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翠萍,楊夢圓,薛 鑫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理學院,山東 青島 266580)
氟是與生命活動密切相關的元素,在動植物及人體中過量都會產(chǎn)生危害[1]。在螢石礦、磷礦、煤礦、多金屬礦(如鎢、鉛、銅)等礦區(qū),礦井水、尾礦水、選礦廢水及礦區(qū)地表水、地下水高氟含量已被廣泛報道[2]。水中的氟在土壤和動植物中遷移,嚴重影響礦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制約礦區(qū)水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因此,在進行礦區(qū)水處理時,除氟已成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對礦區(qū)高氟水氟去除已成為近年來研究的熱點。
目前水體除氟方法主要有吸附法、沉淀法、反滲透法以及電化學法等[3]。吸附法由于具有經(jīng)濟高效性、成本低、方便易得、使用簡單、不易產(chǎn)生二次污染等優(yōu)點,成為國內(nèi)外最常用的除氟技術。其關鍵是選擇合理的吸附劑及其性能優(yōu)化[4],開發(fā)了一系列高效氟吸附劑,如高嶺石、膨潤土、沸石、紅黏土、蒙脫石、伊利石、粉煤灰、稀土、羥基磷灰石等[5-6]。
金屬及其復合氧化物可與氟形成配位鍵、絡合物,且金屬氧化物具有多孔結構,表面含有自由羥基,可實現(xiàn)配體交換作用,因此對氟離子具有較好的親和性[7]。目前已研制出一系列單金屬或復合金屬氧化物除氟材料,如粒狀氫氧化鐵[8],Mg-Al雙金屬氧化物[9],CeO2-ZrO2納米吸附劑[10],Mg-Al-Fe,Fe-Al-Ce,Fe-Mg-La等多金屬氧化物[11]。
礦區(qū)氟吸附劑用量大,需要開發(fā)成本低、吸附效能高且廣泛適用的吸附材料。但現(xiàn)有的大多金屬復合物吸附性能低,特別是吸附性能適應pH值范圍窄,受共存陰離子競爭吸附影響。稀土金屬雖具有較高吸附性能,但價格較貴。基于此,本文將制備一種新型的Ca-Fe-Mg金屬及其氧化物除氟材料,并探討其除氟性能,以期為礦山高氟水提供更高效低廉、適用性廣的除氟支持。
采用共沉積法制備Ca-Fe-Mg復合材料,依次加入Ca(NO3)2·4H2O,F(xiàn)e(NO3)3·9H2O和MgCl2·6H2O,逐滴加入NaOH,調(diào)節(jié)pH值,用去離子水離心清洗干燥后,在氮氣保護下進行焙燒,制備Ca-Fe-Mg復合材料。分別調(diào)節(jié)各實驗條件制備不同吸附劑,分別測試其除氟性能,探討吸附劑制備最佳條件。其中,除氟性能用氟離子去除率E(%)表示,其計算公式為式(1)。
(1)
式中:E為氟離子去除率,%;C0為初始水溶液氟濃度,mg/L;Ce為吸附后水溶液氟濃度,mg/L。
在室溫條件下,取100 mL一定濃度的含氟水樣置于燒杯中,加入一定量制備的除氟材料,置于恒溫振蕩器中振蕩攪拌10 min,靜置一段時間,取上清液,用氟離子選擇電極法測試水溶液氟含量,計算氟離子去除率E(%)。
按照Ca/Fe/Mg摩爾比分別為1∶1∶1、1∶1∶2、2∶1∶1、2∶1∶2、1∶2∶2、2∶2∶1,稱取一定量的Ca(NO3)2·4H2O,F(xiàn)e(NO3)3·9H2O和MgCl2·6H2O,將稱取的可溶性鹽攪拌溶解于200 mL水溶液中,用HCl和NaOH調(diào)節(jié)pH值為7.5,離心清洗干燥后,在100 ℃條件下焙燒2 h,以氟離子濃度為5 mg/L的含氟水進行吸附試驗,吸附劑投加量為0.25 g/L,反應時間為60 min。
