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桂榮
摘要 總結黃精林下栽培技術,包括種植區(qū)域選擇、種子貯藏與催芽處理、整地做床施基肥、繁殖、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與加工等方面內容,以期為黃精種植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 黃精;栽培技術;林下
中圖分類號 S567.5+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2-0089-02
黃精為百合科植物,秦嶺林區(qū)有湖北黃精(Polygonna-tum sanlanscianense)、黃精(Polygonnatum sibiricum)、輪葉黃精(Polygonnatum verticillatum)3種,生長于海拔1 200~2 900 m的山坡闊葉林或針葉林下。適宜生長環(huán)境涼爽、潮濕、蔽蔭;土壤為透氣、疏松、肥沃的砂壤土;耐嚴寒[1]。黃精食之性味甘甜、爽口,又是很多中藥配方的主要材料,秦嶺林區(qū)具有悠久的采用傳統(tǒng)。黃精可用于脾胃虛弱、體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虛燥咳、精血不足、內熱消渴等癥及治療肺結核、癬菌病等。黃精根莖含有多種營養(yǎng)成分,包括糖分、脂肪、蛋白質、淀粉、胡蘿卜素、維生素等,生食、燉服均可,既可以充饑,又可以健身。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健康、養(yǎng)生、保健的日益重視,使黃精的市場需求量加大,野外采挖屢禁不止,人工栽培成為填補市場需求的唯一方法。作為當?shù)卣龀值囊豁椥屡d產(chǎn)業(yè),是山區(qū)居民實現(xiàn)產(chǎn)業(yè)升級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當?shù)鼐用褚簿哂性耘嗷A。筆者于2017年進行林下黃精栽培技術試驗示范,總結出5項要點:一是廣泛交流,掌握技術要點;二是選好適生區(qū)域,整好苗床;三是以藥用為主,以食為輔;四是以當?shù)厥袌鲣N售為主,互聯(lián)網(wǎng)電商銷售為輔;五是建成無公害基地,發(fā)展黃精產(chǎn)業(yè)[2-3]。項目對山區(qū)居民產(chǎn)業(yè)升級、生產(chǎn)適銷對路的農特產(chǎn)品、提高經(jīng)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F(xiàn)總結黃精林下栽培技術,以期推廣成功經(jīng)驗,保護野生黃精資源。
1 種植區(qū)域選擇
黃精種植區(qū)域選擇在秦嶺林區(qū)海拔900~1 400 m自然條件較好的淺山區(qū),這里也是黃精的天然分布集中區(qū)。該區(qū)域屬于亞熱帶北緣,溫暖濕潤,天然植被良好;山區(qū)地形多樣,涼爽、潮濕、蔽蔭的山坡和有稀疏樹木遮蔭的小環(huán)境區(qū)域較豐富,可最大程度利用自然條件,減少人工措施成本。該區(qū)域人口稀少,環(huán)境優(yōu)良無污染,土壤為砂壤土,有機質較為豐富。同時,當?shù)赜袀鹘y(tǒng)種植中藥材的技術基礎。
2 種子貯藏與催芽處理
黃精種子呈圓珠形,種子堅硬,種臍明顯,呈深褐色,千粒重33 g左右。種源樹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兩年生植株,秋季采集變黑、飽滿、成熟的漿果進行沙藏處理。在院落挖深40 cm、寬30 cm的坑,將種子與細沙(沙的濕度以手握成團,落地即散為度)按1∶3的比例混拌均勻,然后放入坑內,中央放高秸稈便于通氣,然后用細沙覆蓋,保持坑內濕潤,待第2年春季4月初取出種子,篩去濕沙播種。
3 整地做床施基肥
播種前深翻1遍,結合整地施用農家肥30 t/hm2,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耙細整平做畦,畦長10~15 m,畦寬1.2 m。預留深度30 cm左右的排水溝和人行過道[4]。
4 繁殖
4.1 播種繁殖
3月下旬將催芽的種子取出,按株行距10~16 cm×12~15 cm均勻撒播到畦面的淺溝內,蓋土1.5 cm左右,稍壓后澆水,并蓋草保濕。出苗前去掉蓋草,苗高6~9 cm時適當間苗,1年后移栽。
4.2 根莖繁殖
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秋季或早春挖取根狀莖,秋季采挖需妥善保存,早春采挖直接截取5~7 cm長小段,芽段2~3節(jié)。繁殖用根莖先用50%多菌靈1 000倍液浸泡6 h,再用乙酸2 000倍液浸種30 min陰干,立即進行栽種。春栽在4月上旬進行,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5 cm開橫溝,溝深8~10 cm,將種根芽眼向上,順壟溝擺放,每隔10~12 cm平放一段,覆蓋細肥土5~6 cm厚,踩壓緊實,對土壤墑情差的田塊,栽后澆1次透水。1年以后可以移栽[5]。
5 田間管理
一是中耕除草。黃精植株的地上部分長度可達1.5 m左右,且為草本,倒伏現(xiàn)象比較嚴重,每年4月、6月、9月、11月應分別進行1次定期除草,淺鋤且適當培土,日后巡查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雜草隨手拔除。二是肥料管理。每年結合中耕除草進行追肥,每次用土雜肥22.5 t/hm2、過磷酸鈣750 kg/hm2、餅肥750 kg/hm2混合拌勻后行間開溝施入,施后覆土。三是水分管理。向陽、干旱地塊要及時澆水,黃精忌水、喜蔭蔽,應注意排水和間作玉米。
6 病蟲害防治
葉斑病:可用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黑斑病:多于春、夏、秋季發(fā)生,危害葉片,防治方法為收獲時清園,消滅病殘體;前期噴施1∶1∶100倍波爾多液,每隔7 d噴施1次,連續(xù)3次。蠐螬:以幼蟲為害根部,咬斷幼苗或咬食苗根,造成斷苗或根部空洞。防治方法為用75%辛硫磷乳油,按種子量0.l%拌種;或在田間發(fā)生期,用90%敵百蟲1 000倍液澆灌防治[6]。
7 采收與加工
一般春、秋2季采收,以秋季采收質量最好,栽培3~4年秋季地上部枯萎后采收,挖取根莖,除去地上部分及須根,洗去泥土,置蒸籠內蒸至呈現(xiàn)油潤時,取出曬干或烘干,或置于水中煮沸后,撈出曬干或烘干。
8 參考文獻
[1] 任毅,楊興中,王學杰,等.長青保護區(qū)動植物資源[M].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02.
[2] 富遜娣,徐嬋娟,寧智剛,等.精準脫貧生態(tài)扶貧研究[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7(10):256.
[3] 康建軍,張祿源,何鳴筱.杜仲的研究與應用進展[J].植物學通訊,1998,15(6):47-51.
[4] 肖雅,雷艷,麻瓊方,等.黃精組培苗移栽技術研究[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8(2):57.
[5] 顧海科,劉桂君,宋梅芳,等.艾草標準化人工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8(4):89-90.
[6] 劉哲.不同施肥處理對土壤結構穩(wěn)定性的影響[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8(2):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