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卿,陳愛平,張 藝,林培華,葉海輝,單秀娟,李進壽,阮少江
( 1.寧德市鼎誠水產(chǎn)有限公司,福建 寧德 352100; 2.寧德師范學院 生命科學院,福建 寧德 352100; 3.寧德市水產(chǎn)技術推廣站,福建 寧德 352100; 4.廈門大學 海洋與地球?qū)W院,福建 廈門 361102; 5.中國水產(chǎn)科學研究院 黃海水產(chǎn)研究所,山東 青島 266071; 6.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 海洋漁業(yè)科學與食物產(chǎn)出過程功能實驗室,山東 青島 266071 )
軟顆粒飼料,又稱濕顆粒飼料,是用新鮮或冷凍的鮮雜魚與具有特定營養(yǎng)成分的粉狀配合飼料,按一定比例攪拌混合,經(jīng)軟顆粒機擠壓成型而成,可以直接投喂或冷凍后投喂。軟顆粒飼料適口性好,易于吞食和消化吸收,同時可根據(jù)水產(chǎn)動物不同生長階段對營養(yǎng)的需求進行飼料營養(yǎng)水平調(diào)整,提高飼料效率,減少殘餌對海區(qū)水質(zhì)的污染,減少各種疾病的發(fā)生,綜合了鮮雜魚和膨化飼料等硬飼料的優(yōu)點[1]。目前軟顆粒飼料已被水產(chǎn)業(yè)廣泛應用,海水魚類如大黃魚(Pseudosciaenacrocea)[2-3]、真鯛(pagrosomusmajor)[4]、軍曹魚(Rachycentroncanadum)[5]、斜帶石斑魚(Epinepheluscoioides)[6]和花鱸(Lateolabraxjaponicus)[7]等,淡水魚類如加州鱸(Micropterussalmonides)[8],蟹類如三疣梭子蟹(Portunustrituberculatus)[9]。并且軟顆粒飼料被證實具有改善水質(zhì)環(huán)境、控制病害、提高養(yǎng)殖成活率、提高生長速度和降低成本的效果。
鋸緣青蟹(Scyllaserrata),俗稱蟳,屬節(jié)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梭子蟹科,廣泛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的溫帶、亞熱帶和熱帶海區(qū)的紅樹林區(qū)及河口區(qū),是亞洲許多發(fā)展中國家沿海漁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天然捕撈產(chǎn)量每年約達10 000 t[10-11]。主要分布于我國長江以南到印度尼西亞爪哇海之間的沿岸海域,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海水養(yǎng)殖經(jīng)濟蟹類之一,尤以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為多。近年來,國內(nèi)外對青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苗種培育[12]、人工養(yǎng)殖[13]、種質(zhì)資源[14]、遺傳育種[15]以及設施設備[16]等方面,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為青蟹養(yǎng)殖產(chǎn)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提供了豐富的理論知識。但在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現(xiàn)在,人們物質(zh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青蟹的營養(yǎng)、品質(zhì)等方面有著更高的要求?!凹t膏蟹”是卵巢發(fā)育至Ⅴ成熟期的雌性青蟹,其價格也為普通青蟹的兩倍以上,且市場上常供不應求。目前,關于青蟹配合飼料的研究,僅有青蟹幼體用的微粒飼料、微膜飼料、微囊飼料以及幼蟹、成蟹、親蟹系列配合飼料[17]的報道。而有關鋸緣青蟹培育“紅膏蟹”所用飼料尚未見報道。筆者對軟顆粒飼料配方對培育“紅膏蟹”生長、存活及營養(yǎng)成分的影響進行了研究,旨在為實現(xiàn)“紅膏蟹”培育規(guī)模化提供技術支撐。
將不同配比的來源于寧德市三都澳海捕的鮮雜魚[主要種類為鳀魚(Engraulisjaponicus)、沙丁魚(Sardinella)、小帶魚(Eupleurogrammusmuticus)、玉筋魚(Ammodytespersonatus)等;主要營養(yǎng)成分以蛋白質(zhì)為主,占20%以上]破碎成魚糜連同淀粉、電解多維粉末和卡拉膠進行攪拌,經(jīng)軟顆粒機擠壓固定成型,制得軟顆粒飼料。試驗組1~3的具體配方含量見表1。對照組1全部投喂鮮雜魚,對照組2全部投喂鮮活的縊蟶(Sinonovaculaconstricta)和菲律賓蛤仔(Ruditapesphilippinarum)等貝類。
表1 “紅膏蟹”培育軟顆粒飼料配方含量
2016年12月收購寧德市三都澳海區(qū)野生鋸緣青蟹7500只,并從中挑選出體質(zhì)量為324~513 g、平均體質(zhì)量為(453.6±46.91) g已完成交配、體型健壯、無病害、無損傷的健康青蟹,置于寧德市鼎誠水產(chǎn)有限公司青蟹養(yǎng)殖基地。以塑料為材質(zhì),設計一個36 cm×26 cm×27 cm箱體,箱體上設有操作口,用于放養(yǎng)、捕撈和投喂,并在箱體上設有進水口、噴水口、排污口和溢水口,便于保持養(yǎng)殖水循環(huán)交換和快速排出青蟹排泄物,減少細菌微生物的滋長,形成“蟹公寓”(圖1),每個“蟹公寓”養(yǎng)殖1只蟹。進行“紅膏蟹”培育軟顆粒飼料投喂養(yǎng)殖試驗對比,每個試驗組和對照組設計3個平行試驗,每組500只。
圖1 “蟹公寓”示意1.箱體;2.箱蓋;3.鉸鏈;4.噴水口;5.排污口;6.溢水口;7.操作口;8.進水口.
