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華 易媛
摘 要:韓愈先生的《進學解》是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其中“恒兀兀以窮年”一句中“兀兀”一詞在蘇教版高中語文課本中被解釋為“勞累的樣子,”筆者認為不妥,應解釋為“勤奮刻苦的樣子”。
關(guān)鍵詞:兀兀;進學解;新釋;勤勉
作者簡介:易媛(1994-),女,南京林業(yè)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漢語言文字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辭典學、詞匯學。
[中圖分類號]:H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6-0-01
蘇教版高中語文課本(唐宋八大家散文選讀)收錄了唐韓愈《進學解》一文,該文假托向?qū)W生訓話,誡勉他們在學業(yè)、德行方面取得進步與提高,學生提出疑問,他再進行解釋,故名“進學解”,借以抒發(fā)自己懷才不遇、仕途蹭蹬的牢騷,是一篇著名的解嘲文章。課本注釋將“兀?!苯忉尀椤皠诶鄣臉幼印保毤毱纷x,我們發(fā)現(xiàn)這種解釋有失偏頗,值得商榷。
“兀?!睆臉?gòu)詞上看是一個疊音詞。所謂的“疊音詞”是指重復同一個音節(jié)所構(gòu)造的詞。文學作品中使用疊音詞的作用有二。一為狀物,如“桃之夭夭,灼灼其華。[1]”“夭夭”描繪的是桃花開放的美盛貌,“灼灼”描繪出了花開鮮艷的樣子?!扒壅鄣暮商辽厦妫瑥浲氖翘锾锏娜~子,葉子的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2]”“田田”形容荷葉相連的樣子,“亭亭”形容了女生美好的樣子。二為擬聲,如:“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3]”“霍霍”是模擬磨刀迅速時發(fā)出的聲音?!拔异o聽著窗外似乎瑟瑟作響的雪花聲,一面想,反而漸漸地舒暢起來。[4]”“瑟瑟”模擬了雪花飄下的聲音。以上四例中疊音詞的使用大大增加了語言的形象性,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重疊音節(jié)能增強我們對語言的感受,使聽覺得到一種回環(huán)往復的語音美感。課本中的“兀?!笔菍η熬洹胺俑嘤鸵岳^晷”的狀態(tài)進行描繪,將其解釋為“勞累的樣子”似乎認為“焚膏油以繼晷”這樣的行為不是自愿而是被迫而成的,與標題“進學”似有不合。
結(jié)合上下文來看,“恒兀兀以窮年”在文中的前后文是“先生口不絕吟于六藝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編;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貪多務得,細大不捐;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先生之業(yè),可謂勤也?!庇纱丝梢钥闯觥胺俑嘤鸵岳^晷,恒兀兀以窮年”兩句是為了解釋“勤”字。如果按照課本注釋“夜以繼日地學習、研究,就這樣勞累地度過一年”,似乎與“勤”沒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實為不妥,而將其解釋為“夜以繼日地學習、研究,就這樣勤奮刻苦地度過一年”就與“先生之業(yè),可謂勤也”較為貼切了。另外文章中多次出現(xiàn)“勤”,如“業(yè)精于勤荒于嬉” “今先生學雖勤而不繇其統(tǒng)”,因此“恒兀兀以窮年”的“兀?!苯忉尀椤扒诿忝?,勤奮刻苦的樣子”更為準確。
從邏輯上來看,《進學解》是勸人進學的,既為“進學”那便是主動向?qū)W的,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之者”是最好的學習狀態(tài),既然如此,又何來“勞累”之言?《漢語大詞典》對“兀?!币辉~在 “勤勉貌”義項下所舉例子就有“恒兀兀以窮年”,無“勞累的樣子”的義項。進言之,《漢語大詞典》對“勤勉”及“勞累”的釋義上并無重合之處,“勤勉”是指努力不懈,如:“姦邪不作,盜賊不起,化善者勤勉矣。[5]”“好象原是勤勉守時的她,開始常常請假了。[6]”而“勞累”有兩個義項。一是指由于勞動過度而疲倦,如:“蕭隊長因為一個半月的勞累,臉又瘦又黃,胡須也長了。[7]”二是用作煩勞別人的敬辭,如:“千萬請他老人家勞累一趟,不要推辭。[8]”由此看來,課本將“恒兀兀以窮年”的“兀兀”解釋為“勞累的樣子”似無根據(jù)。
從歷代用例上來看,歷代文獻中不乏“兀?!贬尀椤扒诿忝病钡睦?。《太平廣記》卷六八:“閱經(jīng)而月墜幽窗,兀兀孜孜,俾夜作晝?!薄洞呵锪袊緜鳌さ谑呋?尹吉普大征儼狁 姜皇后脫簪諫王》:“臣聞圣主惟仁,必干干終日;明王布德,乃兀兀窮年?!薄洞稻W(wǎng)錄·序》:“嘗見其兀兀箸書,每草一條,必反復考榷?!薄兑颐允鲆话偎氖崱罚骸把薪?jīng)仍兀兀,舉業(yè)復孜孜?!薄蛾惖谀曜V》:“兀兀窮歲時,欣欣忘寢食?!薄侗惫鶊@詩鈔》:“窮年兀兀無長策,不為功名亦讀書?!?《海外繽紛錄·第十七回 探惡藪清晨奮拳擊 激公憤黑夜聞槍聲》:“虧她有能耐,孜孜兀兀四年,居然在大學里畢了業(yè)?!比私贪嬲Z文教材七年級下冊收錄的臧克家《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他從唐詩下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以上所舉的例子都應該解釋為“勤勉貌”,而且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另外一個規(guī)律——當“兀?!迸c“年”“歲”等表示時間的詞語連用的時候都應該解釋為“勤勉貌,勤奮刻苦的樣子”。
綜上所述,課本將“恒兀兀以窮年”中“兀?!币辉~解釋為“勞累的樣子”實為不妥,當正之。將其解釋為“勤勉貌,勤奮刻苦的樣子”,既符合了“勤”字,又貼近了原文之情境,更合情合理。
注釋;
[1]出自《詩經(jīng)·周南·桃夭》.
[2]出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3]出自北朝民歌樂府詩《木蘭辭》.
[4]出自魯迅《祝福》.
[5]出自《荀子·富國》.
[6]出自王西彥的《人的世界·第二家鄰居》.
[7]出自周立波的《暴風驟雨》.
[8]出自杜鵬程的《保衛(wèi)延安》.
參考文獻:
[1]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2]米小群.談AA式疊音詞的修辭功能[J].六盤水:六盤水師專學報,2000,(2).
[3]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 唐宋八大家散文選讀[M].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
[4]張東年.韓愈《進學解》賞析[J].南京:文學研究,2012(06).
[5]周阿根.“橫柯上蔽,在晝猶昏”新解[J]. 保定:保定師范專業(yè)學院學報,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