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彥 桑學東
【摘要】 目的:探討瑞舒伐他汀對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血清脂聯(lián)素水平的影響。方法:選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接診的108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54例。所有患者接受常規(guī)降壓藥物治療,在此基礎上給予對照組患者控制血糖藥物治療,觀察組患者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療。連續(xù)用藥4周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血脂、脂聯(lián)素、FBG、FINS、HOMA-IR、hs-CRP水平。并觀察兩組治療期間用藥安全性。結果:治療后,對照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低于觀察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高于觀察組,差異均有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456、5.010、5.012、8.658,P<0.05);觀察組血清高敏C反應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脂聯(lián)素水平分別為(2.06±0.34)、(4.63±0.55)mg/L,對照組血清hs-CRP、脂聯(lián)素水平分別為(2.61±0.54)、(4.39±0.62)mg/L,觀察組hs-CRP水平低于對照組,而血清脂聯(lián)素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6.334、2.128,P<0.05);對照組空腹胰島素(fasting serum insulin,F(xiàn)INS)、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xiàn)BG)、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均高于觀察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290、2.447、3.098,P<0.05);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無明顯不良反應發(fā)生。結論:對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療安全性較高,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和血糖水平,降低hs-CRP水平,提高血清脂聯(lián)素含量,改善胰島素抵抗。
【關鍵詞】 高血壓; 糖尿??; 瑞舒伐他??; 血清脂聯(lián)素; 血脂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7.02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8)17-00-03
高血壓和糖尿病均為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兩者常關聯(lián)存在,高血壓為糖尿病發(fā)生的強烈預測因子[1]。高血壓合并糖尿病可促進心、腎、血管等疾病進展,其中常見的為加速大動脈粥樣硬化[2]。臨床針對高血壓合并糖尿病多以藥物治療,在使用鈣離子拮抗劑等藥物控制血壓的前提下,控制患者血糖,以改善患者病情。他汀類藥物是臨床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常用藥物,瑞舒伐他汀屬強效的他汀類藥物,為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HMG-CoA)抑制劑,對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起抑制作用,被稱為血脂調節(jié)劑[3]。本研究選擇在筆者所在醫(yī)院接受治療的108例高血糖合并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瑞舒伐他汀對其治療效果,旨在為臨床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提供參考依據(jù),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2017年8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接診的108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1)納入標準:符合2017年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和2013年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關于高血壓與糖尿病的相關診斷標準[4-5];凝血功能正常者;認知功能正常者;無語言表達障礙。(2)排除標準:合并腦出血、腦梗死者;過敏體質者;存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其他心血管疾病者;妊娠期和哺乳期特殊患者;心、腎等重要器官嚴重不全者;繼發(fā)性高血壓;年齡<18周歲者;入院前3個月內服用過非甾體清炎藥、激素、他汀類藥物等治療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精神異常,依從性差者。本次研究經筆者所在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颊呔栽讣尤氡敬窝芯坎⒑炇鹬橥鈺?。將108例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54例,其中男24例,女30例;年齡57~78歲,平均(65.63±2.31)歲;高血壓病程1~15年,平均(10.31±3.62)年;糖尿病病程1~10年,平均(6.21±2.10)年。觀察組54例,其中男26例,女28例;年齡56~76歲,平均(65.58±2.29)歲;高血壓病程1~16年,平均(10.29±3.61)年;糖尿病病程1~10年,平均(6.22±2.08)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guī)降壓藥物治療,如鈣離子通道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或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在此基礎上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降糖藥物治療:以磺脲類和雙胍類藥物為主,必要時給可給予胰島素或其他口服降糖藥物。觀察組加用瑞舒伐他?。ㄕ憬U帢I(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338)治療:口服,10 mg/次,1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用藥4周。
1.3 觀察指標
分別采集兩組患者治療前、后5 ml空腹肘靜脈血,給予15 min 3 000 r/min離心操作,分離血清,并將獲取的血清保存在-70 ℃冰箱中凍存。采用酶法測定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以免疫抑制直接法測定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以直接法測定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以免疫投射比濁法測定高敏C反應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以放射免疫法測定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xiàn)BG)和空腹胰島素(fasting serum insulin,F(xiàn)INS)水平。計算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HOMA-IR=(FINS×FBG)/22.5。采用雙抗體夾心ELASA法測定血清脂聯(lián)素水平。儀器:日本東京醫(yī)療1024I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脂聯(lián)素試紙盒由美國LINCO有限公司提供,其他指標試紙盒購自上海西唐生物有限公司。觀察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用藥安全性。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內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設置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脂水平比較