日投喂兩次,投喂時間為6:00和18:00,投喂量為青蟹體質(zhì)量的8%~10%;養(yǎng)殖用水采用流水養(yǎng)殖方式,pH 7.8~8.2,水溫18~20 ℃,且日溫差不超過2 ℃,鹽度13~18,溶解氧>5 mg/L,氨氮<0.2 mg/L;每日清除死蟹、殘餌及排泄物并記錄死亡、水質(zhì)變化、攝食等情況。
1.4.1 生長數(shù)據(jù)
養(yǎng)殖36 d后,統(tǒng)計存活的鋸緣青蟹數(shù)量,并每組隨機取100只鋸緣青蟹用電子天平(精度0.1 g)稱量質(zhì)量,并檢測已形成紅膏的數(shù)量。
成活率/%=n2/n1×100%
紅膏形成率/%=n3/n×100%
質(zhì)量增加率/%=[(m2-m1)/m1]×100%
特定增長率=[(lnm2-lnm1)/t]×100%
生殖腺指數(shù)/%=m3/m×100%
肌肉占比/%=m4/m×100%
可食部分/%=m5/m×100%
式中n為總青蟹數(shù),n1為試驗初青蟹數(shù),n2為試驗末青蟹數(shù),n3為形成紅膏青蟹數(shù),m為青蟹總質(zhì)量,m1為試驗初體質(zhì)量,m2為試驗末體質(zhì)量,m3為紅膏質(zhì)量,m4為紅膏蟹肌肉質(zhì)量,m5為剔除鰓、腸、胃、心臟和殼剩余質(zhì)量。
1.4.2 營養(yǎng)成分檢測
分別取養(yǎng)殖36 d后的投喂軟顆粒飼料“紅膏蟹”和野生“紅膏蟹”各10只,測定其肌肉和生殖腺營養(yǎng)成分。粗蛋白檢測方法采用GB/T 5009.5—2010,粗脂肪檢測方法采用GB/T 5009.6—2003,水分檢測方法采用GB/T 5009.3—2010,氨基酸檢測方法采用GB/T 5009.124—2003,脂肪酸的檢測方法采用GB/T 17377—2008。
1.4.3 營養(yǎng)品質(zhì)評價方法
營養(yǎng)品質(zhì)評價根據(jù)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世界衛(wèi)生組織1973年建議的每克氮氨基酸評分標準模式和中國預防醫(yī)學科學院營養(yǎng)與食品衛(wèi)生研究所提出的雞蛋蛋白模式進行比較,氨基酸評分按下式計算[9]:
氨基酸評分=待評蛋白質(zhì)氨基酸含量/評分模式同種氨基酸含量×100%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采用SPSS 17.0處理軟件處理,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s多重比較對測量培育統(tǒng)計結果進行顯著性檢驗;用獨立樣本t檢驗檢測肌肉和生殖腺中營養(yǎng)成分的顯著性。
采用軟顆粒飼料投喂培育“紅膏蟹”的時間為29~31 d,肌肉占比為59.89%~60.84%,顯著低于投喂冰鮮雜魚和貝類(P<0.05),但投喂軟顆粒飼料的青蟹培育成活率為96.9%~97.1%、質(zhì)量增加率為67.26%~69.47%,特定增長率為1.39%/d~1.53%/d、可食部分為65.67%~66.32%、紅膏占比為17.36%~17.68%,均顯著高于投喂冰鮮雜魚和貝類的青蟹(P<0.05);試驗組2雖在培育時間顯著高于試驗組3(P<0.05),但在質(zhì)量增加率和特定增長率均顯著高于試驗組1和試驗組3(P<0.05),且可食部分、肌肉占比和紅膏占比均高于試驗組1和試驗組3(P>0.05),效果最好(表1)。
取試驗組2(選擇標準:養(yǎng)殖效果最佳)的“紅膏蟹”同海捕野生“紅膏蟹”進行肌肉營養(yǎng)分析對比發(fā)現(xiàn),兩者生殖腺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極顯著高于肌肉(P<0.01),水分均極顯著低于肌肉(P<0.01);野生“紅膏蟹”肌肉中粗蛋白、粗脂肪和水分的含量與投喂軟顆粒飼料“紅膏蟹”差異不顯著(P>0.05);野生“紅膏蟹”生殖腺中水分的含量顯著低于軟顆粒飼料投喂組(P<0.05),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差異不顯著(P>0.05)(表3)。
表2 不同飼料配方對“紅膏蟹”培育效果的影響
注:不同的字母表示同一群體差異顯著(P<0.05).
