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正姬
自信心是一種反應(yīng)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項活動的信任程度的心里特性,是一種積極、有效地表達自我價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識特征和心里狀態(tài),也稱為信心。
自信對我們的生活非常的重要。我們的事業(yè)、我們的工作,不管是哪一個領(lǐng)域都是無比重要的,自信給人以力量,給人以快樂。
我們生活的每一天,我們前進的每一步,正是有了自信,你和我的心中,才升騰起無盡的希望。
偉大發(fā)明家愛迪生曾說:”自信力才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惫磐駚恚彩怯谐删偷娜?,無一不是以充分的自信心為先導。
[西班牙]費爾南多.阿爾貝卡說,不難看出,是遇到合適的人,適當?shù)募?,積極的動機,滿滿的自信和關(guān)愛共同造就了后來的愛因斯坦。愛因斯坦的“翻身仗”,他的所有諾貝爾獎成就,均建立于一項又一項正能量的接力:愛、自我激勵、自信、有力的動機,一個不多,一個不少。
由此可知,自信心對一個人的成才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小學階段是一個人自信心形成的重要階段,因此,從小培養(yǎng)少年兒童的自信心,依據(jù)學生心理特點和個體發(fā)展的規(guī)律來進行教學和課堂管理,使學生在校期間重樹信心,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是每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自信心在小學生心理發(fā)展中具有重要意義。由于當前入校學生啟蒙過程多為被動型,從而造成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缺乏自信。
一、小學生缺乏自信心的原因
1、身體、生理方面的原因
由于五官、容貌、身材以及體質(zhì)等方面有明顯缺陷或者對自己本來正常的身體因某種原因而心生不滿,引起自慚形穢的心理,在這種心理基礎(chǔ)上,如果再遇到別人的譏笑、嘲弄和冷遇,則更覺得無地自容。
2、智力、能力方面
若在智力、技能、語言等方面,常常覺得低于常人;在集體活動及學習中常常處于落后地位,雖經(jīng)努力仍無法趕上,于是便自怨自艾,甚至自暴自棄。
3、家庭方面
社會地位低下,經(jīng)濟境況困窘或殘缺、畸形的家庭,使孩子產(chǎn)生“低人一頭”的心理。
4、長期積累的挫敗體驗,多次的失敗和挫折,會挫傷情感脆弱,意志力薄弱,促成自卑。
5、教育方面
導致孩子形成自我否定的關(guān)鍵原因則在教育方面,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批評、指責、抱怨、諷刺等常規(guī)現(xiàn)象,都是挫傷自尊、促成自卑的主要因素。身體、生理以及家庭等方面的缺陷,以及失敗和挫折的體驗,能否成為形成自卑的原因,關(guān)鍵取決于教育的導向作用。
二、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的方法
1、家長和教師要多從積極的方面去鼓勵和引導孩子。
在教學中,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一類學生,上課不愛舉手,沉默,碰到學習上的困難,不積極想解決辦法,做事情畏畏縮縮,這些學生面臨的問題就是缺乏自信心。小學生有一定的判斷力,教師有意無意的行為,語言暗示是他們形成自我評價的主要來源。特別是對自己缺乏自信的學生,老師的每一聲贊許猶如一束陽光,溫暖學生的心田。當孩子處于自我蒙昧狀態(tài)時,如果我們能適時地給予鼓勵,告訴他我們認為他很棒,孩子會越來越自信,實際上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很聰明,他們需要通過實踐不斷地進行探索和自我驗證,在這過程中建立積極的自我形象。當學生自己探索完成了某件事或力所能及的任務(wù),老師所給予的肯定和鼓勵,能產(chǎn)生積極的心理效應(yīng),學生從你的肯定中體驗到了自己具有判斷力的自信。當學生無論取得多么小的進步和成功時,教師都應(yīng)以此為契機,通過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在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練就頑強的毅力,樹立自信心,關(guān)鍵在于要幫助學生戰(zhàn)勝自己。最膽小怯懦的學生,偶爾也會有大膽的舉動,也會做得很好,老師要善于捕捉這些稍縱即逝的閃光點,給予及時的必要的表揚和鼓勵,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培養(yǎng)自信心。
2、慎思獎勵
在表揚學生的時候,要實事求是,不能虛妄自大。如,“你真是太聰明了”,“你唱得太棒了”人們一直在告訴這個年輕人,你是最棒的,最聰明的,你比同伴都厲害,你不需要認真學習或努力工作,因為你天賦異稟,這樣的天賦能讓你做成任何想做的事情。我們多年來一直這樣告訴孩子,但事實并非如此,沒有人能夠不努力,不付出就能獲得成功。
孩子們需要的是反饋,并不需要言過其實,夸張的溢美之詞,只需要誠實,具體有益的見解、反饋,不是貼標簽,不是表揚,也不是責備,它是給予學習者有用的信息,幫助他們有所提高。
即使只有微笑和拍背,沒有言語,孩子也會產(chǎn)生這種想法,表現(xiàn)好的重點是要取悅老師。他更希望老師忽視孩子,讓孩子經(jīng)歷表現(xiàn)良好行為后的自然后果,而不需要得到老師積極關(guān)注后的獎勵??贫髡J為,用言語、微笑、拍背等來獎勵學生后的積極行為時,老師就剝奪了學生做出正確選擇后的內(nèi)在獎勵,而最終讓學生依賴于教師的外在獎勵。
教師要非常努力地修正自己的評論,使之更以學生為中心,干得不錯的替代說法:
⑴你肯定對自己所做出的選擇感到非常驕傲。
⑵這么努力完成了這項任務(wù),而且還干得不錯,感覺如何?
