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園園
摘 要:中學思想政治課對中學生系統(tǒng)地進行公民道德教育和人生修養(yǎng)教育,它服務于我國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政治需要,對幫助中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與愛國主義情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當前我國中學思想政治課取得了顯著成績的同時仍存在諸多問題,須展開具體的調查研究并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改善。
關鍵詞: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8)20/23-0012-03
近年來,平涼市教育局精心選拔中學政治課骨干教師參加了全國中等學校思想政治課教師研修班和專家交流會,舉辦了全市中學思想政治課“精彩一課”評選,實施了“中學思想政治課程教育優(yōu)秀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計劃”。經過這一系列舉措,平涼市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質量得到了有效提升,主要表現在:市屬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方法有所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質量不斷提升,整體教學效果更為良好。但是教研活動中遇到的問題也引起教師反思: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質量的提升是一項浩大的工程,非一朝一夕之功。筆者通過調查發(fā)現,當下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狀況雖然整體保持進步態(tài)勢,但其存在問題也不少。下面,圍繞此次調查所反映出來的問題,作一些具體分析。
一、當前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對中學思想政治課認識有所偏差
第一,學生對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差別顯著。筆者對受訪的200名中學各年級學生對這門課感興趣程度的調查數據如下:“很感興趣”的占52%,“較感興趣”的占32.5%,“一般感興趣”的占15%,“不感興趣”的占0.5%??偟膩碚f,大部分中學生還是對這門課感興趣的。但也應該看到,由于網絡、虛擬世界的吸引,仍有少數學生對這門課不感興趣,甚至可能存在厭學傾向。(如圖3.1所示)
(二)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師德水平有待提高
表3.2所示為關于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的師德狀況的總體評價,對相關數據簡要分析可看出,61%的受訪學生對本校思想政治課教師的師德狀況是“非常滿意”的,25%的受訪中學生對本校思想政治課教師的師德狀況是“比較滿意”的,12%的受訪學生“說不清楚”,2%的受訪學生對本校思想政治課教師的師德狀況是“不太滿意”的。這說明,雖然大部分中學生對本校的思想政治課教師的師德狀況的評價仍是正面的,也不可忽略有部分思想政治課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有繼續(xù)改良的余地。(見表3.2)
(三)性別因素對政治課興趣的影響
此次調查顯示,不同性別的學生對思想政治課感興趣存在明顯的差異——從男生方面看,有37.5%的受訪學生對此課程“很感興趣”,有30%的受訪學生對本課程“較感興趣”,有15%的受訪學生“一般”,有2.5%的學生“不感興趣”;相對而言,女生有15%的受訪學生對此課程“很感興趣”,有12.5%的受訪學生“較感興趣”,有40%的受訪學生認為“一般”,有30%的受訪學生對本課程“不感興趣”。由此可見,男生對此門課程感興趣的程度明顯高于女生。(見表3.3)
二、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存在問題的成因分析
(一)社會環(huán)境負面的影響
當前國際環(huán)境復雜多變,我國處于經濟接軌、社會轉型的特殊期,各種社會矛盾逐漸顯露的同時,還伴隨著網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與普及,這些復雜多變的外在因素給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zhàn)。
1.復雜多變的國際環(huán)境帶來的消極影響
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文化多元化的快速發(fā)展,致使多元社會思潮在全球廣泛傳播,相互交流顯得尤為頻繁,這使人們的思想也逐步走向多元化。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fā)達國家鼓吹資本主義的社會價值觀,并通過媒體滲透等隱匿形式影響發(fā)展中國家的思想。這不可避免地影響著我國中學政治課教師的價值判斷,也直接影響著中學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的效果。
2.社會轉型時期國內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
社會不良風氣影響著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教學的整體水平的提高。我國目前正處于新道德與舊道德交替的過程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新的道德體系尚未確立,而社會不良風氣,比如奢靡之風、攀比心理等隨處可見。正是這些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致使部分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的職業(yè)道德與傳統(tǒng)水平相比出現嚴重滑坡,不道德行為層出不窮,甚至出現“貪污腐敗、權錢交易”等違法犯罪的行為。這些不良風氣阻礙了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的教學水平的提高,造成教學質量下降,給教學的整體帶來極大的危害。
(二)網絡技術的影響