表3 “紅膏蟹”肌肉和生殖腺一般營養(yǎng)成分比較 %
注:*表示同組間差異顯著(P<0.05),**表示同組間差異極顯著(P<0.01);△表示不同組間差異顯著(P<0.05), △△表示
不同組間差異極顯著(P<0.01);下同.
兩種紅膏蟹肌肉和生殖腺均檢出18種氨基酸,但氨基酸總量存在一定差別。軟顆粒飼料投喂組的肌肉氨基酸總量(16.64%)高于野生組,生殖腺的氨基酸總量(24.63%)低于野生組;野生組肌肉和生殖腺中呈味氨基酸、生殖腺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氨基酸總量均不顯著高于軟顆粒飼料投喂組(P>0.05),而肌肉中必需氨基酸不顯著小于軟顆粒飼料投喂組;兩者必需氨基酸/氨基酸總量基本一致(表4)。
根據(jù)氨基酸評價模式,對紅膏蟹不同組別必需氨基酸組成進行評分,軟顆粒飼料投喂組生殖腺氨基酸得分最高,達100,野生組肌肉氨基酸得分最低,為64.8;軟顆粒飼料投喂組肌肉和生殖腺的氨基酸得分均高于野生組,各組第一限制氨基酸均為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表5)。
對“紅膏蟹”中脂肪酸含量分析,其主要含9種主要脂肪酸。無論投喂哪種飼料,鋸緣青蟹的飽和脂肪酸均以棕櫚酸為主,含量為21.0%~29.5%。不飽和脂肪酸5種,軟顆粒飼料組肌肉含量46.7%、性腺含量45.3%,野生組肌肉含量49.3%、性腺含量47.6%。單不飽和脂肪酸以十八烷烯酸為主,含量為14.8%~15.7%;多不飽和脂肪酸以二十二碳六烯酸為主,含量為8.9%~12.3%。軟顆粒飼料組不飽和脂肪酸小于野生組,但結果差異不顯著(P>0.05)(表6)。
表4 “紅膏蟹”肌肉和生殖腺氨基酸成分比較 %
表5 飼料投喂組份的必需氨基酸構成成分分析
表6 “紅膏蟹”肌肉和生殖腺脂肪酸含量比較 %
王興春等[3]用軟顆粒飼料和鮮雜魚同時投喂大黃魚(Pseudosciaenacrocea),結果表明,投喂軟顆粒飼料向養(yǎng)殖環(huán)境輸入的總氮、總磷和化學需氧量等顯著小于投喂鮮雜魚組,有較好的改善養(yǎng)殖水環(huán)境的作用,從而提高了大黃魚的養(yǎng)殖成活率;林建斌[19]研究認為,投喂軟顆粒飼料所產(chǎn)生的殘餌較鮮雜魚的少,降低了養(yǎng)殖環(huán)境的污染和病害的發(fā)生,提高了魚類的養(yǎng)殖成活率;竹田正彥[20]曾報道,投喂?jié)耦w粒飼料,魚類攝食率可達80%~90%,可提高魚類生長速度。以軟顆粒飼料投喂鋸緣青蟹,效果同其他水產(chǎn)養(yǎng)殖種類,增加其攝食率,減少排泄物的產(chǎn)生,顯著提高養(yǎng)殖的成活率和生長速度,同時也加快了青蟹培育成“紅膏蟹”的時間,促進“紅膏蟹”的可食部分和生殖腺的發(fā)育,增加了“紅膏”的含量,原因主要是軟顆粒飼料較縊蟶和菲律賓蛤仔營養(yǎng)全面,且在配制前,所用的鮮雜魚經(jīng)過高溫煮熟,防止病菌的感染,同時添加電解多維,不僅能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且具有誘食作用,提高青蟹對飼料的攝食和吸收,減少對水環(huán)境的污染,促進青蟹的生長發(fā)育及“紅膏蟹”的形成,提高“紅膏蟹”的養(yǎng)殖成活率。
檢測結果表明,青蟹肌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投喂軟顆粒飼料“紅膏蟹”和野生“紅膏蟹”中粗蛋白分別為19.9%和20.2%,高于海淡水養(yǎng)殖模式中青蟹營養(yǎng)成分分析的結果[21](海水養(yǎng)殖青蟹肌肉中粗蛋白為15.57%,淡水養(yǎng)殖為17.42%)和市場上銷售的青蟹肌肉中粗蛋白含量達15.33%的結果[18]。由此可見,投喂軟顆粒飼料提高了青蟹肌肉中粗蛋白的含量。
檀東飛等[18]對市場上銷售的青蟹生殖腺基本營養(yǎng)成分分析結果顯示,生殖腺中粗蛋白、脂肪和水分含量分別為30.59%、14.50%和54.69%。本研究中采用軟顆粒飼料培育青蟹而成的“紅膏蟹”生殖腺中粗蛋白、脂肪和水分含量分別為26.3%、12.4%和55.5%,而野生組則分別為26.5%、12.3%和53.7%,結果與檀東飛等[18]一致,生殖腺中粗蛋白和脂肪顯著高于肌肉(P<0.05),而水分的含量顯著低于肌肉(P<0.05)。投喂軟顆粒飼料青蟹生殖腺中的粗蛋白與野生組基本一致,但低于檀東飛等[18]的測量結果,導致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可能為青蟹的生殖腺發(fā)育程度不同或者所采用的檢測方法不同。
