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平
摘要:完善教學設施、創(chuàng)建管理機制,加強反饋溝通、合理整合生物課程資源、優(yōu)化分層教學實施過程、營造學習氛圍,加強學法指導
關鍵詞:分層走班
2014年9月,《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正式發(fā)布, 2020年基本建立中國特色的高考招生制度。其發(fā)布的改革意見提出文理不再進行分科考試,高考成績由語、數(shù)、外3科總分與考生自主選擇的3科學業(yè)考試科目總分構成;英語一年兩考,可將考試分數(shù)較高的一次計入高考成績;3門選考科目由學生自身特長并結合報考高校相關專業(yè)要求決定,考試形式采取等級性考試與合格性考試相結合。 新高考制度的改革,在科目設置、評價制度、錄取機制等方面都作了重大的調整與變革,對生物課程的實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教學也將面臨全新的挑戰(zhàn)。本文就走班、分層教學等挑戰(zhàn)進行研究。
一、完善教學設施
高考改革下,對生物教學設備與教室需求更大,生物實驗教學儀器、藥品的齊全是保證實驗教學的前提。高考科目選考改革下,強調對學生個性化的培養(yǎng),面對選課、走班的施行,集中時段的排課,多種選課組合,學校需要大量教室。這就要求教育部門加大對學校資金的投入,同時學校也要重視生物教學配置的投入,確保教學的順利進行。當高考改革來臨,面對設施教室不足的情況,怎樣保證教學?對于生物實驗的教學,教師同樣可以從教學入手,根據(jù)課程標準,結合學校具體情況,確定哪些實驗是能做、哪些是可以替代的,合理利用課程資源,盡可能保證學生實驗教學的進行。面對多數(shù)學校沒有閑置教室的問題,學??梢钥紤]對學校的教師辦公室、教研組會議室、選修課教室進行調整,以增加走班教室。同時,對走班教室進行改造,增設儲物柜,保證學生物品的存放,盡可能實現(xiàn)選修教室與必修教室的轉換,保障走班教學的進行[1]
二、創(chuàng)建管理機制,加強反饋溝通
高考改革下的生物教學,教師面對分層教學,班級成員眾多,教學秩序與管理難免難以操作,組建班干隊伍則可以改善生物教學管理。生物課代表可根據(jù)不同班級的具體情況,及時督促學生作業(yè)的完成與收發(fā),組建學習小組,協(xié)助班干的作業(yè)收發(fā)、日常考勤,通過不同小組之間的評比、競爭,可有效提高生物教學實效。生物教師在進行分層教學時,日常教學中應針對不同層級的班級設置不同的課堂練習,以達到鞏固、復習的目的。班級管理中,要與不同分層教學班的班主任做好協(xié)調溝通,及時了解學生情況,同時定期開展生物教學班會課,了解學生生物學習近況,給予學生學習、學法上的指導;定期與學生班主任、家長進行溝通,就生物學科的平時表現(xiàn)、學習情況進行交流,提高生物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三、合理整合生物課程資源
生物課程資源的利用是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提高學生生物素養(yǎng)離不開生物課程資源的支持。合理利用生物課程資源,包括校內資源,如生物教學掛圖、模型、實驗標本、實驗設備儀器等。除了校內資源的利用,教師還要利用身邊的課程資源,如課外讀物、科研論文、網(wǎng)絡媒體等,積極開拓課程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設聯(lián)系實際并具有活力的課堂[2]。同時,學生己有的常識和生活經(jīng)驗,也是無形的課程資源,教師可以在與學生溝通交流中挖掘這些資源,尋找教學切入點。另外,學校可以結合自身的特色與條件,充分發(fā)掘和利用身邊熟悉的課程資源,開發(fā)滿足學生實際發(fā)展的校本課程。
四、優(yōu)化分層教學實施過程
分層教學是指教師考慮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和潛力等將學生劃分為水平相近的群體進行教學,從而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因此,分層教學實施過程中,要對學生、教學、測試、評價等進行分層教學,以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
1)學生分層
不同的學生,其現(xiàn)有知識、能力水平等各不相同,面對生物學科的分層教學,教師不應憑分數(shù)認定學生的學習潛力,也不應按照教師主觀判斷,而更應該尊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在深入研究和了解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的基礎上,從學生的生物學習態(tài)度、生物基礎知識、智力水平等可將學生分為學有余力的學生、中等程度的學生、生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2)教學分層
教學分層包括備課與授課的分層,備課方面生物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規(guī)劃不同的教學目標、分層設計問題以及設置分層作業(yè)等。針對學有余力的學生要求其在學習的基礎上,能夠綜合運用生物學知識;中等程度的學生要求其能掌握教材的基本技能和基礎知識;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則要求其掌握生物教材中最基礎的知識。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不同的分層目標,授課也要進行分層。教師授課時既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也要照顧學生共同的需求。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導入,同時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上,可以進行分層提問,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采用多種提問方式,如采用比較式提問、懸疑式提問、鞏固式提問[3]等。
3)輔導與評價分層
由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目標的不同,因此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也要進行不同層次的輔導。對學有余力的學生要注重提升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課外輔導,發(fā)展學生的學習潛力;對中等程度的學生要注重提升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等的能力;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則要注重對其學習態(tài)度和困難問題解決的輔導。在教學評價上,教師在教學測試環(huán)節(jié)中,應著重檢查學生的進步程度,試卷編制中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編制必做題與選做題。
五、營造學習氛圍,加強學法指導
在分班教學下,教師可以通過自身教學行為的改變,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調整學生學習的心理狀態(tài)。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探究性活動的開展,通過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讓學生勇于表達個人想法。同時,加強學生的學法指導,教會學生找到自身適合的學習方法,
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效的生物學習方法可以讓學生樹立解決問題的思維,使學生學會學習與自我評價。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展示思路提煉的方法,要求學生模仿、示范,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將其運用于學習中,提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宣.淺析如何創(chuàng)新高中生物課堂教學「J}.學周刊,2014 (8):103.
[2]喬東寧.高中生物課程資源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研究[D].廣西:廣西師范大學,2015.
[3]倪長平.中學教學中分層教學初探「刊.河南教育, 2015 (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