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勇
隨著高性能微處理器的尺寸越來越小、價格越來越低,電流、頻率、相位均可調的正弦波控制逐漸替代簡單的PWM方波驅動電機,實現(xiàn)了更可靠的啟動、更順暢的加減速和更平穩(wěn)安靜的運行。這使得無人機不僅能可靠、精確地控制自身飛行姿態(tài)和軌跡,其上搭載的精密設備也能在震動更小的平臺上執(zhí)行更多樣化的任務。
FOC控制在無人機/航模領域的興起
上述控制方式被引入到無人機/航模無刷電調的設計后,發(fā)展出無感FOC電調(圖1)。近兩年來,越來越多的無人機/航模廠商開始研發(fā)生產采用FOC矢量控制方案的電調(圖2)。
無感FOC電調和普通方波控制電調在硬件構架上差別不大,最大的區(qū)別是前者采用了正弦波驅動電機(圖3)。因為方波控制只能調節(jié)占空比,而正弦波能同時調節(jié)輸出電壓、正弦波頻率和相位,所以在無感FOC電調控制下的磁場是旋轉的、而非跳躍切換,不僅減小了電機的脈動轉矩,運行更平穩(wěn)、更安靜,而且峰值電流的脈動也大大減小。此外,無感FOC電調可通過計算向量關系,實時調整3組正弦波的相位,進行精確的扭矩控制,而方波電調卻只能設置一種或者“高-中-低”少數(shù)幾種簡單的進角。因此,受無感FOC電調控制的電機擁有更好的啟動和加減速性能。
之前,筆者曾總結過FOC控制方案的優(yōu)點,這些也體現(xiàn)在采用了FOC控制方案的電調里。
1.轉矩脈動小,更靜音。
使用FOC控制方案的電調,其所在電動動力系統(tǒng)的最大特點是安靜(圖4)。由于采用了矢量控制、正弦驅動,電機的轉矩脈動非常小、噪聲更小。舉例來說,某些使用方波控制的傳統(tǒng)電調,與之相連的電機在啟動時會發(fā)生抖動,并發(fā)出“咔咔咔”的聲音;在急加油門時,會發(fā)出刮擦聲。而使用FOC控制方案的電調,電機就不再發(fā)出這些聲音。
2.峰值電流更小
使用方波控制的電調,在急加油門時可能因續(xù)流時間過長導致電機堵轉。而使用FOC控制方案的電調,從原理上杜絕了這種現(xiàn)象。因為采用這種控制,電調不會一直在電機繞組上加載全電壓,所以繞組線圈中的峰值電流更小。這不僅減小了繞組線圈發(fā)熱帶來的能量損失,也降低了大峰值脈沖電流可能給電機元器件造成的損傷。
3.加減速性能更好
因為無感FOC電調的相電流采用了矢量解算、正弦波控制,所以在電機加減速時能更好地調整相位、控制轉矩,獲得更快的響應速度。
傳統(tǒng)方波控制的電調,一般不支持電壓相位超前,控制電機力矩(電流)時,電流相位會出現(xiàn)延后的現(xiàn)象。而FOC控制的電調能做到電壓相位超前,改變電機力矩的響應速度更快。另無感FOC電調可做能量回饋制動,相比傳統(tǒng)方波電調利用電機本身的感應電流剎車,減速制動的響應速度更快。
FOC電調的技術方案特點
采用FOC控制的電調與方波控制相比,雖然主要電路結構近似,但因控制方式有很大改變,故前者不僅在控制軟件算法方面比后者更復雜,而且對主控芯片的計算能力、MOS管的響應速度、感應電動勢的采集電路都有更高的要求。
FOC控制算法的理論是公開的,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通過查閱書籍文獻,或者各大芯片廠商的官網獲得FOC控制方案的軟件算法,如應用筆記、參考源代碼等。在某些方案中,只要稍微調整一下代碼中的參數(shù),就可以上機運行。
除了算法問題,設計無感FOC電調時,還應選擇合適的主控芯片。采用方波控制的電調,算法相對簡單,較低端的單片機(如C8051F390,主頻50MHz)即可滿足需求(圖5)。而無感FOC電調,則需要運行速度更高的主控芯片,才能滿足算法要求(圖6)。
以熱銷的大疆“精靈”消費級四旋翼無人機系列為例,其第二代產品使用的是方波控制電調,第三代產品則采用了基于TI INSTA-FOC方案的無感FOC電調。其主控芯片為DRV8301和F28027F組合,主頻90MHz,可對48KHz范圍內的頻率進行調整(圖7)。相比采用方波控制電調的第二代產品,新一代產品的工作噪聲明顯下降,啟動、加速也更順暢,用戶使用后普遍反映較好。
