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本雅文圖學:學術升級新視界

        2018-09-18 10:03:34衣若芬
        當代文壇 2018年4期
        關鍵詞:文本圖像方法

        摘要:“文圖學”分析“文本”和“圖像”,“文本”可分為肢體、聲音、圖繪三種類型?!拔膱D學”中的“前文本”和“元文本”既具有“互文性”又存在“互媒性”。我們既可通過生產(chǎn)機制、使用情形、社會網(wǎng)絡、流通過程等現(xiàn)象研究文本周邊,也可通過視其外觀、察其類型、解其形構(gòu)、論其意涵探討文本自身。

        關鍵詞:文圖學;文本;圖像;方法

        楔 子

        A:

        B:

        A:

        B:

        故事一:情人節(jié)的晚上,手機接收到了排成愛心形的玫瑰花。我看了又看,“一幅畫勝過千言萬語”,我明白他的心意,回復他一個害羞的微笑。他傳來雙手合十的圖案─“拜托!嫁給我吧!”我感動得笑中帶淚。

        故事二:加班到晚上快9點了,稍微喘息,刷一下手機朋友圈。怎么?今兒個是情人節(jié)?糟糕!我壓根兒給忘了。她一定特不高興。趕緊搜了個愛心形玫瑰花的照片寄上。果然,她笑得很勉強。我馬上賠罪:“抱歉!原諒我這一回吧!”沒想到她更生氣,放聲大哭起來。

        故事三:第一次收到男生給我愛心形玫瑰花照片,心里小鹿亂撞,感動得要哭!可是……還是矜持一點,別太直接表露我的情緒,我回復他一個含蓄的微笑。他打鐵趁熱,雙手合十,要我們一起加油!嗯,是的,我會努力!我破涕為笑,只要和你同行,人生甘苦共嘗。

        故事四:什么情人節(jié),商人制造的花錢日子。晚上太無聊,給手機里幾個可能有意思的女人發(fā)了玫瑰花照片。B回復我曖昧的笑臉,這就對了!我們今晚合體吧?她大方地笑了。

        故事五:一直想找個機會讓上級女主管看到我的表現(xiàn)。情人節(jié)?送個玫瑰花照片好了。她表示領情了。我雙手合十道謝,謝謝她的栽培,以后多多提拔?。∷谷换卣f我很搞笑!我今年的升遷可還有希望?

        故事六:A和B的繪文字故事你可以再寫下去……

        注意到了吧?A和B傳送的這四個圖像可能有許多種故事情節(jié),怎么會這樣呢?愛心形的紅玫瑰花表達情意,是AB兩人的共識,可是兩人的關系、語境脈絡不同,后面三個繪文字(emoji)的意思就不同了。我設定五個故事里的A是男性,B是女性,如果性別對換,花的顏色及品種改變,又會有多重可能的故事情節(jié),這多元、開放、自由的性質(zhì),就是“文圖學”的特色。

        你在日常生活里也經(jīng)常收發(fā)圖像和繪文字、顏文字(表情字符,かおもじ, ASCII Art, Emoticon)嗎?是否發(fā)生過解讀誤謬的狀況?繪文字是圖繪式的文本,一個符號簡單便利,被大量頻繁使用,以至于被賦予了文字的“身份”,2015年英國牛津字典選出的年度文字,正是B最后發(fā)的那個帶淚的笑臉(Face with Tears of Joy)。

        是文字?還是圖像?還是圖像文字?我們?nèi)绾卫斫夂褪褂孟窭L文字這樣的新文本?我想,“文圖學”能夠提供視角和方法,而且不只新形態(tài)的文本和圖像,傳統(tǒng)的古代書畫也能夠經(jīng)由“文圖學”獲得更豐富的意趣。什么是“文圖學”?一起來瞧瞧吧!

        一 “文圖學”是什么?

