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依蔓
劉翔的微博下,有近6000條評論用各種方式深情“表白”:“十年了,中國人民欠你一句對不起?!?/p>
8月18日,第十八屆亞運會在雅加達開幕。10年前的這一天,劉翔在鳥巢的110米欄決賽賽道上黯然轉身離開。
亞運會與奧運會都是改變劉翔命運的關鍵詞。
16年前,劉翔在釜山亞運會上,奪得了110米欄冠軍,創(chuàng)造了新的亞洲紀錄。
那時的劉翔正站在天梯的入口,數(shù)不清的冠軍頭銜和世界紀錄等待著他,一路伴著祝福和掌聲。然而,不斷疊加的榮譽和贊美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斷崖式地崩塌,取而代之的是不容分辨的詆毀和謾罵。
北京奧運會開幕十周年紀念日當天,劉翔清冷已久的微博罕見地熱鬧了起來。他發(fā)布在8月3日的一條舊博文下,近6000條評論用各種方式深情“表白”:“十年了,中國人民欠你一句對不起。”
有人一針見血地指出,如今跟風道歉的網(wǎng)友,正是當年跟風罵他的那撥人。
可劉翔好像憑空消失了一樣。在這場盛大的集體回憶中,他顯得格格不入,不接受采訪,不回應,誰都找不到他。
當年被罵得最狠時,他幾乎陷入自閉,可“從來沒有埋怨過誰誰誰,也沒有去責怪誰誰誰”。如今被一群人追著道歉,他也沒打算站出來展示寬容和大度。退役這幾年,他開始學著在自己的節(jié)奏里自得其樂,“我只是我自己,不是誰眼中的劉翔”。
8月17日,七夕節(jié),劉翔若無其事地重新出現(xiàn)在了微博上,秀起了恩愛,“禮物不能少,除非不想好”,評論數(shù)又回到了以往的幾百條。那些像潮水般洶涌而來的歉意,如同當初鋪天蓋地的辱罵,悄無聲息地靜靜退去了。
今年春節(jié)前后,在網(wǎng)上“失蹤”一年多的劉翔恢復了發(fā)微博的習慣,每周一兩次,風格比以往更接地氣。
美食美景,旅游自拍,練體能,配合贊助商做公益,閑暇時遛遛愛犬QQ,偶爾自制“健康無添加”的面包、蛋糕和蔓越莓餅干,嘲笑妻子“吳女士”不會洗蘋果,或是把各色運動鞋擺成一圈“召喚神龍”。博文寥寥數(shù)語,搭配一兩個土味表情包,為數(shù)不多的留言大多來自鐵桿粉絲。
退役時就下決心要“做個凡人”的劉翔,終于過上了跟大多數(shù)普通青年沒什么兩樣的生活。此時,距離他第一次被媒體和觀眾簇擁得水泄不通,已經(jīng)過去了整整14年。
其實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之前,劉翔已經(jīng)拿了至少11次國際大賽的冠軍。但他真正在中國家喻戶曉,確實是在雅典打破奧運會紀錄之后。他興奮地沖著攝像機鏡頭吼出了“亞洲有我!中國有我!”晚上回到奧運村宿舍,他把金牌塞到枕頭底下,把門窗鎖上才敢睡覺,覺得自己“可以幸福地死去”。
從雅典回國的飛機上,他只睡了3個小時,簽了幾千個名,一下飛機還是被媒體的陣勢“嚇傻了”。他像陀螺般被請到各種場合采訪、錄節(jié)目、接受表彰,父母在北京待了3天,只跟兒子吃了一頓飯。回到上海,從小區(qū)門口到他家樓下110米左右的距離,劉翔13秒內(nèi)就能輕松跑完,卻整整走了半個小時。為了保證他的安全,公安局在每層樓安排了3個警察。
那時的劉翔無憂無慮,愛說愛笑。他父母對白巖松說,兒子“快30歲的人了還像個大男孩一樣”。喜歡在賽場上做鬼臉,回家高興了往父母中間一躺,滔滔不絕地說到后半夜,跟家里做家務的阿姨也能聊很長時間。得了獎,他整個人都是美滋滋的,拍照笑,對著天花板也笑,碰到鄰居、門衛(wèi)和食堂打飯的阿姨,他都主動打招呼,這樣“人家會很開心”。
那是劉翔人生中當之無愧的高光時刻。
