是Gz=m+340;R8 Spyder、R8 Coupe和TT/TTS Roadster是Gz=1.1606m,轎跑車的Coupe和Cabriolet則是Gz=1.07m+275。
圖2-1 奧迪整車允許質量與整備質量
如果把最大載質量定義為最大允許總質量與整備質量之差,則將奧迪的系列轎車的最大載質量與整車整備質量用圖2-2表示,TT/TTS Coupe的最大載質量是340 kg;TT/TTS Roadster是 250 kg;R8 Spyder和R8 Coupe是270 kg;轎跑車的Coupe和Cabriolet的最大載質量有 390、395、405、425 和 435 kg,平均值是410 kg;轎車的最大載質量分別是420、435、450、455、465、475、490、505和525 kg,平均值是469 kg;SUV是450、465、495、510、515、550(650/7 座時)、585(685/7座時)、7座車在5座車之上加100 kg,5座的平均值是510 kg。
圖2-2 奧迪車的允許最大載質量
在汽車的動力性方面,發(fā)動機的功率和整車質量是動力性的根本影響因素。鑒于轎車一般為5座,文中以整車整備質量作為基本的重量(質量)參數(shù),以整車整備質量(m)和發(fā)動機功率(Pe)為橫縱坐標,定義k=Pe/(35em)為汽車的強勁度指數(shù)(m的單位用t,Pe的單位是kW),繪出不同的強勁度指數(shù)曲線,k=2.2、2.0、1.8、1.6、……0.6,把奧迪的整車整備質量及相應的功率值體現(xiàn)在圖3-1中[1],從圖可知,所有點都落在k=2.2~0.6之間。
圖3-1 動力強勁度
圖3-2標注了奧迪的跑車、高性能運動型、以及運動型轎車所在的動力強勁度的級別,跑車R8:R8 Coupe V10(K2.2~K2.0)、R8 Spyder V10(K2.0~K1.8)、R8 Coupe V8和R8 Spyder V8(K1.8~K1.6);高性能運動型轎車:RS7 Sportback、RS5 Coupe、TTS Coupe(K1.6~K1.4);RS5 Cabriolet、S6、S7 Sportback、S8、TTS Roaster、TT Coupe、S3 Limousine(K1.4~K1.2);S5 Coupe、S5 Sportback、S5 Cabriolet、TT Roaster、TT Coupe(4X4)(K1.2~K1.0);圖3-3標注了奧迪的轎跑車及SUV的車型:A5和A7(K1.0~K0.8);Q3、Q5和Q7(K0.8~K0.6);運動型的SUV SQ5(K1.0);圖3-4中標注了轎車(A1、A3、A4L、A6L、A8L)所在的位置,從圖中可能看到,為滿足不同的需求,A8L裝有不同的5種動力總成,外加混合動力,動力強勁度分布在(k=1.2~0.6)之間。
圖3-2 動力強勁度(跑車及運動型)
圖3-3 動力強勁度(SUV)
圖3-4 動力強勁度(轎車)
動力性與燃油經(jīng)濟性是矛盾的,也就是說,動力性好的,一般燃油經(jīng)濟性就差。將動力性(0~100km/h的加速時間作為橫坐標,把燃油經(jīng)濟性作為縱坐標,在圖3-5中引入Qc=35S-μ(Qc是NEDC工況的綜合油耗,S是0~100 km/h的加速時間),式中μ作為評價動力經(jīng)濟性的綜合指標,定義為動力經(jīng)濟性指數(shù),圖中給出了(μ=0.6、0.7、0.8、0.9、1.0和1.1)的等動力經(jīng)濟性線。μ越大越好,圖中的點是奧迪系列產(chǎn)品的相關數(shù)據(jù)(綜合油耗和加速時間)圖3-5中除A3 Sportback E(混動)之外,所在點都在(μ=0.6~1.1)之間。在圖3-6中標識出了奧迪跑車和SUV在動力經(jīng)濟性綜合圖的位置,奧迪R8 Coupe和R8 Spyder偏于動力性,0~100 km/h的加速時間為4s左右,但燃油經(jīng)濟性14 L/100km左右;動力經(jīng)濟性指數(shù)介于0.6~0.8之間,平均在0.7左右;而奧迪的SUV基本在0.7~0.8之間,平均值在0.75左右。奧迪跑車TT和TTS,主要集中在μ=