網絡作為傳播信息的載體,正日益成為青少年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對人們的思想觀念產生影響。 比如,教育者歷來秉持“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傳統(tǒng)教育理念,擁有較高的思想境界和專業(yè)技能。在網絡還未出現以及還未普及之前,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是校園和課堂,教師具有傳播知識的職能,其重要性當然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隨著網絡技術迅速普及,滲透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廣泛,獲取資源更加豐富,中學生對網絡所傳播的各種觀點的理解更加多維,一改傳統(tǒng)教育中中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灌輸的教育模式,現在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價值判斷去尋找對自身成長有用的信息。這致使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者的信息優(yōu)勢基本喪失,亟須開拓創(chuàng)新教學資源。
(三)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自身方面
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與學生接觸較多,其綜合素質的高低也影響著思想政治課教學質量和水平。換言之,部分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限制了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1.部分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不高
在我國現代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的專業(yè)化教學水平都比較高,但還是有一些教師的素質不夠。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學識修養(yǎng)不高。在我國中學里,思想政治課教師壓力不大,有一部分教師雖然教課能力很強,但是在理論知識層面還存在自身知識跟不上時代更新、思考問題太局限的問題。這些教師覺得思想政治課屬于副科,自己之前所學知識和教學經驗完全可以教好這門課程,無需再花費更多精力和時間用于學習最新知識和理論,這樣無疑使自己的知識無法得到更新,跟不上時代發(fā)展,進而會影響思想政治課的教學。
其二,個別教師職業(yè)觀出現問題。如今,有一些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覺得自己從事該工作只是為了賺錢,而不是發(fā)自內心喜歡該專業(yè)和工作,并創(chuàng)造社會效益。這樣就導致這些教師無法認真代課和教書育人,更加影響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今后加強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若干對策與建議
(一)加強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師德建設
師德,即教師的職業(yè)道德。它是指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準繩和行為指南。師德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的基本方面,尤其對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來說,更應如此。因為,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傳播者,還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人員,其職業(yè)道德的高低,對學生影響極大。
提高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師德的關鍵,主要靠兩個:自律與他律。只有發(fā)揮好二者的功能,才能確保中學思政課教師師德修養(yǎng)的提高。加強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的師德修養(yǎng),就是要把教師外在的道德規(guī)范與教師內在的道德品質相結合,才能激發(fā)教師的事業(yè)心。因此,加強中學政治課教師的師德建設,其一,應優(yōu)化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師德建設的運行機制;其二,應鼓勵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加強自主學習,提升道德修養(yǎng)。
(二)加強教師的自我學習
自我教育是強化中學思想政治教師對我國教育法律法規(guī)以及不斷提高師德規(guī)范標準的主要形式。因此,只有通過不斷加強當前我國中學思想政治教師的自我學習,才能為他們師德修養(yǎng)水平的提高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
(三)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中學生思想政治課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下功夫而已,而且要追本溯源,找到思想政治課最本質的問題?,F在的思想政治課強調學生不光要學習思想政治課理論,還要加強其與社會實踐活動的結合,強調學生要學會自主學習,并將其運用到實踐中去,在實踐中鍛煉自己。不難看出,思想政治課一定要密切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理論聯系實際,將思想政治素養(yǎng)滲透于各個學科中,提倡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得到鍛煉,從實踐中得到啟發(fā)。
參考文獻:
[1]烏申斯基.康.德.烏申斯基全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05,207.
[2]樊雪芳.新中國成立后中學思想政治課改革探索[D].廣州大學2006年碩士論文.
[3]朱小蔓.當前中國中學道德教育課程標準及其創(chuàng)新方式[J].全球教育展望,2004,(4).
[5]劉亮亮.關于初中思想政治課學生參與問題及其相關因素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