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新疆西昆侖塔什庫爾干地區(qū)老并鐵礦賦礦地層形成時代及其地質意義

        2018-09-27 09:56:54陳俊魁
        西北地質 2018年3期
        關鍵詞:巖群黑云片巖

        陳俊魁

        (河南省地質調查院,河南省金屬礦產成礦地質過程與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河南 鄭州 450007)

        新疆塔什庫爾干地區(qū)地處新疆西南部的西昆侖北段,橫跨塔里木板塊、西昆侖造山帶、喀喇昆侖造山帶三大地質構造單元,據“1∶25萬塔什庫爾干幅區(qū)域地質調查報告”(河南省地調院,2004),該區(qū)屬羌北—昌都—思茅地層區(qū)喀喇昆侖地層分區(qū)(圖1),以塔阿西-色可布拉克斷裂為界,以東為塔什庫爾干地層小區(qū),出露地層主要為古元古界沉積變質碎屑巖;以西為明鐵蓋地層小區(qū)。塔什庫爾干陸塊的主要基底組成為布倫闊勒巖群, 該巖群總體為一套受中-深區(qū)域變質作用的富含石榴子石、矽線石的變質巖巖系(以片麻巖系為主), 變質程度達高角閃巖相; 其主要巖石類型以黑云斜長片麻巖、混合巖化片麻巖、黑云石英片巖、云母片巖、石英片巖發(fā)育為特征, 夾石英巖、變質板巖、千枚巖及少量大理巖、斜長角閃片巖等。由于該套片麻巖系經歷了多期次、深層次的變質變形作用改造, 因此原巖結構構造已消失殆盡, 其形成順序及原始空間展布已經很難以恢復, 目前對其構造歸屬的認識差異較大。對其形成時代的研究, 前人采用全巖Rb-Sr 等時線法或LA-ICP-MS 鋯石U-Pb 法對該巖群中的火山巖段、矽線石榴黑云片麻巖和石榴角閃片麻巖等進行過年代學測試,顯示時代為2 700~253 Ma, 時間較為寬泛, 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認識。主要原因是布倫闊勒巖群在該區(qū)域出露分布較廣, 且于塔什庫爾干地區(qū)自然條件惡劣,野外地質調研工作困難,尤其是該區(qū)地層系統(tǒng)研究比較薄弱,目前缺乏可靠的化石和年代學資料對其進行準確的限定, 現階段許多學者研究認為該巖群應進一步分解,并對其形成時代重新認識。

        1 區(qū)域地質背景

        新疆塔什庫爾干地區(qū)位于新疆南部的西昆侖山北段的帕米爾高原上。該區(qū)橫跨塔里木板塊、西昆侖造山帶、喀喇昆侖造山帶三大地質構造單元,自西向東被塔阿西、康西瓦、柯崗3個大型結合帶分為4 個次級地質單元。區(qū)內地質構造運動復雜,經歷了太古代—古元古代古陸核及陸塊形成階段、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古大陸裂解與超大陸匯聚階段、新元古代中期—早古生代構造帶北部的洋陸轉換階段、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構造帶南部的洋陸轉換階段和中生代中期—新生代陸內后造山階段等5 個主要地質演化過程(李榮社等,2008),其中,在新元古代中期—晚古生代及晚中生代中期—新生代地質構造運動過程中發(fā)育有多期大規(guī)模巖漿作用,以加里東—印支期及燕山—喜山期中酸性侵入巖為主要代表。區(qū)內成礦地質條件優(yōu)越( 藺啟忠等,1997; 祝新友等,2000)。區(qū)內出露地層為古元古代布倫闊勒巖群瓦恰組、五古力牙特組、早古生代的馬爾洋組和下志留世溫泉溝群,布倫闊勒巖群巖性主要為主要為黑云斜長片麻巖、斜長角閃片麻巖巖等;早古生代的馬爾洋組主要巖性為黑云石英片巖、斜長角閃片巖,變砂巖、變粒巖等,并沿塔阿西—贊坎一帶呈北東—南西向貫穿全區(qū)的寬板狀產出( 圖1),區(qū)內的一系列條帶狀磁鐵礦床受該套變質巖系控制。區(qū)內斷裂構造發(fā)育,塔阿西、康西瓦、柯崗為區(qū)內的主要斷裂。褶皺也較為發(fā)育,在馬爾洋組可見到大量的復式褶皺出現;區(qū)內巖漿巖發(fā)育,巖石類型復雜,基性-超基性侵入巖以加里東—印支期為主,主要侵位于康西瓦—瓦恰結合帶及瓦恰—哈瓦迭爾和塔什庫爾干—喬普卡里莫一帶,中酸性侵入巖以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為主,在區(qū)域內均有一定出露。該區(qū)經歷了漫長的地質構造演化史和復雜的變質變形過程,并形成了區(qū)內獨特的鐵礦成礦地質特征。

