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景華
摘要:動量的這部分知識已經(jīng)重新納入全國高考必考范圍,因此能量與動量結合的綜合問題變成一個高考難點。而且這部分知識可以考得很精細,兩個知識點結合也很緊密。我們都清楚力學題目的三大解題鑰匙:牛頓運動定律、動能定理和動量守恒定律,可是要把三個結合起來并靈活運用,還是十分困難的。因此,我們確實需要精細化復習能量與動量的綜合問題。
關鍵詞:高中物理;精細化復習;能量;動量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7-0183-02
我們都清楚力學是高中物理的重中之重,但是高中物理對于力學的復習,尤其是能量與動量結合的綜合性問題多數(shù)出現(xiàn)教條化、沉悶、難以理解的氣息,真正有趣、科學、進步的物理復習在課堂上漸漸消失。
使物理課逐漸失去了物理味,可能是因為以下幾個問題:
1.過于心急,知識猛塞給學生
高三的物理復習課難點多,知識量普遍大,有不少的高三教師巴不得把所有相關知識、所有考過的類型題都一股腦兒的塞進學生的心里。某個學生這樣描述物理復習課:“絕頂聰明的物理老師再次帶我到物理大海上,一腳就把我踹進海里。剛剛開始還能感受海闊天空,可隨著知識的滔天巨浪襲來,我開始有點暈了,兩眼皮直打架,我的頭好似彈簧振子,一上一下地做著周期性簡諧運動——困困困!”這個學生所描述的正是反映了當下物理復習課教學中,教師的教學任務意識太強,只顧任務忽略效果。渾然不知在趕進度的過程中,學生已經(jīng)跟不上,物理也越學越怕。個人覺得,這樣子是我們教師沒教好,卻不是高三的孩子沒學好。
2.聽信題海戰(zhàn)術最有效
有很多學生認為,高三的物理很可怕,高三物理不像語文富有詩意。像數(shù)學一樣,在題海里拼命掙扎,在資料里不斷尋找。而他們不懂題海和資料的魚龍混雜,有些草編的力學模擬題思維狹隘,錯誤不斷,漏洞百出,而有些老師對題目不加選擇,甚至不假思索,講得通也講,講不通也要“硬講”,結果搞得學生如墜云里霧里,增加學生對物理的恐懼感。有的高三學子嘆息:您不講我還明白,講了我反而糊涂了。
題海戰(zhàn)術只會使得物理復習課失去靈活性,變得無趣,物理課堂也有些事倍功半的無奈。
3.把例題的解題技巧和方法當成金科玉律
在高考指揮棒的作用下,高三物理復習課好比戰(zhàn)場,不僅有網(wǎng)絡化的專項知識訓練,還有查漏補缺式的專項練習。物理復習課在解題技巧規(guī)律里帶上枷鎖。多年來,每個高三物理教師手上都有許多不同版本的教輔材料,網(wǎng)絡上滿天飛的復習規(guī)律和解題技巧,再加上多年的高三物理教學經(jīng)驗,他們都相信,自己的那些考點技巧規(guī)律具有神奇的“美好”效果。假如新教師時間不夠,他全可以亦步亦趨,照搬照用那些老教師的經(jīng)驗,也可以根據(jù)歷年的高考真題,用心鉆研,得出自己的一些東西。而這些“美好”東西,每個知識點用一二節(jié)課的時間就足夠灌進學生的大腦。高三復習,我們確實要技巧和規(guī)律,但不能迷失在這里面而不能自拔。比如,有的教師很強調(diào)力學題目涉及位移優(yōu)先考慮能量觀點,但是這個技巧不適用人船模型動量水平方向守恒的題目,會使得學生陷入迷茫。解題技巧和規(guī)律應該是錦上添花,不能喧賓奪主。
要從目前屋里復習課教學的困境中走出,高三物理課的精細化復習實乃當務之急。精細化復習重點在“精”和“細”。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和教學措施要合理安排,教學的每個部分要精心策劃,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周密,保證復習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筆者個人覺得,精細化復習,應該有條不紊,精心設計導入、重回課本知識、精選典例、精講解析、巧妙建立物理模型、精編模擬題等。高中物理知識點眾多,本人就能量與動量的綜合問題進行淺析如何精細化復習。
以能量與動量的綜合問題設計一節(jié)精細化復習課。
3.1 精心設計導入。
一節(jié)好的物理課的導入,應是充滿生機,十分有趣的,還要有懸念。我們應該設計巧妙,構思精心,物理復習課比較很難,而且乏味,高三學子往往興致低,難以進入狀態(tài),聽課效率不高。我們可以播放嫦娥三號運載火箭的發(fā)射視頻引入該課程,再通過播放溜冰接力比賽,在后面的運動員猛推前面的運動員的視頻,讓學生思考相關問題。然后做演示實驗,氣墊導軌上,放置兩個用細繩緊緊綁在一起的滑塊,兩個滑塊中間夾著彈簧片,然后用燒斷細繩,引起學生興趣。并提出問題,如果不考慮摩擦,后面的運動員一共做了多少功?彈簧片的彈性勢能有多大?設置懸念。
3.2 重回課本知識,結合基礎透徹講解。
