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一名合格的老師,對教育事業(yè)的愛,就是對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用愛喚醒學生的心靈。它是沒有盡頭的人生旅途,邊旅行,邊欣賞,就會因途中美景而感悟到生活的美好。
關鍵詞:關注;愛心教育;完美
回顧自己作為教師十年來工作的點點滴滴,在教學生涯中留下的不可磨滅的足跡,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我要感謝曾熱心幫助過我的前輩,感謝曾無私幫助過我的教師,感謝我的學生,正是有了他們的朝夕相伴,才使我感受到工作的快樂和作為老師的幸?!?/p>
我2007年師范畢業(yè)后從事中學教學工作,2014年跨鄉(xiāng)調(diào)到了一所小學,學校沒有網(wǎng)絡,再加上一個班最多4個學生,所以上課只能變成說課了,欣喜的是這些孩子懂事聽話,每次的統(tǒng)考成績都名列前茅。
我擔任班主任有六、七年了。我一直因為自己是名班主任而覺得高興。因為有更多的機會可以和學生進行近距離的接觸。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更加感到了父母教育孩子的不易,理解那些父母的心情。無論是耳朵邊聽到的,還是書上看到的,總是有這樣的一些話,“班主任是學校管理中的一部分,是班級管理的重要人物,是學習的引導者。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沒有愛心、信心和耐心是絕對不行的”。每次被任命為某班班主任,我感到有很大的責任與壓力。但又體會到快樂中存在的責任與使命。學校生活是忙碌而真實的,搞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是很有必要的,扎實有效地去解決學生的一切問題是唯一的選擇。
這幾年我教的是一班數(shù)學課和學校所有班的英語,起初,學生感覺英語課枯燥無味不愛上,我就每天上英語課時手里拿一本故事書,當他們聽煩的時候,給他們講講故事,這樣學生也慢慢愛上英語課了,一天四五節(jié)課下來筋疲力盡。有時想想自己這么累、這么忙圖個什么呀,難道這就是師范時憧憬向往的生活嗎?每當學生親切地叫著“老師好!”“老師好!”時,我所有的顧慮都消除了;我就像他們的知心朋友一樣傾聽他們講真話、訴衷情,我也喜歡和他們平等的對話,真喜歡他們圍著我、信任我的那種感覺。
教師節(jié),我總會收到不少學生自己制作的卡片,有一個學生在卡片上面寫道:“老師,我喜歡你,因為你像我媽媽,很親近;我喜歡你的課,因為你時常對我們微笑,雖然偶爾也會發(fā)脾氣……”所以,作為一名教師我感到無比的自豪,因為我身后有一群陪伴著我的小精靈。幾年來,我猛然覺得當初選擇老師這個職業(yè)是對的,我愛我的職業(yè),更愛我的學生,在貧瘠的校園里,是他們帶給我更多的快樂和無限的幸福,我相信這是其他職業(yè)所收獲不到的。
每接一個班我都很用心地去教,對于學困生,最大限度地鼓勵他們。也就是給予他們信心,激發(fā)他們內(nèi)心的求知欲,使他們自己積極主動地學習。
曾經(jīng)聽一個學生家長說:“席老師,我的娃子說在學校一點都不怕你,那怎么能行啊,你幫我放嚴點?!蔽腋嬖V他,他的孩子在學校表現(xiàn)很好,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要我怎么嚴?。窟@個家長頓了半天,來了一句:“反正就是讓他怕你?!边€聽一個家長說過:“我的孩子就喜歡上你的英語課,說你語言幽默風趣,又喜歡笑,下課了和他們在一起玩。不喜歡數(shù)學,說數(shù)學老師上課一直板著臉,有點怕?!蔽艺f怕老師不是很好嘛?家長說,好是好,但是娃娃沒有學數(shù)學的興趣了。
后來我召開了一次班會,問他們喜歡什么樣的老師。學生說,喜歡和他們一起玩的老師、喜歡上課微笑的老師、喜歡說話算數(shù)的老師……嘰嘰喳喳地說了一大串,后來我冒了一句:“數(shù)學老師怎么樣?”學生一下子沉寂了,膽子大點的才小聲地說:“數(shù)學老師太嚴了,我們怕他?;卮疱e了就站著,做錯題了也不給我們講講,就是一頓批。”
話到此,我茅塞頓開,原來之前和學生產(chǎn)生的那道屏障,是“怕”造成的。本來怕老師不足為過,怕老師至少可以震懾那些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可以糾正學生不良的言行,但是愛更能改變?nèi)诵?,用愛去教育學生優(yōu)于用怕去鎮(zhèn)壓學生。做一個人見人愛的老師,更能教好學生。
在課堂教學中,認真關注每一個孩子,眼光注意投向每個學生的每一次動作、每一次的眼神。我們盡可能地去保證每個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講、都能積極地動腦思考。給予他們施展才能的更大空間,第一時間能讓他們了解自己的學習成績,點點滴滴的小進步,激發(fā)學習的信心和動力。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說:“凡是學生能干的事,老師別干。讓學生人人有事做,每個學生在班級里都負責一項事務。這樣每一個孩子都體會到自己被老師關注和尊重的感覺?!?/p>
列·尼·托爾斯泰認為:“如果教師只有對事業(yè)的愛,那么他是一個好教師,如果教師對學生具有父母一樣的愛,那么,他要比一個讀過許多書但不熱愛教育事業(yè)又不熱愛兒童的教師好。教師把對事業(yè)的愛和對學生的愛融為一體,他就是一個完美的教師。”只要給予學生最真誠的愛,才會有良好的教育,一視同仁的,教師要做到愛每一個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到老師的潤澤,不管這個孩子學習成績好壞,我們都要堅信他一定會成才。
陶行知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但我意識到,作為一名合格的老師,對教育事業(yè)的愛,就是對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用愛喚醒學生的心靈。它是沒有盡頭的人生旅途,邊旅行,邊欣賞,就會因途中美景而感悟到生活的美好。就想一直走下去,并且付出更多的精力。不在乎前面是否有艱難險阻,是否有重重障礙。在這時,這種責任已變成了一種愛,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只要心中充滿愛,才能讓教育事業(yè)走得更遠、更穩(wěn)、更有前景。
在教育的星空中,我是一顆凡星,雖不奪目,但卻璀璨;在教改的浪潮中,我是一朵浪花,雖不壯觀,但卻是浪尖上最有活力的一朵。在身為人師的這些日子里,我學習著、成長著、踐行著一個農(nóng)村教師神圣的使命。陶行知先生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已是我工作的座右銘。
作者簡介:
席晶,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丁家溝鎮(zhèn)合川小學。