0.9 ~1.1之間,是動力性和經(jīng)濟性兼顧的車型。
圖3-5 動力經(jīng)濟性
圖3-6動 力經(jīng)濟性(跑車和SUV)
奧迪轎跑車和運動型如圖3-7,動力經(jīng)濟性指數(shù)分布在μ=0.8~1.0之間,主要集中μ=0.9附近。但相比之下RS5、RS7、S6、S7和S8更偏于動力性,集中在線的左上部位;奧迪的轎車情況見圖3-8,主要分布于μ=0.7~0.9之間,集中靠近μ=0.8附近的較多。
圖3-7 動力經(jīng)濟性(轎跑車和運動型)
圖3-8 動力經(jīng)濟性(轎車)
在中國和歐洲,汽車的燃油消耗限值是基于整車整備質量和NEDC的標準試驗工況制定的,整備質量越大,燃油消耗限值也越大。圖3-9是奧迪產(chǎn)品的不同整備質量下的綜合油耗,在區(qū)域外,奧迪R8和RS5因強化動力性而油耗偏高,而A8L hybrid和A3 Sport?back E則因為用了混合動力,油耗很低。
圖3-9 基于整備質量的燃油經(jīng)濟性
以整車整備質量為橫坐標展開的加速時間見圖3-10,總體的趨勢是質量越大,汽車的加速時間越長,最高車速為250 km/h以下一般轎車(包括SUV)主要集中在圖中陰影的范圍內(nèi),只有特殊需求的高性能運動型或跑車,強調(diào)動力性能,相比之下0~100 km/h的加速時間短,在圖中陰影的范圍之下。
圖3-10 基于整備質量的動力性
圖3-11的縱坐標是最高車速,最高車速也是汽車的動力性指標之一,R8的最高車速300 km/h左右、其它都在250 km/h及以下。出于行駛安全的考慮,除特殊的車輛之外,車速設計限制不超過250 km/h,從高速公路的限速,到駕駛員的技能,再到車輛及輪胎的性能,都不允許車輛的速度過高。圖3-11(a)是奧迪跑車(R8和TT/TTS),車速在250 km/h及以上,圖3-11(b)是運動型轎車或高性能運動轎車,車速基本是250 km/h;圖3-11(c)是轎車,個別高動力的達到250 km/h,但多數(shù)在250 km/h以下。
圖3-11 基于整備質量的動力性
如果以加速時間為橫坐標,以最高車速為縱坐標,圖3-12,單從動力性上說,左上是高動力性能的車型,特點是最高車速大、加速時間短,但消耗動能也大,油耗(或電耗)也高;右下動力性有所遜色,加速時間長、最大車速小,但動能消耗也小,有利于節(jié)能減排;在奧迪車系中,動力性能最好的車型當屬R8,
表1 0~100 km/h的加速時間
圖3-12 最高車速及加速時間圖
其它車型采用了250 km/h的限速措施,最高車速為250 km/h的車型,以0~100km/h的加速時間排序見表1,共有19個車型可達到250 km/h的最高設計限速值。由于SUV車型質量大,迎風面積和風阻系數(shù)也都較大,克服風阻能耗多,因此與同樣質量的轎車相比,動力性會差些,奧迪Q3、Q5、Q7在圖中的底部,其它車型都在SUV車型之上,SUV點的連線也成了性能的墊底線。
按文獻[3],汽車比功率描述為單位汽車總質量具有的發(fā)動機功率,比功率的單位如果用kW/t,汽車的比功率為:
此處,mz是總質量,為整車整備質量m與EPA的試驗質量(即2×68 kg=136 kg)之和,汽車比功率與最高車速(比功率曲線)見圖3-13,此圖與文獻[3]轎車的比功率曲線表達相同的含義;奧迪車型的Wm做到了(3~4)×10-4(m2/kg),說明在控制風阻方面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圖3-13 汽車比功率及最高車速圖
汽車開發(fā)要解決結構、性能、成本和美學等問題[2],文中的有些概念是利用經(jīng)驗數(shù)據(jù)及相關理論,推演評價方法,有些是本人首次提出,比如利用質量與動力功率引出動力強勁度指數(shù),反映了人們常說的“推背”感;將動力性和燃油經(jīng)濟性合成一個評價指標,強調(diào)動力性與燃油經(jīng)濟性兼顧,用動力經(jīng)濟性指數(shù)來表達能源動力利用技術水平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