        “文圖學”( Text and Image Studies)分析“文本”(text)和圖像(image)。文本是人們自我表達(情緒、欲望、訊息元、思想)、彼此溝通、記錄和連結(jié)的行動單元;圖像是文本的表現(xiàn)方式之一。文本和圖像構(gòu)成可見可感可幻想的世界,研究文圖學即是體察生活、品味人生、探索世界。

        匯聚整合過去的學術成果,思索當代文化,我于2014年提出“文圖學”的概念和方向。①經(jīng)由探討文本和圖像的內(nèi)涵與外緣,文圖學研究的范圍從古代美術、漫畫、繪本、電影、商業(yè)廣告、廣告牌號志、到時尚服飾、互聯(lián)網(wǎng)、社交媒體、彈幕視頻……等,包括其生產(chǎn)機制、使用情形、衍繹流變、傳播渠道、社會網(wǎng)絡、政治訴求、消費文化、視覺思維、審美意識、藝術境界等等。

        一個新語詞的生成,首先應對的是“需求”,也就是既有的語詞不夠用;缺乏有說服力的指涉;以及期待能從新語詞里開辟更多創(chuàng)意。具體的情形包括:1. 為既有的文化提供新詮釋,識古開新。2. 為過去無有的新現(xiàn)象提供理解思路,創(chuàng)立新說。3. 經(jīng)由新語詞融攝古今,拓展視域。

        建構(gòu)“文圖學”的原初動力源于意識到21世紀的人類文明,隨著科技發(fā)達和工具使用,進入了更為依賴圖像,大量制造文本的生活狀態(tài)。人們的聯(lián)系方式不再只是個體面對面交流,或是憑借實存可觸的物質(zhì),而是轉(zhuǎn)化為虛擬的視覺性文本和圖像。

        你還會提筆寫信,逢年過節(jié)寄賀卡嗎?東野圭吾的小說《解憂雜貨店》里,三個同在孤兒院長大的小偷躲進不再營業(yè)的雜貨店,穿越到1980年,陰錯陽差接到向雜貨店主人老爺爺咨詢的信件,回應了求問者的煩惱。小說的沖突和趣點,在于青年小偷對于提筆寫信的生疏。電子郵件和手機簡訊馴化了我們的溝通習慣,形成新的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關系。比如:人際透過聲息影像的實時傳遞,縮短了時空的距離,加快生活的節(jié)奏─我們比以前更有耐心、更具承受力嗎?移動通信加上在線支付功能,改變我們的消費行為和心理─購買東西可以舒壓療愈嗎?

        不同設備間的兼容互聯(lián),牽動物品的市場消長─有了智能手機,座式電話、照相機、錄音機、計算機和手表都受到了影響。這些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新關系,加上近年急速發(fā)展的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人工智能……我們面對的,是前所未有的景況——“不連續(xù)”“不明確”“不穩(wěn)定”,過往的歷史參考坐標受到動搖,知識、經(jīng)驗、理論都有待更新、迭代和升級。文圖學著眼于構(gòu)筑世界的文本和圖像,希望提供觀看理解之道,以助于一同重新認識世界。

        二 文圖學的“文本”和“圖像”

        “文圖學”談的“文本”(text),依其生發(fā)的途徑形式,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1. 肢體:文本身體(textual body)包括姿態(tài)、眼神、表情、手勢、動作、服裝儀容、舞蹈等等。

        2.聲音:聲音/語言文本 (sound/voice/language text)包括無意或刻意發(fā)出的聲音,比如興奮時歡呼吶喊;跌倒時驚慌唉叫;嬰兒的啼哭;戰(zhàn)士的怒吼…乃至于音樂歌唱和語言。

        3. 圖繪:文字/文學文本”(word /literary text)和“圖像文本”(image text)文字發(fā)明之前,人類便懂得繪畫和創(chuàng)造符號。結(jié)繩記事、甲骨占卜,都是帶有符號和圖像的性質(zhì)。文字被有意識地排列組合為句子,聯(lián)織句子為篇章,即近乎文學。

        這三種類型的文本可交相結(jié)合,例如:

        1+2:雙手相擊,發(fā)出鼓掌的聲響

        1+3:舞蹈的動作模擬物象,富有圖繪的畫面感

        2+3:表音的符號文字,表音表意兼俱的漢字

        1+2+3:戲曲表演的“唱、唸、做、打”