由于人體不能合成必需氨基酸或者合成速度不能滿足機體的需求,需要從外界食物中獲取必需氨基酸,因此食物蛋白質(zhì)的營養(yǎng)價值高低主要取決于其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量和組成比例[22]。本研究結果顯示,軟顆粒飼料投喂組青蟹肌肉和生殖腺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分別為5.59%和8.14%,必需氨基酸/總氨基酸分別為33.59%和33.05%,野生組肌肉和生殖腺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分別為5.38%和8.22%,必需氨基酸/總氨基酸分別為33.01%和32.70%;軟顆粒飼料投喂組青蟹肌肉和生殖腺的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必需氨基酸/總氨基酸均高于野生組。以1973年國際糧農(nóng)組織/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的必需氨基酸的均衡模式和計分標準[23-24],分析了軟顆粒投喂組和野生組“紅膏蟹”的氨基酸評分,軟顆粒飼料投喂組青蟹肌肉和生殖腺的氨基酸評分分別為71.7和100,野生組則分別為64.8和94.9,軟顆粒飼料投喂組氨基酸評分比野生組高,且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是野生組生殖腺中限制氨基酸,而軟顆粒飼料投喂組生殖腺中不存在限制性氨基酸。
人對食物的接受程度主要取決于食物的鮮美度,食物的鮮美度主要由食物中呈味氨基酸的高低決定,軟顆粒飼料投喂組中青蟹肌肉和生殖腺呈味氨基酸的含量分別為6.50%和9.90%,呈味氨基酸/總氨基酸分別為39.06%和40.19%,均與野生組差異不顯著(P>0.05),說明軟顆粒飼料投喂組“紅膏蟹”在鮮美度上與野生組相當。
脂肪酸的組成在一定條件下可反應肌體的健康水平、攝食情況和營養(yǎng)水平[25]。飽和脂肪酸是重要供能物質(zhì),但含量過高會導致動脈硬化;不飽和脂肪酸可使膽固醇酯化,降低血清膽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和冠心病發(fā)生幾率,是評定食品品質(zhì)的重要標志,因此,脂肪酸的含量及組成是影響人身體健康的重要指標[26-27]。本研究中,軟顆粒飼料投喂組“紅膏蟹”肌肉和生殖腺中的飽和脂肪酸總量分別為44.0%和49.2%,野生組分別為45.4%和49.5%;軟顆粒飼料投喂組“紅膏蟹”肌肉和生殖腺中的單不飽和脂肪酸總量分別為24.6%和29.2%,野生組分別為25.4%和30.4%;軟顆粒飼料投喂組“紅膏蟹”肌肉和生殖腺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總量分別為27.3%和14.8%,野生組分別為27.9%和15.7%。野生組脂肪酸含量略高于軟顆粒飼料投喂組,但差異不顯著(P>0.05)。肌肉中飽和脂肪酸總量和單不飽和脂肪酸總量的含量均小于生殖腺,而多不飽和脂肪酸總量則高于生殖腺,表明投喂軟顆粒飼料不會對肌肉和生殖腺的脂肪酸產(chǎn)生明顯的影響。
綜上所述,采用軟顆粒飼料進行青蟹培育“紅膏蟹”可以提高養(yǎng)殖成活率、生長速度,降低育成時間,提高可食部分和增加“紅膏”的含量。且肌肉和生殖腺中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zhì),蛋白質(zhì)含量高,氨基酸種類齊全,比例均衡,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含量均較高,肉質(zhì)鮮美,不飽和脂肪酸比例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