他身負十數(shù)個廣告代言,將無數(shù)獎項和贊譽攬入懷中,甚至登上了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他是媒體當之無愧的寵兒,也樂于向媒體敞開胸懷。刺眼的閃光燈照得他有點煩,可他仍然配合采訪,給經(jīng)常打交道的記者打電話、發(fā)短信,甚至主動聊起心事。他沒受過傷,沒遇到過挫折,自信爆棚到有些飄飄然,“感覺自己真的沒問題”。英國廣播公司撰文稱,在這段時間,“他似乎做什么都是對的”。
人生的轉折點來得猝不及防。2008年奧運會跑道前因傷病退賽,劉翔的形象一落千丈,“飛人”驟然跌落谷底。
冷嘲熱諷鋪天蓋地地襲來,像騰地點起一把火,把過往的榮譽燒得灰飛煙滅。人們指責他是影帝、騙子、臨陣脫逃的懦夫,說他一心就想賺錢。有人把“劉翔”稱為“劉降”,還有人戲稱他是“劉跑跑”“劉不跑”。只要他出現(xiàn)在鏡頭前,或是社交平臺上有更新,就會立刻被攻擊和辱罵包裹,任何小事都可能被炒作成負面新聞。就連他代言的汽車出了車禍,車主都嚷嚷著要起訴劉翔。
還有人替國家算了筆賬,環(huán)保型塑膠跑道上百萬,力量訓練器械上百萬,一套新式跨欄幾十萬,“從雅典到北京奧運會的4年,國家為劉翔一個人就投入了超過3000萬元”。
他一下子蒙了,不知道該怎么應對。他想解釋,可不知道該說些什么,身邊的人保護他,不讓他發(fā)聲。而“一旦發(fā)生了事情之后,誰都不想替我說幾句”又讓他特別難過。他嘴硬地說“不疼不癢,看過算過笑過,不在乎”,可還是抑郁得幾乎自閉。身邊關心他的朋友直言不諱:“你還行不行,不要硬撐了,不行就退了吧?!薄飶竭\動員的巔峰時期大多不超過4年。
那是25歲的劉翔第一次嘗到“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8個字的滋味。也是從那時起,媒體再怎么千方百計地追蹤,也很難找到刻意躲避的劉翔。
2009年全國兩會期間,為了能采訪到劉翔,密密麻麻的記者一大早就守到人民大會堂東門口等待,可劉翔早已悄悄從西門進去了。退賽后第一次回到莘莊基地,為了躲避記者,劉翔放著久候的汽車不坐,蹬著自行車一頭扎進了大雨里,攝影記者舉起相機準備拍照,他頭也不抬地飛快“逃”回宿舍。
他花了一年多時間,也沒讓心里那口氣順過來。晚上睡不著覺,想抽煙喝酒麻痹自己,可“吃草的味道真不好”,喝酒又害怕“喝醉了沒人抬我回去”。他后來在訪談節(jié)目中回憶,感覺自己不太對勁,想找人揍自己一頓,似乎只有疼痛才能讓他清醒和“舒服”。有時候突然覺得,“都這樣了,還有什么可留戀的呢,出家得了”。
直到2017年,劉翔才在《魯豫有約》中淡淡提及,他想到過退役,可“我能放過自己,別人不會放過自己,這都是每個人的命,我的命”。
雖然并不情愿,但在事后,劉翔曾不止一次地被要求回憶那個難堪的時刻?!盀槭裁催x擇退賽?”“你在想什么?”“你難過嗎?周圍發(fā)生了什么?”網(wǎng)上很多人罵他,“你為什么不爬到終點去?”
他說不清楚。那時沒有任何傷病經(jīng)驗,他的一切作為都出自“本能”。
2008年8月18日當天,現(xiàn)場廣播里響起“劉翔因傷退賽”的那一瞬間,整個鳥巢立即陷入一片死寂。約10秒鐘后,遠處有人喊了一聲“退票!”這個坐滿觀眾的巨大體育場才慢慢重新活了過來。
那是中國第一次主辦奧運會,成為體育強國的民族自豪感醞釀到了頂點,劉翔那塊幾乎是鐵板釘釘?shù)慕鹋骑@然“成色最足”,110米欄決賽的門票在黑市上被炒到了票面價格的20倍以上。他背心上的號碼是1356,被解讀為“背負著13億人,56個民族的重托”。
在家門口參加世界頂級賽事,劉翔做夢都想“在家鄉(xiāng)父老面前讓五星紅旗升到最高處”,可偏偏腳出了問題。跟腱處有3個鈣化點,就像在他鞋底里藏著很多小沙子。他試圖“以痛止痛”,入場前使勁用腳踢墻墊,疼得鬼哭狼嚎地叫,整個身體都在發(fā)抖。
正如央視記者冬日娜所說:“當年雅典大家有多愛他,北京就有多恨他!”