        過去我們談“文本”,比較集中于文學文本,是從文學的角度出發(fā)。例如《詩大序》:“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意思是文學(詩)傳達我們內(nèi)心的想法,這些想法蘊藏在心里時,稱為“志”;透過“言”(語言文字)展現(xiàn)出來,即是“詩”?!把浴笔乔楦忻葎雍蟮耐怙@,如果“言”不能充分表達情志,便發(fā)出聲音感嘆。如果感嘆也不能充分表達情志,就吟詠歌唱。吟詠歌唱也不能充分表達情志,于是不知不覺手舞足蹈。

        《詩大序》談的情志,就是前文說的“自我表達”(情緒、欲望、訊息、思想)。對應前述三種文本類型,可以把《詩大序》的觀點拆解如下

        《詩大序》認為,接受者要明了“言”必須學習,與“言”的內(nèi)容形成共識。最直接發(fā)出的“聲”經(jīng)由人文教養(yǎng)調(diào)節(jié),稱為“音”,不同政治環(huán)境生產(chǎn)的“音”表現(xiàn)不同的情感狀況:“情發(fā)于聲,聲成文謂之音。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詩。先王以是經(jīng)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p>

        《詩大序》把肢體、聲音和圖繪(文字)三種文本類型區(qū)分了個別的精細程度,而以“言”為文明進展的極致。如果“言”可以完整表達“情動”和“心志”,便不需要嗟嘆、詠歌和手舞足蹈,因為那是較原始層次的表達方式。

        “文圖學”談的三種文本類型不像《詩大序》偏重“詩”(言)?!霸姟庇捎谟形淖州d體能夠被記錄流傳而突顯其獨尊地位;然而,現(xiàn)今對于聲音與肢體行為的復制和記錄工具已經(jīng)較《詩大序》的時代便捷,我們無須再局限文學文本,三種文本類型也沒有高下之分。

        文圖學談的“圖像”(image),也可以分成三種類型。1.圖:所有具可視性(visible)的視覺形式,例如符號 (symbol)、圖示(icon)、商標(logo)、繪畫(painting)、圖畫(picture)、圖案(pattern)、圖形(graphics)、標志、照相、攝影、影像、線條、地圖、色彩、印刷物等視覺語言(visual language)。2.形象:審美主體對客體的整體觀察、歸納、總結(jié)、凝煉而成的認知和觀念、評價。3.想象、意象:抽象的心靈圖景。

        我們不難注意到:“文本”的第三種類型和“圖像”的第一種類型有重疊的現(xiàn)象?!拔谋尽钡牡谝缓偷诙N類型──“肢體”及“聲音”則構(gòu)成“形象”的基本元素?!跋胂蟆焙汀耙庀蟆彪m然不是直觀目擊,卻是集合各種文本的內(nèi)化結(jié)果。因此,文圖學談的“文本”和“圖像”不必強加區(qū)隔,要點是被直接或虛擬地觀看,作為需要闡釋的文本。這修正和補充了我過去將“文本”等同于“文學/文字”,也擴充了“圖”的指涉對象。以下從創(chuàng)發(fā)文圖學的過程談文圖學與其他相近的論述有何異同。

        三 創(chuàng)發(fā)文圖學

        "Text and Image Studies"在英語學界有時寫作"Text/Image Studies",也就是文本、圖像二者的關系是多重的。概觀相關的學術研究歷程,或可得知創(chuàng)發(fā)“文圖學”的脈絡和必要性。

        從1990年的碩士論文《鄭板橋題畫文學研究》,②我一直持續(xù)研究中國詩畫藝術和美學。1995年的博士論文《蘇軾題畫文學研究》,③融合藝術史的研究方法,關注書畫理論的生成和發(fā)展,以及傳世作品的考察。有了歷史的關懷,一些從政治史和文化史上提出的命題,也可能從書畫藝術的側(cè)面加以對照或印證,例如“唐宋變革”“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的特征等,這是我寫作《觀看.敘述.審美──唐宋題畫文學論集》的初衷。④

        在《觀看.敘述.審美──唐宋題畫文學論集》一書里,我處理了以繪畫為書寫素材的題畫文學作品,建構(gòu)題畫文學的研究方法論,宏觀題畫文學研究的概況和前景,并且旁及以文學作品為繪畫素材的“詩意圖”,⑤還有為“詩意圖”創(chuàng)作的“題詩意圖詩”。于是,進而思索詩/詩意圖/題詩意圖詩三者的關系。

