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孝 英
(長春工業(yè)大學 基礎科學學院, 長春 130012)
目前, 利用完美匹配層(PML)方法求解散射問題的研究已有許多結果[1-3]. 文獻[1-2]給出了求解散射問題各向異性的PML方法. 由于散射問題優(yōu)化PML方法的計算不依賴PML層的厚度, 文獻[4-7]給出了求解散射問題的一種優(yōu)化PML方法. 本文受文獻[1]中各向異性PML方法的啟發(fā), 考慮求解時諧散射問題的一種各向異性優(yōu)化PML方法.
考慮如下散射問題:
其中:r=|x|; f∈(H1(Ω))′的支集在B(R0)={x∈2: |x|≤R0}內, (H1(Ω))′是H1(Ω)的對偶空間; ΓD為有界域D?2的邊界; g∈H1/2(ΓD). 假設波數(shù)k≥0為常數(shù). 令D包含在矩形區(qū)域
令a: H1(Ω1)×H1(Ω1)→為下列半線性形式:
(7)
則散射問題(1)-(3)等價于: 對給定的f∈(H1(Ω1))′, g∈H1/2(ΓD), 求u∈H1(Ω1), 使得在邊界ΓD上u=g, 且
(8)
(9)
(10)
其中:sgn(·)為符號函數(shù); 對任意的t∈, (t)+∶=max{0,t}.x與B1之間的最短距離定義為
定義如下PML介質特征:
α(t)=η(t)+iσ(t),η(t)=1+ζσ(t),
其中: σ為介質參量, σ(0)=0; ζ≥0為常數(shù). 類似文獻[1], 假設當t≥0時, ζ≥1. 當t≥r0>0時, σ(t)=σ0, 其中σ0≥0為常數(shù), r0 (11) x=P(x)+r(x)n(x). (12) (13) 其中 (14) 其中m≥2為常數(shù). 證明: 外問題(4)-(6)的解ξ滿足 (15) 其中: λ=Tχ∈H-1/2(Γ1)為ξ在Γ1上的Neumann跡; ΨSL,ΨDL分別為單雙層位勢: 這里G(x,y)為Helmholtz方程的基本解: 定義復距離 令 因此對任意的χ∈H1/2(Γ1), PML擴展E(χ)(x)定義為 (16) ·(A(x)在Ω2內, (17) (18) 其中A=J(x)DF-1(x)DF-T(x),J=det(DF(x)),DF為Jacobi矩陣. 引理1[8]令z1=a1+ib1, z2=a2+ib2, a1,b1,a2,b2∈, 使得則 (19) 其中 (20) 證明: 由式(10),(13)可得 又由定理1可得式(19). 證畢. 引理3存在與k,ε0無關的常數(shù)C>0, 使得 其中γ定義如式(20). 由引理3, 可得: 引理4對任意的f∈H1/2(Γ1), 令E(f)為式(16)定義的PML擴展. 則存在與k,ε0無關的常數(shù)C>0, 使得 其中: γ定義如式(20); L=max{L1,L2}. ·(Aζ)+k2Jζ=0, 在ΩPML內, (25) (26) (27) (28) 由引理4, 可得: 引理5對任意的f∈H1/2(Γ1), 有 其中: C>0為與k,ε0無關的常數(shù); L=max{L1,L2}; γ定義如式(20). (29) 其中: m≥2; L=max{L1,L2}; C>0是與k,ε0無關的常數(shù); γ定義如式(20). 證明: 由式(8),(27), 利用分部積分可得 再由inf-sup條件(9)和引理5即得式(29). 由式(29)可得 由定理2可見, 本文構造的各向異性優(yōu)化PML方法, 只要ε0充分小, 優(yōu)化的PML解指數(shù)就收斂于原問題的解, 且PML解不依賴PML層的厚度. 圖1 區(qū)域Ω1中精確解的實部Fig.1 Real part of exact solution in region Ω1 圖2 當PML層厚度d1=d2=1時, 在邊界Γ1上PML解和精確解誤差的實部 Fig.2 Real part of error between PML solution and exact solution as thickness of PML layer d1=d2=1 on boundary Γ1 圖3 當PML層厚度d1=d2=1.25時, 在邊界Γ1上PML解和精確解相對誤差的實部 Fig.3 Real part of relative error between PML solution and exact solution as thickness of PML layer d1=d2=1.25 on boundary Γ1 當PML參數(shù)ε0分別取0.01和0.001時, 在邊界Γ1上的相對誤差分別為1.7×10-2,2.4×10-3. 因此當PML參數(shù)ε0足夠小時, 本文構造的各向異性的優(yōu)化PML方法是解時諧散射問題的一種有效數(shù)值計算方法.3 優(yōu)化PML方法的收斂性
4 數(shù)值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