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松波
(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51)
本文意在整理封閉式鋼結構廊道的設計要點,供水泥工廠或其他行業(yè)同類結構設計參考。
封閉式鋼結構廊道所承受的荷載與作用主要有3類。
廊道自重包括結構、圍護和其他建筑材料的自重,如鋼結構桁架、支撐、檁條、壓型鋼板、通道鋪板、設備自重等。
廊道內有電纜時,應取得電氣專業(yè)的相關布置與荷載資料,包括電纜橋架的布置與走向、橋架層數、作用點和懸挑長度等。
物料荷載,風、雪(冰),積灰荷載,考慮安裝、操作、檢修的屋面、通道和平臺活荷載,膠帶張力,溫度效應等。
物料荷載,以工藝提資為準,一般包含于設備支腿荷載。
封閉式廊道的基本風壓可參照《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1]GB 50009取值,但是對于國外工程的最大風速,由于其定義不同于國標,可參照文獻[2]的方法進行轉換,否則可能存在安全隱患或者造成浪費。風荷載體型系數,在《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12中沒有給出,設計計算時可以參考圖1(引自《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3]GBJ9-87表6.3.1第26項,或《煤礦礦井建筑結構設計規(guī)范》[4]GB 50592-2010第5.6.3條)考慮。對于封閉式廊道支架,還需考慮風振系數,但荷載規(guī)范公式適用于具有連續(xù)變化外形和質量的結構,與廊道及支架的模型不一致。為設計方便,支架的風振系數可按《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計算,封閉式通廊可將通廊本身的風荷載值放大30%進行設計[5]見圖1。
相對定位主要依靠內部傳感器,包括里程計(odometry)、陀螺儀等。通過測量相對于機器人初始位姿的平面距離和轉動方向,從而估計機器人位置。該方法計算量小 [3],但有累加特性。
廊道屋面板、檁條和橫梁,應按積雪不均勻分布最不利工況計算;縱向主受力桁架(主梁)按全跨均勻分布、不均勻分布和半跨均勻分布三種工況計算。設計圖紙中除了明確限制廊道屋蓋允許積雪(冰)的重量或厚度,還應建議業(yè)主建立健全相應的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及時清除積雪(冰),以保證結構安全。
圖1 封閉式廊道風荷載體型系數
廊道屋面水平投影面積的積灰荷載,參見國標《水泥工廠設計規(guī)范》[6]表9.7.3按“有灰源”、“無灰源”及其他區(qū)域分別取值;廊道內落料(積灰)荷載應按工藝專業(yè)提資考慮。
廊道屋面按不上人考慮,其活荷載取為0.5kN/m2;走道、重錘張緊裝置平臺活荷載按工藝提資考慮。計算板、加勁肋和次梁時,取值不宜小于2.0kN/m2;膠帶機托輥支架下方常有落料堆積,且不能及時清除,故該范圍內需考慮活荷載0.3~0.5kN/m2;膠帶機頭輪平臺均布活荷載應由工藝專業(yè)提供,考慮檢修時需堆放頭輪、電機或減速機等設備,其取值不宜小于4.0kN/m2。
廊道支座采用固定鉸與支架連接時,因溫度作用而產生對支架頂部的縱向水平推力,可按下式計算。通常在每段廊道的溫度區(qū)段伸縮端設置滑(滾)動支座,以釋放溫度應力并減少對下部結構的推力。有坡度的廊道,宜將滑(滾)動支座設置在廊道的高端,這樣水平力傳遞至廊道支座相對較低的一端,可以減小下端支承結構(支架)的彎矩。
式中:Pt為廊道支座傳遞到支架頂部的縱向水平推力,N;E為支架材料彈性模量,N/mm2;I為支架截面慣性矩,mm4;ΔL為廊道支座處熱膨脹值,mm;H為基礎頂面至支架頂部高度,mm;Kt為保溫影響系數:封閉保溫廊道取0.6、開敞不保溫廊道取1.0;Lj為溫度區(qū)段內變形約束中心點至計算支座間的廊道水平投影長度,mm;a為鋼材線膨脹系數(1.2×10-5/℃);Δt為廊道安裝合攏時,室外環(huán)境溫度與該地區(qū)最高(或最低)5日計算溫度平均值之差。
圖2 封閉式廊道橫截面示意圖(mm)
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時,可不計算廊道的地震作用,但應采取抗震措施;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9度時,廊道的地震作用計算和構造要求,參見國標《構筑物抗震設計規(guī)范》[7]GB50191-2012第16章考慮地震作用。