⑶你在幫助朋友方面邁出了額外的一大步。
⑷哇,你這房間打掃得就像專門管家在這兒似的。
強化努力能幫助教導學生學到最有價值的一課——你越努力,越成功,此外,對達成具體目標的行為給予認可,可以提高學生的表現(xiàn),更可以刺激小學生的內(nèi)在動機,從而增強自信心。
3、多給學生培養(yǎng)自信心的機會
實驗研究表明,學生自信心是隨著體驗成功次數(shù)的增加而逐步增強的。凡是學生力所能及的事都應(yīng)讓他們?nèi)プ觥H缭谄綍r測驗中,對學生從不打不及格分數(shù),而讓他們重新做失分的題目,讓他們在探索中得到好的成績,并從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潛能。通過這種不斷的創(chuàng)造虛擬成功的鍛煉,讓自卑的學生享受成功的快樂,獲取足夠的自信心。如果學生在創(chuàng)設(shè)的環(huán)境中沒有把事情做好,老師就加以指責甚至諷刺挖苦,這不僅會使學生失去信心而且會造成對立。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缺失勇氣,找不到良策時,老師既要幫他們樹立信心,又要幫他們找到解決困難的方法和途徑,為他們創(chuàng)造機會逾越學習障礙,完成學習任務(wù),增加他們在課堂上自信心。
4、動員、鼓勵,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
在這些活動中表現(xiàn)自我,張揚個性,通過這些活動,樹立“我能行的”自信。在老師的指導下,切磋琢磨,提高技藝。通過一次次實踐成功的體驗,不斷增強自信心。
利用各種形式的少先隊隊會、主題班會、課外活動,創(chuàng)設(shè)讓學生情感產(chǎn)生共鳴的情境,學生們在各種活動中耳濡目染,身臨其境,把握了自己生活的航向,調(diào)整不良心理,這對形成自信心起到很好的作用。
還可以開展小組活動,讓學生分成小組,在日常學習中,相互鼓勵、幫助、共同進步,并在其中學會關(guān)心他人、幫助他人、學習交往、合作和自我教育。
5、家長輔助學生增強自信心。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學校教育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好的家教能幫助學生增強自信,順利成長,一些家長非常重視培養(yǎng)子女的特長,利用放學后,休假日,暑假時間,讓孩子參加特長培訓班,如舞蹈、書法、鋼琴輔導班,經(jīng)過家長們的有意訓練,孩子能全面發(fā)展,性格也活潑開朗,對自己有信心,每次參加表演比賽,都能取得好的成績,有利于幫助自己成長。
6、讓學生適度要求自己
小學生發(fā)展有一個漸進曲折的過程,學生之間的發(fā)展速度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在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自身的發(fā)展確定適度的要求,要充分考慮自身的特點和能力,不要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切忌用高標準要求自己,標準過高達不到,則容易產(chǎn)生挫敗感,喪失自信心。
例如,在對待大掃除這一問題時,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勞動任務(wù);中高年級勞動能力較強,能確保勞動質(zhì)量,提高勞動強度。由于勞動要求是根據(jù)年級的不同逐漸提高的,因此,符合學生的生理特點,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最大的潛力,并能讓他們在勞動中體驗到自身的價值,增強自信心。
欲速則不達,在樹立孩子自信心方面,會有一部分家長缺乏耐心,容易產(chǎn)生急躁情緒或者輕言放棄。這樣即使學校教育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其教育效果也會顯得蒼白無力。此外樹立孩子自信心是一個長期過程,我們在注意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的同時,往往容易忽視家長、教師對這件事情的自信心。實際上教師在內(nèi)心需要家長的客觀評價和正面鼓勵;家長也需要從老師的反饋信息中看到孩子進步的希望。因此,家長教師互相溝通時,更多地需要交流孩子所取得的進步,讓家校雙方都有成就感,而不能只看到在樹立孩子自信心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