兩組HDL-C、TG、TC、LDL-C水平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4周后,對照組HDL-C水平低于觀察組,LDL-C、TG、TC水平高于觀察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2.2 兩組患者血清hs-CRP、脂聯(lián)素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血清脂聯(lián)素、hs-CRP水平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4周后,對照組血清脂聯(lián)素水平低于觀察組,血清hs-CRP水平高于觀察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兩組患者FINS、FBG、HOMA-IR比較
治療前兩組FINS、FBG、HOMA-IR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4周后,對照組FINS、FBG、HOMA-IR均明顯高于觀察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4 用藥安全性
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無明顯的不良反應發(fā)生,肝、腎功能及心電圖等檢查指標均處于正常范圍之內。
3 討論
高血壓與糖尿病密相關,糖尿病的發(fā)病率會隨著血壓的升高而上升,糖尿病患者中患高血壓者占40%~60%,而糖尿病死亡患者中有44%伴有高血壓,高血壓死亡者中有10%伴有糖尿病。因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是我國居民主要的致死因素,而其首要危險因素均為脂質代謝紊亂、高血脂及高血糖。高血壓和糖尿病兩者相互影響,互相為患,故臨床在防治高血壓的同時,對患者的糖尿病控制也不容忽視。
HOMA-IR是指胰島素的靶器官對胰島素刺激的葡萄糖利用和攝取減低,是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疾病共同發(fā)病的基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島素抵抗。脂聯(lián)素的分泌受胰島素、遺傳、白色脂肪、β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性激素等影響,能經肌肉與肝臟上相應受體發(fā)揮作用,改善代謝。脂聯(lián)素對血管內皮黏附因子和內皮細胞間黏附因子可起到抑制作用,抑制乙?;腖DL顆粒的攝取,對血管內皮細胞表現(xiàn)的單核細胞可發(fā)揮特異性抑制作用,進而防止動脈硬化的形成。低脂聯(lián)素水平與胰島素抵抗、肥胖、炎癥、原發(fā)性高血壓、急性心肌梗死、動脈粥樣硬化有關,其能經血管平滑肌細胞和內皮細胞加快高血壓進程;高脂聯(lián)素水平對血管疾病進程和代謝進程均具有潛在的有益作用。Hs-CRP是預測心血管事件的獨立因子,是人體非特異性炎癥反應的敏感標志物之一,在粥樣硬化斑塊中,其能與LDL-C結合,參與炎性粥樣硬化的過程。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TG、TC、LDL-C、Hs-CRP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HDL-C、脂聯(lián)素水平高于對照組,說明聯(lián)合瑞舒伐他汀治療能有效改善脂質代謝紊亂,降低Hs-CRP水平,提高脂聯(lián)素水平。觀察組 FINS、FBG、HOMA-IR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明顯的不良反應,說明對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療,能降低血糖水平與胰島素抵抗,且不會增加毒副作用,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瑞舒伐他汀屬還原酶抑制劑,具有相對親水性且高度肝選擇性,能阻止細胞內羥甲戌酸代謝,對內源性膽固醇合成HMG-CoA還原酶起到競爭性抑制作用,可使細胞內膽固醇合成減少,與HMG-CoA還原酶的活性位點具有高度親和力[6-7]。肝-降低膽固醇的靶向器官是瑞舒伐他汀的主要作用部位,能使肝細胞表面的LDL受體量增加,對其分解、攝收代謝起到促進作用,阻滯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肝合成,進而造成LDL微粒和VLDL數(shù)量降低。瑞舒伐他汀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平滑肌增生,抑制炎癥反應和改善內皮功能,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穩(wěn)定、消退或逆轉[8]。與其他他汀類藥物相比,瑞舒伐他汀具有高度的肝臟選擇性、親水性強、抑酶活性較強、經過細胞色素P450酶系統(tǒng)代謝較少、半衰期長等優(yōu)勢,與其他藥物發(fā)生相互作用較小。楊麗等[9]對冠心病伴高脂血癥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鈣治療,分析其對hs-CRP、TNF-α、血脂、內皮功能的影響,結果顯示,瑞舒伐他汀鈣能有效降低冠心病伴高脂血癥患者的炎癥反應,控制血脂狀況,調節(jié)內皮功能。張蓓慧[10]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療,分析其對患者外周血內血清瘦素、血脂水平、炎性因子、腎功能的影響,結果顯示,聯(lián)合瑞舒伐他汀治療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外周血內血清瘦素,能改善腎功能,降低血脂水平。兩者結果與本研究結果相似,說明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效果較好。本研究因研究時間和精力有限,結果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納入樣本量較少,觀察時間較短等,后期需進一步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對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療安全性較高,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和血糖水平,降低Hs-CRP水平,提高血清脂聯(lián)素含量,改善胰島素抵抗。
參考文獻
[1]呂國棟,夏曙光,汪艷霞,等.丹蛭降糖膠囊聯(lián)合厄貝沙坦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病人FPG、LDL-C及Hcy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7,15(17):2153-2156.
[2]厲偉民,石婭玲,葛萱,等.社區(qū)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壓控制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浙江醫(yī)學,2017,39(7):539-541.
[3]刁元彬,錢稚萍,羅江秀,等.瑞舒伐他汀治療冠心病伴高脂血癥的療效及其對血脂、炎性介質及內皮指標的影響[J].疑難病雜志,2017,16(8):765-768.
[4]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OL].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5,7(3):26-29.
[5]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7年修訂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7:1-47.
[6]謝妍.瑞舒伐他汀對冠心病患者血脂的干預作用[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16,8(2):206-209.
[7]沈奇峰.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對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超敏C反應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17):4268-4270.
[8]劉鵬,張敬偉,王尚珍.瑞舒伐他汀聯(lián)合鹽酸小檗堿對急性缺血性腦梗死患者相關指標的影響[J].中國藥房,2017,28(24):3383-3386.
[9]楊麗,郭煒煒,李新春,等.瑞舒伐他汀鈣對冠心病伴高脂血癥病人血脂、hs-CRP、TNF-α及內皮功能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7,15(12):1488-1491.
[10]張蓓慧.瑞舒伐他汀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外周血內血清瘦素、炎性因子、血脂水平及腎功能的影響[J].中國藥物警戒,2017,14(6):338-340.
(收稿日期:2018-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