        我選取《楚辭.九歌》《蘭亭集序》、前后《赤壁賦》等經(jīng)典名篇的詩意圖為主題,完成《游目騁懷:文學與美術的互文與再生》一書,于2012年臺灣里仁書局出版。此書被南京大學《文學與圖像》刊物評選為“文學與圖像名著精義十種”之一。⑥

        日本漢學家青木正兒(1887-1964)在1937年發(fā)表中國題畫文學的論文⑦,是我所見較早的研究成果。中文學界于1980年代起,由中國大陸的學者陸續(xù)搜集整理,編纂題畫詩的鑒賞辭典,為研究提供了基本材料;臺灣學者則從事斷代或?qū)n}的探析。

        和中文學界關注研究動向的時間點差不多,1987年,國際文字與圖像研究協(xié)會(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Word and Image Studies, IAWIS) 成立于荷蘭,法語名為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pour lEtude des Rapports entre Texte et Image (AIERTI),⑧從事文字與圖像(Word and Image)的研究,在文化內(nèi)涵,尤其是藝術方面,探討文字與圖像的關系(relationship)、互動(interaction)。協(xié)會舉辦學術會議,發(fā)行刊物,獎助優(yōu)秀學者,出版研究論著,卓然有成。近年大陸有南京大學文學院組織編寫《中國文學圖像關系史》,發(fā)行《文學與圖像》刊物,從文藝美學的形式方面討論“語圖關系”,稱之為“文學圖像論”“文學圖像學”,重視解決文學或比較文學的問題,具有影響力。

        在完成《游目騁懷:文學與美術的互文與再生》一書之前,我的研究思路和國際文字與圖像研究協(xié)會、南京大學文學院的學術取徑相似,視詩(文學/語言/文字)為時間的藝術;畫(圖像)為空間的藝術,“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畫一律”是詩與畫的“異中求同”“融通會合”,即審美的最高境界。

        處理不同主題和類型的詩/詩意圖/題詩意圖詩三者關系時,發(fā)現(xiàn)不能只停留在“詩畫一律”的媒合,還必須考慮詩歌視覺化,以及多重觀看/閱讀的問題。

        詩是獨立的文本,一旦被取材作畫,則成為詩意圖的“前文本”;詩意圖也是“題詩意圖詩”的“前文本”;被取材作畫的“詩”則是“題詩意圖詩”的“元文本”?!扒拔谋尽焙汀霸谋尽辈粌H存在“互文性” (intertextuality,又稱為“文本間性”或“互文本性”),將同一主題用不同藝術媒體表現(xiàn),還存在“互媒性”(intermediality)。

        “互文性”和“互媒性”的情形較“詩畫一律”、“圖文關系”還復雜,它質(zhì)問的不僅是詩與畫的本質(zhì)和互動,還牽涉接受者如何解讀“前文本”,如何生產(chǎn)新的文本的問題。以杜甫《麗人行》的詩意圖和題畫詩為例,《麗人行》全詩富有鮮明的感官視覺性,其結(jié)構(gòu)為:寫景(“長安水邊多麗人”)→敘述(“就中云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寫景(飲宴、音樂)→敘述(“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麗人的裝束吸引詩中隱然的旁觀窺視者的眼光,飲宴(味覺)和音樂(聽覺)的場面也宛如目前,不難依原詩轉(zhuǎn)化為圖像“可畫”。然而,結(jié)尾的“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四句的隱喻和微言大義卻“畫不就”,即“意在畫外”,⑨這便不是靠“圖文關系”可以解釋清楚,需要更細膩的分析。換句話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從結(jié)果上講;“圖文關系”談的是存在狀態(tài);“詩畫一律”“詩畫融通”談的是跨界整合的理想,都沒有論及生產(chǎn)創(chuàng)造的原則,以及被觀看(被使用)的過程,乃至于接收和反應的情況,這些面向有待新的語詞和方法論來覆蓋和補充。

        再者,隨著研究范圍的時空和對象類型擴大,我發(fā)現(xiàn):有些圖像并非繪畫,不宜簡單指稱;有些文字書寫也不具有文學性,例如商業(yè)廣告的文字與圖像,必須突破現(xiàn)有的思維條框。在撰寫《南洋風華:藝文.廣告、跨界新加坡》之際,⑩“文圖學”的想法應運而生。

