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龍華
看董卿主持的《朗讀者》節(jié)目,其中一位朗讀者江疏影的經歷使我心生敬佩。
自小學習藝術體操的江疏影,因為化妝師的一句話,決定偏離原本的人生軌道,臨陣磨槍勤學苦練一個月,以當年專業(yè)第一的成績考進了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當時的江疏影十八歲。
從上戲畢業(yè)后,江疏影的同學,比如陳赫、鄭愷、李金銘、海陸等,都直接投身到娛樂圈,去發(fā)展星途了。但江疏影卻毅然選擇將人生歸零,義無反顧地去開啟英國留學之旅,走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繼續(xù)深造自己。她身邊朋友的反對聲音特別多:“戲劇學院畢業(yè),你應該拍戲,為什么去英國留學?你英語行嗎?”倔強的江疏影對朋友說:“我想走屬于我江疏影自己的路,我有一個留學的夢想,我就應趁著年輕去折騰一把,無論成功與否,我不會后悔的,因為這是我的選擇?!?/p>
等到了英國之后,語言障礙令江疏影感到異常的沮喪和迷茫。于是她開始了瘋狂的英語學習之路,每天早上早早就起床練習聽力,從一個個的單詞開始。學不進去的時候,她一邊撕書一邊哭,哭完了又把撕了的書一片片拼好,再去聽,繼續(xù)學。為了練習口語,江疏影真的舍得對自己下狠手,從不做家務的她,竟然跑去餐廳做服務員。把自己扔在一個充滿英語的環(huán)境中,逼迫著自己提高口語水平。
由于讀的是傳媒經濟學,英語、數學和經濟對于江疏影來說都是從零開始。當時她就有一個信念,無論多么艱難,一定要拿著文憑、拿著碩士學位回國。有一本經濟學科的書,足足一千多頁,密密麻麻全部都是英文。不服輸的江疏影咬咬牙,一個字一個字查電子詞典,把一個一個中文寫上去,然后再翻譯成句。憑借著在逆境里的那股叛逆勁,江疏影幸運地挺了過來,她成功了。
學業(yè)有成的江疏影回國后,決定再投身娛樂圈。當時有位資深的老師惋惜地對江疏影說:“疏影,你知道嗎?你錯過了作為演員的最好年齡,你現在拍戲,晚了?!辈环數慕栌罢嬲\地對那位老師致謝:“我想我不會后悔這段經歷的,我想走屬于我江疏影自己的路,一條不同于別人的道路。”一切再次從零開始,2012年,重返演藝圈的江疏影幸運地被趙薇選中出演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電影上映后,票房突破七億,她因在片中飾演癡情女孩阮莞一角而為觀眾熟知,并憑此片獲得第八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新演員獎等多個獎項。后來,她又在《大宅男》《長大》《好先生》《戀愛先生》等影片中,展現了自己作為演員的可塑性。
2018年年初,江疏影作為“靈動青春大使”以及中國青年代表,陪同英國首相特蕾莎進行她的訪華之旅。倆人全程用英文直接溝通交流,完全沒有語言障礙。江疏影表現得落落大方,還充當翻譯的角色,讓人委實刮目相看。
后來在做客一檔訪談節(jié)目時,主持人問江疏影:“疏影,你如何看待你的留學經歷呢?對當時的選擇,后悔過嗎?”江疏影沉思片刻,微笑著說道:“我一點兒都不后悔,我們每個人都應為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信念,好好地拼搏一把。我們的理想、信念就像是一粒過了冬的種子,寒冷的冬季沒有奪去它的生命,就注定了它破土而出時,會更加茁壯。我覺得留學那段經歷,造就了現在的我,造就了我是有價值的,造就了我跟其他人不一樣的人生。”
【人物解讀】
每一個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有些彎路看似是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其實卻是人生路上的助推器。做一枚凍不死的種子,破土而出后的人生定會大放異彩。
【適用話題】
先苦后甜;厚積薄發(fā);永不言棄……
作文評點報·初中版2018年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