有的業(yè)余愛好者用開源單片機,成功做出了FOC矢量控制電調。筆者曾看過有模友用英飛凌(Infineon)ARM M0處理器(XMC1300/XMC1301/XMC1302單片機,主頻32MHz)自制的無感FOC電調,相比前文提到的TI INSTA-FOC方案的90MHz單片機,運行速度明顯慢一些。具體表現(xiàn)是這款自制的無感FOC電調,其單片機執(zhí)行無感FOC算法的時間更長,只能做到24KHz范圍內的頻率調整。也有模友曾用Microchip AN1078處理器自制電調,效果還不錯。
因為軟件算法的通用性,所以更高端的DSP芯片也可用于自制無感FOC電調(圖8),如DSPIC 33FJ12MC202、DSPIC 33EP32MC202等。常見的是SSOP28封裝,體積更小的QFN28封裝會貴一些??偟膩碚f,自制無感FOC電調的運行速度主要取決于主控芯片的主頻,大家可在芯片價格與電調運行速度之間尋求最優(yōu)解決方案。
除此之外,Microchip、NXP、FreeScale等知名芯片廠商都有自己的FOC控制方案,配有詳細的芯片資料和開源代碼開發(fā)文檔。
FOC電調的位置檢測
從控制理論上說,無感FOC電調需要對相位進行調節(jié),即準確知道電機轉子的位置,也就是電相位角度。對于裝有位置傳感器的無刷電機,這點容易實現(xiàn),通過霍爾元件或變壓器式角度傳感器即可獲知角度信息。消費級航拍無人機的相機云臺,其中的兩自由度云臺控制電機,就是帶有位置傳感器的無刷電機。與之類似的手持云臺,其電機采用的也是FOC矢量控制方案,能精確靈敏地讓鏡頭取景(圖9)。
動力電機多為無位置傳感器的無刷電機。如前文所述,采用方波控制的電調,與之相連的電機的反電動勢也為方波,電調的感應電路通過檢測過零點進行換相。換成FOC控制方案后,電機的反電動勢為正弦波(圖10),但電調的感應電路通過反電動勢只能檢測過零點,無法準確反映當前電機轉子的角度位置。而無感FOC電調的反電動勢檢測電路,通常只會添加兩個采樣電阻和1個雙運放,并不會大幅修改電路架構。
現(xiàn)有的解決方法是,通過檢測到的過零點,來推測當前電機轉子的角度位置。以前面提到的TI INSTA方案為例,該芯片程序有個叫FAST觀測器的模塊。這個模塊可基于相電壓和相電流的變化估算電機轉子的位置,且估算的電相位角度非常準確。在FAST模塊的幫助下,實際測試中采用FOC控制方案的電動動力系統(tǒng)在轉速低至30 - 50轉/分的情況下,速度閉環(huán)依然很平順,而傳統(tǒng)的方波電調則很難在這么低的轉速下穩(wěn)定運行。遺憾的是,TI INSTA方案把FAST的代碼以庫的形式固化在ROM里,這部分并不開源。相比之下,Microchip就公開了所有源代碼,方便了懂得編制算法的資深玩家。
FOC電調的啟動控制
電調能否可靠地啟動電機并迅速、平穩(wěn)地加速到工作轉速,對使用效果有很大影響。因此與方波控制電調一樣,無感FOC電調的啟動算法也十分關鍵。
在無法很好解決電機轉子位置估算問題時,有些方案選擇避開這個難題:先采取方波啟動,待電機轉速穩(wěn)定后再切換成FOC控制運行的方式。這個方法還是不錯的。
而在有類似TI INSTA方案的FAST觀測器模塊的情況下,則可全程使用全正弦驅動,同樣能獲得平滑穩(wěn)定的正弦波啟動效果。
FOC技術的局限性
雖然采用FOC矢量控制技術的電調有諸多優(yōu)點,但并非毫無缺點。方波控制的電調,適用于多種電機;而無感FOC電調,則無法達到前者那么高的電機兼容性。
原因是FOC控制方案需要判斷電機轉子的實時位置,而觀測器模塊其實是通過建立電機的數(shù)學模型,用檢測反向電動勢估算得到的,不像方波控制那樣只要知道過零點就可以了。而要建立電機的數(shù)學模型,就得用專業(yè)的LCR測試儀器測量電機參數(shù),并將這些參數(shù)輸入算法的頭文件里。也就是說,受制于算法本身,F(xiàn)OC矢量控制高度依賴電機的數(shù)字模型,不僅需要針對電機的參數(shù)做匹配,而且匹配之后不能隨意更換其他參數(shù)的電機。
盡管無感FOC電調在不同電機的兼容性方面還有待改善,但在固定參數(shù)的成套設備上已經顯現(xiàn)出優(yōu)勢,贏得了用戶的廣泛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