重新回顧動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知識,提煉課本的精華,結合考試說明和2017年新課程標準。很多師生到了高三,對課本知識不是很重視,覺得太過淺顯。物理復習課應該以基礎為首要目標,因材施教,并對原先課本新授課知識進行彌補、完善和深化;突出整體性綜合應用能力。因此,除了以及牢記的動能定理W=ΔEk、動量定理I=F ×Δt=ΔP和動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外。還要綜合講解幾個問題:a、q強調(diào)動量定理的矢量性,能量和動量的本質(zhì)區(qū)別。b、注意動量定理時間性和動能定理的空間性,運用動量定理、動能定理時,認真做好受力分析,內(nèi)力、外力以及合外力不可以相混淆;c、動量定理與動量守恒、動能定理與機械能守恒,它們之間的關系和區(qū)別,結合課本,認真復習。
3.3 精選例題,精心講解。
能量與動量的問題是高考熱點問題,題目很多,不能盲目講題。要有針對性、層次性和有效性。比如這樣設計兩道題:
2018年北京卷理綜22題和全國卷一理綜第24題。
(2018年北京卷理綜)22.(16分)2022年將在我國舉辦第二十四屆冬奧會,跳臺滑雪是其中最具觀賞性的項目之一。某滑道示意圖如下,長直助滑道AB與彎曲滑道BC平滑銜接,滑道BC高h=10 m,C是半徑R=20 m圓弧的最低點,質(zhì)量m=60 kg的運動員從A處由靜止開始勻加速下滑,加速度a=4.5 m/s2,到達B點時速度vB=30 m/s。
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1)求長直助滑道AB的長度L。
(2)求運動員在AB段所受合外力的沖量I的大小。
(3)若不計BC段的阻力,畫出運動員經(jīng)過C點時的受力圖,并求其所受支持力FN的大小。
本題較為簡單,能量與動量問題分小題考查,受力分析得當?shù)脑?,容易得出答案?/p>
(2018年全國卷I 理綜)24.(12分)一質(zhì)量為m的煙花彈獲得動能E后,從地面豎直升空,當煙花彈上升的速度為零時,彈中火藥爆炸將煙花彈炸為質(zhì)量相等的兩部分,兩部分獲得的動能之和也為E,且均沿豎直方向運動。爆炸時間極短,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不計空氣阻力和火藥的質(zhì)量,求:
(1)煙花彈從地面開始上升到彈中火藥爆炸所經(jīng)過的時間。
(2)爆炸后煙花彈向上運動的部分距地面的最大高度。
本題主要考查動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機械能、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及其相關的知識點,意在考查考生靈活運用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上一題更有難度。
3.4 巧妙建立物理模型。
從課本的理論知識到題目的實際應用,還是要認真審題,并從問題中抽象出物理模型。物理模型能很好的把理論和應用連接起來;以往經(jīng)驗、物理情境、實驗結果和背景知識是構建物理模型的基石;而假設、圖像、等效、抽象等是構建物理模型的方法。能量和動量的綜合問題大體上可以歸納為碰撞模型、彈簧模型、光滑圓弧軌道模型、子彈打木塊模型。2018年全國卷一的24題屬于彈簧模型。
3.5 精編模擬題。
通過前面知識的講解,教師應該精選模擬題,適合自己學生需要,鍛煉學生思維能力,豐富學生感性認識,提高學生自學能力、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如:
(2018·寧夏銀川一中模擬)如圖所示,有一質(zhì)量為M=2 kg的平板小車靜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現(xiàn)有質(zhì)量均為m=1 kg的小物塊A和B(均可視為質(zhì)點),由車上P處開始,A以初速度v1=2 m/s向左運動,B同時以v2=4 m/s向右運動。最終A、B兩物塊恰好停在小車兩端沒有脫離小車。兩物塊與小車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都為μ=0.1,取g=10 m/s2。求:
(1)求小車總長L。
(2)物塊B在小車上滑動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熱量QB。
(3)從物塊A、B開始運動計時,經(jīng)6 s小車離原位置的距離x。
本題也是能量與動量綜合問題的典型例題。能很好的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總之,新課程下的全國高考題是越來越貼近生活,也更能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把每一節(jié)課堂復習精細化,提高高三物理復習的效率,改善教學質(zhì)量。這樣也能更好的幫助學生。
參考文獻:
[1] 黃瓊娥.全國卷高考物理『精細化』復習備考策略研究[J].中國西部,2017.
[2] 張千斌.高中物理復習中“原始物理問題”的教學研究[J].物理教學,2015.
[3] 何得輝.科學備考,提高實效——淺談高中物理『精細化』備考策略[J].中國西部,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