        1.第四紀沉積物; 2.中生代地層; 3.晚古生代地層; 4.早古生代地層; 5.古元古代布倫闊勒巖群; 6.新近紀霓輝正長巖; 7.新近紀正長花崗巖; 8.白堊紀二長花崗巖; 9.白堊紀石英閃長巖; 10.三疊紀英云閃長巖; 11.三疊紀花崗閃長巖; 12.二疊紀二長花崗巖; 13.奧陶紀石英二長閃長巖; 14.元古宙二長花崗巖; 15.元古宙花崗閃長巖; 16.地質界線; 17.斷裂; 18.地層產狀; 19.鐵礦床圖1 區(qū)域地質與礦產分布圖(據王世炎等, 2004)Fig.1 Tectonic units division map and regional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distribution map

        2 礦區(qū)地質特征

        礦區(qū)地層屬羌北—昌都—思茅地層區(qū)喀喇昆侖地層分區(qū)的塔什庫爾干小區(qū),出露地層主要為早古生界馬爾洋組(Pz1m)和第四系(圖2)。

        馬爾洋組為礦區(qū)內主要賦礦地層, 在區(qū)內大面積分布, 地層總體呈北西—南東向展布, 傾向北東, 傾角30°~50°。為一套淺變質碎屑巖夾火山巖、碳酸鹽巖建造,內部形成一系列的平臥褶皺、斜歪褶皺。巖層(S0-1)傾角一般為20°~45°。根據區(qū)內的巖石組合及其沉積相特征大致分為3段。a段主要分布于礦區(qū)的東部和南部,為一套中淺變質碎屑巖夾火山巖、碳酸鹽巖建造。該巖段主要巖性為黑云石英片巖、石榴黑云石英片巖、大理巖、黑云斜長片巖;b段主要分布于老并—走克本一帶,為礦區(qū)主要礦體的賦礦層位。為一套中淺變質的碎屑巖夾火山巖建造,該巖段以石膏巖或含石膏層的廣泛發(fā)育為特征,以大規(guī)模的含磁鐵礦“黃帶”作為與a及c段分界標志。主要巖性為黑云石膏片巖、石膏巖、黑云石英片巖、長英質片巖、斜長角閃片巖、變石英砂巖??v向上,自下而上斜長角閃片巖、長英質片巖逐漸變少,黑云石英片巖、含石膏黑云石英片巖增多,橫向上東北部以黑云石英片巖、變石英砂巖為主,西南部以斜長角閃片巖、長英質片巖和黑云石英片巖為主。該巖性段中有2層石膏磁鐵礦,在地表呈負地形,以此為標志劃分出了4個巖性層;c段主要分布于礦區(qū)的西部及西北部,為一套中淺變質的碎屑巖夾火山巖建造。該巖段以大套的變石英砂巖出露為特征,其主要巖性為變石英砂巖、磁鐵石英巖、斜長角閃片巖、黑云石英片巖。

        1.沖積砂礫石;2.沖洪積沉積砂土、亞砂土、砂礫石;3.殘坡積沉積亞砂土、局部夾礫石層;4.變石英砂巖局部、夾斜長角閃片巖;5.磁鐵黃鐵礦;6.變石英砂巖;7.黃鐵磁鐵礦;8.長英質片巖、黑云石英片巖;9.石膏磁鐵礦;10.黑云石英片巖、長英質片巖;11.含角閃磁鐵礦;12.黑云石英片巖、長英質片巖;13.方解石磁鐵礦;14.石榴黑云石英片巖;15.(含角閃石)硬綠泥石磁鐵礦;16.黑云石英片巖;17.次閃石巖;18.閃長巖;19.片麻狀花崗巖(花崗巖);20.斷層;21.地質界線;22.片理產狀;23.礦體及編號圖2 老并礦區(qū)地質礦產簡圖(據張哨波等,2012,略有修改)Fig.2 Geological map of Laobing iron deposit

