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的溝通交往能力是在社會生存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是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信息分享,建立和諧的社會關系進而促進社會文明的健康發(fā)展。為了保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具備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使他們在步入社會之后快速地融入其中,從孩子幼小時起就要加強對其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影響幼兒教育的三大主體來講,社會環(huán)境、家庭教育、學校指導是缺一不可的,應該建立起系統化的培養(yǎng)體系,全面落實對幼兒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有效提升幼兒的社會生存能力。
關鍵詞:人際交往;幼兒教育;培養(yǎng)措施
一、 引言
幼兒人際交往水平決定其將來的發(fā)展前景,對其性格、與人溝通的能力、適應社會的能力等多方面都有重要影響,因此,幼兒教師、家庭、所處環(huán)境都要注重對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健康引導、培養(yǎng)。為幼兒營造一個全面、健康的幼兒精神環(huán)境,引導孩子形成積極主動、樂觀向上的人際交往觀念。
二、 為幼兒構建優(yōu)質人際交往環(huán)境,引導幼兒樹立對交往的正確認知
剛具備知識接收能力的幼兒,因尚未具備良好的表達能力,大部分都是比較羞于表達自己的,在與幼兒同伴交往的過程中通常比較緊張、害羞,有的甚至害怕、拒絕與人交往。針對這種狀況,家長、教師、社會應聯合起來,研究對應方針,為幼兒構建一個全面、健康的交往環(huán)境,引導學生放下緊張情緒,積極主動地與同學、朋友、教師等進行交往,進而來引導孩子樹立良好的交往意識,為幼兒長期健康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人際交往基礎。
例如,幼兒教師可以讓大班的幼兒到低年級班里和剛剛入園的幼兒同學們進行交流,一起玩耍、一起嬉戲、一起唱歌等。因為幼兒間年齡相仿,相互之間愿意積極主動地去跟高年級的哥哥姐姐們進行交流,進而有效獲取到人際交往中的快樂、意義,逐漸消除內心的緊張、害羞心理;幼兒教師、社會成員要樹立良好榜樣,主動跟幼兒進行交流,探討一些幼兒所感興趣的事務,如幼兒所喜歡玩的游戲、喜歡看的動漫以及喜歡的運動等,進而激發(fā)幼兒的交談欲望,積極配合與教師等的交流,長期堅持下來,幼兒將逐漸愿意向教師、家人、同伴等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情感感受,積極主動地探討、交流各種所喜愛的話題,引導幼兒科學、高效地適應幼兒園學習生活,積極與同學、教師進行交往,進而有效鍛煉其人際交往能力。
三、 正確指導幼兒掌握良好的人際交往技能
通過對當前我國幼兒進行觀察研究得知,在幼兒們的人際交往中有以下幾種常見現象:受周圍環(huán)境、事務的影響,幼兒在和家人、玩伴、教師、同學交流的過程中,常會有問題出現,如與同伴之間爭搶玩具;玩游戲時的打鬧;與長輩溝通時的用語不當等,而導致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幼兒尚不具備正確的認知能力,更是缺乏人生閱歷、交往經驗,進而不具備正確的人際交往技巧,因此,必須要求幼兒教師團隊、幼兒教育機構,要切實落實對幼兒的人際交往技巧培養(yǎng),進而保障教學整體質量。
比如,我們首先應該教給幼兒一些禮貌性的用語,如見到了小伙伴,要主動說“你好”“歡迎你到我家來玩”;見到了長輩,不要害羞而應大膽地與他們打招呼,如“叔叔好”“阿姨好”等等;與小伙伴玩耍時不小心碰到了,要說“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別人向自己道歉,要說“沒關系”;見到了老師,要主動打招呼說“老師好”;見到小朋友玩玩具,自己也想玩不要直接去搶、奪,而應使用協商性的語言“給我看看好嗎?”“我能跟你一起玩嗎?”與小伙伴有了爭執(zhí),不要使用暴力的方式去解決,如推搡打架,而是自己要做出讓步,自己解決不了的,向老師尋求幫助。另外,我們要教給幼兒正確的與人交往態(tài)度,如要有“大朋友”的風范。給其他幼兒做好示范和榜樣,使其他幼兒也能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樹立正確的與人交往的意識和態(tài)度??傊?,我們要教給幼兒各種與人交往的技能,使幼兒掌握正確的與人交往技巧,這樣幼兒在與人交往時就能體驗到與人交往的快樂,從而變得樂于與人交往。
四、 有效利用幼兒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進而采取針對性的指引
教育要堅持面向全體幼兒,注意個體差異。不同的幼兒,有著不同的個性,所以在與人交往時的表現也會有明顯的不同,這時身為幼兒教師的我們應該注意幼兒間的個體差異,然后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指導和引導,幫助他們消除各種與人交往的障礙。比如有的幼兒會比較自私,支配欲望強,希望所有人都聽他們的,這時我們就應該告訴他們,這樣只會讓自己受到其他小伙伴的排斥。只有做到尊重其他小朋友,與其他小朋友平等、友好地相處,別的小朋友才會愿意跟他們一起玩;有的幼兒與人交往時,會表現得比較嬌氣,動不動就哭,這時我們就應該告訴他們要堅強,沒有人會喜歡一直流淚的小朋友,只有露出笑容,讓別人知道你是快樂的,大家才愿意跟你一起玩……總之,我們要做到注意幼兒間的個體差異,并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指導和引導,幫助他們克服與人交往中出現的不良個性。
總之,在幼兒園教學中,作為一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我們必須要從學生的生活出發(fā),使孩子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yǎng)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為孩子的未來打好結實的基礎,提升孩子適應未來社會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黃草尕吉.對幼兒人際交往能力培養(yǎng)策略的探討[J].新課程(上),2015(11).
[2]龍燕君.幼兒人際交往能力培養(yǎng)策略探析[J].新課程·上旬,2016(10):109.
[3]郭月梅.《指南》下幼兒良好人際交往培養(yǎng)策略[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5(5).
作者簡介:馬秀梅,小學一級教師,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申藏鄉(xiāng)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