        2014年提出“文圖學”時,我談到:“文圖學”的“文”(text),包括廣義的各種文體的文學,過去統(tǒng)稱為“詩”。然而,二十世紀以來的書寫型態(tài)和生產(chǎn)工具樣式繁多,未必皆符合文學性,也未必具有詩意,只能說是文字或文字的組合。

        當時“文圖學”的范圍在“文字”和“圖像”即“并置文字與圖像,探討二者相互生發(fā)與詮釋的內(nèi)涵”。后來,我認為“文本”不能只限于文字,前述互聯(lián)網(wǎng)和手機常使用的繪文字、顏文字,以及二次元、彈幕視頻常出現(xiàn)的代碼、數(shù)字、擬聲字詞等等,都不是嚴格意義所指的“文字”,于是擴充了“文本”的意涵,置于人們表達、溝通、記錄、連結(jié)的場景,讓“文本”具有更寬廣的內(nèi)容。

        四 文圖學轉(zhuǎn)向

        前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Richard Rorty(1931-2007)在1967年指出分析哲學、符號學朝語言哲學發(fā)展的“語言轉(zhuǎn)向”(Linguistic Turn)趨勢。11接續(xù)“語言轉(zhuǎn)向”的觀點,芝加哥大學W.J.T. Mitchell教授在1994年提出了20世紀從過渡到圖像學、視覺文化“圖像轉(zhuǎn)向”(Pictorial Turn)的情形。12沿著W.J.T. Mitchell的理路,我想21世紀的“文圖學轉(zhuǎn)向”十分明顯。

        W.J.T. Mitchell的思慮縝密,對于詞義相近或重疊的字善于反復論證推敲,關于picture, image, icon的探討已經(jīng)臻于哲學思想層次。對于不一定熟悉西方文化歷史的中文讀者而言,理解費力。再者,他的觀念有所調(diào)整,翻譯他的著作為中文的順序卻不是依照其論著的出版順序,更增添了梳理前后關系和遵循的難度。

        概括地說,“圖像轉(zhuǎn)向”(Pictorial Turn)提示了文本和圖像的三種可能性,即:1. image/text,用斜線(/)表達文本和圖像之間存在的問題間隙;2. imagetext,文本和圖像的合成;3. image-text,視覺(visual)和語言(verbal)的關系。

        繼討論圖像和文本的斷裂(rupture)、合成(synthesis)、關系(relation)之后,W.J.T. Mitchell再提出了第四種表述:“image X text”。13“X”符號有六重含義:

        1.未知,可變的;2.乘法的符號;3.修辭上的交錯比喻;4.相遇、交會;5./及\的組合,雙方朝相反的方向延伸;6.eXcess, eXtra里“X”的音素,表示無可預期和超越。

        利用“X”介于image和text之間的歧義,他畫出image/text的矩陣,并展示其內(nèi)容:14

        雖然W.J.T. Mitchell指的文本(text) 一直是語言文字,談論較多視覺的層面,在這個矩陣里,他列出的符號和感官內(nèi)容已經(jīng)包括聽覺。

        文圖學的提法受到W.J.T. Mitchell的啟發(fā)而更進一步,除了一樣會討論圖像和文本的斷裂(rupture)、合成(synthesis)、關系(relation),以及文本和圖像交互的多種可能性,不同的是:1.文圖學談的文本范圍較廣,不限于語言文字。2.文圖學強調(diào)文本,圖像是文本表現(xiàn)的一種形態(tài),文本在前;W.J.T. Mitchell談的是image在前,重點在image。所以文圖學不是“圖文學”,并且避免和中文的“文學”意思重復和混淆。3. W.J.T. Mitchell較從學理概念上析論image text,文圖學除了談理論,還落實于具體的文本生產(chǎn)場域、機制、過程、傳播等動態(tài)情況,以及個別文本的細致探討,掘發(fā)意涵。因此,文圖學沒有在連結(jié)符號上刻意梳理text和image的對應關系,而是用簡單的"and"來表述。

