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婷
摘要:一把好的紫砂壺除了壺的流、把、鈕、蓋、肩、腹等應與壺身整體比例協(xié)調(diào),點、線、面的過渡轉(zhuǎn)折交待清楚,要求線條流暢,做工精致。須審視其“泥、形、款、功”四方面的施藝水準。
關鍵詞:紫砂;發(fā)展;文化
中圖分類號:J5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1-0027-01
紫砂壺是出產(chǎn)于宜興的著名陶質(zhì)茶具,至今已有7000年的歷史。宜興一直都有陶的古都,茶的綠洲,竹的海洋,洞的世界的四大美稱。它以悠久的陶瓷文化、豐富的陶瓷制品及其獨特的制作技藝享譽世界,世人稱宜興為陶都,它的陶文化悠久而豐富,宜興紫砂壺也是聞名遐邇的。
說起紫砂,不得不追溯它那歷經(jīng)四朝的千年發(fā)展史。明代林古度有詩云:世間茶具稱為首,玩賞揩摩在人手。紫砂壺自北宋以來,經(jīng)歷了千百年的完善和改良,由單一逐漸向著多元化發(fā)展和深化。作為一件實用品,由于原料的可塑性,逐漸成為了反映民族文化的載體。古時制壺大家以寫實物實實用為主,主要創(chuàng)作一些形象簡潔明了、寓意明確的紫砂壺。
公元十二世紀初,正值我國宋代的北宋時期,陶瓷生產(chǎn)十分發(fā)達,五大名窯已趨成型。至公元十六世紀的初葉,隨著飲茶方式的改變和對舶來文化的吸收,由紫砂陶土手工制成的紫砂壺更推動了宜興紫砂陶器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對宜興陶瓷文化傳統(tǒng)的形成起了積極的作用。
紫砂陶器尤其是紫砂壺發(fā)展到今天,特別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以來,在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現(xiàn)代的價值取向給予紫砂陶藝的人文關懷并推進了當代人文特征的構筑。近代大家則以人生感悟以及一些哲學思考融于紫砂壺之中。這其實就是壺之用意與壺之藝意的體現(xiàn),集中顯示了制壺人的匠心獨運以及作者無盡的哲思和對生命的升華。
在點、線、面三元素上,猶如工筆繪畫一樣,轉(zhuǎn)彎曲折、抑揚頓挫。面,須光則光,須毛則毛;線,須直則直,須曲則曲;點,須方則方,須圓則圓,無半點含糊。按照紫砂壺成型工藝的特殊要求來說,壺嘴與壺把要絕對在一直線上,并且分量要均衡,壺口與壺蓋結合要嚴緊。在這里作者的個性、風格、氣質(zhì)得到體現(xiàn),有的壺造型清秀飄逸,有的古樸敦厚,有的輕快明朗,有的粗獷簡雅,有的對造型氣度的欣賞干脆擬人化,溫潤如君子,豪邁如丈夫,風流如詞客,麗嫻如佳人,葆光如隱士,瀟灑如少年,樸訥如仁人,飄逸如仙子,廉潔如高士,脫塵如衲子。近年來,紫砂壺新品層出不窮,如群星璀璨,目不暇接。制壺人在講究造型的形式美時,容易忽視其功能美。紫砂壺與別的藝術品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它是實用性很強的藝術品,用紫砂茶壺沏茶,不失原味,且香不渙散,得茶之真香真味?!堕L物志》說它“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紫砂茶壺久經(jīng)使用,壺壁積聚“茶銹”,以致空壺注入沸水,也會茶香氤氳,這是紫砂壺獨具的品質(zhì)。由于紫砂茶壺冷熱急變性能好,寒冬臘月,壺內(nèi)注入沸水,絕對不會因溫度突變而脹裂。同時砂質(zhì)傳熱緩慢,泡茶后握持不會炙手。所以還可以置于文火上烹燒加溫,不會因受火而裂。
另外,紫砂茶壺長久使用,器身會因撫摸擦拭,變得越發(fā)光潤可愛,所以聞龍在《茶箋》中說:“摩掌寶愛,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類紫玉,內(nèi)如碧云?!薄蛾柫w茗壺系》說:“壺經(jīng)久用,滌拭口加,自發(fā)暗然之光,入可見鑒?!币虼?,紫砂壺的“藝”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的意義,“藝”亦不復存在。
宜興的紫砂陶藝是中國陶瓷藝術中的一朵奇葩,一件紫砂壺藝術作品是實用性與藝術性完美的統(tǒng)一體,它彰顯了人獨特而豐富的創(chuàng)造性。
紫砂壺的設計始終從服務于人們的生活實用功能的角度出發(fā),充滿著濃郁的人文關懷,處處閃耀著人性的光輝和東方工藝美學的魅力。紫砂茗壺的藝術設計元素,來源于自然和生活,設計師運用多種藝術創(chuàng)作手法,豐富了當代工藝美學的內(nèi)涵。
紫砂壺制作首先當然是選取泥料。而泥料又分成很多種類,其中比較普遍的就有紫泥、段泥、朱泥、紅泥、白泥。而同類的泥其實也是有區(qū)別的,其區(qū)別主要就體現(xiàn)在且數(shù)的不同,而目數(shù)就是泥料中所摻雜的砂的多少。不同的泥不同的目數(shù),想要成型就需要制作者不斷得去嘗試。這是一個比較繁雜的過程,但是精于此道的制壺人卻是樂此不疲。當泥料的問題解決后接下來就是紫砂壺的定型過程,準備創(chuàng)作一把紫砂壺就要先有一個具體的想法,而這個想法來源于方方面面??梢允巧罡形蛞部梢允乔橐馐谷?。紫砂壺成型以后,制作者可以在其壺身上陶刻書法和繪制圖案,至于內(nèi)容當然還是因壺而異,但最終必須要體現(xiàn)出紫砂壺的神韻。
紫砂藝術是一種“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藝術創(chuàng)作形式。一件好的紫砂壺,除了講究形式的完美與制作技巧的精湛,還要審視紋樣的適合,裝飾的取材以及制作的手法。所以一件較完美的作品,必須能夠發(fā)抒藝術的語言。
一切文化都相互影響,更何況我們現(xiàn)在已是一個“跨文化”的存在,要更好的發(fā)展,僅和自己的歷史、文化對話,顯然是不夠的,這就是要求我們對紫砂陶藝重視,并發(fā)展現(xiàn)代的人文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