        礦區(qū)賦礦層位為馬爾洋組6個含磁鐵礦“黃帶”,均位于地層沉積序列的結構轉換面上或附近;“黃帶”是由于各含礦層中均或多或少含有黃鐵礦或石膏,經表生風化氧化作用,使黃鐵礦中的硫析出染色,致使含礦層總體呈現黃色,這是區(qū)內典型的找礦標志之一。區(qū)內共發(fā)現25條磁鐵礦體(圖2),各礦體呈層狀、透鏡狀分布于下古生界含礦巖系,分別賦存于6條“黃帶”中;所不同的是各條“黃帶”中賦存的礦石類型各異,依次為綠泥石磁鐵礦型、方解石磁鐵礦型、角閃石磁鐵礦型、石膏磁鐵礦型、石英巖型磁鐵礦石、黑云石英片巖磁鐵礦型。

        礦區(qū)內褶皺構造發(fā)育,構造層次屬中淺構造層,變形相屬于脆韌性變形相。褶皺以復式的背向形褶皺為主,全區(qū)自北向南由問紅向型-走克本背形-老并向型構成(圖3),褶皺軸向以北西向為主,褶皺兩翼產狀一般為20°~50°。此外,還發(fā)育有平臥褶皺,斜歪褶皺及層間的牽引褶皺,顯示多期變形特征。

        1.片麻狀花崗巖脈;2.花崗巖脈;3.斜長角閃片巖;4.含磁鐵礦角閃片巖;5.二云石英片巖;6.黑云母片巖;7.變質砂巖;8第四系冰積物;9.第四系;10.磁鐵礦體;11.斷層圖3 老并鐵礦區(qū)褶皺構造剖面圖(據劉品德等,2012)Fig.3 The section of Fold structure in Laobing iron area

        斷裂不太發(fā)育,斷裂總體上以北西和北北西向高角度正斷層為主,規(guī)模一般較小。

        巖漿活動較弱,出露面積約3.5 km2,巖石類型主要有片麻狀花崗巖、閃長巖、次閃石巖等。

        3 樣品特征

        本次研究共采取了2 個樣品開展賦礦地層的年代學研究, 它們均與磁鐵礦體在巖性上和空間上密切相關:一件是長英質片巖;一件是黑云石英片巖。2件樣品在巖性和空間上均與磁鐵礦(化)體密切相關,因而所獲得的測年結果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LB-50樣品采樣位置:坐標為75°36′51″,37°23′11″,位于老并礦區(qū)M6號礦體上盤,ZK11201孔東壁;M6-2號礦體位于礦區(qū)中部,呈層狀賦存于b段石膏磁鐵礦型 “黃帶”中。巖石呈灰黑色,片狀構造,暗色礦物集合體定向分布,斑狀變晶結構,基質為鱗片粒狀變晶結構,片狀構造。變斑晶,黑云母10%(l=0.3~0.8 mm)。基質:斜長石40%(d=0.05~0.2 mm),常見高嶺土化和絹云母化,石英33%(d=0.05~0.15 mm),黑云母15%(l=0.05~0.2 mm),磷灰石1%(d=0.05~0.1 mm),磁鐵礦(d=0.05~0.3 mm)微量。

        BY-25樣品采樣位置:坐標為75°34′24″,37°21′52″,位于老并礦區(qū)M1號礦體的夾層中,M1礦體分布于礦區(qū)中部,存于馬爾洋組含鐵巖系a段綠泥石磁鐵礦層,巖石呈灰黑色,鱗片粒狀變晶結構,片狀構造。巖石主要由石英、斜長石和黑云母等礦物組成,磁鐵礦微量。石英70%(d=0.06~0.2 mm),他形粒狀,黑云母9%(l=0.08~0.25 mm),云母片定向排列分布,部分發(fā)生綠泥石化,斜長石20%(d=0.1~1.5 mm),他形粒狀。

        4 鋯石U-Pb同位素測年

        4.1 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分別采取了老并礦區(qū)內的長英質片巖和黑云石英片巖樣品,2件樣品均為副變質巖。其中,長英質片巖采樣位置位于老并礦區(qū)M6號礦體上盤,黑云石英片巖采樣位置位于老并礦區(qū)M1號礦體的夾層中。