        回到“文圖學轉(zhuǎn)向”的時代意義。1995年8月24日,微軟Microsoft 發(fā)布了新的計算機作業(yè)系統(tǒng)Windows 95。Windows 95的使用者界面圖形化(GUI,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用畫面圖示(icon)指引操作。即使圖示下方有文字說明,文字的字體較小,不像圖示直觀;而且圖示全球統(tǒng)一,不因語言文字受阻礙。

        早在1983年,蘋果計算機公司推出的Apple Lisa個人計算機,就已經(jīng)結(jié)合圖形使用者界面(GUI)。Windows 95的特殊之處是后來的版本直接附帶了Internet Explorer 3,和網(wǎng)絡瀏覽器連結(jié),人們在操作計算機時用鼠標點擊畫面上的圖示,便能夠進入系統(tǒng),并且經(jīng)由網(wǎng)絡鏈接到主計算機以外的虛擬世界。

        圖像成為比文字更常使用的媒介,互聯(lián)網(wǎng)世界有各種圖像形式的數(shù)碼文本,比如繪文字,大約在1997年,“繪文字”這個名稱被確立。繪文字不僅具有代表文字的簡化功能,甚而有些常用的繪文字還凌駕文字之上,取代了文字。繪文字在手機通信時尤其普及,我曾經(jīng)戲稱手機是21世紀人類的“體外器官”,它幫助我們記憶和記錄,儲存我們的個人資料和行動軌跡,是“文圖學轉(zhuǎn)向”的重要依據(jù)。

        “文圖學轉(zhuǎn)向”面對第四次工業(yè)革命的挑戰(zhàn),思考新興科技對我們的影響。每天瀏覽、制造、復制、傳輸文本和圖像,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如果把這些數(shù)據(jù)視為推進時代的能源,這能源容易取得,且動力強大,讓我們感到世界變化的速度加快,人與人的代際隔閡時間差段也縮短了。

        過去我們依人們的出生年代區(qū)分,1965年到1980年出生的人群稱為“X世代”;1981年到2000 年出生的人群稱為“Y世代”或千禧世代(Millennials);1991年到2000年出生的人群稱為“Z世代”或“90 后”。代際的差異大約是10到20年為一區(qū)段。圣地亞哥大學心理學系教授Jean M. Twenge研究1995年至2012年之間出生的一代,稱之為“i 世代”(iGen),i世代的時段差異只有8年,她將i世代從1995年開始計算,和我談到“文圖學轉(zhuǎn)向”萌生于Windows 95的看法不謀而合。Jean M. Twenge對5000名美國青少年進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其中四分之三都有iPhone。i世代與前一世代的差別之一,是如何度過時間。15另一項皮尤調(diào)研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5年的報告顯示,有92%的美國青少年每天都上網(wǎng),24%的人“幾乎從來不下線”。無論是使用計算機還是手機,都在瀏覽、制造、復制、傳輸文本和圖像,形成自己看待世界的價值觀。

        五 文圖學的方法

        文圖學以“觀看”為出發(fā)點,因“觀看”而“認知”“感知”,繼而有所“判斷”“辨識”,終而付諸“行動”。文圖學的“行動”例如消費、賞鑒、收藏、批評、研究等等。在研究方面,可分為兩點,一是文本周邊脈絡,例如生產(chǎn)機制、使用情形、社會網(wǎng)絡、流通過程等現(xiàn)象。

        另一是探討文本自身,提出闡述。依序為視其外觀、察其類型、解其形構(gòu)、論其意涵。以下概述綱要。

        (一)視其外觀

        直觀文本的展示樣態(tài),大致有四種:

        1.圖像(形象,意象);2.文字+圖像;3.圖像化的文字;4.解說闡發(fā)圖像的文字

        (二)察其類型

        不同物質(zhì)、物理條件、構(gòu)成元素所創(chuàng)造的文本各有形式,形式或有重疊。例如:1.圖像(形象,意象):繪畫,攝影,建筑,舞蹈,繪文字,顏文字;2.文字+圖像:插圖,繪本,漫畫,卡通(動畫),圖像小說,影視,社交媒體,互聯(lián)網(wǎng)內(nèi)容;3.圖像化的文字:書法,廣告文字,印刷文字,商店招牌;4.解說闡發(fā)圖像的文字:題畫文學,跋語,款識

