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培
【摘 要】 水彩畫作為一個獨立的畫種成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北歐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丟勒;他創(chuàng)造了很多繪畫作品,但他習慣將它們作為油畫創(chuàng)作的素材。真正使水彩畫作為一個畫種獨立的發(fā)展起來的應該是荷蘭,是荷蘭畫家首先把水彩畫作為獨立的藝術創(chuàng)作。把水彩發(fā)揮到有世界影響的是十六到十九世紀的英國,是英國努力使水彩成為一個有廣泛影響的畫種,在歷史上達到了空前絕后的巔峰境界。水彩畫在世界范圍內(nèi)的廣泛傳播,首先是由于其特有的畫面審美效果,贏得了詩世人的廣泛認可,這里我們從繪畫創(chuàng)作方法著眼對水彩繪畫進行認識研究。
【關鍵詞】 水彩畫 創(chuàng)作 方法
一、了解水彩畫的特性:
1、靈動感:水彩畫使用的調(diào)和媒介是水,水的流動,侵潤,互滲等特點,決定了水彩畫具有很強的靈動感和技法的靈活性。水的這些特性也為創(chuàng)造提供了很大的空間與可能。
2、透明性:水彩顏料含粉量低,研磨細膩,具有很強的透明性,這是水彩畫顏料的一個突出特點。
3、明亮感:水彩畫顏料的透明性和大量的水的使用,加之通常使用的白色水彩畫紙,在它們共同作用下,使水彩畫給人以十分明亮的感覺。
4、輕快感:水彩畫一般不用或很少用白粉,用水量較大,筆鋒運行輕便靈活,加之水的流平性,給人以輕快與活潑感。
二、水彩畫構圖方法:
1、全景和局部構圖:在局部構圖中所見到的景物顯然是全景中的一部分,而在全景構圖中所見到的,則是景物的全貌,絕大多數(shù)構圖往往都是兩種因素兼而有之。重要的是不要讓反映自己構圖風格的關鍵因素在畫紙上消失掉。
2、透視構圖:通常情況下,最好避免將地平線置于畫面的正中間。在上面的圖例中,本應為重點部位的天空景色被減低了其應有的作用,而處于畫面右側較優(yōu)越位置上的景物反而顯得更加引人注目
3、視覺平衡感:水彩畫繪畫構成中,形態(tài)的復雜程度或疏密、顏色的深淺在畫面的分布等會在人視覺心理上產(chǎn)生影響,構圖過程中盡量合理安排畫面的構成元素,達到視覺平衡。
三、水彩畫色彩的調(diào)配與使用:
色彩的使用三種基本手法:即色彩的混合、重置和并置。
色彩混合:
一次調(diào)色混合法:是指把兩種和兩種以上的色彩在調(diào)色板上混合,從它們的相關性中構成一種新的顏色。
二次調(diào)色混合法:也稱畫面調(diào)色法。
色彩重置:色彩的重置實際上是透明色的重置,要求重置的色彩必須是透明色、半透明色。利用光的透射效果,豐富色彩的感覺與層次。
色彩并置:色彩的并置是把一個色與另一個色鄰接在一起,從它們的比較和對照關系中,提高和減低其固有色彩性格特征,形成特定的綜合色彩感覺。
色彩的表現(xiàn)方法:
色彩寫生的作畫方法也須遵循”整體----局部-----整體”這一普遍性規(guī)律. 即”從整體出發(fā)畫色調(diào)大關系-----局部塑造深入刻畫-----調(diào)整局部服從整體關系”的總的作畫原則。
著色基本步驟:
1、 先濕后干 2、 先深后亮 3、 先薄后厚 4、 先遠后近 5、 先大后小 6、 先主后次
無論是色彩的調(diào)配還是使用,亦或者是色彩額變現(xiàn)方法,我們都是可以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來進行的,同時這樣也是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到色彩的內(nèi)涵的。
四、水彩畫技法:
1.重疊法:疊色法是一種水彩繪畫史中最普遍、最成熟、最具優(yōu)良傳統(tǒng)、悠久歷史的技法,又有人翻譯為重疊法。疊色法從十六世紀的杜勒(Durer)的動植物畫、風景畫作品,十七世紀法蘭德斯畫家的田園風景寫生、人物水彩作品,十八世紀法蘭克王朝的不透明水彩宮廷人物畫作品,十九世紀英國的田園派水彩風景作品,都有許多疊色法的脈絡可循,是水彩畫中最穩(wěn)健、最基礎性的技巧。
2.渲染法:所謂渲染,便是水彩在濕潤的紙面上染化,形成精彩而特殊渲開、滲染效果的畫法,跟疊色法正好采取相反的技巧,渲染法所研究的效果不干脆、反肯定,而呈現(xiàn)出蒙隴、濕潤、柔和、滲透、模糊,界定不明的特別效果,在水彩畫中,最能表現(xiàn)出淋漓盡致、暢快自然、柔和優(yōu)美的感覺,尤其是最適于水彩這種特性的顏料技法。
在畫渲染法時,畫紙固著的畫板,最好是以傾斜的角度安置,紙質要好,水量控制得當,在畫之前,畫家必須仔細思慮,胸有成竹之后,才可著手,將景物在心中去蕪存菁,由復雜歸于簡潔,由拘謹走向輕松,由具像化作抽象之美,如此才能很恰當?shù)夭饺脘秩镜囊饩持?,用渲染法先將畫紙,以羊毫或大刷以水在紙上刷濕,或直接浸于清水中,拿出掠于畫板上,等濕度逐漸干涸到某個程度時,再沾顏料著色,顏料與顏料會在水份中相互擴散、滲透,產(chǎn)生迷人的效果,最易于表現(xiàn)霧氣迷漫、煙雨朦朧的景致,而達到若幻似真的氣氛。
3. 平涂法:西洋繪畫史的進展,到達印象表現(xiàn)主義出現(xiàn)之前,一直是以依附自然和模仿視覺所觀察的物體具像外貌作為表現(xiàn)方式,塞尚提出了一個繪畫理論之后,而產(chǎn)生了平涂法來。
塞尚強調(diào),物體有三種基本形態(tài),圓形、錐形、柱形,這三種形態(tài),在畫面上,其實只是「面」的因素分割而成,以前的傳統(tǒng)繪畫采用空氣遠近法、透視法來決定輪廓、光暗表現(xiàn)出畫面的立體感,這個「面」的因素由塞尚提出來之后,水彩畫家們采用了平面化,造形、色彩的新表現(xiàn)方式,而走出新的風格來,這個技法,稱為平涂法。
4.干筆法:水彩畫中,應用干筆法的技術,發(fā)展及歷史都比較短,由于越接近現(xiàn)代,生活方式越趨復雜,所以繪畫技巧越由于需要及要求而不斷地復雜起來,創(chuàng)新、繁復都是畫家們所追求的目標,在水彩技巧史中,疊色法、輕染法發(fā)展較早,縫合法、渲染法次之,干筆、平涂法、歐普、普普法則屬于近代才發(fā)展出來的技巧。
總 結
經(jīng)過對水彩畫創(chuàng)作方法的學習研究,更加深了對水彩繪畫的認識和理解,同時對繪畫技法也進行了很大的完善,希望在這些理論的理解基礎上,能夠將理論和繪畫實踐進行一個很好的結合,能可以創(chuàng)作出更加優(yōu)秀的水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