        樣品粉碎后手工淘洗出重砂,經電選和磁選后,在雙目鏡下挑選出鋯石,其鋯石形態(tài)主要呈柱狀,晶型較好,顏色以淺粉色為主。選取代表性鋯石制靶后在反射光和透射光下照相,并在中國地質大學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采用陰極發(fā)光對鋯石形態(tài)和結構進行研究,查明鋯石的內部結構,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鋯石顆粒和測點位置,以獲取具有明確地質意義的鋯石同位素有效年齡。

        鋯石U-Pb同位素分析在中國地質大學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GPMR)完成,儀器型號為Agilent 7500a,激光剝蝕系統(tǒng)為GeoLas 2005。實驗中所采用的激光束斑直徑為32 μm,采用He作為剝蝕物質的載氣,應用標準鋯石91500作為外標,詳細原理、分析流程及儀器參數參見YUAN et al.(2004)。實驗獲得的測試數據處理(包括對樣品和空白信號的選擇、儀器靈敏度飄逸校正和元素含量計算)采用ICP-MS-DATECAL(LIU et al.,2010)軟件處理,由于絕大多數測點的普通Pb含量均較低,故本次研究工作未進行普通鉛校正。年齡計算和圖譜制作運用ISOPLOT(2.49)程序處理(LUDWIG K R,2001)。

        4.2 測試結果

        (1)長英質片巖。長英質片巖內鋯石形態(tài)主要呈短柱狀,晶型較好,顏色以淺粉色為主,少數為長柱狀,且大部分鋯石均有不同程度的搬運磨圓和破碎,顯示碎屑鋯石的形貌特征。鋯石陰極發(fā)光顯示,大部分鋯石具有清晰的環(huán)帶結構,且沒有變質增生邊,顯示碎屑鋯石特征(圖4)。長英質片巖鋯石的Th/U值為0.40~1.05,均大于0.1,且絕大多數比值大于0.5(表2),明顯區(qū)別于變質鋯石的Th/U值(一般<0.1)(BELOUSOVA E A et al.,2002;HOSKIN P W O et al.,2003;GRIFFIN W L et al.,2004)。鋯石稀土元素球粒隕石標準化配分曲線圖顯示:稀土總量較高,LREE虧損,HREE富集,重稀土部分上揚,強Ce正異常和Eu負異常(圖5),其特征與變質鋯石重稀土平緩、低Tu/U的特征存在明顯的差異(WU Yuanbao et al.,2004;劉良等,2007),顯示巖漿結晶成因鋯石的特點,應為物源條件較為單一的碎屑鋯石。

        對樣品中挑出的鋯石進共行了30次分析,對鋯石U-Pb分析數據進行處理后,剔除了諧和度較差的測點,共得到有效數據分析點28個(表1、表2)。大部分分析點均位于諧和曲線上和諧和線附近(圖6)。其中,有較少數分析點在諧和圖上表現出略偏離諧和曲線的特征,可能是由于變質過程中存在鉛丟失或含有少量的普通鉛所致。長英質片巖的28個分析點具有集中的Pb206/U238年齡值,為(510±5)~(554±5) Ma,其Pb206/U238加權平均年齡為(532±3.9) Ma(MSWD=5.1)。

        圖4 老并礦區(qū)長英質片巖部分碎屑鋯石陰極發(fā)光圖像和年齡值Fig.4 CL images and age data of representative zircon from felsic schist in Laobing area

        圖5 老并礦區(qū)長英質片巖中碎屑鋯石的稀土元素球配分型式圖[采用球粒隕石數據(SUN&MCDONOUGH,1989)標準化]Fig.5 The Ree Partition pattern chart of detrital zircon for felsic schist in Laobing area

        圖6 老并礦區(qū)長英質片巖碎屑鋯石U-Pb年齡諧和圖Fig.6 SHRIMP U-Pb concordant diagram for zircons from felsic schist in Laobing area

        (2)黑云石英片巖。黑云石英片巖中的鋯石形態(tài)以短柱狀為主,鋯石相對顆粒較小,多數為自形柱狀,且大部分鋯石均有不同程度的搬運磨圓和破碎,顯示碎屑鋯石的形貌特征(圖7)。鋯石陰極發(fā)光顯示,大部分鋯石具有清晰的環(huán)帶結構,個別具有不清晰的生長環(huán)帶。