        (三)解其形構(gòu)

        部分文本已經(jīng)為既成的專門學科,例如藝術史、建筑學、傳播學等等,文圖學研究吸收個別專業(yè)的學術語匯、方法、規(guī)范,并加以延展深化。

        1.文本形式(能指,符號)與其表達對象(所指,符意)的關系。

        1)明指/直接,直觀或約定俗成,較無歧義。例如表達天文自然的漢字“日”“月”“山”“水”;表達人體器官的“目”“手”“口”“心”乃摹擬物形。2)隱喻/象征,需要想象力、知識背景、文化素養(yǎng)。比如“人”和“木”合成“休”字,就是人靠在樹旁休息的會意字?!澳尽弊窒旅婕右粰M,是表示根源的指事字“本”。“木”右邊加一個“支”字,取“支”的發(fā)音,就是形聲字“枝”。

        2.文本內(nèi)部的文圖關系。

        1)文本與圖像彼此解釋、補充、互動、互補。2)文本與圖像有差距、制約、沖突、曖昧。3)文本與圖像背離。

        3.互文性。文本與圖像互為文本的關系,文本內(nèi)容的疊加、拼貼、重組、改編、割裂、合成……等。

        (四)論其意涵

        包括文本解讀、視覺思維、政治訴求、教育學習、消費文化、心靈思想,審美意識等等。通過文圖學的研究概念和方法,開啟更廣闊的闡釋空間。

        結(jié) 語

        提出文圖學想法之后,我應邀于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韓國、美國、日本等地講學及發(fā)表論文,重視集思廣義以完善理論建設。2017年12月15日,組織召開國際學術論壇,將文圖學討論國際化。

        “多元中心”“平等開放”“眾聲交流”的時代特色灌注于文圖學的研究精神。文圖學是專業(yè)學術課題,在見解、方法論、成果開發(fā)各方面與時俱進,深入剖析個案,歸納整理其規(guī)律,期許應用于再生產(chǎn)、再創(chuàng)造。此外,也樂于反饋社會,將研究收獲普及大眾,于是我發(fā)起組織“文圖學會”,在2017年12月18日經(jīng)新加坡政府核準通過,正式成立。成立以來,落實執(zhí)行貢獻知識服務和智慧共享,2018年1月26日帶領公眾進入新加坡國家美術館“觀畫夜游”。2月10日公開講座,談文圖學觀點下的服飾時尚。

        抱持品味生活,終生學習,學以致用的期許,我樂于分享和悠哉于文圖學。我們可以:1.知其然(know what),知道一件或某類型文本觀看與理解的方法,發(fā)覺其內(nèi)涵與精義。2.知其所以然(know why),知道文本的創(chuàng)制原由、傳播過程、功能價值、社會網(wǎng)絡等等。3.知其如何然(know how),知道如何舉一反三,應用在其他文本的研究和創(chuàng)制,內(nèi)化于生活。

        新的媒介會產(chǎn)生新的議題,引伸新的答案。文圖學立基于歷史、文學、藝術史、文獻學、圖像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既跨界融攝統(tǒng)合,也力求提升,能因應時代需要,創(chuàng)建升級的更高新視界。

        本文楔子的“繪情書”故事,就是以新視界觀看和想象世界的一個嘗試,歡迎你繼續(xù)寫下去。

        注釋:

        ①衣若芬:《“文圖學”的建構(gòu)之路》,“學與思”國際漢學研討會(南洋理工大學2014年7月19-20日),后收入衣若芬主編:《學術金針度與人》,新加坡八方文化創(chuàng)作室2015年版,第139頁。

        ②后修訂出版,衣若芬:《三絕之美鄭板橋》(中國臺灣花木蘭出版社2009年版)。所謂“題畫文學”,向來有廣義與狹義兩種界定方式,狹義的“題畫文學”單指被書寫于畫幅上的文字;廣義的“題畫文學”,則泛稱“凡以畫為題,以畫為命意,或贊賞,或寄興,或議論,或諷諭,而出之以詩詞歌賦及散文等體裁的文學作品”。