廊道跨度,應根據工藝要求、總圖布置、加工制作、運輸安裝、鋼材材質及經濟合理等因素綜合確定。廊道跨度或支架間距宜控制在20~30m范圍內,且不宜大于60m。
封閉式廊道高度、寬度需考慮設備寬度、人行道凈寬和檢修道凈寬(最小凈空尺寸可參考國標《帶式輸送機工程設計規(guī)范》GB 50431-2008表11.7.1)要求。封閉式廊道橫截面見圖2。
封閉式廊道內采光設計應符合國標《建筑采光設計標準》GB/T50033的有關規(guī)定,其照度應不小于30lx;廊道的散熱和通風窗應結合采光需要統(tǒng)一布置。
廊道結構涉及的平面、立面、橫截面和支撐等布置宜規(guī)則、對稱,應具有足夠的空間剛度。屋面宜按雙坡設計。廊道端部宜設置橫向門式剛架,可保證廊道端部為幾何不變體系,滿足其橫向穩(wěn)定。桁架上(下)弦平面內各節(jié)間宜設置水平支撐。廊身橫截面桿件間連接通常為鉸接,亦需在其上方適當位置間隔一個節(jié)間設置一道加掖或隅撐(人形或八字形),從構造上提高廊身的整體穩(wěn)定性。
廊道支架可分為單片支架和固定支架,其設置應根據相鄰兩建(構)筑物間的廊道長度、結構形式和溫度區(qū)段確定。封閉廊道長度≤180m,且其中一端固定于建(構)筑物時,可只設置單片支架;當廊道長度大于180m且≤360m時,可設置一個或兩個固定支架;當廊道長度超過360m時,可按比例增設固定支架。單片支架宜設置雙柱、固定支架宜設置四柱,特殊情況時可設置為三柱。固定支架頂部應設置水平支撐,中間部位宜間隔兩個或三個節(jié)間設置一道水平支撐。支架腹桿(支撐)宜采用角鋼、T型鋼及其組合截面,非交叉腹桿也可采用圓管;橫梁宜采用工字鋼、軋制或焊接H型鋼。通常支架高度≤8m時,可采用等截面支架;大于8m時,可采用變截面(一般為梯形)支架。
廊道與支墩、支架、轉運樓或廠房等建(構)筑物間的連接,按受力要求可假定為固定鉸支座或滑(滾)動支座。鋼結構廊道和支架桿件的設計計算,執(zhí)行《鋼結構設計標準》[9]GB50017的相關規(guī)定。
封閉廊道主受力構件通常采用梁桁架(即平行弦桁架)[8],桁架計算高度H0可取其跨度的1/10~1/14且保證廊內凈空不小于2 200mm。桁架節(jié)間長度根據廊道高度和寬度綜合確定,直腹桿與斜腹桿相交的夾角宜控制在35°~55°;桁架節(jié)間數為奇數時,中央節(jié)間宜布置交叉斜腹桿。桁架分段長度應根據運輸和安裝條件確定:跨度不大于12m時可不分段;大于12m且小于20m時可分為兩段;大于20m時可分為多段,但每段長度不宜超過12m;拼接接頭宜位于廊道跨度的1/3處。
表1 各類桁架特點比較
梁桁架大概起源于1840年,威廉·豪式首先提出他的桁架體系;豪式桁架體系廣泛應用4年后,托馬斯·普拉特提出了與豪式式桁架布置相反的形式。下表為幾種常用的梁桁架結構類型及其對比分析,可供設計時根據受力特點選用對應類型的主受力桁架見表1。
廊身撓度限值:按永久和可變荷載標準值計算的最大豎向撓度值,應不大于廊道跨度的1/500;按可變荷載標準值計算的最大豎向撓度值,應不大于廊道跨度的1/400。
支架頂部位移限值:按可變荷載或地震作用標準值計算的支架最大橫向位移值,應不大于其高度的1/350;固定支架縱向位移值應不大于其高度的1/500,并與溫度區(qū)段伸縮縫或抗震縫相適應。
考慮廊道的消防要求,廊身圍護及保溫等建材應選用難燃或不然材料。
廊道內應設置人行通道,如走道、過跨梯、平臺、鋼梯等。人行通道的設置需結合工藝提資,并滿足凈寬要求;長度大于100m的廊身,宜在膠帶機兩外側設置走道,并在縱向按30~100m的間距設置過跨梯(上部有設備移動區(qū)域除外);過跨梯下部凈高應滿足工藝專業(yè)要求,上部凈高不應小于1 600mm,且應在其上方設置警示標志。走道與墻架之間存在安全隱患孔洞時,應設置欄桿。
廊道坡度大于6°,且≤12°時,應設置防滑條;大于12°時應設置踏步。廊道跨越道路時,除滿足與路面的凈空高度≥5m[6]外,還必須在其下部設置落料擋板。
封閉式鋼結構廊道,作為水泥工廠最常用的物料輸送構筑物,承受著設備自重、風荷載、地震作用、溫度變形等各種荷載與作用,本文針對廊道設計全過程中主要設計因素及參數做出概述和總結。
然而對于梁桁架的結構選型優(yōu)化、抗震設計分析等內容,未能展開探討;作為拋磚引玉,希望有相關的深入研究。同時目前流行的BIM技術,可以應用在封閉式鋼結構廊道設計中,希望能夠更全面地解決目前二維設計暫難處理的問題,使其設計更加完善、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