劉翔的父親后來告訴媒體,劉翔也想過,是跟別人打個招呼退場,還是鞠個躬退場,后來還是覺得黯然退場比較好。走出賽場,沒有一個人敢跟他說話,他也沒話可說。鳥巢體育場的一個副場長跑過來安慰劉翔,他主動提出跟對方拍張照片。他覺得自己恐怕要就此告別賽場,再不合影就沒機會了。他一批一批地合影,拍了有半個小時。志愿者把他帶到休息室時哭了,他沒敢看,從冰桶里抓了一把冰蓋住眼睛,心里拼命安慰自己,“沒關系,沒關系,都沒關系”。
“人不可能一直站在高峰沒有低谷。”過慣了此前一帆風順的人生,劉翔試圖說服自己“人生總要有一些不一樣的經(jīng)歷”。他照??措娨暎磮蠹?,上網(wǎng)看新聞,甚至逼自己去看奧運會退賽的鏡頭,“這是事實啊,這是過去的事情,你必須得把它記住”。他只是沒想到,“一下子大家怎么會變成這樣”。
從那一刻開始,離開賽場的念頭總在他腦中徘徊,時不時冒出來。
身體在緩慢地恢復,走出心理陰影卻很難。在美國療傷期間,劉翔好幾次打電話給父親,說不想練了。據(jù)說他曾賭氣般地提到“如果再受傷,我就不跑了”,田管中心第二天就出來辟謠,說這是假新聞,還對所有采訪下了“封口令”。
2009年9月20日,劉翔復出,在黃金聯(lián)賽上海站得了亞軍。據(jù)騰訊體育報道,賽后,他在父親面前嚎啕大哭,眼淚像水龍頭一樣嘩嘩地流下來:“我恨,我恨。恨08年的比賽沒法比,這么好的機會。我不可能再回到以前那個樣子了,我現(xiàn)在就混,我現(xiàn)在不想比賽了?!?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8/09/19/qkimagesbktxbktx201817bktx20181710-3-l.jpg"/>
次年5月,國際田聯(lián)鉆石聯(lián)賽上海站的比賽中,劉翔10年來第一次輸給了史冬鵬。他在公開場合大度地表示為對手開心,可當晚還是難過得一宿沒睡。他早就說過,運動員都是以失敗為結局的,只要國內(nèi)有運動員超過他,就說明他“不行了,該選擇退役了”。
世事仿佛一個輪回。2012年,再次走上倫敦奧運會的起跑線,傷痛復發(fā)的劉翔已預感此次出征“兇多吉少”。但他別無選擇,“你斷也要斷在賽場上,必須給自己一個交代”。他想替自己的人生扳回一局,不想再被罵是臨陣脫逃的懦夫。
疾跑后跨過第一個欄,他用力一蹬,腳踩在欄板上,踏空了。跟腱斷掉的一瞬間,他仿佛聽到清晰的“嘣”的一聲,心里那根弦也斷了。
“完了,我的奧運完了?!彼麧M腦子瘋狂地轉著這句話,跪倒在跑道上,突然笑了一下,竟然覺得前所未有地輕松,“也挺好,這樣也挺好?!?/p>
退出賽場時,他忽然返回,單腳跳到終點,又回頭親吻告別了陪伴自己十多年的老伙伴欄架。他意識到,這可能是他職業(yè)生涯中最后一次作為運動員站在起跑線前。跟腱已經(jīng)縮了上去,他沒法再走路,被抬上輪椅離開了賽場。
“如果哪天劉翔不優(yōu)秀了,請大家原諒他。”哭了半夜,母親吉粉花在騰訊的訪談節(jié)目上略帶辛酸地說出了這句話。新聞里和網(wǎng)絡上的聲音依然刺耳,似乎沒有人相信劉翔此舉不是在作秀,背后沒有巨大的利益支撐。
“犧牲”在奧運賽場的那一刻,他真正釋然了,覺得自己對得起所有人了。他后來在訪談節(jié)目中對陳魯豫說,不敢輕易說出這句話,只是心里暗暗下決心,“以后千萬不能這樣對自己了,為了家人,為了關心你的人你不能這么做了”。
躺在倫敦醫(yī)院里的那幾個晚上,是他那段時間睡得最安穩(wěn)的幾天。“作為運動員我盡力了,至于別人怎么評價,我已經(jīng)學會慢慢看淡了。”
他接受《新民周刊》采訪時透露,自己渴望離開,渴望告別,渴望回到2004年以前無憂無慮的日子。雅典奧運會把他推向了人生最極致的高度,可隨之而來的是無窮無盡的煩惱。
和出道時的驚艷相比,劉翔的告別儀式簡陋黯淡得多,甚至顯得有些草率。他沒有舉辦新聞發(fā)布會,沒有話筒和聚光燈,只是在重開不久的微博上發(fā)了一篇文章,題目就叫“我的跑道!我的欄”。
時間選在2015年4月7日,這個日子比人們預料中要晚得多。他“舍不得離開,還是想著康復,再跑幾年”,也有人猜測這是為了維護贊助商的利益。
