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宏偉
在呼吸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十分常見的臨床疾病[1],此疾病的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咳嗽、咳痰、氣喘、乏力等臨床癥狀,當該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會導致患者的肺功能情況得到快速的惡化,嚴重的影響著患者的身體健康,同時也可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2]。因此,為了尋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案,本研究對穩(wěn)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噻托溴銨聯(lián)合低流量吸氧治療的療效進行分析,以確?;颊叩玫皆缛盏目祻?,現(xiàn)在通過采用文字的形式形成報告,具體如下。
選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穩(wěn)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本次所有入選的患者均根據(jù)《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得到確診[3]。本次根據(jù)患者所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進行平均分組。實驗組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齡58~82歲,平均年齡(67.22±2.12)歲;對照組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齡60~80歲,平均年齡(66.98±2.53)歲。本次所有患者均對研究知情,均通過患者本人以及患者家屬同意參與此次研究,并且均簽署相關的知情書和同意書。兩組患者在基本資料方面對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僅對其采取低流量吸氧的方式,2 L/min,治療時間為每日14~18 h;實驗組:在對照組治療的方式上,聯(lián)合運用噻托溴銨吸入劑(注冊證號:國藥準字J20120047,分裝企業(yè):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藥業(yè)有限公司)采取吸入裝置的療法實施治療,每次1粒,每日1次,均治療90 d。
對兩組患者住院時各項肺功能情況指標統(tǒng)計,同時在患者出院后90 d對其各項肺功能情況指標進行統(tǒng)計,為了避免數(shù)據(jù)錯誤,均由同一醫(yī)護人員統(tǒng)計。
采用SPSS 13.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前其肺功能各項指標情況對比,兩組治療前各指標值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90 d后,實驗組各項指標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臨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十分常見[4],同時也是導致患者呼吸衰竭的重要因素,當兩種疾病合并的時候多采用底流量氧流的方式控制病情,但是單純的給予該方法治療并不能夠完全緩解患者呼吸不暢的臨床癥狀[5]。而膽堿同樣也是使得支氣管收縮引發(fā)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氣道痙攣的重要因素[6]。故給予患者采用抗膽堿藥有利于降低其神經(jīng)緊張的情況,有利于確保中央氣道得到良好的擴張,同時能夠緩解患者處于靜息狀態(tài)下氣道的阻力[7]。而本次對實驗組的患者處理給予低流量吸氧治療外,同時采取噻托溴銨實施治療,該藥物為長效抗膽堿能藥物,其不但具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同時具有擴張器管的效果[8]。該藥物具有用藥劑量依賴性,給予患者用藥1次,其藥物效果能夠可持續(xù)24 h[9]。根據(jù)相關研究表示,對患者長時間運用該藥物實施治療,能夠有效增加深吸氣量[10],幫助患者改善臨床癥狀,且能夠最大程度上確?;颊哌\動能力得到提升,以降低疾病的再次發(fā)作[11]。另外,噻托溴銨同樣擁有抗炎的效果,以減少氣道開放的次數(shù),從而有效降低患者氣道組織的不斷摩擦,從而降低炎癥的發(fā)生幾率[12]。通過本次研究結果表示,兩組治療前肺功能各項指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90 d后,實驗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對于穩(wěn)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噻托溴銨聯(lián)合低流量吸氧治療能夠有效提高治療的效果[13]。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改善情況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改善情況對比(±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