        ③后修訂出版,衣若芬:《蘇軾題畫文學研究》,中國臺灣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④衣若芬:《觀看.敘述.審美─唐宋題畫文學論集》,中國臺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初版,2006年再版。2014年三版。

        ⑤“詩意圖”,又稱“詩畫”或“詩圖”,是以詩文為題材,表達詩文內(nèi)涵的繪畫。繪畫以古代典籍或文學作品為素材,依其取材與表現(xiàn)方式,大約有三種情形:一是作為整部書或局部篇章的插圖或解說,如“山海經(jīng)圖”“大荒經(jīng)圖”“爾雅圖”“搜神記圖”等。二為圖繪歷史典故或民間傳說,如東漢桓帝建和年間(147-149)山東嘉祥“武梁祠石刻畫”,畫荊軻刺秦王和專諸刺吳王圖等,這一類的繪畫又稱為“歷史故事畫”或“故事人物畫”。其三則為“詩意圖”,有特定的文學文本作依據(jù),除了敘說文學作品的內(nèi)容,并闡發(fā)其義涵與意趣,以達畫中物象與詩文情致交融之境。詳參衣若芬:《宋代題“詩意圖”詩析論─以題“歸去來圖”、“憩寂圖”、“陽關圖”為例》,衣若芬《觀看.敘述.審美─唐宋題畫文學論集》,中國臺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版,第266-329頁。

        ⑥《文學與圖像名著精義(十種)》,趙憲章、顧華明主編《文學與圖像》第三卷,鳳凰出版?zhèn)髅焦煞萦邢薰?014年版,第405-441頁。

        ⑦[日]青木正兒:《題畫文學の發(fā)展》,載《支那學》第9卷第1號(1937年7月)。

        ⑧https://iawis.org/iawisaierti/

        ⑨衣若芬:《美感與諷喻─杜甫〈麗人行〉的圖像演繹》,衣若芬《游目騁懷:文學與美術的互文與再生》,中國臺灣里仁書局2012年版,第173-198頁。

        ⑩衣若芬:《南洋風華:藝文.廣告.跨界新加坡》,新加坡:八方文化創(chuàng)作室2016年版。

        11Richard Rorty ed., The Linguistic Turn: Recent Essays in Philosophical Method.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7.

        12W. J. T. Mitchell, Picture Theory: Essays on Verbal and Visual Represent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13Ofra Amihay, Lauren Walsh eds. The Future of Text and Image: Collected Essays on Literary and Visual Conjunctures,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12.pp.1-11.

        14W. J. T. Mitchell, Image Science: Iconology, Visual Culture and Media Aesthetics.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5, p41.

        15Jean M. Twenge, iGen: Why Todays Super-Connected Kids Are Growing Up Less Rebellious, More Tolerant, Less Happy--and Completely Unprepared for Adulthood--and What That Means for the Rest of Us, Simon and Schuster, 2017.

        (作者單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人文學院)

        責任編輯:趙雷

        猜你喜歡
        文本圖像方法
        改進的LapSRN遙感圖像超分辨重建
        有趣的圖像詩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電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可能是方法不對
        用對方法才能瘦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02:42:52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47:34
        捕魚
        如何快速走進文本
        語文知識(2014年1期)2014-02-28 21:59:13
        中文亚洲欧美日韩无线码| 日韩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在线日本国产成人免费精品| 国产香蕉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爽爽爽| 亚洲av无码1区2区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字幕第一页| 亚洲中文字幕高清视频| 北条麻妃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av熟女一区二区三区老牛 | 日本顶级片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五十路人妻在线一区二区| 内射口爆少妇麻豆| 中国凸偷窥xxxx自由视频| 女同av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 av天堂最新在线播放|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巨大xxxx做受l| 欧美亚洲国产丝袜在线| 丰满少妇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内裤视| 亚洲一区 日韩精品 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毛片无码久久| 亚洲av粉嫩性色av| 国产视频激情在线观看| av国产传媒精品免费|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处处不卡| 精品国产你懂的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国产av网站|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va视频v| 亚洲精品黑牛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盗摄| 少妇被躁到高潮和人狍大战|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 | 亚洲| 久久99精品中文字幕在| 亚洲精品国产熟女久久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波多野结衣|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国产一区亚洲欧美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