每天的八卦新聞花樣翻新,時間久了,久未出現(xiàn)在賽場的劉翔早已被逐漸淡忘。意料之中的退役沒有激起太大水花,媒體大多送來了祝福,也有人略帶傷感地感慨“飛人遲暮”。
劉翔早就知道,自己總有退役的一天,生活也肯定會回到從前的樣子。李寧和朱建華過去也很紅,現(xiàn)在照樣可以過正常人的生活。他不奢求人們記住他什么,“只希望大家提到劉翔,記得我是個跨欄的就足夠了”。
退役前兩年,他就已經(jīng)試著讓自己過普通人的生活。一開始,他經(jīng)常被邀請參加一些與體育相關的活動,但大多選擇禮貌地拒絕,“算了吧”。他在公眾面前越來越沉默,曝光率極低,和熟悉的媒體關系越來越疏遠,最近一兩年連信息都很少再回復。
在過去的職業(yè)運動員生涯里,劉翔找不到自己,仿佛只是為田徑場上那一個目標活著。除了訓練,他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就像是一張白紙,“沒怎么談過戀愛,也沒什么朋友”。有一次被記者問到喜歡看最近的哪部熱門電影,他都沒聽說過,自嘲“孤陋寡聞”。后來在美國治療時,他從網(wǎng)上下載了很多影片裝到硬盤里,也不看,都存起來。師傅孫海平讓他專心準備比賽,他就立刻上前表決心,“絕不戀愛”。養(yǎng)傷時要補充營養(yǎng),好不容易吃到最愛的“媽媽菜”炒鱔魚和松鼠魚,卻被媒體指責胖了30斤。
他覺得自己“對之前的人生沒有掌控”。
退役后,甩掉了一個“大包袱”,享受著多年未有的自由,終于能以個人身份去做點事情了,他突然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了。原先的人生目標一下子消失了,生活沒有了動力,他才開始真正尋找自己,思考“劉翔你到底要的是什么,你要的是什么樣的生活”。
剛退役那段時間,他時?;剌非f跑步,“做夢還會夢到參加比賽的情形”。后來慢慢去得少了,只是跟師傅孫海平偶爾電話聯(lián)系。孫海平聽得出來,劉翔需要一段時間休整,處理自己的事情。
自稱“腿長、顏好、跑得快”的劉翔,嘗試過很多種可能性。他與體育界好友保持過一段時間互動,上過好幾檔綜藝節(jié)目,與贊助商合作舉辦公益活動,閃婚閃離,兜兜轉轉又回到了初戀女友的身邊。
注銷了運動員資格證后,再也不用每天到國際田聯(lián)網(wǎng)站報備自己的行蹤,可他仍然極度自律,體重管理得很好,錄制真人秀時永遠第一個到,一天內(nèi)認真地連刷30條微博配合宣傳,盡管評論少得可憐,只有十幾條。
他沒有擔任任何行政和社會職務,只是想“讀讀書,沉淀一下自己”。他在華東師范大學讀體育管理專業(yè)的博士生,考試前祈禱自己能“全蒙對”,放假了興奮不已,開學前一天四腳朝天躺在草地上拍照以示“絕望”。
他花了一年多時間調(diào)整,“要為自己想一想,為自己打算一下”。2017年,他的微博停更了一年,真正的劉翔到底應該是什么樣,他還在試著尋找。
“不著急??鐧谔貏e重要的是掌握好節(jié)奏,退役后,我也在尋找新的節(jié)奏。”劉翔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回歸平凡”后,他沉靜了很多,想起過去驕傲張揚、有點“嘚瑟”的自己,會忍不住失笑,“現(xiàn)在還這樣,人家會說這人好傻”。
“很多人把我想得很悲情,好像我在這個運動里受了多大的傷害,有多大的委屈似的,其實我自己真的沒有這樣的感覺?!眲⑾?017年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訪時說,“我還是感謝這個項目,感謝很多人,我只是10個欄架之間跑得比別人快一點而已,但我從這110米里得到了太多?!?/p>
他明白自己的幸運,世界上沒幾個人可以拿奧運冠軍,多少人排著隊斷跟腱,也搶不到這個機會。正如他在訪談節(jié)目中所說:“一個時代能夠刮一陣風,我覺得我就足夠了,我很知足了。”
“向劉翔道歉”的風刮了過去,沉浸在自我滿足中的網(wǎng)友們又忘了尋找劉翔。可誰也找不到的劉翔知道,“我還在”?!拔疑眢w里最本真的東西還在,誰都搶不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