        圖7 黑云石英片巖部分碎屑鋯石陰極發(fā)光圖像和年齡值Fig.7 CL images and age data of representative zircon from biotite quartz schist

        黑云石英片巖鋯石的Th/U值為0.48~3.09,均大于0.1,且絕大多數比值大于0.5,部分大于1(表3),明顯區(qū)別于變質鋯石的Th/U值(一般<0.1)(BELOUSOVAl et al.,2002;HOSHIN et al.,2003;GRIFFIN et al,2004)。其稀土元素球粒隕石標準化配分曲線特征與長英質片巖相似,總體呈現稀土總量較高,LREE虧損、HREE富集,重稀土部分上揚,強Ce正異常和Eu負異常(圖8),明顯有別于變質鋯石,顯示巖漿結晶成因鋯石的特征。

        圖8 老并礦區(qū)黑云石英片巖中碎屑鋯石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圖[采用球粒隕石數據(SUN et al.,1989)標準化]Fig .8 The Ree Partition pattern chart of detrital zircon for Biotite-quartz schist in Laobing area

        對樣品中挑出的鋯石進共行了35次分析,對鋯石U-Pb分析數據進行處理后,剔除了諧和度較差的測點,共得到有效數據分析點30個(表3、表4),所有分析點均位于諧和曲線上和諧和曲線附近(圖9)。黑云石英片巖30個分析點的Pb206/U238年齡值較集中,為(505±11)~(565±10) Ma,其Pb206/U238加權平均年齡為(526±5) Ma(MSWD=2.5)。

        由于2個樣品采自同一礦區(qū)互層的淺變質巖中,U-Pb年齡測試結果也較為相近,因此將2個樣品的U-Pb年齡測試結果放在一起進行年齡分布頻率統(tǒng)計,結果顯示,碎屑鋯石的Pb206/U238年齡為505~565 Ma,年齡分布直方圖呈單峰式分布,這也說明其物源較為單一,顯示近源沉積特征。有46個測點的Pb206/U238年齡為510~540 Ma,占所有LA-ICP-MS測點的79.3%,構成鋯石Pb206/U238年齡數值高頻區(qū),其Pb206/U238年齡數值峰值為530 Ma左右(圖9),這與長英質片巖和黑云石英片巖所得到的Pb206/U238加權平均年齡較為相近。此外,有部分測點Pb206/U238年齡數值大于540 Ma(9個測點)或小于510 Ma(3個測點),但這些年齡數值相對分散,重復性不高,所占比重也較小。根據上述老并礦區(qū)含鐵巖系地層(磁鐵石膏巖段)中(原認為屬于布倫闊勒群)碎屑鋯石U-Pb同位素年齡測定結果表明,3組年輕的碎屑鋯石(Pb206/U238年齡為505~507 Ma)提供了原巖地層形成時代的信息。如果說這3組年輕的碎屑鋯石年齡的重復性還不具有代表性的話,那么,46組510~540 Ma的年齡數值及峰值年齡,則表明含鐵巖系的形成時代不早于510 Ma。結合前人對原認為屬于布倫闊勒群地層變質年代的厘定(張傳林等,2007),初步認為區(qū)內鐵礦的成礦時代應為早古生代,而不是前人所認為的前寒武紀。并且認為該套含鐵巖系不屬于古元古界布倫闊勒群,結合其具有明顯的地層蓋層性質的宏觀特征,認為該套含鐵巖系應從原古元古界布倫闊勒群中劃分出來。

        圖9 老并礦區(qū)黑云片巖碎屑鋯石U-Pb年齡諧和圖Fig.9 SHRIMP U-Pb concordant diagram for zircons from Biotite-quartz schist in Laobing area

        5 賦礦地層的形成時代探討

        布倫闊勒巖群馬爾洋組為新劃分出的古生代地層,為塔什庫爾干地區(qū)鐵礦床的主要賦礦地層,在其中已經發(fā)現了贊坎、老并、莫喀爾、吉爾鐵克溝、葉里克等大型磁鐵礦床,該區(qū)的磁鐵礦石遠景資源量在30~50億t;關于馬爾洋組時代歸屬,由于塔什庫爾干地區(qū)自然條件惡劣,野外地質調研工作困難,尤其是該區(qū)地層系統(tǒng)研究比較薄弱,進而導致在構造單元劃分、歸屬以及區(qū)域對比上存在分歧。其中,關于布倫闊勒巖群的形成時代目前主要有二種觀點。