圖1為不同Ca/Fe/Mg摩爾比條件下制備的除氟材料氟離子去除率,可以看出:當Ca/Fe/Mg金屬離子摩爾比為1∶2∶2時,制備的吸附劑吸附效果最優(yōu),此時對溶渡氟離子去除率可達87.4%,而當Ca/Fe/Mg金屬離子摩爾比分別為1∶1∶1、1∶1∶2、2∶1∶1、2∶1∶2、2∶2∶1時,所制備的吸附劑除氟率分別為71.8%、67.2%、82.4%、80.2%和84%,低于Ca/Fe/Mg金屬離子摩爾比為1∶2∶2時所制備的吸附劑除氟性能。因此,選定Ca/Fe/Mg摩爾比為1∶2∶2為最佳金屬離子比,以下試驗主要以此配比進行探討。
以Ca/Fe/Mg摩爾比為1∶2∶2配制溶液,通過0.1 mol/L HCl和0.1 mol/L NaOH調(diào)節(jié)沉積過程中溶液pH值,得到不同pH值下制備的吸附劑,同上述步驟進行氟吸附試驗。
圖2為不同pH值條件下所制備的吸附劑除氟性能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制備過程中溶液pH值對吸附劑除氟性能影響深刻。當pH值為9時,制備的吸附劑具有較好的除氟性能,除氟率達到91%。當pH值為6~9時,隨pH值升高,吸附劑除氟性能增強,可能是由于pH值過低時,產(chǎn)生的副產(chǎn)物較多,造成吸附活性成分減少的緣故,而在pH值為10時,所制備的吸附制除氟性能有下降趨勢,這可能是由于沉積速度過快,制備過程中某種金屬離子析出或者形成雜質(zhì)造成的。因此,pH=9時為制備吸附劑的最佳pH值。
圖1 不同Ca/Fe/Mg摩爾比下吸附劑除氟性能
圖2 不同pH值下吸附劑除氟性能
以Ca/Fe/Mg摩爾比為1∶2∶2配制溶液,調(diào)節(jié)制備過程中共沉淀溶液pH值為9,將制得到的吸附材料離心清洗,于60℃干燥后,分別于100 ℃、200 ℃、300 ℃、400 ℃下焙燒2 h,得到不同焙燒溫度下制備的吸附劑,利用不同吸附劑進行氟吸附實驗。
圖3為不同焙燒溫度下吸附劑除氟性能對比。焙燒溫度對吸附劑除氟性能影響較大,隨焙燒溫度升高,吸附劑除氟性能急劇下降,這與高溫導致晶體結構受到破壞,吸附劑中可與氟離子交換的官能團(如羥基)減少,吸附活性位點數(shù)量減少有關。
圖3 不同焙燒溫度下吸附劑除氟性能
綜上所述,當Ca/Fe/Mg摩爾比為1∶2∶2,pH=9,焙燒溫度為100 ℃時,共沉淀法所制備Ca-Fe-Mg復合材料具有最佳除氟性能。
依據(jù)上述條件制備吸附劑,按0.5 g/L投加量將吸附劑加到多個裝有100 mL氟離子濃度為10mg/L的含氟水溶液中,用0.1 mol/L的HCl和0.1 mol/L NaOH調(diào)節(jié)水溶液pH值,在恒溫振蕩器中振蕩混合,測定不同pH值溶液在不同時間吸附劑除氟效果。
圖4為不同pH值下不同時間除氟效果對比。在pH=7時,吸附劑除氟性能最佳,除氟率達到90%以上,pH=9時除氟率略低于pH=7的除氟率,但兩者相差不大,這表明該吸附劑在pH=7~9時仍具有較好的除氟效果,這也說明該吸附劑適用于偏堿性環(huán)境,在pH=6和pH=10,吸附劑除氟效果明顯偏差,吸附率分別下降至60%左右,這表明氟離子在固-液界面吸附行為受水溶液pH值影響。
在不同pH值條件下,吸附劑對氟離子吸附量均隨著時間增加不斷提高,pH=6時,體系平衡時間約為30 min,而當pH=7、9、10時,體系反應時間達到40 min后,吸附才基本達到平衡,之后氟離子濃度基本保持不變,表明此時無明顯的吸附作用。這表明pH值影響吸附劑內(nèi)表面與氟離子絡合或離子交換速率。
圖4 不同pH值溶液下吸附劑氟去除效果
圖5 共存陰離子對吸附劑除氟效果影響
1) 采用共沉淀法制備了Ca-Fe-Mg復合除氟材料,通過實驗確定了制備吸附劑最佳實驗條件為:Ca/Fe/Mg摩爾比為1∶2∶2,pH值為9,焙燒溫度為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