        (1)其屬于喀喇昆侖地層區(qū)的基底單元,為一套以碎屑巖為主的副變質巖石地層單位。汪玉珍(1985)等將該套地層時代定為元古代。2000年新疆地調院第二地質調查所在1∶5萬班迪爾幅、下拉夫得幅區(qū)域地質調查工作中,將其進一步細分為瓦恰巖組、五古力牙特巖組,部分劃為賽圖拉巖群塔米爾巖組,并在該套地層中獲得鋯石Pb-Pb蒸發(fā)法年齡為(1 174±35) Ma,時代應定為薊縣紀(原定為長城紀)。2004年,河南省地調院在1∶25萬克克吐魯克幅、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幅區(qū)域地質調查工作時,根據布倫闊勒巖群變質程度達高角閃巖相,變形強烈,與區(qū)內僅輕微變質或未變質且常含豐富微古植物化石的長城系的總體面貌相差甚遠,考慮到前蘇聯曾在西帕米爾與本群相當的變質巖系獲得鋯石U-Pb和全巖Rb-Sr等時線2 130~2 700 Ma的同位素年齡(潘裕生,1989),并且由于區(qū)內發(fā)育的含鐵建造是古元古代的一個典型建造,具全球性對比性,故將布倫闊勒巖群的形成時代置于古元古代。喬耿彪等(2015)在贊坎鐵礦區(qū)的Ⅰ礦體底板的含磁鐵斜長角閃片巖運用SHRIMP方法進行鋯石定年,斜長角閃片巖中巖漿結晶鋯石的的形成年齡為(1 845.0±11.0) Ma, 限定了地層的形成時代可能晚于(1 845.0±11.0) Ma。再根據次斜長花崗斑巖侵入體的形成年齡(544.5±4.7) Ma, 限定地層的形成時代要早于(544.5±4.7) Ma。因此推測贊坎鐵礦區(qū)布倫闊勒巖群的形成年齡為1 845.0~544.5 Ma, 為元古宙。

        (2)張傳林等(2007 )依據對塔什庫爾干縣附近泥質片麻巖(麻粒巖相巖石)SHRIMP 及 LA-ICP-MS鋯石測年研究,認為其屬于南昆侖地體的組成部分,為一套火山-沉積巖系,沉積于新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早期,是加里東期增生到北昆侖地體南緣的。楊文強等(2011)對西昆侖塔什庫爾干縣城以東出露的矽線石榴黑云片麻巖和石榴角閃片麻巖進行了陰極發(fā)光圖像、微區(qū)原位LA-ICP-MS 微量元素分析和U-Pb 定年,研究表明其原巖的形成年齡分別不早于(253±2) Ma 和(480±8) Ma, 對應的變質時代為(220±2) Ma和(220±3) Ma, 并且認為塔什庫爾干縣城以東的矽線石榴片巖-石英巖組合單元應從原來的古元古代“布倫闊勒巖群”中劃分出來??偟膩碚f, 由于布倫闊勒巖群分布較廣, 不同的研究者針對該巖群不同巖段區(qū)域變質巖系的年代學測試結果不同, 主要集中于火山巖、矽線石榴黑云片麻巖和石榴角閃片麻巖的年代測試, 時間范圍從新太古代至晚古生代, 差異較大, 甚至需要對部分地段的巖群進行解體。

        在本次研究中,筆者分別在老并鐵礦區(qū)含鐵巖系的磁鐵石膏巖段(含礦巖段)內進行了長英質片巖和黑云母石英片巖中的LA-ICP-MS鋯石U-Pb測年,結果表明含鐵巖系原巖形成時代為早古生代。結合楊文強等(2011)對西昆侖塔什庫爾干縣城以東出露的矽線石榴黑云片麻巖和石榴角閃片麻巖進行的U-Pb 定年結果,與本區(qū)已有的年代學資料(呂增等,2007;張傳林等,2007)已發(fā)表的鋯石 U-Pb年代學數據共同表明:不能將研究區(qū)含鐵巖系沉積時代繼續(xù)劃歸古元古代布倫闊勒巖群,而應該從原古元古代“布倫闊勒巖群”中劃分出來,應屬于新元古晚期—早古生代早期;同時,在野外地質調查中發(fā)現,該套地層無論在變質程度、變形特征、巖石組合特征、含鐵特征與布倫闊勒巖群都有明顯的不同。綜合認為,該套地層應屬早古生代馬爾洋組。

        6 結論

        (1)老并礦區(qū)內含鐵巖系物源時代主要集中于510~540 Ma,且時代為530 Ma左右的鋯石大量出現,從而步認為區(qū)內含鐵巖系的形成時代不會早于510 Ma。

        (2)從區(qū)內典型礦床地質特征來看,區(qū)內普遍發(fā)育一套特征獨特的膏-鐵建造組合,其礦物組合為硬石膏+石膏+磁鐵礦+黃鐵礦,其特征明顯的不同于目前世界上已發(fā)現的以沉積成礦作用為主的鐵礦床(SAMUELS.Goldich,1973; KLEIN C,2005;宋叔和等,1994;程裕淇等,1978;楊志達,1980;趙一楊等,1958;沈保峰,2010),為一種較為特殊的含鐵建造類型。礦物同位素和鏡下鑒定結果均表明磁鐵礦主體為原生沉積成因,而不是由其他的鐵礦物經變質作用形成,礦床成因類型為海相火山沉積型鐵礦床。

        (3)結合張傳林等對布倫闊勒巖群變質年代的厘定,初步認為區(qū)內含鐵巖系形成于早古生代,其形成時代與世界上已知典型的沉積型和沉積變質型鐵礦床存在較大的差異。

        (4)結合區(qū)域調查成果,并進行地層對比,馬爾洋組與布倫闊勒巖群無論從巖石組合特征、變質變形程度、地球化學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及含礦特征均有較大差異,因此,該套地層應該從布倫闊勒巖群解體。

        (5)通過對老并—吉爾鐵克—贊坎一帶開展的路線地質調查及礦床對比發(fā)現,該套地層和志留系溫泉組無論從變質程度、變形特征、巖石組合特征、含鐵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可對比性,巖層變化具有一定的(吉爾鐵克溝的溫泉溝組發(fā)現有筆石化石)連續(xù)性,一定程度也為馬爾洋組劃為早古生代提供了佐證。

        (6)老并鐵礦床與贊坎鐵礦與區(qū)域上分布的其他大型鐵礦成因相同,均形成于早古生代,賦礦巖系以黑云石英(石膏)片巖為主,鐵礦物以沉積磁鐵礦為主并與(硬)石膏、黃鐵礦同生為特征,其特征較為獨特,為沉積型鐵礦中的一種新的礦床模式,同時結合研究區(qū)地處帕米爾高原,因而筆者將其命名為“帕米爾式”鐵礦床。

        猜你喜歡
        巖群黑云片巖
        漂流計劃
        讀者(2023年2期)2023-02-20 08:10:28
        漂流計劃
        讀者欣賞(2023年2期)2023-01-19 03:08:50
        漂流計劃
        道路邊坡片巖耐崩解特性室內試驗研究
        四川水泥(2022年7期)2022-07-28 06:44:38
        黑云白云
        散文詩世界(2022年1期)2022-01-13 04:53:23
        反傾邊坡風化作用數值模擬研究
        張北—圍場地層小區(qū)紅旗營子巖群變質巖時代及接觸關系探究
        河北地質(2020年4期)2020-03-19 00:19:34
        滇西瀾滄巖群碎屑鋯石U-Pb定年及其地質意義
        太古宙:巖群之詩
        中國詩歌(2018年3期)2018-11-14 19:09:21
        石英片巖路基填料適用性分析
        安徽建筑(2018年3期)2018-07-20 03:38:38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黄色大片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99在线国产视频| 国产丝袜长腿在线看片网站 | 新婚少妇无套内谢国语播放| 国产黄在线观看免费观看不卡| a在线免费| 亚洲黄色一插一抽动态图在线看|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人妻久久| 黑森林福利视频导航| 欧美成人小视频| 天堂av在线播放观看| 亚洲桃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成人色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粉色|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内精|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一区| 精品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伦理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免费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综合三区后入内射国产馆| 在线无码免费看黄网站| 免费看黄片的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av鲁丝片一区二区免费| 久久aⅴ无码av免费一区| 狼人av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品| 国产在线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v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自产对白一区| 一二区成人影院电影网| 精品免费在线| 日韩极品免费在线观看| 7194中文乱码一二三四芒果|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2022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内射| 精品9e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日本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